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Omicron BA.5主流毒株地位被取代,新毒株更善于逃避人类免疫防御

Henry 博士 Hanson临床科研 2023-01-12
用数据,辨清事实。
关键词:Covid-19;Omicron BA.1.1;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对美国新增COVID-19病例检测报告,Omicron BA.5持续了4个月的主流毒株位置在11月6-12日这一周被新毒株取代。
BQ.1.1突变株已经占到美国新检出毒株的24.1%,BQ.1占到20.1%;两者加起来为44.2%,远超BA.5的29.7%比例。

(美国新检出的新冠流行株。图源:美国CDC)


与此同时,欧洲和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报告的BQ.1.1/BQ.1病例数也在增加,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测这一比例将在本月底前后增至50%以上。


BQ.1.1/BQ.1是从Omicron BA.5进化而来的子毒株。之所以能够取代BA.5,主要是由于其更善于逃避人类通过接种新冠疫苗或既往感染建立起来的免疫保护;并由此具有更强的传染性。

(目前主要毒株的来源及突变位点。图源:刘善虑团队研究,Hanson临床科研做了修改)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病毒学家刘善虑团队针对BQ.1.1/BQ.1等最新突变株的最新研究发布在bioRxiv【1】。

结果显示,BQ.1.1/BQ.1突变株不仅能够逃逸3剂疫苗接种,还能够逃逸BA.1或者BA.5感染后的免疫。

刘善虑团队更新“人类对BQ.1.1等新毒株“的中和活性

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病毒学和疫苗研究中心主任 Dan Barouch 博士的最新研究也于2022年11月2日上传于bioRxiv【2】。
与刘善虑团队的研究类似,Barouch团队的研究亦认为R346T-K444T-N460K等突变使得BQ.1.1/BQ.1毒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

(新毒株的突变位点)


Barouch团队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在接受单价或二价 mRNA 疫苗加强剂的两个队列中,针对BQ.1.1 的中和抗体滴度仅为针对BA.5 中和抗体滴度的1/7。


小结:


1)继2022年7月,Omicron BA.5突变株替代BA.2成为主流毒株以来,新冠病毒的主流毒株再次更替;BQ.1.1/BQ.1毒株成为新的主流毒株。
2)R346T-K444T-N460K等位点突变使得BQ.1.1/BQ.1毒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包括能够逃逸BA.1或者BA.5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
3)接受单价或二价 mRNA 疫苗加强剂的人群中,针对BQ.1.1 的中和抗体滴度仅为针对BA.5 的1/7。

面对传染性更强的突变株,我们的建议一如既往:
戴好口罩以预防感染,加强接种疫苗以预防重症/病死。

千万不要相信“新冠病毒已经减毒到了无害的程度”而不去接种疫苗。
目前新冠病死率大幅降低,主要是由于疫苗接种及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另外欧美民众大部分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

大家只需看看日本和韩国正在发生的新增感染及死亡人数变化即可。

(新增COVID-19病例。图源:数据世界)

新增COVID-19死亡病例。图源:数据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

【1】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2.10.19.512891v1

【2】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2.11.01.514722v1



本期编辑:Henry,微信号healsan。
Hanson临床科研团队,由6位在美国的医生及医学科学家组成;目前在美国主要从事新药研发和临床科研。

点击👆,关注医学科研进展

更多有用的免费资源:
(点击👆图片,进入自己感兴趣的专辑。或获得点击“资源”,浏览本公众号所有资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