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演员为什么越来越晚熟?
不久前,我们讨论了两次女演员四十的话题 ↓
我们提到,许多女演员在剧里的角色,往往比实际年龄小近10岁。
安迪是85年的,刘涛是78年的
其实男演员也一样,这不是因为他们爱装嫩,而是新一代的演员,实在是越来越晚熟了。
同样的岁数,上一代是贤妻,这一代是傻白甜
《演员请就位》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年轻演员们只要演到一些稍为成熟、复杂的角色,就明显力不从心。
27岁的宋芸桦演《绿茶》里患有双重人格的女主。
在镜子前精分的那一段,看起来丝毫没有一个成熟女性释放魅力的自如,反而有一点叛逆少女偷拿了妈妈化妆品搞事情的感觉。
可是赵薇演《绿茶》的时候,也是27岁。
她却可以把保守的吴芳和热情开朗的小朗无缝切换给观众。
演员晚熟的情况,在这些90后女演员身上尤为明显。
童星出身的杨紫,是观众们看着长大的女孩。22岁那年,她曾在《战长沙》中饰演战地护士胡湘湘,从少女时代的青涩演到为人妻母的端庄大气,演技可圈可点。
当时很多观众还感叹“小雪长大了”,要按这个戏路走下去,再磨练几年,杨紫成为大青衣指日可待。
可是两年后,她却成了《欢乐颂》里单纯迷糊的职场新人邱莹莹,而且从此之后仿佛停止了生长。
角色一直在古装玄幻剧、青春言情剧里打转,“甜”成为最突出的演艺风格。
弃青衣走流量花旦之路,许多人觉得可惜,杨紫自己似乎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
要知道《欢乐颂》里的刘涛,22岁出道第一部剧就是一枚精明人妻,此后就成了“贤妻专业户”,基本和少女角色无缘。
看图猜剧,这部处境剧应该是广东鹅的童年回忆
和杨紫并称90后四小花旦的郑爽,更是一枚拒绝长大的小仙女。
18岁从校园剧《一起来看流星雨》出道,肉嘟嘟的郑爽虽然演技青涩,但演一个同龄人的角色并不违和。
十年过去了,28岁的郑爽仍活在校园剧和玛丽苏剧里,演技全然没有长进,嘟嘴歪头卖萌依然是她表达一切情绪的方法。
比她们年长的“85中花”,比如杨幂、唐嫣、赵丽颖(大宝贝不算演员先不提),也有类似的经历。
成也古偶,败也古偶。古偶剧,是她们入行多年仍然难以走出的结界。
港剧的情况也一样。
放眼现在的TVB,我几乎找不出一个有气场,有说服力的90后女主角。
年轻演员不能hold住大剧,就让中青演员“装嫩”。
《金霄大厦》男女主阿萧和Alex,按剧本设定应该是30岁,但陈山聪和李施嬅的实际年龄已经是43岁和37岁了。
《飞虎3》里惊喜看到三小生回归,根据剧本,三小生的角色都是年轻有为的神勇干探,全员不过30。
事实上马国明今年已经45岁了,年轻点的吴卓羲和黄宗泽也40岁了。
过去的TVB可不这样。
陈慧珊演《鉴证实录》的女法医聂宝言时才26岁,但没有人嫌她太嫩,诠释不出聂宝言的冷静专业。
其他资深花旦郭可盈、张可颐、陈慧珊、宣萱、佘诗曼的事业黄金期,都在30岁前就达到了,所演的角色和实际年龄都是匹配的。
郭可盈演高婕的时候才24岁
越来越晚熟的演员,到底是缺了点什么呢?
这一代演员缺了什么?
