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丨少儿编程赛道格局已定?「码高教育」找到“信息学奥赛”的差异化切入点
文 | 艺璇
图片来源 | pexels
少儿编程是目前在线教育最火热的赛道之一:2019年2月少儿编程品牌小码王完成了亿元B+轮融资;2019年1月少儿编程平台编程猫完成新一轮融资;2019年2月核桃编程正式宣布数月前完成了1.2亿元A+轮融资···红杉、高瓴、真格、经纬等一线基金均已入场。
虽然资本热催生了一批模式相仿的公司,但36氪近期采访到的「码高教育」却选择了另一条不同的切入路径:从信息化奥赛入手。
为何看好信息学奥赛?
信息学奥赛是下一个长生命周期的奥数。
虽然奥数近几年开始被国家打压,但许多名校招生时仍然参考奥赛成绩。直白来说,以考试成绩和竞赛成绩作为人才选拔指挥棒的大趋势不变,家长对竞赛的需求和态度就不会变。这是国家教育机制所决定的。对于高知家庭来说,小初高让孩子上名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清华北大的大门。而竞赛成绩是进入名校必然参考的条件或降分指标,参与竞赛的学生依然会持续增长。
但信息学奥赛不会像奥数一样短时间消亡。现在的时代背景是,众多发达国家都在大规模推行编程教育。未来国家的竞争就在人工智能上,编程是人工智能的基本技能,在这种形势下,编程教育的生命周期不会短。
码高教育就是从竞赛这样的强需求入手,主打强效果反馈教育,选取教委、科协、工信部组织的权威性竞赛以及全球范围国际性竞赛。目前的两大课程体系:机器人教育和编程教育,都有相应的常规课程和竞赛课程。
对于目前市场上的两大痛点:可持续的低成本获客、标准化的教学教研,码高教育的解决方案是:
公司成立之初,一直是线下直营教学。创始人王好强表示:少儿编程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缺乏清晰的认知概念下,线下体验课是让客户了解最好的场景。从2019年开始开展加盟业务,推进全国化布局,也为公司未来的线上小班课提供流量基础。
通过标准化的教育流程,把学员的竞赛结果做成标品,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获得口碑推广。
内容生产:(1)课程体系除了老师的教案教参之外,实现了少儿编程和机器人教育常规课程的全年龄段教材配套。(2)全国范围内原创发行了22册图书,在天猫、淘宝、电商平台、线下新华书店都有上架。具有版权生产能力。
相比运营能力,码高更专注产品教研能力,包括标准化的教材、教案、师资培训等。目前码高的直营店有8家全部在北京,加盟店55家,平均每家学员200人。
收费上,码高采取短课时包收费制度,220元每课时,一次课需要2-3课时。2018年直营校区流水2400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码高教育的打法思路:相比对知识的传递过程做持续的付费,家长更愿意为可视化的结果付费。公司打造了强效果反馈的竞赛产品体系。简单来说,除了常规课程之外,通过大量的竞赛、等级考试等延展课程培训,外化教学结果。当家长看到孩子竞赛拿奖时,用户粘性就会增强。
编程教育赛道仍有差异化机会?
码高教育创始人王好强告诉我们,资本的投资热造成了线上获客成本陡增。截至2018年底,在线少儿编程教育的平均获客成本已经达到了一万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少儿编程教育的供需不平衡导致的。具体来说:
需求端:编程教育作为一个新兴教育,还没有完成公立学校体制内的渗透。家长对这个新兴教育缺乏认知。在没有解决基本认知的情况下,付费意愿比较低。这就造成了需求端的短缺。
供给端:资本的投资热潮导致少儿编程赛道短时间内涌入大量玩家,供给过剩。
行业玩家大多通过买流量的方式获客,而流量掌握在百度、头条等几个固定渠道中,获客方式单一,购买渠道少。
供需不平衡加上流量购买渠道限制导致线上获客成本飙升,这是目前少儿编程教育的一大痛点。因此从2019年开始,这个赛道的许多线上教育玩家开始寻求线下渠道获客。编程猫、核桃编程、极客晨星都在进行线下门店的布局。
另外,目前资本市场上存在一种观点:少儿编程赛道的头部玩家已经跑出来,格局已经确定,对此码高教育的创始人王好强的观点是:路还很长。可以从社会背景和教育行业的特性来说明。
目前公立学校内部少儿编程教育体系还没有普及,虽然国家重视编程教育,但从国务院到省教育厅精神传递,省教育厅下达文件到公立学校的课程落地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等于是体系内的少儿编程教育还处在从零到一的阶段,课程体系、师资教研、评级标准都没有实现标准化,这是目前市场上的另一大痛点。体制内处在这样的摸索阶段,校外的培训机构同样处在摸索阶段。
长远来讲,编程可能会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技能,但人类社会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到人工智能时代还需要一段时间,到那时编程教育的需求才会真正爆发,而在目前极低的市场占有率和渗透率的情况下,认为编程教育的格局已定还为时尚早。
从教育行业的角度来讲,教育市场的高度分散性和巨大的市场规模决定了每个细分赛道可以容纳众多差异化玩家。以K12类比,即使有新东方、学而思这样走在前面的企业,也不妨碍后续明星项目的入场。
编程教育的大额融资陆续完成,但市场格局还没有像在线英语出现绝对头部,后来的公司想要入场,线下或许是一个机会。
最后,团队方面:创始人王好强,跨考教育(考研品牌)大区校长、营销总监;金融时报(央行直属机构)前银行部记者;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和君商学院6届毕业生。公司在2018年初获得高榕资本和京育基金的2000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目前正在寻求A轮融资。
如您对“36氪Pro”上报道的项目感兴趣,欢迎添加创投小助手交流合作(ID:chuangtou36k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