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浅谈创新药企业估值 | 36氪新药新疗法
文 | 梦想家菜菜
图片来源 | Unsplash
核心提示:
国内创新药的估值现状如何?
创新药公司估值的核心指标有哪些?
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能否支撑创新型药企的股价回升?
创新药的市场现状
2018年,港交所的上市制度改革正式落地,我们看到很多未盈利的生物技术企业加入了上市公司的阵营之中。
但是,很多新上市公司的表现却让人不甚满意,尤其是“未盈利上市第一股”歌礼制药,股价一度下跌了60%。截止发稿时,歌礼制药PE达-883。
风口上的创新药市场存在多大的估值泡沫?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的状态是否会持续?在科创板上市前夕,我们来讨论下创新药股票是否值得被看好。
近年一些创新药的估值很贵。弘晖资本管理合伙人王晖曾公开表示,“这么多机构参与其中,失败必然很多。这个领域不能跟风,要看懂再投,机会有多大风险就有多大”。
探讨创新药公司估值的核心指标
什么样叫估值贵呢?
我们看一下如何估值创新药公司。常见的维度是对研发管线进行现金流折现来估值。归根结底就是三个方面——疾病模型构建、商业模型构建、估值模型构建。拆分下来是这几个点:
计算患者流:根据疾病发展的可能性,计算患者流数据
构建疾病模型:实际使用该新药的患者数量=累计患者数X疾病知晓率X就诊率X可接受新药治疗率
预估药品销售峰值:即判断药品最大渗透率,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市场竞争情况、开拓市场程度、销售团队能力、政策影响等等。
药品销售生命曲线:根据过往案例,新药从上市到销售再到峰值的生命曲线呈“S”型。依据生命曲线,预估新药达到峰值的时间有多长。
计算每年用药金额:结合药品定价、每年用药时间两个因素。
计算现金流贴现模型:估值模型需要结合自由现金流比率、永续增长率、贴现率和临床成功概率。
考虑到风口因素,36氪在估值创新药公司时,尤其对早期创业公司,还会考虑的核心要素包括:
细分赛道:热门的细分赛道可能有估值溢价
技术壁垒:专利池、研发管线、License-in/Me-too/Me-better/First-in-class/Best-in-class
核心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团队过往背景(例如导师情况、任职经历等)
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能否支撑创新型药企的股价回升?
尽管每位投资人建立的模型各不相同,但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的状态,却让人相信风口导致了泡沫。长远看来,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能否支撑创新型药企的股价回升?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的状态是否还会持续?
关于估值的这些疑问,36氪曾经与一些创业者聊过。部分创业者表示长远看好,认为中国市场体量庞大,创新药发展迅速,而且还有政策红利,长期股价还是会有所抬升。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兼公司总裁吴晓滨也表达过相似观点。
另一方面,港股的表现也影响了一级市场投资新药的表现。一位不愿具名的跨国创新药企业CEO向36氪表示,自己在融资时不会追求高估值,避免泡沫破裂难融下一轮。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曾公开表示,港股创新药的下跌,她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港股新政策毕竟刚开始起步,很多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对新药研发的这个领域不太懂,还是按照盈利的逻辑来看;二是很多券商因为觉得这个领域太热了,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还是有点保留,还要看公司商业化的表现。
如今港交所上市新政正当一周年之际,我们看到上市的股票表现普遍不太火爆,小体量的公司更是不敢往上冲。
那么,未来进入科创板的创新药企业,是否会延续港股的表现呢?欢迎您留言分享您的专业见解。
寻求报道请狠戳阅读原文,或者直接投递BP至caishuning@36kr.com。
以下是36氪近期报道的新药新疗法公司:
AI+药物研发是一场世界角逐,头部玩家「Insilico Medicine」能节省一两千万美元的研发费用
Insilico Medicine是AI+新药研发的头部玩家,在美国、英国、中国、俄罗斯、韩国、尼日利亚均设有分部。这家公司最显著的特点是人工智能的比重非常大,覆盖IND之前的大多数环节,然后通过license-out的方式卖给药企,IND完成后不做后续的药物研发。AI的高比重使得这家公司能同时具备15条研发管线,覆盖癌症、抗衰老等行业重点,并且将近半年就会调整一次研发管线。最近一次融资是2018年6月药明康德风险投资基金领投的战略融资。
推出新型“装甲Car”治疗方案,「斯丹赛」完成与FDA的Pre-IND会议
斯丹赛主要从事Car-T技术研发,将Car-T和PD-1的抑制相结合,这种新型“装甲Car”治疗方案使Car-T细胞在体内的功能增强。在这项技术上,斯丹赛是最早申请并且最早拿到专利的。行业共识单个Car-T是很难治疗实体瘤的,斯丹赛研发更多Car-T组合的技术,在实体瘤方面有大量的专利组合。这家公司成立于2009年,在细胞治疗、干细胞和基因编辑等领域已申请了26项欧美专利和5项PCT专利。
想看更多文章,后台回复关键词“新药新疗法”。
做癌症治疗赛道的“生物导弹”ADC,「诺灵生物」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
传统的ADC虽然能够“精准制导”,但是通常毒副作用比较大。毒副作用掩盖了ADC赛道的光彩,使得ADC并不像PD-1一样如此受资本重视。诺灵生物就是想用一种创新的ADC技术,切入千亿级体量的癌症治疗市场。这家公司的核心变革是使用了高分子偶联物。这使得偶联物水溶性高、稳定性高,可以承载12-24个小分子。高分子偶联技术的门槛非常高,这也是这家公司所形成的技术壁垒。
如您对“36氪Pro”上报道的项目感兴趣,欢迎添加创投小助手交流合作(ID:chuangtou36k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