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son临床科研

其他

Nature报告中国内地呼吸道感染骤增,认为这是关键原因

debt“(免疫债)。其他国家在放松疫情防控措施后的第一个冬季也出现了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反弹。例如,2022年11月美国因流感住院的人数是自2010年以来同期最多的。美国急诊医生和公卫专家Jeremy
2023年11月28日
新闻

Nature关注:北卡学者严子杰被学生枪杀。观点:给在美的博士生和博士后同学的几个建议。

博士,一直在美国从事病毒研究及新药研发;微博:子陵在听歌。👆,科技为更多的患者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更多阅读:(点击👆图片,进入自己感兴趣的专辑。或获得点击“资源”,浏览本公众号所有资源。)
2023年8月31日
其他

Nature:为什么新冠新毒株BA.2.86让科学家高度警惕?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突变株;BA.2.86对于新冠最新的突变株BA.2.86,在全球只是在4个国家发现了6例的时候,就引发科学家和欧美主流媒体的爆炸式关注。【警惕】EG.5才成主流,更新毒株BA.2.86(BA.X)又引发恐慌;因为有多达30个新的突变!很多朋友问为什么BA.2.86收到如此的关注?我们用王宇歌博士的一句话来总结:新的Omicron
2023年8月22日
其他

【警惕】EG.5才成主流,更新毒株BA.2.86(BA.X)又引发恐慌;因为有多达30个新的突变!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突变株;监测在各国已经放开的情况下,各国新冠疫情已经趋于一致;所以先看一下疫情监控数据比较完整的美国最近一周的情况。1,新冠病毒监测废水中新冠病毒浓度接近半年来最高根据美国废水中新冠病毒监测网站更新到8月14日的数据【1】,从六月底开始持续增高的美国废水新冠病毒浓度,目前已经达到半年新高,而且全美各地均持续增高。与此同时,美国CDC更新的数据显示,最近6周美国新冠病毒检出率持续增高(呈现所示),8月18日检出阳性率达到了12.2%,达到最近1年的最高点【2】。(美国新冠住院和检出阳性率变化。图源:美国CDC)2,急诊就诊情况和住院情况的变化在废水新冠病毒浓度监测和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增高之后,接下来出现增长的通常是就诊病例数,美国因新冠去急诊就诊的病例数较一周前增长了19%;因新冠感染而住院的人数较过去一周增长了14.3%【3】。3,老年人仍然是因新冠住院的主要人群与既往报告相似,美国这一波因新冠住院的患者年龄仍然主要是老年人【4】。在8月1-5日,美国共有1,474位新冠患者住院,其中70岁或以上老年人有833人、60-69岁老年人有227人,60岁及以上人群占到了所有新冠住院人群的72%。这也是美国FDA批准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每年接种2次新冠疫苗、但其他人群接种1次新冠疫苗的关键原因。相对于大家对EG.5这个新毒株的关注,这两天学界对于更新的新冠毒株BA.2.86的关注持续发酵,甚至引发恐慌。4,学界恐慌于最新的新冠病毒A,目前的主流毒株2023年8月18日,美国疾控中心(CDC)更新了美国COVID-19疫情主流毒株的最新变化【5】,显示(比例增加的毒株我们标记成了红色):XBB.1.9.1检出比例为4.1%、XBB.1.9.2为1.8%;前者的子代FL.1.5.1检出比例为13.3%,后者的子代EG.5检出比例达到了20.6%;合计39.8%;EG.5和其姊妹株FL.1.5.1共同构成了新的主流毒株。XBB.1.16检出比例为10.7%、XBB.1.16.1占5.9%、XBB.1.16.6占8%;合计24.6%;XBB.2.3比例为10.6%;XBB.1.5的检出比例已经降低到了4.7%。(2023年8月18日更新的美国新冠主流毒株变化。图源:美国CDC)B,令学界恐慌的新毒株:BA.2.861)Raj第一时间公布了BA.2.86(BA.X)的新突变,与XBB.1.5相比,BA.2.86在S蛋白有30多个新突变!【6】2)美国CDC迅速跟进,指出BA.2.86已经在美国、英国、以色列和丹麦等国被监测到。3)Dalan做了一个BA.2.86的三维图。4)Vipin则公布了BA.2.86的进化树,显示系从Omicron
2023年8月19日
其他

美国终止“新冠公卫紧急状况”,现在美国疫情怎么样了?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公共卫生紧急状况;美国摘要:2023年5月11日,美国终止“新冠公共卫生紧急状况”;美国疾控中心(CDC)主任Rochelle
2023年5月13日
其他

