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音五问 I Five Questions with Kanyu Wang

这里是 重音社Accent 2024-01-02

“Five Questions with Friends”是我们的灵魂拷问系列,在这里,我们邀请我们的一些海外写作者朋友们来讨论跟跨语言、跨地域、跨媒介写作有关的话题。这一期我们请来了现居挪威奥斯陆的作家王侃瑜。



王侃瑜,中英双语写作,毕业于复旦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和创意写作专业,如今为奥斯陆大学CoFUTURES项目博士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彗星科幻国际短篇竞赛优胜,并多次荣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小说见于《收获》《萌芽》《上海文学》《香港文学》《西湖》《花城》《小说界》《科幻世界》《文艺报》《南方人物周刊》《ELLE》《Galaxy’s Edge》《Clarkesworld》等,并被收录于中英美加等国的选集,亦有作品被翻译至英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孟加拉语等,著有个人小说集《云雾2.2》及《海鲜饭店》。



重音社= Accent Society

王侃瑜= W



A: 很好奇复旦大学创意写作MFA项目时的课是怎么上的?有什么有趣的事可以分享。


W: 我们那时候的项目是2年(如今已经改成3年),所以时间会相对紧张,在第一年就要上完绝大部分的课程,第二年开学不久就要开题,随后开始毕业作品的创作,紧接着就是答辩、毕业。这种紧张的节奏倒是和国外1-2年的MFA项目比较像,但我们没有workshop形式的课程,或者说不强调工作坊这个概念。散文写作实践和小说写作实践两门课可能比较接近workshop,但也不会逐字逐句互相点评作品,每隔几周轮到一次讨论自己的作品,老师可能会说的比较多,讲一下觉得好的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一些问题,并推荐一些阅读作品。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教法,我那时候散文课是龚静老师教的,她每隔几周会布置一个主题,我们就围绕这个主题来进行创作;小说课是王安忆老师教的,她会在学期初给出一个地点,让大家去实地考察、做调研,然后创作与此相关的小说,每次三千字,然后一直延续下去,整个学期的课都在这一篇作品上,甚至不一定能最终完成。现在张怡微老师上课又是不同的教法,也会有主题创作和讨论,还会请外面的专家来进行专门的讲座。如今的同学们好像也会自发组织盲评会,像是匿名workshop,这样的氛围也很好。其他一些课程就跟中文系专硕的差不多,精读啊文艺理论啊专题啊什么的,还有一些讲座类的课程,请各个门类的艺术家和作家来分享,也有很多一起去看话剧或者外出采风的机会。因为班级比较小,同学和老师的关系比较近,毕业之后我也和老师们保持着联系,我的导师严锋老师和整个项目的负责人王宏图老师都在我日后的工作和求学过程中给予了很多帮助。相对来说,复旦的MFA课程设置不那么注重“技巧”,更多是跟着老师一起去阅读、创作、感悟和思考,尝试生命中的可能性,教的更多是“心法”,至于具体的写作技巧,是可以在毕业之后用一生时间去慢慢打磨的。


A: 此前你收到了英国曼切斯特大学创意写作博士的录取信,是什么原因让你想要出国生活和写作?相比中文写作MFA,你对英文写作项目有什么期待?


W:我在上海出生长大,在同一座城市里、家长的庇护下生活了很多年,一直想要出去看看,却一直没有付诸实践。从MFA毕业之后,我留在复旦工作了几年,相对比较轻松自由却没有上升空间,然后跳槽去了一家科幻创业公司,公司本身除了要加班之外氛围很好,但是把爱好变成了工作对我来说还挺折磨,给自己的压力比较大,也有一些项目推不动,所以就想不如出国读个书,至少学术和写作都是仰仗自己的事情,做不成也就认了。同时也是觉得趁着还年轻,至少试一试,不然可能这辈子就再也不会出国了。换一个新鲜的环境独立生活,以及建立一个牢固的知识体系,对于我现阶段的写作来说都或许可以带来新的滋养。于是我就开始琢磨我能到国外学什么,当时给自己定的标准有三条:一是要与社会接轨,不能做象牙塔里与世隔绝的研究;二是要自己喜欢,不能读博读抑郁了;三是要有奖学金,不能再问家里要钱付学费生活费。所以我就着重看了创意写作和粉丝研究两方面的项目,申请了一些有全奖可能的项目,也拿到一些offer,但很可惜最后在曼彻斯特的waiting list上没拿到钱。当时也考虑过要不要自己付学费,可是英国的学费实在太贵了,就defer了再申请别的。英国的创意写作博士应该不会像MFA那样有很多课程,更多还是在导师指导下写自己的毕业作品,似乎每个人都会有creative和critical两方面的导师,对应毕业作品的两个部分。与其说是对英文写作项目本身的期待,不如说我对于在国外一个人静下心写作、尝试一种新的可能性期待更大。