一是阅历。
阅历不单来源于生活,也来自不同层次和种类的剧本带来的人生体验。
曾经的演员们,演技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递进。
以琼瑶女郎为例。岳翎23岁的时候主演《青青河边草》,那时她的角色还是一个因为不甘受原生家庭桎梏而离家出走的少女。
两年之后去演《鬼丈夫》,她的角色成为了爱与诺言而不介意对方容颜,以真心换对方重新面对人生的袁乐梅。
26岁,岳翎演了三观有洞,但感情层次更丰富的《新月格格》(你可以说电视剧三观有病,但新月格格确实是一个难度极高的角色)。
28岁的她出演了反迷信与封建糟粕的《断掌顺娘》,角色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性,演技也是连年进步。
后来的琼瑶女郎赵薇也一样,三年前是作天作地的小燕子,三年后就已经是大上海倔强的陆依萍。
即使都是国民剧,25岁时,那个和何书桓在火车站拥吻的依萍,与29岁时挽救出轨的曾荪亚的姚木兰相比,也是层次感完全不同的。
《绿茶》里一人分饰女高知和抽烟喝酒好女孩的赵薇,并不是从“小燕子”突变的。
赵薇也经历过被嘲为票房毒药的阶段,但她每一次接新角色都有进步和变化,由于自身遭际多舛,她对人生的思考也越发丰富,多年以后,量变就成了质变。
而宋芸桦演不好《绿茶》,缺的正是赵薇那样的阅历和磨练。
宋芸桦自从林真心被大家认识后,之后接档的还是青春奇幻偶像剧,连造型都类似。
演员得不到任何磨练,对角色的掌控感变得非常低,稍微复杂的角色就hold不住了。
其实宋芸桦也很迫切想要转型,想要演出更丰富的剧本,只可惜真拿到《绿茶》这样的剧本时,又没法一口吃成胖子,出来的效果才如此尴尬。
说演有些古板的成年人,有些不合常理,但要说演有些娇俏的成年人,又有些青梅半熟的意思。
可是小姐姐已经27岁了,比较岳翎、赵薇她们这些同样是演少女出道的演员,这个成长周期也未免太长了一些。
二是信念感。
20岁的赵薇就说过,信念感是有时即使你离这个角色很远,但你还是相信自己能演好。
还是在《演员请就位》里,佟梦实祝绪丹和毛晓慧搞了一出渣男X绿茶X精分版本的《仙剑1》。
如果说原版的《仙剑奇侠传》,李逍遥只是带着疑似渣男气质,灵儿只是有一丝丝圣母的嫌疑,林月如只是有时候暴躁过度。
那这个片段表演的,就是李逍遥就是是渣男,灵儿就是个绿茶婊,林月如就是精神有问题。
一向“爱护演员”又热爱抓马剧本的郭敬明这次都吐槽连篇,未婚夫都躺地上要领盒饭了,你怎么什么反应都没有的?
这种毫无信念感的东西,演出来这些东西你们自己信吗?
缺乏信念感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许多80、90后演员因为过份追求少女感、少年感,拼命拉远自己和角色的距离。
现在很多30+的演员,真的演起戏来,都比自己的实际年龄要“幼”很多。这个不仅仅是长相的问题,技术也一样亦步亦趋的。
追求年轻和追求幼感绝对不是一个概念,“幼”的影响,是无法完成与年龄相匹配的角色,或者演的时候,自己没有信念感,观众也感受不到信服力。
像30岁安迪、29岁的樊胜美,还有苏明玉这样的角色,相当一部分叫得上名的80花是驾驭不来的。
于是这样的角色只能给实际年龄再大一些的演员来操作,不然也是货不对板。
信念感和阅历一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存在。
而且信念感是双向的东西,杨幂之前演《宝贝儿》,是一部转型的试水之作。
但观众明显呈现出信服感不强的反应,这种东西不是你说我有,大家就能感受到,只有一次次建立,观众才能消化。
有时候演员急于证明自己或者急于转型,而反响平平,就和信念感的前期建设不到位有关。
很多演员说自己是因为年龄大了才接不到戏,那如果接到了,真的就能hold住吗?
先有好剧,而后有好演员
一味diss新生代演员,其实他们也有点冤。许多时候,他们的命运不是被导演决定的,而是被平台用户决定的。
过去,观众的审美和口味会被剧集引领,《人间四月天》的诗意,《粉红女郎》的时髦,《情深深雨濛濛》的情意绵绵,每一部剧的画风都是不一样的。
多元化的剧类也输出了多元化的演员。
儒雅的徐志摩,风情万种的万人迷,倔强的依萍,都是经久不衰的好角色,而这些演员当时都还没30岁,是花期最好的时候。
可是,近年资本媚流量和迷信大IP,导致现在剧本低幼现象很严重。
校园剧、甜宠剧、偶像剧,把青春包裹成一颗柔软的糖,让观众尝到了沁人心脾的甜。
嗜甜,是会成瘾的。
这类型的剧很少安排激烈的剧情冲突,男女主只要闭眼发糖,就能让年轻观众感动得嗷嗷叫,直呼:太甜了!