新冠周报:中国内地新冠病例呈上升趋势;这个毒株比例快速增高,成为新的主流毒株!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中国CDC;病例2023年4月2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更新了“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1】。报告显示:2023年4月20日降至2661例,近1周(4月21日-4月27日)呈上升趋势,4月27日增至6752例。(图源:中国CDC)1,XBB.1.9.1成为主流毒株过去一周中国新冠病毒毒株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改变,XBB.1.9.1成为最常检出毒株。2,美国的XBB.1.9子亚型也在增加由于XBB.1.16在印度爆发,并在多个国家检出,所以科学家的注意力似乎没有聚集到XBB.1.9亚型上。但实际上,按照美国CDC于2023年4月29日的最新报告,美国新冠病毒监测显示,XBB.1.9.1+XBB.1.9.2合计达到了12.7%,超过了XBB.1.16占11.7%的比例【2】。3,中国香港特区的XBB.1.9子亚型也在增加根据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发布的信息,香港特区新冠病毒监测显示,XBB.1.9.1占比6.7%,超过了XBB.1.16占4.5%的比例;其增长趋势也超过XBB.1.16【3】。4,WHO将XBB.1.9纳入到需要监测的流行毒株2023年4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XBB.1.9纳入到需要监测的流行毒株(variants
2023年5月2日
其他

新毒株如XBB.1.16会引起较严重的新冠疫情高峰吗?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疫苗接种;XBB.1.16很多人问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疫情会不会在近期出现第二波高峰。这里有两个决定因素,一个是宿主人群的免疫力,一个是病毒本身。从人群的角度,国内去年12月大规模感染后,大量人口感染病毒并形成了广泛的体液免疫屏障。虽然每个人的体液免疫(抗体)水平完全不同,即每个人的有效抗体滴度不同;但大量研究显示,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65岁以下人群SARS-CoV-2中和抗体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同时,康复者也获得了具有病毒感染诱导的长期记忆功能的B细胞和T细胞免疫。因此,群体水平的免疫屏障依然存在。从病毒的角度,目前全球主要的突变株依然是去年秋冬季出现的XBB.1.5。去年春夏季感染感染BA.2和BA.5形成的抗体对XBB.1.5具有交叉中和活性,因此依然具有保护力。从今年开始出现的XBB.1.16让很多人担心,但这个突变株在过去几个月中的增长优势并不明显(下图),这是因为它和XBB.1.5的差异很小,因此XBB.1.16相对XBB.1.5的免疫逃逸并不明显。Omicron(奥密克戎)出现后,新突变株取代旧突变株通常来自于新突变株的免疫逃逸能力,所以XBB.1.5及BA.2感染依然后的免疫力依然能够较好预防XBB.1.16。由此目前预计XBB.1.16很可能不会引起较严重的第二波高峰。编者按:感谢王宇歌博士的解答。也需要注意易感人群的区分和采用不同对策。1)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是否需要再一次疫苗的加强接种?尤其是是否需要有针对Omicron毒株抗原性的(二价)疫苗加强接种,是亟待回答的问题。2)我们继续呼吁,“定期抽检人群血清针对新毒株的免疫活性”;这样才能大致确认不同人群对新毒株的免疫保护及可能的流行严重程度。有了客观数据的支持,才能有运筹帷幄的基础。3)根据国家CDC公开发布的疫情更新报告,最近10天,国内新增COVID-19病例中检出BF.7.14.1和XBB.1.9.1的比例增长比较快,需要提高警惕【2】。(图源:中国CDC)感染确实提供了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后重症的保护,但更应该充分利用好“疫苗接种”这个预防手段。最后,祝您和家人都远离新冠威胁,安心生活工作。参考资料来源:【1】
2023年4月23日
其他

如何提高脓毒症救治成功率?

让科研和SCI论文成为临床工作的副产品。关键词:脓毒症;ChatGPT;Q&A-45网友“康福新”问:如何提高脓毒症救治成功率?一起看看ChatGPT的回答:脓毒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由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失调引起,导致广泛的器官功能障碍,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感染性休克。尽管医学取得了进步,败血症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健康挑战,死亡率高,医疗费用高。本文旨在讨论可以提高脓毒症管理功效和改善临床结果的各种策略。1,早期识别和诊断快速识别败血症对于启动及时和适当的治疗至关重要。改善早期识别的策略包括:A.
2023年3月21日
其他

您想问ChatGPT什么问题?发给我们

Consulting,主要利用大数据分析,为政府部门、制药公司及医生提供医学和生物领域的数据挖掘、分析和咨询服务。点击👆,让SCI和基金成为临床工作的副产品!
2023年2月9日
其他

路透社独家披露中国与辉瑞就Paxlovid谈判进展;Nature评论:尽管系苦药,却被誉为新冠的“game changer”

