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95岁女院士,终于上热搜第一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环球人物 Author 金台环环



“只有体会过什么是亡国奴滋味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忱,才会明白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叶叔华说。


|者:长夏 李璐璐

|编辑:阿晔

|编审苏苏



“我应该是现场年纪最大的。大家能猜到我的年龄吗?”讲台上的老太太抛出了一个问题。

 

揭晓答案时,她自己先忍不住笑了:“实际上,今年我已经95岁了。这真是个糟糕的数字。”台下旋即响起会心的掌声和欢呼。


这位留着齐耳短发、衣着朴素却说着一口流利英文的老太太,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她是中国天文学界的泰斗级人物,有着“北京时间之母”的称号。


11月2日,叶叔华在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参加了好几场活动。她飒爽的发言和认真“听讲”的身影,又“出圈”了。



“为什么只招男性?”


叶叔华发言的这场分论坛,叫做“她论坛”。

 

她讲到了女性面临的职场困境:“男女平等并不意味着要让女性比男性更强,而是平等享有机会。但事实上女性要承担家庭负担,要照顾小孩和老人,女性并不容易。”

 

她也讲到了女性要努力去打破天花板:“如果你想要一样东西,就要勇敢地去争取它。这不像拳击赛,女性在赛场上并不会带来什么伤害。但对于女性来说,我们希望能得到更多机会……你要展示你的能力,只要我们女性努力做得更好,女性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叶叔华在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发言。


事实上,叶叔华自己的经历,就是一部典型的、不断冲破社会束缚的“女性奋斗史”。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侵华,8岁的叶叔华随家人从广州迁居到香港。不到6年后,香港也沦陷在日军的铁蹄下,为了获得上学机会,叶叔华又只身回到广东。

 

她在两所中学里辗转完成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的数学天文系,还在这里与丈夫相知相恋。毕业后,夫妻俩回到香港,叶叔华在一所中学担任老师,两人的生活稳定、优渥。



·中山大学理学院数学天文系颁给叶叔华的临时毕业证书。


叶叔华喜欢文学,中国古书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士大夫思想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她的性格。祖国遭遇的战火和屈辱,则使得投身报国成为她的必然选择。

 

“只有体会过什么是亡国奴滋味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忱,才会明白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她后来回忆说。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叶叔华和丈夫从香港来到南京,并向紫金山天文台求职。然而,现实给叶叔华迎面泼了一盆冷水:紫金山天文台答复说,只打算招一名男性。


叶叔华当即提笔给时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写了封信,质问为什么只招男性,并一口气列举了五大理由为自己抱不平。


可想而知,这封信给张钰哲带来了多大震动。最终,叶叔华如愿进入了当时紫金山天文台所属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成为这里的第一位女性工作人员。


徐家汇观象台是当时全国唯一的时间服务台。在这里,叶叔华和另一位年轻人轮班观测,通常一个晚上观测20多颗星,每天上午11点整和下午5点整把准确的时间用无线电发播出去。

 

观测室的屋顶可以移动,天一黑就得开着让设备散热。夏天蚊虫叮咬还能忍受,到了冬天,观测员在寒风中冻得手脚发麻,也不能戴手套,否则操作望远镜时手指就不灵敏了。

 

上学时,叶叔华觉得天文学是浪漫的学科。但真实的观测工作,却是如此地令人乏味。是“为新中国贡献力量”的信念,让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了下来,并在之后的科研生涯中不断攀上新的高峰。



被称为“北京时间”之母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进行大规模资源勘探、水利矿山建设、铁路工程建设、精密地图测绘……对授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徐家汇观象台设备陈旧、人员也少,测量的时间精确度处于全世界末位水平,提供的标准时间远不能满足需要。

 

在1955年的一次测绘工作会议上,一位专家直言:“不用你们的结果还好,用了你们的结果,反而把我们的工作搞坏了。”

 

这对叶叔华刺激很大。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提高徐家汇观象台的授时精确度。两年后,经中科院数理化学部鉴定,徐家汇观象台发播被认为已满足国内大地测量、航海、航空、工矿等各界进行测绘的需要。

 

1958年起,徐家汇观象台着手筹建我国自己的世界时综合系统,才32岁的叶叔华挑起了这个担子。她苦苦寻求适用于我国综合世界时的数据处理方法,经过反复试验,最终采用了独特的方法——对观测员根据其误差的变化而取平均值。

 

1965年,我国综合世界时系统通过国家鉴定,正式作为我国的时间基准,向全国发播。结果证明,它的精确度超越了由4个国家共17个台站参加的苏联标准时刻系统,仅次于巴黎天文台的“世界时”。

 

“北京时间”横空出世,举世震惊。我国综合世界时的数据处理方法持续沿用了20多年,叶叔华也被称为“北京时间”之母。



·1959年,叶叔华在丹容等高仪上观测。


“文革”时,叶叔华的工作被迫中断,只能住在天文台的厨房里,每天打扫卫生、写检查和受批判”。几年后,她恢复了工作,第一时间跑到积满灰尘的图书室,在书堆里翻阅国外天文学杂志,了解新的研究进展。

 

