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侠徐克

E姐和美少女们 高能E蓓子 2019-06-10



从第一部《金刀情侠》算起,徐克已经拍片40年了。



他最近应该是处于一种精力旺盛连轴转的状态,到全国各地见媒体和观众,为新片跑宣传。


喜提和徐克导演合影的E姐


徐克这次带来的是《狄仁杰》系列的第三部,《四大天王》。



尽管人们“翘首以盼”的刘德华、张学友们没有出现,但不管是大殿飞龙还是怒目金刚,还是让我们精神一振:


是的,华语大片就该有这样的想象力



但技术方面的东西很多人已经说了,我不想重复。我想说的,则是徐克的武侠演变,换言之,就是徐克在不同阶段的电影到底想说些什么。



以此来划分的话,大概可以划分为“马思纯阶段”、“阮经天阶段”、“赵又廷阶段”。



一头雾水?不要紧,我们一个一个说。



“马思纯”阶段:江湖里的愤怒青年



在《四大天王》里马思纯扮演的角色叫水月,异邦女子,江湖刺客。



这很像徐克早年来港的状态,也是早年徐克电影里经常出现的人物,比如《蝶变》里的米雪。



这个形象也代表了徐克武侠文化的第一阶段,她身处江湖,不用理会那些权谋与纷争,干脆直接,凭感性做事。



1986年的2月9日,TVB新年倒数节目里来了一支特别的乐队,他们当天成立当天解散,在香港乐坛没留下一点影响,但是说起他们的名字来,却都是鼎鼎大名。



鼓手泰迪罗宾,钢琴施南生,键盘是手野兽导演黄志强,吉他手是林岭东与章国明,最后,主唱兼吉他手是C位出道的徐克。


是的,这帮导演组成了一个乐队,黑衣墨镜玩摇滚。



那一年用黄百鸣的话来说就是“新艺城最好的一年”,《最佳拍档》、《英雄本色》以及《刀马旦》让新艺城名利双收,徐克等人登上舞台,用偏摇滚的曲风大唱“我地呢班打工仔,终生为钱币做奴隶…”



舞台上的徐克唱唱跳跳,不断模仿着摇滚明星们的动作,有点愤世嫉俗,也有些调皮的意味。



这就是徐克最早的模样,那个时候,他还没有侠的意识,他想做的只是英雄。



徐克早年爱英雄对于侠客,这从他最早的几部作品就可以看出来。


比如《地狱无门》,片里提到了徐克看待世界的态度。如片名所说,这个世界本就是个“吃人的社会”,你以为你拯救了世界,但你猜结尾怎么着?


那个被人们从食人村救出来的女子还是积习难改,捧着一颗鲜活的心脏当作美味佳肴。



而《第一类型危险》则说了徐克对此的反抗,这部电影说的是少年卷入黑帮恩仇的故事,他们愤世嫉俗,但是面对强大的黑帮无能为力。



徐克所采取的行动是玉石俱焚,结尾处那个少年持枪横扫的镜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那种怒火的宣泄以及不顾一切的自我毁灭倾向相当明显。



这个时候侠在哪里呢?


在《新蜀山剑侠》里出现了很多仙侠,但是用元彪的台词来说就是,你们这些所谓的自称侠的人,天下那么乱了,你们都不来帮忙,只关心自己的派别之争……



很多人都把徐克的前三部电影当作一个系统,称之为“混乱三部曲”。


前三部电影票房失利也让徐克内疚了很久


实际上,从表达上来说,这三部更像一个系统,它们是自下而上发出怒火的表达,它们说人民之多艰,人民之无奈,甚至于,人民没有希望。


就像丁引对人心已经失望


徐克乐于在此扮演一个英雄,人人都可以当小马哥,但人们做不了丁引。人人都是“马思纯”,他们上不了庙堂,只能在江湖上嘶吼。



这也与徐克来到香港时的娱乐环境有关,70年代的香港是什么样子的呢?本土意识崛起,港英持“无为”态度。



换到娱乐圈的表现就是以许冠杰为代表的粤语歌第一次流行起来,而许冠文等人则把粤语片改造成为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港产片,黑帮、俚俗喜剧电影大盛。


猜片名


这种环境给了徐克极强的自主意识以及社会观察能力;



拿《刀马旦》来说,本来说革命党当然应该正面歌颂的,为了民主为了正义什么的……但偏偏,徐克把这些“正人君子”拍出了不折手段的感觉来,郑浩南那个角色哪里像个好人?