用数据,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新冠日报;Paxlovid2023年1月6日,路透社发布一条独家新闻,称“中国正在与辉瑞公司就新冠药物Paxlovid的仿制药进行谈判”【1】。消息称,双方有望在1月22日开始的农历新年之前敲定交易条款。路透社的独家新闻还进一步指出,浙江华海药业已经与辉瑞签署协议,生产仅供中国内地使用的Paxlovid,石药集团也参与了协商。路透社甚至指出,华海制药和石药集团正在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这是中国药监机构要求仿制药上市前必须进行的试验;并于本月晚些时候向NMPA提交检测结果。我们曾发布过石药集团的新药受试者招募(如下),不过我们不能确实是否是Paxlovid的仿制药。以Paxlovid为对照,招募河北地区新冠阳性患者@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22年3月,包括5家中国制药公司在内的全球35家仿制药制造商通过联合国主导的药品专利池(MPP)的许可安排,为95个低收入国家生产廉价的Paxlovid。MPP的许可避免了辉瑞公司的专利税,所以售价很低。但由于中国属于中高收入国家,所以尽管这些仿制药可以在中国生产,但却不能在中国销售。路透社在这篇独家新闻中,还报告了“黄牛倒药Paxlovid及令人瞠目结舌的高价”;同时也报告了中国政府的目标“将Paxlovid纳入到国家医疗保险计划,并支付部分费用”,由此,中国督促辉瑞公司降低Paxlovid在中国的售价。这对于中国内地老年人及脆弱人群,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对于辉瑞的抗病毒药物Paxlovid,我们从研发最开始就做了关注,并持续跟踪其研究进展。在针对未接种疫苗受试者的临床试验中,发病5天内服药,Paxlovid能降低重症/病死达89%;但是在真实世界中,发病5天内服药,Paxlovid的有效性降低到了51%,因为疫苗接种就有力地降低了重症/病死,所以很多中青年就不再需要Paxlovid的治疗了。接种加强针疫苗后,还需要Paxlovid抗病毒吗?美国CDC周报透露,该药并不对所有人群都有效。尽管如此,Paxlovid仍是目前对于老年人和脆弱人群预防发展到重症的首选治疗措施。2023年1月3日,Nature杂志用“game
2023年1月7日
其他

一图展示XBB碾压性的免疫逃逸到底有多厉害;及XBB是否会造成重复感染的大流行?

新冠日报,只提供专业解读。关键词:COVID-19;XBB突变株;重复感染1,XBB的免疫逃逸到底多厉害?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于2022年12月31更新的最新新冠毒株检测数据,XBB.1.5突变株已经占到美国新检出毒株的40.5%,并且是一周前的2倍、2周前的4倍【1】。(美国新检出新冠毒株的分布。图源:美国CDC)而在新毒株最早爆发的美国东北部地区,XBB.1.5已经占到了新检出毒株的75%【2】;XBB.1.5在纽约州的持续蔓延,也导致该州的住院人数持续增高【3】。我们在2022年10月曾解读了曹云龙/谢晓亮团队的这项重要研究,XBB是对被测试的抗体逃避性最强的毒株,远远超过
2023年1月4日
其他

以Paxlovid为对照,招募河北地区新冠阳性患者@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心脑血管疾病,定义为以下任何一种病史:心肌梗死,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力衰竭,硝酸甘油心绞痛,冠状动脉搭桥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主动脉搭桥;11.
2023年1月4日
其他

国产抗新冠病毒药物VV116临床试验获得成功,但急需回答这三个问题

新冠日报,只提供专业解读。关键词:COVID-19;抗病毒;治疗国内新冠抗病毒药物研发重大进展。2022年12月28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的重磅文章报道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君实生物开发的新冠抗病毒药,RdRp抑制剂,Gilead的Remdesivir(瑞德西韦)修饰药物氘代瑞德西韦氢溴酸盐
2022年12月3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接种加强针疫苗后,还需要Paxlovid抗病毒吗?美国CDC周报透露,该药并不对所有人群都有效。

新冠日报,只提供专业解读。关键词:COVID-19;预后;治疗很多朋友在后台给我们留言,显示很多矛盾的新冠研究论文数值。但当我们深究这些研究论文数值背后数据的时候,却发现其实并不矛盾。比如,辉瑞的抗病毒药物Paxlovid到底是不是“特效药”?从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临床试验看,Paxlovid是极其接近特效药的抗新冠病毒药物。中国药监局有条件授权的Paxlovid研究发表,四大特征支持其更接近“特效药”临床试验的核心数据包括:Paxlovid将住院和死亡风险降低88.9%Paxlovid将病毒载量降低了7倍。但是,你知道吗?这组靓丽的数据背后,是受试者系“高危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也就是,只是针对这组“高危且未接种疫苗的人群”,Paxlovid才能有这么高的疗效。而真实世界研究中,针对已经接种加强针疫苗、且无高危基础疾病的中青年,其本身就有极低的重症风险,使用Paxlovid的必要性可能就不大。【NEJM】10万感染者提供证据丨针对Omicron突变株,辉瑞的抗病毒药Paxlovid还有效吗?所以,当我们讨论Paxlovid研究的有效性时,首先要看研究对象,尤其是影响新冠感染预后的因素(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疫苗接种等)。其次用药时间,Paxlovid早期应用才有效。2022年12月2日,美国疾控中心(CDC)周报,透露出真实世界中哪些人容易发展到重症、及Paxlovid的疗效如何。这项研究的题目是“Paxlovid
2022年12月29日
其他

