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虽然错过陪伴你的孩子成长,却不再错过这段心路的记录!

相约晓霜 2020-12-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重归伊甸园 Author 李喆


 


原文发在"重归伊甸园"公众号

好友晓霜的新书《孩子,我该怎么爱你》出版了!为她祝福,也为所有读这本书的读者祝福!


如果只是介绍她的书,是否有点商业化。我觉得应该先介绍她这个人,从她的阅历和人品读者才能明白这本书的价值。下面就是我认识晓霜几十年的故事。




同晓霜的缘分快30年了,人生能有几个30年?真是一段不短的时间啊,这30年都是我们各自成家立业,养儿育女的黄金时光。30年,用文艺小资的语调来描述: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的记忆走着走着就淡了……的确,我们也曾走着走着就散了,而且散了很长一段时间,可再次相逢的时候,却温暖如初。


有些人虽然交往的时间很短,但是你却会一直留在心里,即使没有联系却会感觉到你很熟悉她,某一天偶遇时发现时间和空间的流逝并没有留下陌生或距离,晓霜和我的缘分就是这样的。


1989 年我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晓霜那时是杜克大学法学院三年级的学生,当时杜克大学有尼克松总统奖学金和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每年资助几个中国学生到杜克大学法学院读法学博士,你能想像当年在那里读法学博士的中国学生肯定都是天之骄子,晓霜就是其中之一。


而我美名曰访问学者,国内的学校说好只是名义上给我每月$500,这里的实验室再给我$500美金,事实上我每月的生活费只有$500美金。与几个国内来的同行合租公寓,交完租金水电费后,只剩下大约$240,留下$20 做伙食费(每顿都吃面包夹花生酱+生菜),其余全部用来给国内家人挂电话。那时的电话费是$2.70/分钟,正是给我这样兜里没钱却想家想得泪汪汪的人火上浇油的机会。


其实生活上的困难出来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实验室的华人老板有问题,自己的事业不得志,就专门拿我这个用系里的$500美元雇来且不容易跳槽的大陆人折磨出气,所以那时的我真是度日如年 …


在那些痛苦到只想麻木的岁月里,我的一个室友,法学院的访问学者介绍我认识了晓霜,第一次相见就聊了很多,我们有着相同的文学爱好和对生活美善的追求,似乎有很多共同的话题。但是看到她忙于法学院的功课,很少有休闲的时间,我们也很少相聚。没想到,她邀请我作为好朋友参加了她的毕业典礼。曾经被那些比我"混得好"的中国人冷落过不少,而这位并不太熟悉的朋友却邀请我请同她的亲友一起欢庆这个人生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真的让我很感动!


晓霜当时已经在华尔街顶尖的律师事务所找到了律师工作,90年代初这个年轻小巧的中国女子是华尔街寥寥无几的几个大陆人之一。毕业典礼后我去参加了她亲自下厨的晚餐会,大多是她法学院的美国同学,也有一些在杜克的中国留学生,包括她现在的先生。当年她做的有一道菜给我印象深刻,迄今我仍然味有余存:意大利的 Lasagna,这对当时天天吃面包夹花生酱的我来说,真是有过年的感觉!


我们在聚会上看她在纽约新租公寓的照片,并且听她描述准备到北卡的High Point 买家具(全美家具批发商聚居地,很有意思的是许多年后我们在那里开设了自己设计产品的展示厅),然后运送到纽约布置她的新家 ...


生活真的很善待她,刚刚有一个美好的结束,前面是一个更美好的开始,我心里对她充满了羡慕、佩服和祝福!


美丽的晓霜和被花生酱营养过剩的我


随后我们保持了一段时间的联系,她还寄来一张在她纽约的公寓里的照片,她坐在从北卡买的时尚藤椅里,脸上充满了自信和希望。那时我们这群穷留学生都是在毕业的季节去学生公寓的垃圾箱附近拣毕业生丢弃的沙发、桌椅、电视机等等,所以年薪近10万美金的晓霜,自然是当年杜克大学这群中国留学生最羡慕的景象。


随后的几十年,我们就走散了,我始终保留着那张晓霜从纽约寄给我的照片,是对她善良的感激、是对她未来的祝福!

 

几年前,在忆乡坊公众平台上,我看到她写的一篇《回不去的故乡》后,立即给平台留言,希望同她联系。几天后就收到她的回信,仍然是一样的热情、开朗、善良。尽管我们都分别走过了几十年的坎坷,可是热爱生活和喜欢文字的心志仍然青葱如初,而且我们在追求信仰的路上也渐渐地走得更近了!



几十年岁月的旅程,她不仅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还有一双可爱的儿女。我们错过了陪伴彼此儿女成长的过程,但从晓霜写的这本养育儿女的心路历程,我仿佛没有错过她的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我们《重归伊甸园》平台也发表过不少她的育儿文章。


尽管她的儿女都是藤校的骄子,她却不喜欢别人用这个词介绍她的育儿文章,因为进入名校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志。现在当她的这本书《孩子,我该怎么爱你》公开发行时,我是真心地为她高兴,真诚地向所有正在进行时的父母们推荐。


她对儿女的爱,不是溺、不是娇、不是宠,而是以身作则,用心陪伴,完全接纳,智慧引导,全力鼓励。


晓霜无需靠这本书来立业,因为她是几十年的资深律师和高级经理。她只是因为爱,同其他有需要的父母分享育儿的成功与失败,犹如当年她同杜克大学的一群穷学生分享她亲手烘焙的 Lasagna 一样,让大家回味无穷。那时,她因着爱心分享的是一顿意大利美食;今天,她因着爱心分享的是如何培养两个孩子成长到进入藤校(Oops 她不喜欢这个词)的心路历程,愿你们得到她的祝福!



以上照片来自作者,版权所有归于原创。




阅读其他相关文章:


01 "知心姐姐"卢勤荐书:《孩子,我该怎样爱你》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02 方云华博士:谈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 家长和老师的角色”

03 晓霜:写在《孩子,我该怎么爱你》育儿随笔出版时

04 新书预告!《儿子 ,我该怎样爱你》一文

05 孩子,我该怎么爱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