侠?没有,只有一个个前赴后继向死而生的英雄。



“阮经天”阶段:侠之大者


《四大天王》里阮经天扮演的圆测是一个世外的“侠”,他有自己的困惑,但随手便能拯救世人于水火。



这个人物有自己的顾虑,但他更看重的是这个世界的和谐,是不是保持了该有的样子?



徐克在其武侠的第二阶段也是如此,他是以俯视的态度来看待众生的,所以我们常会觉得他台词精辟,这往往都是这样思维的结果。


说起来,徐克“侠”的意识萌发要到90年代了,种种社会变迁,让他开始逐渐从愤怒青年转变为知识分子。



一个最直接的变化是从《笑傲江湖》开始的,在这部电影里他开始说权谋斗争,开始把庙堂拉到江湖中来审视。



《笑傲江湖》说的是“一统江湖”的争夺,换个语境来说,就是权力之争,葵花宝典代表着权力的龙头仗,在这场争斗中,徐克简直避之不及。



而之后的《倩女幽魂》系列则更进一步,他开始说权力与幻象,崇拜与麻木。


“……写历史又说我借古讽今,最后只好给人写传记,结果那人被抓了,说是乱党,我也被判了个终身监禁”,这说的是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



“你以为鬼可怕,其实人更可怕”,这说的是人性的恶念。


出自《倩女幽魂1》


“世人都喜欢偶像崇拜”,这说的是权术与权谋。



“人是善忘的,无论做过什么事,都会随风而逝”,这说的,甚至可以联系到当下。



可以这么说,这两部片奠定了徐克之后十几年的基础,《笑傲江湖》的武侠、《倩女幽魂2》的政治观,直接导致了《黄飞鸿》的成型。



《黄飞鸿》系列,无疑是徐克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它雅俗共赏,观众津津乐道,更重要的是,它是徐克技术和言志两者的完美结合。



黄飞鸿这个角色也是徐克心目中完美的侠客形象,他虽然与世无争但是忧国忧民,虽然不懂的东西很多但又非常睿智,他可以被一句“爱老虎油”戏弄,也可以对李鸿章说出“区区一块牌子就能改变国运吗”这样让人深思的话。


实际上,这恐怕也是徐克心目中的自画像。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徐克从胡金铨那里继承来的,也从此引导徐克十多年。



如果你仔细去看徐克九十年代的作品,你会发现徐克的侠义精神几乎贯穿到底。


《东方不败》里那段“天下风云出我辈”,很能反映出徐克对于权谋的厌恶。



《青蛇》里法海望着芸芸众生,一声叹息让人感慨无比。



即便是《梁祝》这样没什么发挥余地的电影,徐克也能让人说出“你以为愤怒就能改变你们的命运吗?要怨只怨你们生错了地方生错了时候”这样的台词。



处处见缝插针,怎能不让人喜欢?




“赵又廷”阶段:侠士权谋,皆是幻象


赵又廷,即狄仁杰,身居朝廷高位,却与天后武则天有着相互冲突的爱国方式。



徐克武侠的第三阶段也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他不再语带尖锋,他小心翼翼地在钢丝上行走,多了几分顾虑。



但这个阶段的徐克无疑又是最清醒的,他看淡了许多东西,但又坚持着一些东西,狄仁杰,只是徐克的自我写照。



但是,这样的侠义精神到《七剑》集大成之后便逐渐改变了,内地合拍片市场,与香港相比是另一幅模样。


如果把徐克的电影生涯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就如同文章上面所说,愤怒青年、侠之大者,而第三个阶段,则是他对“侠”和电影的思考。


虽然从年纪上来看,2010年他拍摄第一部《狄仁杰》的时候已经60岁了,但他拍电影不过32年,32年之后,他忽然明白了一些事,同时也放开了一些事。


比如愤怒,正如前面《梁祝》所说,徐克早已不愤怒了,愤怒是改变不了什么的。



甚至那种知识分子情怀,人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发现,很多以前坚持的都毫无意义,把目光放到当下才最现实。


