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冠二价疫苗加强,对BA.5的中和滴度几乎无异于一价加强!该怎么看这个结果?

王宇歌 博士 Hanson临床科研 2023-01-12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


只要有SCI论文,就可以全家获得美国绿卡)


关键词:COVID-19;二价疫苗;


导言:


2022年10月22日,美国疾控中心(CDC)主任 Rochelle Walensky 博士确诊COVID-19,尽管Walensky 博士于9月份接种了二价的更新疫苗

这个消息也使得人们对二价疫苗预防新毒株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2022年10月24和25日,何大一组和Dan Barouch组分别在bioRxiv上传了目前美国推广接种的BA.5/原始型二价疫苗的免疫原性文章,这两篇文章提供了head to head的中和滴度比较数据,可以清楚地解释Walensky 博士接种二价疫苗后仍感染的原因。


一直在美国从事病毒新药/疫苗研发的王宇歌博士对这项研究做了解读。



何大一团队于24日上传的论文题目是“Antibody responses to Omicron BA.4/BA.5 bivalent mRNA vaccine booster shot”【1】。

Dan Barouch于25日上传的论文题目是“Immunogenicity of the BA.5 Bivalent mRNA Vaccine Boosters”【2】。


对比这两篇文章的数据,可以获知两个实验室中和试验的差异。

但两项研究的结果出奇的一致:在之前接种的基础上接种原始型和双价疫苗后,血清对BA.5的中和滴度几乎没有差异



而且Barouch组文章显示,辉瑞和Moderna双价疫苗免疫原性无差异。


简析:

这两项研究均提示:相比加强原始型疫苗,接种BA.5双价疫苗没有显著提高对BA.5的免疫原性。

这是由于我们经常提到的Original antigenic sin(抗原原罪)【3】。

(Original antigenic sin的机制。图源:维基百科)


抗原原罪,最早由Thomas Francis于1960年提出。
这个理论指出,当机体初次感染一种病毒(接种一种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会做出反应并形成记忆细胞;其目的是为了应对该病毒的再次入侵,记忆细胞会迅速做出反应。但当该病毒出现变异,再次侵入时,机体仍然识别这个病毒时未变异前的病毒,但对变异后的病毒可能没有作用或者免疫应答很弱,进而使病毒出现免疫逃逸、也就是突破性感染。
也就是说,尽管美国CDC主任Walensky 博士接种了二价疫苗,但是在体内诱导出来的抗体仍主要是针对原始毒株的、而对Omicron BA.5的抗体则很弱。

初次免疫的抗原很大程度决定体液免疫反应广谱性;而加强接种,尤其是几次接种后提高了中和抗体的滴度。

原文链接:
【1】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2.10.22.513349v1
【2】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2.10.24.513619v1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riginal_antigenic_sin


本期编辑:Henry,微信号healsan。
Hanson临床科研团队,由6位在美国的医生及医学科学家组成;目前在美国主要从事新药研发和临床科研。

点击👆,关注医学科研进展

更多新冠信息,点击👇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