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致富?不,会名利双收!未来十年,生物标记、临床试验的高幅增长,给医生科学家提供了可行的预期

Dr. Mark Hanson临床科研
2024-09-06

Bringing medical advances from the lab to the clinic.
关键词:临床科研;临床试验;生物标记;观点

今天读到了Nova One Advisor 的两项数据,有感而发想和各位同仁唠唠嗑:临床医生,还有何种方式获得体面的高收入?

1,中美两个医生,均能因科研而致富

在国内工作时,负责科研的Y领导给我们开小灶:同志们,努力吧!科研致富、勿走弯路!
循证A:那时重奖科研。1),发表SCI论文的现金奖励是1分*影响因子;2),国自然基金奖励:基金钱数开根号除2;3),及,其他科研成果奖励。。。
这些奖励切实解决了很多现实的经济困局,更给了穷困的新星们以坚持下去的极大激励。
循证B:承接临床试验更佳。项目PI可能获得劳务费的1/4,真心很多。
这个奖励则只能到专业组组长一级,实际上是对坚持从事临床科研的医生的奖励。

因为有这些奖励,使得Y领导着重培养的人,有胆摒弃/瞧不上“以药养医”、而是“咬牙做好临床研究,争做科研小能手”。实际上,那波兄弟现在基本上都是大咖了,多位院级领导。只用“名利双收”似乎有辱他们的人格,但实际上真是。

来到美国后,接触到了另一个层次的“科研致富”;美国医生本身就是金领,科研只是爱好和追求、顺便发个大财。
美国老板K教授从1993年的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基金就是在研发一个补体抑制剂,30多年一直在做这个产品,一点点琢磨、一点点改良。所以实验室极少有SCI论文发表,但申请了很多专利。
我来的时候正好另外一个同样的产品经美国FDA批准上市。退休前,K教授已经注册了自己的生物制药公司,将其30多年科研成果推进了临床试验阶段。

这是美国医生做临床科研与中国医生重要区别之一。
美国医生平均年薪35万美元,所以大部分医生不需要/不屑做科研;大部分科研项目给了美国的七或八年制MD/PhD毕业生,他们坚持“4年(本科)+2年(post-bac)+8年(MD+PhD双学位)”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为了做医生科学家;全美每年才500多个MD/PhD双学位招生名额,是精英中的精英。所以他们的研究大都是基于患者的转化医学研究。
正如,很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就是医生;他们的研究极其深入且极具转化价值。
这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医生,背后故事竟然这么精彩和坎坷

2,临床科研的新机会、新起点

几十年发展,中国医生也已经有了类似美国医生科学家的发展环境和基石;未来十年会是中国医生科学家团队崛起的黄金时代
照旧,上证据。

A,生物标记物市场规模10年翻3.5倍。
根据 Nova One Advisor 的数据,2023 年全球生物标志物市场规模为 811.9 亿美元,预计到 2033 年将达到 2847.6 亿美元左右,2024 年至 2033 年预测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 13.37%【1】。
  • 2023 年,北美地区以 43.99% 的收入份额引领市场。
  • 预计 2024 年至 2033 年,亚太地区将实现最快的复合年增长率。
  • 功效生物标记将成为新发展的主角。
  • 癌症和免疫性疾病将在这个阶段获得系列突破。
  • 下一代测序市场广阔。


生物标记既可以是超早期诊断的基础,也可以是决定治疗策略的依据。
而手里有患者资源的医生,最擅长的临床科研就是生物标记物研究。与此同时,要做成生物标记产品,只能依赖有“经过规范诊疗和定期随访的数据库 + 按照病程留取样本的样本库”的医生来完成、用高质量样本来验证
所以我们经常说“临床认真严谨的医生,才是真正能出临床科研转化成果的人。”

B,临床试验规模10年翻1.9倍。
根据 Nova One Advisor 的数据,2023 年全球临床试验市场规模预计为 819 亿美元,预计到 2033 年将增加 1535.9 亿美元,2024 年至 2033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6.49%。
  • 2023年北美占全球市场50%;
  • 预计亚太地区在预测期内将以最快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 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和癌症将是最大的市场份额。
  • 单细胞测序、细胞疗法、基因治疗,将起到关键作用。

