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助学金,大学生遇到的第一个不公平

纵歌 辚辚 2023-12-29


/ 这是2023年的第28个想法 /

一名整日都要住在学校里的大学生,走到手举着身份证实名举报老师这一步,该需要多大的勇气?

我想象不到。

这几天,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在读学生小苏,持续发布了“孤儿申请贫困助学金不成反遭欺辱”、“实名举报贫困生评定舞弊”等视频。

他说,班内困难生助学金评定时,他作为“孤儿”未获得,而评上的学生中,有的平日有高消费行为,他质疑这其中存在舞弊情况。

不得不说,他是一位勇士。


记者调查显示,小苏家是建档立卡扶贫户,货真价实。但根据小苏学校的规定,困难生须由评议小组民主评议。在评议标准中,家庭困难程度只占50%,学习、品德这些指标占了另外的50%。

这个规则有两点漏洞——第一是不符合助学金发放的初衷,第二则是给了辅导员太大的决定空间。

就第一点来说,国家发放助学金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帮助那些家里贫困的孩子,能在大学交得起学费,能吃顿好一点的饭菜,这就是初衷。

至于学习、品德等额外的指标,这些指标可以作为评选班干部、评选优秀个人、评选奖学金的参考依据,但不能作为发放助学金的依据。

就算小苏学习不好,我们也不能因为他学习不好,就让他继续过穷日子。这是助学金,不是奖学金。

就第二点来说,我们都知道,大学的民主评议大部分就是走个过场,最终结果还是要交到辅导员的手上,只是为其做参考,并不具有实际效力。

所以,助学金最后发给谁不发给谁,辅导员具有拍板的权力。

如果是好一点的辅导员,就会根据自己日常的观察,把助学金发给真正需要它的学生。但如果遇见了有其它想法的辅导员,助学金恐怕去不到它该去的地方。


助学金给了不该给的人,其实在大学里很常见,我亲身体会过这种不公。

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家在黑龙江的一个贫困县。她家很困难,是当地的低保户。但她很努力,学习成绩很优秀,甚至还会写一手好的毛笔字。

大四的时候,她想竞争一下系里的励志奖学金名额。励志奖学金和普通的奖学金不同,是专门奖励学习上进的贫困学生。

按照她的学习成绩和家庭贫困程度,完全有资格拿到这笔励志奖学金。我作为我们班的班长,也努力帮她向辅导员争取。

奈何,半路杀出了隔壁班的班长,这位班长平时就和辅导员走得很近。

她用着苹果手机,在学校外面租着房子,挂着科,就这么轻轻松松地拿走了本属于我班贫困同学的励志奖学金。

5000元。

这件事搞得我们班民怨沸腾,甚至往下的几届学弟学妹也都知道了这件事,我愤怒地拉黑了隔壁班班长的微信和QQ,但没有办法,后果已成。

真正的贫困生眼里,几千元代表大学一年的学费,或者家里一年的伙食费,或者是一个学期都不用管家里要钱。

故事的最后,我班这位女同学没有选择考研,听说是因为家里着急让她工作赚钱。

看到新闻中的小苏,我仿佛看到了同版故事在其他学校不断上演。


制订一套合理的助学金发放规则,这其实不难,南京理工大学已经做出了表率。

南京理工通过大数据筛选,把每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次,每月饭费不超过420元的学生,定为贫困生,既不审核也不公示,把补助直接打到饭卡上。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让补助真正去到了该去的地方。

例子是现有的,很多学校只需要拿来直接用就好。但为何很多学校还是出现了这样的事?

可能是校领导太忙了,无暇顾及这些“小事”吧。

一所所学校里,各种各样的故事正在轮番上演。有争夺助学金但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有不公正的辅导员,有无效的举报机制……在助学金发放的过程中,这可能是大学生第一次见到社会百态。

但是,这又何尝不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呢。




EN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