观众磕糖上头,资方更是尝到甜头。
尤其是三大平台垄断影视市场的今天,年轻观众口味成为主导,流量先行的平台不断输出同质化作品,古偶、甜宠、大IP轮番抢占黄金档。
在流量大势下,还能有底气独立输出精品剧,并且让观众一如既往追随的,或许就只剩下正午阳光了。
可是又有多少演员能挤得进正午阳光的门槛呢?
剧本批量低幼化,产出的演员自然也是低幼化。
我们看杨紫没长大,杨紫自己却觉得:我就是按自己的年龄阶段所能驾驭的去演的。
TVB也一样,只是主导港剧市场的不是平台前的年轻网友,而是师奶。
我们现在经常说大台“没人”了,归根到底,还不是因为好剧越来越少了。
TVB全盛期的时候,是创作人在管理的,那时电视行业朝气蓬勃,推出了很多富有实验性的剧集。
律政剧的始祖《壹号皇庭》,最初就是在星期日晚十点档推出的。因为没有收视压力,初出茅庐的邓特希反而觉得这是一个契机,开始“放手搞嘢”。
没想到剧集播出后,观众不仅没有被文绉绉的专业对白吓到,反而被律师们有趣的工作与生活乐坏了,《壹号皇庭》一口气拍了五辑。
后来邓特希还出了一部医疗剧叫《妙手仁心》,同样是开行业先河。
现在回看这两套剧的班底,可谓阵容强大——蔡少芬、陈慧珊、宣萱、陶大宇、欧阳震华、吴启华、林保怡、张家辉……
可是他们在拍这几部剧的时候,其实都没什么名气,他们和剧集是互相成就的。
无数优秀制作人和演员打下的江山,曾让TVB大台霸主地位无可撼动。
眼看电视台“播什么都有人看”,2005年前后,制作部门开始收缩,轻松讨巧的师奶女人剧成为抢收视最便捷的途径。
比如一部古装剧爆红后,让整个班底换套衣服换个年代如法炮制成续集,就是TVB的特有思路。
《我的野蛮奶奶》、《皆大欢喜》都是这样操作的,而且续集收视还真不赖。
既然桥段老土、低智的肥皂剧一样有收视,那又何必劳师动众搞律政剧和医疗剧呢?
既然把老将请回巢就能刺激收视,那又何必费心培养新人呢?
要么就是这种奇怪的“隔代CP”组合
当年TVB对低智肥皂剧的喜爱和现在内地影视对低幼剧的偏爱,如出一辙,本质都是在为了争夺市场红利走捷径。
当资深演员相继离巢,新演员在千篇一律的剧情中得不到磨练,最后能拿出手的演员也就越来越少了。
不过近年TVB似乎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在剧集题材上重新尝试,于是有了《白色强人》和《金宵大厦》这样的爆款。
可惜,青黄不接的情况已经持续太久,两部爆款剧挑大梁的都是老将,几乎没能捧出一位年轻合格的新人。
重市场,轻创作,正在吃流量红利的内地影视,正在重蹈覆辙港剧这十五年来走歪的路。
E姐结语
刚好这两天看到微博有人在讨论,剧好不好看跟谁关系最大?
在我看来,还是跟剧本关系最大,然后才是导演、演员。
什么样的剧本,就产出什么样的演员,导演只是一座桥梁,能帮助剧本挑选最合适的演员,也能帮助演员理解剧本。
就像六七十年代的“样板戏年代”,产出的自然都是样板戏演员;琼瑶剧流行的时候,产出明眸皓齿的古典美人;现在的流量演员看起来一个顶一个青涩幼齿,也是跟校园剧、玛丽苏匹配的。
乍一看是国产演员越来越晚熟,也不过是“货对板”。
根据三代花旦在20(或更早)~30岁时演出的作品和豆瓣评分,我们制作了一个表格 ↓
情况一目了然,70后演员的10年,是从少女到熟女的成长;80后女演员,是十年如一日的“冻龄”;到了90后女演员(除了少数几位电影咖),甚至开始出现“逆生长”的趋势。
外表逆生长是一种优势,但演技和戏路逆生长,恐怕不是什么好事,甚至是影视行业停滞、倒退的表现。
按这趋势,假如低幼剧本继续主导市场,演员继续拒绝成长……
十年之后,有多少流量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女主呢?留给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看的精品剧又能剩下多少呢?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觉得哪一位新生代演员不晚熟?
来评论区说说吧~
拓展阅读:
-今天头条の主笔-
你的小仙女E姐,年轻的羊驼,犀利的碧雕,思考的菜籽
责编:菜籽 美编:树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