新冠疫情后,临床试验出现了十大全新的特点,包括:
1)数字化与去中心化
  • 数字健康技术、远程监测工具的发展推动了虚拟化和去中心化临床试验的普及。这些模式可提高灵活性、便利性、包容性,同时降低成本并加速研究进程。
2)真实世界证据(RWE)整合
  • 越来越多临床试验设计与决策开始整合来自电子健康记录、可穿戴设备和其他来源的真实世界证据(RWE),以加深对疗效、患者群体和安全性的理解。
3)适应性试验设计
  • 允许根据中期数据分析修改研究方案的适应性试验设计日益普及,从而实现更有效率的资源分配、更快速的决策,并灵活应对试验中的新发现。
4)患者中心
  • 以患者为中心已成为临床试验设计和执行的核心。相关举措包括加强患者参与、提高招募和留存率,并将患者报告的结果纳入试验终点,旨在使试验更有意义并与患者需求更契合。
5)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整合正在改变临床试验的各个方面,其应用涵盖患者招募、站点选择、方案优化和安全性监测等。人工智能驱动的洞察力可辅助决策制定、简化流程并提高试验效率。
6)监管灵活性和创新
  • 监管机构正越来越多地采用灵活的方法来简化临床试验过程,例如针对突破性疗法的快速审批通道、适应性授权框架和国际监管标准的一致性。这有利于鼓励创新,加快新疗法的开发。
7)多元化和包容性
  • 由于人们认识到研究人群代表性和公平获得试验性疗法的重要性,临床试验中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正得到更多重视。相关举措旨在解决少数族裔等群体参与试验的障碍,保障试验数据准确反映实际患者人群情况。
8)全球化与外包
  • 出于成本考虑、获取多样化患者群体以及监管统一的推动,临床研究外包给合同研究组织(CRO)和新兴市场的临床研究站点正在增加。
9)生物标志物驱动
  • 越来越多试验使用分子生物标志物来划分患者群体、指导治疗决策。这种个性化医疗方法有利于提供靶向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筛选响应亚组的识别效率。
10)远程监测和无站点试验
  • 远程监测及无站点试验模式通过远程数据收集、远程医疗访问和直接向患者交付药物,正在改变着传统的临床试验范式,可提高患者便利性、减轻试验站点负担并缓解传统试验的物流挑战。

C,支持临床科研的第三方机构蓬勃发展
药明康德、和元生物等不仅仅为新兴生物制药公司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对于医生主导的科研项目同样帮助极大。
而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更是使得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超级个体。
实际上,在全球化和大分工下,你只要在某一个点上发展到最强、其他都可以找合作伙伴解决。

编者按:
临床严谨而规范认真、观察患者仔细且勤于思考的医生,更容易做出高质量且容易转化的临床科研成果。因为他们才有能够验证出有临床意义生物标记的样本,他们才有符合临床试验的受试者。而这些高质量的临床科研,带来的显然不仅仅是改善生活的科研奖励,更是大医生科学家的预期。
很抱歉说得这么俗,“生活凄惨甚至家破人亡式英雄”确实被所有人敬重、但实则难以被他人主动而广泛地效仿。
并不是只有欧美英雄才配“人生幸福而圆满”。

参考文献:
【1】 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releases/clinical-trials-market-size-to-increase-usd-153-59-billion-by-2033/
【2】 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releases/clinical-trials-market-size-to-increase-usd-153-59-billion-by-2033/

声明:
本文只是分享和解读公开的研究论文及其发现,以作科学文献记录和科研启发用;并不代表作者或本公众号的观点。
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完整而客观的信息视角,我们有时会分享有冲突或不同的研究结果。请大家理解,随着对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证据有可能修改或推翻之前的结论。


编辑:Jessica,微信号:Healsanq;加好友请注明理由。
助理:ChatGPT;封面插图:DALL·E
美国Healsan Consulting(恒祥咨询),专长于Healsan医学大数据分析(Healsan™)、及基于大数据的Hanson临床科研培训(HansonCR™)和医学编辑服务(MedEditing™)。主要为医生科学家、生物制药公司和医院科研处等提供分析和报告,成为诸多机构的“临床科研外挂”。

点击👆;From Bench to Bedside, Healsan Paves the Path.

更多阅读:
(点击👆图片,进入自己感兴趣的专辑。或点击“资源”,浏览本公众号所有资源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Hanson临床科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