小科学家的聪明才智,让院士也为之赞叹
论坛 · 实录
小科学家们合影 图|WLF独家
听说是和孩子们交流,几位院士尽力从繁忙密集的工作中抽身而来,欣慰的是,精彩纷呈的现场给了他们源源不断的惊喜。
论坛首先由八位小科学家代表进行分享展示,包括其在科研领域取得的成绩、对科学和未来的畅想。
“为何学霸的考试成绩总比姚明的身高还高?”
来自重庆市第十一中学的谢睿奇根据日常观察,提出《论考试成绩的影响因素的初步试探性研究》这一课题。他通过网课的自主学习,掌握了机器学习相关的数学矩阵和建模语言;通过构建影响因素模型,得出了各维度的归因占比,其中最显著的是“自上一次大型考试以来平均一周投入的额外时间”。常言没有骗人:越努力,越幸运。
谢睿奇课题分享 图|WLF独家
“我带了个宝贝来现场”
小科学家论坛现场,郭秦菘从书包里拿出一个蛇形机器人,这是论坛现场唯一的实物展示。来自上海浦东新区协和双语学校的郭秦菘,在一次农村调查中注意到,农药过量喷洒问题广泛存在于当前农业生产中,农民们基本依赖个人经验判断用哪种、应该喷多少。因此,他提出《基于GoogleNet和MATLAB的农药过量喷洒综合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一现实困扰。
“制作这个蛇形机器人的实物,我大概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现在它真的能够迅速、灵活地在田地里穿梭。”郭秦菘自信地说完之后,把蛇形机器人盘挂在脖子上走下台去,真挚的笑容让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郭秦菘的蛇形机器人 图|WLF独家
其余小科学家们的分享也同样引人入胜,从乐器噪音防治到城市运动空间规划,从二氧化碳复合材料到可逆光致变色的涂料制备等等。小科学家们诠释了科学研究的三部曲: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展现了新一代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也让我们感慨,好奇心和洞察力是科学最好的养料。
而后的桌布讨论环节将论坛带入新的高潮,56位小科学家分为4组,每组由一位顶尖科学家导师带领进行讨论,讨论话题紧扣科学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现象。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个“命题作文”,那就太低估小科学家们的潜能啦!
“我们如何定义科研的创新?不同水平上的
研究发现都如何推动科研发展?”
“在解决问题前,我们或许应该利用
大数据调查先摸清现存的问题、阻力。”
“您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怎么看??”
“神经网络模型同样能够反映
自主学习的优越性。”
“……”
四十分钟里,小科学家们从未被题目所局限,他们从自身的优势和研究课题出发,展开同辈间交流。当你看到两个同学就某一领域展开辩论甚至面红耳赤,就仿佛洞见他们在未来的科学场中是如何吸纳意见、切磋提升的。
讨论结束后,四个小组用海报图示阐述了组内关于议题的讨论结果,顶尖科学家们进行点评。
“我不得不说,这些孩子都比我聪明。我为这些后生感到可喜、可敬。”杨雄里院士肯定了在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马大为院士则从基础学习、科研心态方面对小科学家们提出了要求和期待。
延 伸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