保护老年人和新冠高危人群丨卫健委、中国医药和家庭,都在行动!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老年人;疫苗接种;paxlovid一边是朋友圈的“喜提羊”,一边是老年人及高危人群面临更危险的处境。(一张图片,表达我对新冠病毒全部的感受:喜提羊,又不是羊。图片由Craiyon生成,Hanson临床科研制图)中青年宣布“喜提羊”,实际上是对“优化防控”的支持,或者说如我一样“受够了新冠病毒的鸟气”;毕竟,上有老、下有小,只能硬扛新冠病毒。同时,有些老年人和高危人群面临还没有准备好。所以,继续我们从这一波疫情之初就给老人的建议:A,早期阶段通过隔离避免感染;B,接种足新冠疫苗,第二剂加强针会提供更好的保护;C,和医生沟通,看是否能够得到及适合用paxlovid。坚守之下,终于盼来最近两天的两个新政策,会使老年人会得到更好的保护。A,卫健委:发布第二剂加强针接种实施方案2022年12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关于印发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的通知》【1】。卫健委丨第二剂加强针接种实施方案所以年满60岁或者中青年但有重症高危因素的中青年,可以与当地疫苗接种站沟通,看看能否接种第四剂新冠疫苗。疫苗接种对于老年人的保护,从中国香港特区的Omicron疫情病死比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2】:COVID-19病死率因年龄增长而增高,随疫苗接种而降低。(COVID-19病死率因年龄增长而增高,随疫苗接种而降低。图源:中国香港特区官网)B,中国医药:和辉瑞签署协议,进口和分销Paxlovid2022年12月14日,路透社和彭博社等发布了中国医药(Meheco)与美国辉瑞公司达成协议【3】,中国医药将进口和销售国家药监局授权引进的Paxlovid。特别需要说明的是,Paxlovid是很有效,但用药有明确的适应症,就是用于老年或者有重症高危因素的人群,并且在发病5天内服用。另外,作为处方药,Paxlovid也有明确的禁忌症,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服用这个药物;需要在医生确认后才能用药。而绝大部分接种过加强针且没有高危因素的中青年感染新冠后都会恢复,这部分人群并不需要Paxlovid治疗。C,家庭:保护家里老人,从预防家庭内感染开始。美国CDC建议:隔离、家庭内戴口罩和接种疫苗是预防家庭内感染最有效的手段。如何家里老人不和子女一起生活且居家隔离,最好由孩子为老人购买好生活物品,这是比较好的预防感染新冠的手段。如果老人和其他家人居住在一起,需要在感染前、在日常就做好家庭防护。但由于新冠病毒感染后,在出现症状前就有传染性,已经发病后再预防家人感染太难了,所以想保护好家人、尤其是家里的老年人,主要手段包括:隔离、分居、分餐、清洁等。新冠疫情爆发期,医务人员如何预防自己感染及家人受累?一图看清新冠感染后的“病程时间轴”;更有效阻断家庭内传染小结:在家庭帮助老年人的同时,卫健委和中国医药也在同一天采取了非常重要的行动,分别涉及疫苗和抗病毒药物。请在这个特殊的时候,帮助和照顾好老年人,全家共度难关;老年人在完成第四剂疫苗接种前尽可能隔离;如果有机会用上Paxlovid,请和医生沟通是否适合用药。最后,祝朋友们:一切顺顺利利、全家平平安安!资料来源:【1】
2022年12月16日
其他

卫健委丨第二剂加强针接种实施方案

用数据,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疫苗接种转载自卫健委【1】。12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关于印发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的通知》,全文如下:关于印发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卫明电〔2022〕5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疫苗接种工作协调组各成员单位:现将《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2022年12月13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研究,现提出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一、目标人群现阶段,可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二、疫苗选择和时间间隔(一)疫苗选择。根据疫苗研发工作进展,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或采用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有关组合如下:3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3剂灭活疫苗+1剂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3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3剂灭活疫苗+1剂珠海丽珠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CHO细胞)疫苗;2剂康希诺肌注式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3剂灭活疫苗+1剂成都威斯克重组新冠病毒疫苗(sf9细胞);3剂灭活疫苗+1剂北京万泰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3剂灭活疫苗+1剂浙江三叶草重组新冠病毒蛋白亚单位疫苗(CHO细胞);3剂灭活疫苗+1剂神州细胞重组新冠病毒2价S三聚体蛋白疫苗。(二)时间间隔。根据国内外真实世界研究和临床试验数据,结合我国疫苗接种实际,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时间间隔为6个月以上。三、确保接种安全各地要继续把接种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规范组织接种实施。各地卫生健康部门要落实接种单位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急救人员驻点保障、有急救设备药品、有120急救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救治绿色通道的“四有”要求,保障接种安全。接种单位要做好加强免疫的接种信息登记和疫苗流向管理,及时准确更新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和预防接种凭证中接种记录相关内容。四、加强组织实施(一)强化属地主体责任。各地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高度重视并统筹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要加强对辖区内疫苗接种工作的指导,全面掌握工作进展。地方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接,做好工作协同。(二)落实部门行业管理责任。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指导本行业人员所在单位积极配合地方统一安排,共同做好组织动员工作。(三)加强监督指导。要密切跟踪监测各地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进展,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健全疫苗流向全程追溯体系,完善疫苗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持续加强全流程管理和安全防范。(四)做好宣传引导。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的宣传措施,重点宣传加强免疫接种的目的意义,积极引导目标人群主动接种,特别要引导提升老年人群的接种率。资料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http://www.nhc.gov.cn/xcs/yqfkdt/202212/acd8ba68d934488983909e81642dc337.shtml本期编辑:Henry,微信号healsan。Hanson临床科研团队,由6位在美国的医生及医学科学家组成;目前在美国主要从事新药研发和临床科研。点击👆,关注医学科研进展
2022年12月15日
其他

