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日报·大江东 | 顶尖科学家:唯有开放合作,才能直抵“尤里卡时刻”

人民日报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2024-09-05

传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突然想到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叫一声“尤里卡(Eureka)”,古希腊语的意思是,“好啊!有办法啦!”。从此,人们把灵光乍现获得重大发现的一刹那称为“尤里卡时刻”。

自2018年起,每年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都是一场“烧脑”的科学盛会,探讨学术前沿,磋商公共议题,全球“最强大脑”相聚,奇思妙想迭出,思想火花相撞。

今年,首届顶科协奖颁发、永久会址启用、两个学术教育联盟成立、首个科学期刊创设……一系列论坛溢出效应成果集中呈现,短暂相聚的中外科学家坚信,漫长的科学探索历程中,只要彼此信任、开放、合作,就一定能为人类未来找到一个又一个“尤里卡时刻”。

出席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圆桌π的中外科学家 图 | WLA上海中心


基础科学的重大发现,源头“纯属好奇”

“我们正处于应用科学发展深入的时代,没有基础原理的突破,就不可能有应用科学的发展,两者应该协同并进。但出现资金短缺等问题时,基础科学总是第一个‘遭殃’。”在11月7日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圆桌π上,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长马剑鹏一席话引发讨论。

推动基础科学,是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和论坛的三大使命之一,也是每年顶科论坛头号工程。今年首届顶科协大奖颁发,基础科学更成为焦点话题。

懂科学的人都知道,基础科学是科技应用源头活水,但基础科学的突破,往往要很多年后才会验证,科学便时常陷入“有用”、“无用”的评价之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烈·盖姆在开幕式主题演讲中,用一张漫画揶揄那些为基础科学设定目标的做法:一只能下金蛋的鹅,被不断压下来的铅块压得喘不过气,这些铅块分别写着民粹主义、微观管理、官僚作风、快速回报,最上面的一块是“目标导向”。

这位人称“石墨烯之父”的诺奖科学家,因做了把一只青蛙放入强磁场中的实验,获得1997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大屏幕播放的“悬浮青蛙”动图,让现场气氛瞬间活跃。他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分享对基础科学的理解:“获得根本性突破的发现,往往没有显而易见的目标。”

“悬浮青蛙”也好,石墨烯研究也罢,是天马行空的想法,开启了盖姆教授的奇幻科研。他说, “纯属好奇”,令他忍不住刨根问底,满怀热情地探索,直至找到“尤里卡时刻”。

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院长聘教授董佳家说,在亚洲文化中,我们往往会奖励完成任务的人,而不会奖励虚无缥缈的好奇心。但恰恰是不着边际的好奇,驱动科学家探索未知、改变世界。

与会科学家表示,顶科协奖的创立,使得顶科论坛对基础科学的推动有了新的跃升,奖励那些把“冷科学”做热、把“纯属好奇”做成“改变世界的科学发现”的人,如同全球科学界一盏新的明灯,昭示学科发展新方向,激励更多人寻找他们的“尤里卡时刻”。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坦言,顶科协奖能引发关注,也就实现了奖项创立的初衷——引起人们对基础科学的重视。大奖捐赠方、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说,顶科协奖最终希望营造的就是一个更丰富、更包容的科研生态,鼓励科学家在未知之境中勇于探索。

诺奖得主、石墨烯之父安德烈·盖姆讲述自己的科研故事 图 | WLA上海中心


国际合作,需要超越国界的接力跑

每年论坛都有一个重要环节,与会的顶尖科学家发布倡议,传递加强国际合作的共识。近两年,受疫情和国际风云变幻影响,正常学术交往和科研合作面临障碍,科学界加强国际合作的呼声更为强烈。从开幕式到论坛21场活动,来自全球的科学家们,都异口同声呼吁科学的开放与合作。

两年没来现场参会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詹姆斯·罗斯曼,今年在开幕式现场,讲述胆固醇长达一个世纪的研究历程,提醒人们,“最佳研究都来自国际合作,必须允许科学家自由发表有竞争性的研究结果,全世界都应如此。”