她发现国际上出现了很多新仪器、新技术。其中,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的精确度比传统观测仪器提高了几十倍,而且可以用于天体物理领域。直觉告诉她,“如果不能追上去,我国时间工作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叶叔华提出要发展我国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她跑到电子工业部,找到一位处长,询问能否造一个25米的射电望远镜,对方一口回绝了。

 

叶叔华心里很急,“这是个生死关头,我就在那位处长的办公桌前不远处,默默地站了足足15分钟。后来他被感动了,带我去见副部长,望远镜的事情就这么顺利解决了。”

 

1973年,上海天文台建立射电天文组,从零开始,从事VLBI技术的研究。

 


·叶叔华及射电组部分科技人员与美国VLBI专家合影。

 

1986年,在叶叔华的带领下,上海天文台完成了《关于发展中国VLBI网的建议书》,规划了中国VLBI网的概貌。中科院同意据此立项,命名为“VLBI网二期工程”,并确定为“七五”期间重大项目,叶叔华为这项工程的总负责人。次年,25米射电望远镜建成,为我国开展各项深空探测奠定了基础。


后来,根据射电天文和深空探测的发展需要,叶叔华又提出了建设“65米全波段射电望远镜”的建议。这便是被命名为“天马”的亚洲第一射电望远镜。从2012年建成至今,天马参加过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嫦娥三号”登月、“嫦娥五号”首次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发射等多项探月、探火任务,屡次立下汗马功劳。

 

“办一件事,假设只有40%的把握,如果停在那里不动,就会慢慢变成20%的把握,最后变为零。但积极争取,可以将其变成60%、70%,最后将事情办成。”叶叔华的这句口头禅,后来被很多同事所熟知。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叶叔华(前排左八)和VLBI深空探测指挥控制中心的同事们在一起。



打破“天花板”的女科学家


11月2日,参加完上下午的两场分论坛后,叶叔华没有离开会场——到了当晚的“开放科学”活动,她仍在台下认真“听讲”,直到旁人提醒“该休息了”才悄悄起身。


如今,她的子女们都在其他城市生活,她自己住在上海,每天仍到上海天文台的办公室里工作。对她而言,没有“儿孙绕膝”反而自在:“年轻人还要为家庭忙碌,我没有这方面的负担。



·如今,叶叔华仍每天去上海天文台办公。


在全球科研领域,男女失衡的现象一直较为突出——以诺贝尔奖为例,从诺贝尔奖诞生以来,得主中只有3%是女性。


在一些人的刻板印象中,女性的温柔、细致意味着她们更容易受到家庭和孩子的牵绊,这往往会成为她们科研上的劣势。但事实上,也有许多像叶叔华一样的女性突破藩篱,让世界看到了女科学家的能力与魅力。


石油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婉珍,和叶叔华一样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她在23岁时只身远赴美国留学,1955年与丈夫共同回国,被分配到石油工业部。指导建立了从天然气到渣油的整套组成分析方法,并使得国产分析仪器的研制计划一步步实现。


她曾在研究新技术时遭遇反对的声音,但她仍旧安静地做研究,不与任何人争辩。有年轻学生听到闲话,心里不舒服跑来诉苦。陆婉珍超飒回复:“这有什么呀?你是卖萝卜的,他是卖白菜的,卖什么吆喝什么呗!



·陆婉珍(左二)参加工作讨论。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泽慧,也曾在90多岁时因金句频出而火出圈

 

她1914年出生,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当时的系主任原本主张“女生一个不要”,何泽慧和女同学们一起据理力争:“招生的时候没有说(不要女生)啊?”最后,系里同意让女生先试读一学期。经过几轮淘汰,最初的28名新生只剩下10人,其中就有何泽慧。



·年轻时的何泽慧。


何泽慧的丈夫,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夫妻俩早年旅居德、法,与另外两名法国研究生发现了核裂变的三分裂现象,还首先观察到四分裂现象。两人在1947年初发表的论文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巨大轰动,也因此被许多媒体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1948年,何泽慧与钱三强回到中国。后来,有人问她为什么对科学产生兴趣,结果她答:“没有兴趣,没有兴趣,那时候就是为国家……”


最近,一段何泽慧2006年接受央视采访的视频也突然火了——


当时,记者说很多年轻人希望听何泽慧的故事,她直言:“听我故事有什么用,让他们来向我学习。

 

记者问起发现铀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的过程,她“凡尔赛”回答:“这个简单得很嘛!你做工作细致点就成了,谁都会发现。”

 

“那您是怎么发现的呢?”记者追问道。“看见了就发现了。”何泽慧的回答出人意料,又让人忍俊不禁,“每个人都可以发现好些东西,除非你一天到晚不动脑筋。”




有趣的灵魂、硬核的发言,女性科学家们不为人知的一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她们也用自己的人生为后来者打了个样,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科研界施展才华。就在今年7月,科技部、全国妇联、教育部等13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出台政策,旨在为女性科技人才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玻璃天花板”也许仍然存在,但无数女性用她们的努力,不断抬升着天花板的高度。正如叶叔华所言,“只要你锲而不舍地去做,总会有属于你自己的成就”。



延伸阅读

1.全球“最强大脑”盛会在沪成功举办!李强龚正与顶尖科学家共论科技开放合作2.新冠防治最新进展:新抗体很有效!第三针很重要!3.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医院院长论坛举行,20余位中外顶尖医院院长共话医院的机遇与挑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