在线半个小时就售罄,辉瑞抗新冠药一药难求;但仍需警惕“危险的”仿制药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抗病毒药物;识别虚假信息一早,就看到美国媒体报道”中国内地开始在线销售辉瑞Paxlovid“的消息。即,辉瑞抗新冠病毒药物Paxlovid
2022年12月14日
其他

一图看清新冠感染后的“病程时间轴”;更有效阻断家庭内传染

用数据,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保护家人;了解Omicron感染的病程,对于把握被感染后诊疗和家人的预防都非常关键。综述已有的研究,显示Omicron感染的潜伏期平均为3.42天,Omicron的症状持续6-7天。需要注意的是,感染后的病程因年龄、疫苗接种情况而显著不同。(Omicron感染后的平均病程时间轴。制图:Hanson临床科研)1,Omicron感染的病程Omicron的病程、临床表现与之前毒株已经大为不同【1】。主要包括:1),Omicron感染的潜伏期平均为3.42天发表于JAMA
2022年12月13日
其他

新冠疫情爆发期,医务人员如何预防自己感染及家人受累?

用数据,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感染率;在疫情爆发时的特殊阶段,医务人员的防疫尤为重要;不仅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也影响着整个医疗系统的运行、影响患者的诊治。疫情爆发期的压曲线,最重要的是压低医务人员感染及脱岗的曲线。所以把之前收集到的材料再次整理一下,供同仁们参考。特别说明的是,下述内容主要是供“想预防感染的同仁们参考”;对于只想预防重症的,则需要:接种疫苗、加强接种!一,在医院,预防新冠感染的基本方法。1,预防新冠,口罩最关键。新冠是呼吸道传染病。所以在医院期间全程戴N95口罩,外加一个外科口罩;接诊病人时再加一个面罩。接诊完阳性病人,更换外科口罩和手套。(口罩
2022年12月9日
其他

Nature解说:中国如何既逐渐放开、又将新冠病死人数降至最低?

用数据,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Nature解说2022年11月30日,Nature杂志的解说版面发表了对于中国疫情的分析文章,并给出了“加强老年人疫苗接种、储备抗病毒药物和加强医院设施等”三条建议【1】。Nature的这篇解说文章主要关注中国内地在未来如何“既结束清零政策、同时避免一波死亡和重症”。(中国内地新增COVID-19病例数变化。图源:数据世界)无容置疑,这一波疫情是中国内地在新冠爆发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1)病例数持续增多;2)多地出现疫情。另外,持续的抗疫也容易使人倦怠,不利于疫情控制;而与此同时,这一波内地疫情的主要毒株是传染性极高、隐匿性极强的Omicron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这位张教授连续中了5个本子(4个面上与1个青年),100%的中标率,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来听听她的经验分享!

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永泰路支行B:支付宝转账收款人:yonghong1028@126.com户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抗击Omicron,补上最关键的短板!外媒热议“中国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用数据,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老年人;加强接种疫苗2022年11月29日,中国卫健委发布“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1】。我们今天的第三条推文做了全文转载。这个至关重要的抗疫措施,也受到了欧美媒体的密切关注。CNBC除了报道了中国加强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的资讯之外,还重点提到了最新的数据【2】:“中国内地65.8%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何大一团队发出对XBB和BQ突变株免疫逃逸的警告;但Eric说:观察“临床严重程度”

倍;XBB突变株的免疫逃逸更为明显。但相对来说,突破性感染后获得的免疫保护似乎稍强一点。(不同免疫状态下对新毒株的中和活性)知名科学家Eric
2022年11月29日
其他

【22年11月】眼科近一个月重点SCI论文解析 丨针对中国儿童预防近视的研究最受关注

36179757.获取全文请加科研助手,标注“20221129-10”。最近一个月各个医院眼科发表的SCI论文情况发表眼科论文最多的医院依次为:中山眼科中心、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Bascom
2022年11月29日
其他

新冠周报丨不得不直面新冠时,你准备好了吗?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准备本次疫情出现在更多的地区【1】,加上正在进入冬季;显然目前的疫情更值得关注。所以后台很多朋友问个人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如前,本次周报我们继续1)先回顾过去1周的新冠领域重要研究;2)复习目前全球疫情;3)最后部分,仅和各位朋友分享”直面新冠时,最需要做好哪个准备“。A,过去1周新冠疫情的重要进展美国儿童医院呼吁拜登宣布新的“紧急状态”;主因竟然“免疫债务”导致的“病毒式什锦饭”!哈佛等最新报告:美国94%人口感染过新冠病毒最后一次新冠简报,福奇博士留下这个最后的建议。附:这位美国年薪最高联邦雇员的简单回顾NEJM:肌注疫苗接种也能够诱导出唾液IgA抗体,回答了这四个关键问题重要进展丨一种新的蝙蝠冠状病毒,具有SARS-CoV-2和SARS-CoV特征Omicron命名一周年,WHO总结其特点。简单总结过去1周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是:1,疫苗接种非常必要;2,真实世界中,Omicron疫情病死率降低,主要是由于疫苗接种。Science
2022年11月27日
其他

