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cience:岩崎明子团队,用原有的mRNA疫苗、通过黏膜免疫诱导出高效的免疫应答

王宇歌 博士 Hanson临床科研 2023-01-12

用数据,来辨清事实。


只要有SCI论文,就可以全家获得美国绿卡)


关键词:COVID-19;二价疫苗;


导言:


伴随着中国内地吸入型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启动接种,诱导黏膜免疫以全面预防SARS-CoV-2感染的新一代疫苗成为了研究热点

上海启动“吸入型新冠疫苗”加强接种!诱导黏膜免疫,能否成为新冠预防全新的杀手锏?


2022年10月28日,耶鲁大学的Akiko Iwasaki(岩崎明子)团队在Science发表了一篇重要研究论文,报道了新的COVID-19黏膜疫苗的免疫效果


一直在美国从事病毒新药/疫苗研发的王宇歌博士对这项研究做了解读。



这篇论文的题目是“Unadjuvanted intranasal spike vaccine elicits protective mucosal immunity against sarbecoviruses”(无佐剂的鼻内棘突疫苗可引发针对 sarbecoviruses 的保护性粘膜免疫)【1】。

这项研究用了Prime + Spike方法,即用已有的肌注型mRNA疫苗进行初免,用鼻吸入的Spike重组蛋白进行加强,加强接种后该方法可以在小鼠内诱导高效的病毒特异性血浆IgG和IgA,与两剂mRNA疫苗接种效果相当;该疫苗接种组合诱导了高效鼻黏膜和肺IgA应答。


该免疫途径还可以诱导病毒特异性的B细胞应答和黏膜记忆T细胞应答。
在攻击毒模型中,Prime + Spike方法免疫小鼠可以100%存活,并且不出现体重减轻。肺和鼻中病毒滴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和mRNA初免组,肺部也没有病理损伤。该方法对仓鼠攻毒模型同时具有良好保护力。


如果给小鼠初免接种mRNA疫苗加强接种SARS-CoV的Spike,则可以诱导广谱的针对SARS-CoV和SARS-CoV-2的外周血及黏膜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简析:

岩崎明子是美国黏膜免疫研究的重要引领者,曾在美国“新冠疫苗的未来”大会中专门介绍黏膜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美国“新冠疫苗的未来”大会,传递出疫苗研发的三个关键方向


眼尖的读者可能也发现了,岩崎明子团队的新冠疫苗黏膜免疫策略和陈薇院士的策略非常一致;都是利用现有的疫苗,但提供了不同的免疫接种途径。
结果均显示,在目前人群已经广泛接种mRNA疫苗的接触上接种一剂黏膜疫苗即可起到显著保护作用。
这项研究提供的黏膜疫苗策略对于预防sarbecovirus的呼吸道传播的疫苗,而且方法学简单,因此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另外,根据我们关注的消息,中国内地在上海启动了吸入型腺病毒载体疫苗的接种之后,无锡也开始预约接种。
期待黏膜免疫疫苗能够在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和重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原文链接:
【1】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o2523


本期编辑:Henry,微信号healsan。
Hanson临床科研团队,由6位在美国的医生及医学科学家组成;目前在美国主要从事新药研发和临床科研。
作者:王宇歌博士,一直在美国从事病毒新药和疫苗研发。微博:子陵在听歌。

点击👆,关注医学科研进展

更多新冠信息,点击👇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