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 院外心电监护市场被看好,「粒恩医疗」通过设备+专职医疗服务入局
文 | 顿雨婷
图片来源 | Pexels
心血管疾病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据统计,目前全国心血管病患者约有2.9亿,且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8年)》显示,每年有超过350万人死于各类心血管病,占总死亡41%,居我国疾病死亡首位。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心血管疾病知晓率过低,很难做到有效防控。
以心率失常为例,它是心血管类疾病中常见的一组疾病,可突然发作导致猝死,也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心力衰竭;但心律失常多为偶发或阵发性,常规心电检测很难捕捉到发作时的心电信息,难以做出有效诊断;院内24小时Holter又不适合日常检测。基于此,不少人开始探索院外市场。
36氪近期接触到的「粒恩医疗」(以下简称:粒恩)便是其中一家,其产品由智能数据采集终端设备、心电大数据云平台、AI心电实时监护、平台专职医师复核和值守服务共4部分组成,形成了专业设备+专职医疗服务的完整体系。
粒恩心电便捷佩戴实拍图(团队供图)
目前,公司已拥有12项国家专利技术,涵盖发明、实用新型、外观和软著等;其产品也在去年10月获得CFDA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位于深圳的厂房也已建设完毕,其产品已与今年2月初正式开始售卖;至于具体的销售数据,团队表示还尚未成规模。
具体到产品/服务形态上,根据创始人孙铄介绍,公司针对不同的客户推出了三款产品:针对机构(医院、康复中心、养老机构等)的医生后台监护系统、针对心脏病患者(术后)的专业康复版,以及面向健康和亚健康人群的大众健康版。
具体来说,后台会通过算法+人工复核读取心电信号,即在监测到佩戴者身体出现异常时,会先发出预警信号,同时会将数据上传至后台,先由系统自动地做出判断——可监测21种心率失常并提供连续测量、快速心电图、holter三种模式的心电监护,再由24小时值守的医生进行复核,后续医生会通过APP、社交软件或者电话联系佩戴者,提出建议。
连续测量、快速心电图、holter
三种模式及自动心电诊断报告
在孙铄看来,心电图的判图门槛过高,且需要对异常情况做及时预警,还是得有专职的医生团队做后续服务支撑,而这是市面上大多数产品所不具备的。他还透露,目前公司也正在和阜外医院合作开展有关频发室性早搏对患者临床症状等方面影响的临床研究项目,进一步“验证”其产品和临床场景的贴合度。
事实上,市面上已陆续涌现出一大批适用于院外心电监护产品,譬如36氪曾报道过的掌上心电、心书心电仪、泰控心仪、胡桃心贴、好朋友、心卫士等,但至今没有品牌形成规模化销售,或有较高知名度。
在孙铄看来,原因有多个方面:
市面上的远程心电监测设备大多为健康消费级产品,不具有医学临床诊断与监护价值;
心血管疾病高发人群年龄偏大,但多数心电监测设备都是数据采集器+APP的组合形态,操作复杂;
缺乏及时的预后措施,即大多产品并没有自己的全职医生团队,难以做到对异常情况的及时响应。这些都会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感知。
不过,孙铄也表示,大家集体入场足以说明院外心电监测的市场潜力,但从院内走向院外也需要时间进行市场教育,就像过去的血压计和血糖仪。
近几年,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成功案例,譬如美国专注做院外心电监护的iRhythm (2016年10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突破14.2亿美金且销售额逐年递增,这也给了孙铄很大的信心。据悉,iRhythm的产品不提供无线实时数据传输,而是将用户动态心电图数据进行存储,数据收集完毕后,由用户传回来,然后由iRhythm的专业团队给出心电报告并传输给医生;而粒恩依托于自己的云平台,可支撑40个小时的连续监测,并能做到实时分析,降低了患者负担并提高用户体验。
团队方面,目前共有近30人,创始人兼总经理孙铄在医疗设备行业10年+经验,曾在迈瑞、理邦任职多年,精通产品运营。营销总监在消费领域有数10年经验,曾任多家上市公司高管,互联网营销专家;首席云平台架构师有10年+互联网资深架构经历,曾主导开发和管理国家支持系统、联通等众多大型项目;首席算法架构师在心电算法领域精耕10年+,曾任上市公司首席算法架构师,精通数字信号及算法分析。
目前,公司已启动Pre-A轮融资计划,计划融资1500万元,用于平台建设、市场推广、扩大产能等方面。
如您对“36氪Pro”上报道的项目感兴趣,欢迎添加创投小助手交流合作(ID:chuangtou36k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