Omicron命名一周年,WHO总结其特点。

用数据,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Omicron2022年11月26日,对于COVID-19大流行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突变株Omicron命名一周年【1】。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新冠病毒突变株B.1.1.529升级为令人担忧的突变株(Variant
2022年11月26日
其他

重要进展丨一种新的蝙蝠冠状病毒,具有SARS-CoV-2和SARS-CoV特征

Communications报道了蝙蝠冠状病毒跨种活跃,和人类活动交织的地区,最近多项研究都验证了这种地理分布特征。参考资料来源:【1】
2022年11月25日
其他

NEJM:肌注疫苗接种也能够诱导出唾液IgA抗体,回答了这四个关键问题

用数据,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黏膜免疫2022年11月24日,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的学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通讯文章,显示mRNA疫苗能够诱导低水平但持久的分泌性IgA(sIgA)抗体,并且sIgA水平高的疫苗接种者后期感染新冠的风险明显降低【1】。对此,Eric的评论认为,应该进一步利用能够更好诱导黏膜免疫的疫苗做加强接种,以诱导更高水平的sIgA【2】。这篇论文的题目是“Mucosal
2022年11月24日
其他

最后一次新冠简报,福奇博士留下这个最后的建议。附:这位美国年薪最高联邦雇员的简单回顾

Fauci)最后一次以白宫首席医疗官的身份发布了疫情简报。福奇博士留下的最后一个建议是:接种疫苗,以保护你自己、你的家庭、和你的社区。(Photograph: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哈佛等最新报告:美国94%人口感染过新冠病毒

用数据,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美国;感染率2022年11月20日,由哈佛、耶鲁和斯坦福三所美国高校的公卫学院在medRxiv上传了美国人群针对Omicron免疫防御的最新研究进展【1】。结果显示:截至到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美国儿童医院呼吁拜登宣布新的“紧急状态”;主因竟然“免疫债务”导致的“病毒式什锦饭”!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关键词:新冠;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新冠、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在美国一起且集中爆发)在GWU医院工作的领导,不断督促孩子们去接种流感疫苗、并要求他们在学校戴口罩。还没等接种,上小学的老大已经感染流感,连续发烧3天。他班里1/4的孩子不得不在家隔离。与此同时,儿童医院协会和美国儿科学会告诉拜登政府,美国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2022年11月21日
其他

新冠周报丨COVID-19新毒王BQ.1.1有这四个鲜明的特征;我们能像Eric一样乐观吗?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新冠病毒突变株;BQ.1.12022年11月19日,美国疾控中心(CDC)更新了美国新冠病毒流行株的检测结果。显示BQ.1+BQ.1.1已上升到了49.7%,BA.5%下降到了24%。我们本期周报结合最新发表的研究,对BQ.1/BQ.1.1的特征进行总结。(美国新冠流行毒株。图源:美国CDC)如前,本次周报我们继续1)先回顾过去1周的新冠领域重要研究;2)复习目前全球疫情;3)最后部分,和各位朋友分享下”对BQ.1/BQ.1.1,我们是悲观还是乐观?“。A,过去1周新冠疫情的重要进展不同新冠疫苗之间“保护力差别很大”的关键原因被揭开急需重视:新冠住院风险第二高的年龄段竟然是这组!抗击新冠进入到全新阶段,美国政府再次寻求举国之力、以建立“抗击新冠之盾”150万受试者研究,揭示Omicron特殊症状;但远不是你想的那样轻松Omicron
2022年11月20日
其他

Omicron BA.5主流毒株地位被取代,新毒株更善于逃避人类免疫防御

BA.1.1;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对美国新增COVID-19病例检测报告,Omicron
2022年11月18日
其他

150万受试者研究,揭示Omicron特殊症状;但远不是你想的那样轻松

用数据,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症状;中国局部正在经历一波新的疫情。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信息也再次涌现;但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必须要看清目前疫情的状况、预防的策略;尤其是感染后的病情风险。(中国内地的七日平均新增病例。图源:数据世界)对于新冠的预防措施,大家共识基本一致。根据美国朋友圈的经验,减少聚集、戴好口罩,均能有效预防感染。正如我们的很多朋友在美国的疫情期间一直都在医院上班,但前两年半绝大多数未感染。但到2022年暑假时,朋友圈大都主动放弃口罩,很快,朋友圈就罕见尚未感染者了。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仍能明显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朋友圈几乎都感染过一遍,家庭聚会也就再次搞起来
2022年11月17日
其他

抗击新冠进入到全新阶段,美国政府再次寻求举国之力、以建立“抗击新冠之盾”

开发诱导呼吸道黏膜免疫的黏膜免疫疫苗。二价疫苗已经在美国获批,中国也在加紧研发;黏膜免疫疫苗率先在中国获批,美国也在抓紧研发。泛冠状病毒疫苗,则在全球范围内均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Eric
2022年11月16日
其他

急需重视:新冠住院风险第二高的年龄段竟然是这组!