在这样心态的支撑下,徐克变成了一个模范式的榜样,可以这么说,他是香港导演进入内地最靠谱的一个,自《狄仁杰》之后,他的电影基本上都在水准线之上,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宣传,也没有令人尴尬的水土不服。



在这部《四大天王》里,依旧如此。


《四大天王》有着一个很复杂的人物关系,宫廷权谋,江湖与庙堂,佛法与幻象,看上去是琳琅满目,看不过来。



但实际上你又能在其中找到徐克一直以来的脉络。


比如马思纯这个角色,林更新对她说死也要死回自己的家乡,这样的台词其实在《上海之夜》里也出现过,那部电影里张艾嘉念念不忘回到闸北,即使死都要回去。



比如说三藏寺,你很容易就能想起来《倩女幽魂》里兰若寺的气氛,而不让说话,也是徐克向来对于话语体系憎恨的表现。



比如说反派的幻象是怒目天王,从寺庙借灵感徐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倩女幽魂2》的幻象也是一尊大佛,第一部《狄仁杰》里他还用了一只鹿。



甚至你看那些酷炫的幻术,不正是早年《风云再起》里那些忍者术的翻版吗?



但又有不同,比如早年徐克的反派设计总是很现实的,即便是佛也是现实层面的佛,只在话语上奴役别人,而这一次,直接上升到控制意识,“眼见并不为实”的层面上了。


甚至于阮经天这样一个逆天的角色出场在徐克电影里都很少见,你知道,徐克从来不相信会有什么救世主,然而到了现在,他也开始相信命运之上有一只无形的大手了。



还有狄仁杰,身处庙堂但仍心系天下,他在利欲权斗中修炼,这是更加需要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局面。



在最后大战中,狄仁杰向族长说明的话,也代表了他所相信的侠义的终极:


“冤冤相报何时了,身为大能者,该有大度。施大度,助天下大安乃能者所为。何苦因先祖一人恶念,殃及后世千万无辜。”


狄仁杰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困难,一个人无法解开。


徐克也在采访中表示,真实世界里面,并不需要一个“完美”的狄仁杰,他并不是每件事情都可以解决的人。


来源:华商报


这也许可以投射到徐克身上,到如今这样的江湖地位,他其实也可以两袖清风放下一切对电影的执念,或者可以对市场做出更多的妥协,但他没有。


他也站在观众的角度思考过,但他的“换位思考”里,自己也是重要的观众。与其说去面对什么样的观众拍什么电影,不如说,他一直在认真投入地帮助别人,帮助观众或者从业人士,去创造和推动电影产业发展。


来源:华商报


中国人拍电影,思路和脑洞绝不比外国人差,这是徐克一直坚持且从未改变的。


所以,回到电影里,最后的大理寺之战,真真假假,又有谁能真正看得懂呢?






结语:


徐克毫无疑问是个类型片的高手,他也是少有的能把自己的想法完全融入自己电影的导演,虽然我们表面上看到的是他随心所欲的想象力,但想象力的背后,其言志的成分也不容小看。


有些人认为《四大天王》故事薄弱,大抵也和没有看明白徐克的设计有关,这也是过于注重视觉效果带来的遗憾,它往往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而对剧情本身弱化了。


但不管怎样,《四大天王》依旧是整个《狄仁杰》系列里野心最大也最优秀的一部,它所涉及的纷繁,是前两部都无可比拟的。


我们希望徐克依旧能够保持这样的态势,到如今,他仍然是整个华语电影圈唯一一个真正懂得侠之深意的人。






上一篇:看完沈腾的这部爽片,我居然再也不想“一夜暴富”了……


拓展阅读:

施南生:她是徐克的铠甲,徐克却是她的软肋

人.鬼.蛇.神:徐克的异想世界



微信公众号改版之后,很多小伙伴说容易找不到我们。按下方提示给我们加颗小星星,就能快速找到我们了喔~闺蜜们不要迷路,比心❤



-今天头条の主笔-


爱看电影的E姐,牛X闪闪的大白,打下手的樱落&苏小妹&小椒&油梨


美编:格林君


E姐复更以后,还有很多失散的小伙伴没有找到这里,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各位随手转发,让更多失联的小伙伴看到我们,谢谢大家,明天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