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新型国际一流期刊?来听听当下中国学者们的意见
我国创办国际期刊,能争取更多高水平成果的首发权、增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提升优质论文的地域多元化。拥有一批国际一流的科技期刊是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一本获得世界认可的一流期刊往往需要数十年的时间积累。在如今以数据共享、开放科学为重要标志的新型学术传播背景下,期刊要如何定义,又该如何走向国际一流?
由此,继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WLF)与世界知名期刊出版集团Wiley携手打造首场《WLF议题大会——科学共享新生态》,邀请诺奖科学家在内的国际嘉宾开放畅谈后,WLF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合作,推出该话题的国内场,听听国内的科研工作者如何看待科学共享新生态。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细胞研究》与《细胞发现》编辑部主任程磊、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林伟、Wiley中国区生命与社会科学编辑总监吴燕参与讨论,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副秘书长杨展涛担任主持。嘉宾们围绕上述问题,各抒己见,出谋划策。
什么样的期刊才能被称作世界一流?
质量把关:绕不开的同行评审
参会嘉宾,左起:杨展涛、程磊、徐华强、林伟、吴燕
由于评审工作常由全职的专业科学编辑以及时间宝贵的一线科学家担任。在关注度颇高的同行评审回报上,程磊认为,期刊以论文作者付费的模式来承担相关费用是合理的,同时国家也有多种类型的科学基金,以支持作者们在开放获取的刊物上付费发表论文。同时,这也是开放科学的必要措施。
涉及范围:专业期刊与交叉期刊并不相同
来自Wiley、参与了多本国际期刊的创办工作的编辑总监吴燕提到,一流综合期刊的建立需要配套基础设施、技术支持,如各个领域的内容管理、相关链接等,也就是常提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知识图谱。
引导潮流:大众视线,以及研究方向的引领
如何打造?
更开放、更联动,还要加强专利保护
科学开放:建立管理共享数据库,政策支持也不能少
【*注:阴性结果,一般指以正确的科研方式并通过严格统计学考量后,研究结果明显表明没有效果,或研究没有达到期望的结果甚至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阳性结果则相反,即获得了有效果的或期望的结果。】
专业期刊要有鼓励创新的担当,交叉期刊则有丰富联动的义务
对于交叉领域期刊,林伟认为,应该及时配备相应的管理系统,编辑团队需要更多地走入科学家队伍与之互动,并创造一些平台让不同领域的科学家进行交流。
在学术交流环节中,期刊和出版商对前沿的把握也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助力一些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吴燕说,Wiley已经在做相关尝试,例如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同台交流想法,或联合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的教授们一起思维碰撞等等,给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带来灵感和挑战。
科学的二次传播:惠及的不仅是大众
同时,吴燕认为,期刊等信息和知识服务还可以尝试将不同领域的基础知识与前沿研究内容信息整合,进行定制化的科学二次传播,此举能惠及众多科研人员甚至是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
程磊主任会后小采访:
如何看待“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
徐华强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靶标结构与功能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受体结构与功能重点实验室主任。
林伟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智能复杂体系实验室主任,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际物理与控制学会理事,国际期刊IJBC编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IEEE高级会员。
程磊
《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与《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编辑部主任,科学编辑。
吴燕
现任Wiley中国区生命与社会科学编辑总监,负责Wiley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和管理,支持Wiley在中国的开放科学活动,以及建立和管理特刊组稿编辑团队等。吴燕从事学术出版工作10年,对于期刊管理发展、开放科学、期刊组稿、期刊创办、出版流程、产品管理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此外,她还参与了多项支持学术发展和交流的计划,包括研究无国界计划,前往非洲支持非洲学术期刊的发展。
杨展涛
会议主持人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秘书长
瑞典哥德堡大学( University of Gothenburg )访问学者,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高级研究员,杭州医学院教授。
曾作为最年轻的主要编写人员,参加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国际著名的专业学术期刊上,包括Science《科学》、Cell《细胞》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