用数据,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新冠疫苗;婴儿如果请教各位朋友,新冠住院风险最高的年龄段是哪一个?您会毫不犹豫地说“高龄老人”。新冠住院风险第二高的年龄段是哪一个,您的答案是什么?2022年11月11日,美国疾控中心(CDC)的研究显示,在Omicron
2022年11月15日
其他

不同新冠疫苗之间“保护力差别很大”的关键原因被揭开

用数据,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新冠疫苗;抗原设计经常收到朋友们留言,询问内地何时批准mRNA新冠疫苗;似乎mRNA疫苗是更高保护力的代名词。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确实,德国BioNTech/美国辉瑞、美国Moderna的mRNA新冠疫苗获得极大成功,但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当初美国前总统川普想通过购买以便掌握新冠疫苗使用权的德国CureVac公司mRNA疫苗无效而未获得上市。同时,美国Novavax的蛋白疫苗NVX-CoV2373只是传统疫苗,却仍然大获成功,单就对原始毒株来说,预防新冠感染的保护力来说高达95.6%。(不同疫苗在临床试验中的保护力。制图:美国Healsan
2022年11月14日
其他

新冠疫苗成功的关键技术在RSV疫苗中再获突破;但该技术远未被重视!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只要有SCI论文,就可全家申请到美国绿卡)关键词:Covid-19;抗原设计首先和各位同仁探讨两个问题:A,预防新冠病毒保护力最强的疫苗是哪些?B,疫苗保护力最强,是因为它是mRNA疫苗吗?先回答A问题:就3期临床试验结果来说,到目前为止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保护力最强的疫苗是:辉瑞/BioNTech的mRNA疫苗、美国Moderna的mRNA疫苗和美国Novavax的蛋白疫苗;临床试验中,预防原始毒株的保护力依次为95%、94.1%和95.6%。如果以康复者血清的免疫保护力为参照,这三个疫苗预防新冠感染的保护力依次是康复者血清的3.84倍、4.13倍和3.97倍。再回答B问题:疫苗保护力极强,不是因为mRNA技术,而是因为另外两个关键的技术:1)选择了固定的融合前构象S抗原;2)由脂质纳米颗粒(LNP)运载系统,保护这个抗原以确保有效投递。BioNTech和Moderna这两个COVID-19疫苗开发成功,抗原设计远重要于mRNA载体本身;正如Novavax没有使用mRNA载体,但用了同样的pre-fusion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Eric Topol是谁?

Topol的推特)A,医生。Topol在36岁时任克利夫兰诊所心内科主任,并使该科成长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心内科。2012年被Modern
2022年11月7日
其他

新冠周报丨Science:"新冠变种汤",使得今冬疫情难以预测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只要有SCI论文,就可以全家获得美国绿卡)关键词:COVID-19;疫苗接种;2022年10月28日,美国疾控中心发布了最新的新冠病毒流行株检出情况。其中Omicron
2022年10月30日
其他

Science:岩崎明子团队,用原有的mRNA疫苗、通过黏膜免疫诱导出高效的免疫应答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只要有SCI论文,就可以全家获得美国绿卡)关键词:COVID-19;二价疫苗;导言:伴随着中国内地吸入型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启动接种,诱导黏膜免疫以全面预防SARS-CoV-2感染的新一代疫苗成为了研究热点。上海启动“吸入型新冠疫苗”加强接种!诱导黏膜免疫,能否成为新冠预防全新的杀手锏?2022年10月28日,耶鲁大学的Akiko
2022年10月29日
其他

上海启动“吸入型新冠疫苗”加强接种!诱导黏膜免疫,能否成为新冠预防全新的杀手锏?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关键词:黏膜免疫;COVID-19;吸入型新冠疫苗2022年10月26日,上海市启动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加强免疫。这则消息迅速引起海外众多媒体的关注。黏膜免疫重要而必要黏膜免疫系统被视为免疫系统当中最大的组成部分(Russell
2022年10月28日
其他