这场漫长的马拉松接力跑,肇始于上世纪20年代,德国科学家海因里希·维兰德首先发现胆固醇结构,美、意、日等国科学家先后加入研究,包括生物学、化学、生理学甚至物理学,无私分享科研成果,跨国界、跨学科合作,揭开胆固醇如何影响人体功能的生命密码,并运用这一密码研制出减少心血管类疾病发生的他汀类药物,守护人类生命健康。

“我也是胆固醇研究和他汀类药物受益者。”詹姆斯·罗斯曼在演讲中拉出一个生命科学的诺奖谱系,他本人也在其中。在这位科学大家眼里,改变世界的科学发现,需要全世界携手合作、薪火相传,需要持续稳定的科研经费投入。顶科论坛提供给全球科学家一个开展协作和科研传承的平台。

摘得首届顶科协智能科学或数学奖的美国科学家迈克尔· I ·乔丹也呼吁,通过国际合作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繁荣。他说:“顶科协的使命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愿景惊人一致。与早期工程学科一样,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同样基于基础科学,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才能走向繁荣并实现愿景。”

一场场艰难而漫长的科研旅途,正由科学家们举步丈量,如何营造丰富而包容的科学研究生态,则是顶科协坚定要做的事。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敖平说,顶科协国际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意味着顶科论坛不只是开开会而已,国际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五年来,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的会员已达162人,其中诺奖得主68位,科学家会员覆盖全球25个国家、80所顶尖实验室和研究机构。聚拢抱团,说明顶科论坛这一现象级平台超强磁力,也说明开放合作是国际科学界人心所向。

10月29日,顶尖科学家校园行活动第二站走进华师大二附中,1994年菲尔兹奖得主埃菲·杰曼诺夫与学生亲切互动 图 | WLA上海中心


国内外顶尖高校、中学联手,培育未来科学家

聆听顶尖科学家的科研故事,会发现共通的成才规律——“尤里卡时刻”的种子,从青少年时代就深埋心底,他们在宽松、自由、包容的科研环境中独挑大梁。“播撒科学种子”、“扶持青年成长”是出席论坛的科学家最乐意并坚持的事。今年顶科论坛上,两个联盟的成立和几项培养计划的为此相继落地。

致力于联合培养青年人才的顶科协大学校长咨询与协作委员会,在论坛开幕式上宣布成立,委员会首任主席的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表示,借助顶科论坛这个国际科技交流的“现象级平台”,协作委员会将有效推动顶科协与顶尖大学之间的务实合作,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共谋发展。

牛津大学校长路易斯·理查森发来视频致辞,宣布与顶科协达成的合作,首批确立战略合作意向的牛津大学、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计划每年为四名研究生(两名来自中国、两名来自英国)提供深造机会。

路易丝·理查森教授表达了她对于中国留学生进入牛津深造的期待:“牛津大学是一所高度国际化的大学,第一位留学生于1190年入学,是来自荷兰弗里斯兰省青年伊莫。”留学生群体带来多元视角与多样经历,不断注入生机与活力,使得牛津大学能成为世界顶尖学府。

与协作委员会同时宣告成立的还有世界顶尖中学联盟,上海中学、深圳中学等13所国内知名高中成为首批成员。“顶尖科学家进校园”等科普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将拥有更多机会与世界上最优秀科学家近距离交流。

论坛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科学T大会”,一直受到科学少年青睐,影响数千万向往科学的小小少年。今年顶科论坛还更进一步,推出世界顶尖科学家“校园行”,让顶尖科学家走入校园和中学生面对面,并启动未来科学家计划,每年遴选100名有科创潜质的中学生,经过一年培育,评选出10名“未来科学家”。

上海临港滴水湖畔,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场所在的临港新片区国际创新协同区和海智国际研发社区11月4日同时揭开面纱,作为全国首个“科学家社区”,到2025年前,顶科社区内将有多个联合实验室建设和全面启动,吸引世界顶尖科学家入驻,招募全球青年科研人才。

顶科论坛5年来精心孕育而成的科学家人才“苗圃”,正翘首以盼那些追逐科学梦想的未来之星……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记者:黄晓慧  马作鹏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相关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