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允许失败,才是星舰最奢侈的部分

纵歌 辚辚 2023-12-29


/ 这是2023年的第34个想法 /

一枚成功概率不过50%的火箭上天了,这就是Space X的星舰。

直播画面显示,升空后不到3分钟,火箭一二级成功分离。发射升空几分钟后,任务控制中心与星舰失去联系,被迫启动自毁系统。

这不是星舰的第一次爆炸。

今年4月,星舰系统首次试验发射时,在火箭一二级分离前就发生了爆炸。但是Space X官网介绍,星舰的首次试飞提供了许多经验教训,直接促进了对火箭和地面基础设施的多次升级。

星舰爆炸,似乎炸到了我国官媒。


事件发生后不久,立即就有官媒站出来,在很显眼的标题上用了“火箭爆炸”这四个字。有些媒体还联想到了美国的登月计划,说美国不一定能够在2026年完成登月。

但在美国的官方语境下,这却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美国宇航局局长比尔·尼尔森在X上祝贺SpaceX团队“在今天的飞行测试中取得了进展”。他说,太空飞行是一次大胆的冒险,需要敢于尝试的精神和大胆的创新。今天的测试是一个学习的机会,然后再次飞行。

就在星舰二爆炸了之后,星舰三甚至到星舰六都纷纷上马。马斯克似乎从来不怕失败,他只怕技术进展得不够快。


这让我联想到了我们国家卫星发射失败的纪录片。

92年直播长二捆火箭发射澳星,点火后火箭却没有起飞,点火十秒后火箭紧急关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收到很多信,不乏怪罪谩骂,以及要求追责。

从航空航天延伸到各行各业,我们似乎对失败都没有那么宽容。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朱建华因为拿了铜牌,家里的窗户被人砸碎,还有人直接寄刀片和吊绳给他,让他直接去死;1988年汉城奥运会,李宁比赛中失误连连,回国后也有人寄来刀片

刘翔更不用说,沸腾的潮水直接将他淹没。

对待失败,不同的文化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接受,能够允许失败发生并不断进行二次尝试。另一种是拒绝,要求做任何事都要成功,失败了就要粉身碎骨。

我们显然是后者。


从小到大,大多数的老师和书本都在教孩子如何成功,但很少有老师告诉孩子“学会失败也一样重要”。然而,很多成功的前提,都是因为失败得足够多。

孩子会走,是因为摔够了,积累了走路的经验;孩子会骑自行车,也是因为腿上的一块又一块疤痕告诉他,骑车需要某种巧力。

看过的一场电竞比赛中,解说有一句话直击我的心弦。

“在比赛关键的时候,哪怕是逆风局,一个合格的电竞选手也应该主动大胆操作,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宁愿做错,也不想什么都不做。”


合理的试错,但并不把失败看成一种耻辱,而是坦然接受、吸取教训、重新再来,如此才有强大的心脏与体魄。

如果把失败看成一种耻辱,只会带来一个后果——想方设法什么都不做,因为不做就不会失败。

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失败了1000多次,后来终于成功。但如果中国某个科研工作者失败1000次,估计领导早就让他回家种地了。

“失败之后的成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一直成功之后的失败”。

我们的叙事语境中,需要尊重“失败英雄”。



EN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