数据来了。新冠期间,美国中小学生的考试成绩出现历史性下降!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学习成绩2022年10月24日,美联社报告了美国全国性中小学生考试结果,显示COVID-19大流行给美国孩子的学习成绩造成了历史性的重创。其中,数学成绩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降幅;阅读分数下降到了1992年的水平。美国所有州没有一个州的平均成绩有显著提高;并且这个学习成绩的降低出现了明显的种族差异。这是历史性的重创。这次考试是对美国全国10万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进行的测试,也是新冠疫情以来的第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关于新冠大流行对学习影响的研究。对于这个结果,美国教育部的官员说:这是一个严重的警钟。在NAEP中,当出现1-2分的下降时,我们就将其视为对学生成绩的重大影响。但是这次考试显示,数学成绩降低了8分!38%的学生不达标。因为研究人员通常认为,10分的增长或者降低相当于1年的学习时间。不同种族之间的不平等加剧。其中四年级学生中黑人和西班牙裔学生的下降幅度远超白人学生,使得本来就有很大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另外,成绩较高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在拉到。也就是原本学习成绩低的学生,疫情期间的成绩下降更明显。调查报告给出了解释:当学校转向远程学习时,表现较好的学生更有可能有安静的学习缓解,并更容易得到老师的帮助。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父母们竟然有不同的认识!很可惜,大多数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在数学和阅读方面的表现达到或高于他们的年级水平!另外一些家长收到这个成绩评估后则非常愤怒,指责学校没有清楚地传达孩子在成绩上的落后。但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组织起来,系统地制定计划以帮助学生赶上进度。最好的,和最糟的在美国全国的中小学生成绩普遍降低的情况下,有改善的地区吗?洛杉矶是少数的几个亮点之一。其八年级的阅读成绩提高了9分!这也是所有学区中唯一显著的上升。而克利夫兰的跌幅最大。四年级的阅读成绩下降了16分、数学成绩下降了15分。另外,巴尔的摩的学生成绩也急剧下降。小结:1),疫情期间,美国中小学生的成绩普遍下降,且是历史性重创;2),学习成绩的差距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拉大,黑人成绩降幅更大、成绩差的孩子降幅更大;3),家长却远未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反而觉得孩子成绩不错。基于这组数据,我们应该怎么做?1)有忧患意识,需要重视这个问题。2)越在困难的时候,越容易拉大差距。父母们一定要坚持住,比既往更关注孩子的成绩,更多帮助孩子。附:作者所在地区的孩子疫情期间上学情况。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居家在线学习,学校发笔记本电脑。2021年9月开始,重新回到学校学习,强制戴口罩。2022年9月的新学年,基本上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状态;大部分孩子已经不再戴口罩。原文链接:【1】
2022年10月27日
其他

新冠二价疫苗加强,对BA.5的中和滴度几乎无异于一价加强!该怎么看这个结果?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只要有SCI论文,就可以全家获得美国绿卡)关键词:COVID-19;二价疫苗;导言:2022年10月22日,美国疾控中心(CDC)主任
2022年10月26日
其他

新冠病毒进化保持在了Omicron内卷这一趋势中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新冠病毒;进化导言:2022年10月20,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病毒学家刘善虑团队针对BQ.1.1等最新突变株的最新研究发布在bioRxiv,非常清楚地解释了新毒株非常强悍的免疫逃逸能力
2022年10月25日
其他

【精彩!】刘善虑团队更新“人类对BQ.1.1等新毒株“的中和活性;一图回答:感染过BA.5是否就无敌了?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只要有SCI论文,就可以全家获得美国绿卡)关键词:COVID-19;刘善虑;导言:2022年10月22日,美国疾控中心(CDC)发布消息,“CDC主任
2022年10月24日
其他

Nat Commun:新冠无症状感染者没有后遗症!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新冠病毒;长期后遗症导言:最近一系列高质量的新冠感染后长期后遗症(long
2022年10月13日
其他

曾经抗疫非常成功的日本,现在怎么样了?Eric解开日本新冠疫情的真相。

新冠日报,只提供专业解读。关键词:COVID-19;日本2021年秋天,我们曾经针对日本的疫情,发表过一篇推文:严重老龄化、3个月前发生医疗挤兑的日本,何以再次实现新冠零病死?如今一年过去了,曾经抗疫非常成功、但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日本,疫情怎么样了?2022年10月8日,推特第一学术达人Eric
2022年10月10日
其他

新毒株XBB,免疫逃逸远超Omicron BA.5!丨谢晓亮团队的最新研究告诉我们要怎么做?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免疫逃逸;毒株导言:人类接种疫苗之前,新冠病毒通过与人类ACE2结合及快速复制构成的内在传播性,使得新的突变株更容易感染人类。这是Delta在众多突变株中最终胜出的秘笈。人类接种疫苗之后,新冠病毒突变株的竞争改变了。通过逃逸人类疫苗接种或感染得到的免疫应答,使得新的突变株更容易无视人类免疫力,从而能够感染接种疫苗后的人类。免疫逃逸,成为Omicron
2022年10月7日
其他

忍无可忍,这个家庭终于决定硬扛新冠病毒!丨终于“如愿以偿”感染了新冠时,却遭遇了"始料未及"的病症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关键词:COVID-19;感染;家庭导言:我们之前发布过“一位在美国的朋友记录了他自己及其家庭备战及感染新冠的历程”系列,极富戏剧性。后台很多朋友留言,问了更多问题。并希望做成一篇推文,从而方便阅读。这个家庭病例的推文尽管是流水账,不过其病程对于接种了疫苗的朋友及其家人仍有很好的借鉴。随着冬季来临,我们又到了备战COVID-19的重要时刻。所以我们就整理到这一篇推文里面,并做了适当补充和删减。Day
2022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