A: 最后你选择了去挪威奥斯陆大学念科幻相关的学术类博士,目前你研究的课题是什么?最近读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书?国外科幻圈最近比较火的作者有哪些?


W:我如今在奥斯陆大学的CoFUTURES项目任博士研究员,这是第一个申请到ERC(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欧洲研究理事会)资助的科幻项目,整个项目专注研究非英语语系的科幻小说与未来小说(或者影视、游戏等等其他形式),也会纳入一些作家、艺术家、游戏设计师等等一起参与项目。项目的负责人、我的导师Bodhisattva Chattopadhyays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八零后印度学者,目前加入项目的同事里有研究拉美科幻中非洲未来主义的博士、有研究北欧科幻中非洲未来主义的博士、有用科幻概念和元素编舞的艺术博士、有打算拍推想纪录片的巴勒斯坦导演、有做策展的冰岛博后、有用科幻做建筑教学的建筑师,非常非常多元。我的研究课题是当代中国科幻中的性别与环境议题,想要尝试用道家思想中的一些观念来重点分析女性作者的作品。

最近读了倪湛舸老师的《夏与西伯利亚》,包含一些带有学术性质的随笔,很有意思,她写网文的论文也很有意思;还有一十四洲的《小蘑菇》,这是我读的第一部网文,科幻耽美,主角是一个蘑菇,在变异的世界里以异种的视角观察苦苦支撑的人类社会,有大格局也有针对个体的关怀,特别好看;重读了郑文光的《战神的后裔》,讲地球人殖民火星的艰辛过程,虽然是八十年代的科幻,但一点都不会觉得陈旧,写的真好啊;另外就是一些学术书,比如韦清琦和李家銮的《生态女性主义》,是这个领域很好的入门书。


国外科幻圈最近比较火的作者有R.F.Kuang (她的长篇其实是架空历史奇幻,但她也翻译中国科幻,并且马上要去耶鲁读博研究中国科幻)、Mary Robinette Kowal(她最近拿雨果奖的长篇小说是关于女性宇航员的)、Charlie Jane Aders(她的风格介于科幻和奇幻之间,一些都市科幻短篇很打动人心,长篇也驾驭得了),当然还有大家熟悉的、一直都比较火的、我个人也很喜欢的刘宇昆、特德·姜、柴纳·米耶维等等。


A:为什么会选择挪威这个国家,疫情这一年你在挪威的新生活是怎么样的?最近在写什么?你的中文写作和英文写作在风格和主题上有什么不同之处?据你观察,挪威的写作者一般靠什么生活,靠奖项和学校基金全职写作,还是找一份其他领域的工作,在挤时间写作?对你而言,最理想的状况是怎样的?


W:其实是人生的机缘巧合把我带到了挪威,能等到这个职位真的是十分幸运,毕竟前几年谁能想象有个研究科幻的带薪博士职位呢。我之前在复旦的北欧中心工作,也来过好几次北欧,这里可谓是我的精神故乡。所以科幻加北欧真的是梦幻项目了,除了这个疫情……我是两个月前来挪威的,出国前其实也很挣扎,家人和恋人都很不希望我出国,但这是我自己追求了几年的东西,如果放弃可能会后悔一辈子。由于是疫情期间来到奥斯陆,基本没怎么出门,只是费力独自建立一种新的生活,备齐了所有东西之后就开始每天宅在家,做饭……经常会想家,但现在的形势又很难回去,只好祈祷到夏天疫情能够好点可以回国,希望之后国际旅行可以顺畅,让亲友们有机会来玩。


最近其实很对不起各位编辑和读者,几乎没怎么写东西,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太过沉重,从头建立新的生活秩序又花了一些时间,应该要马上重新开始写,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我觉得我的中文写作更加严肃、悲观和沉重,英文写作更加活泼、乐观和轻盈,写的时候没有刻意做这种区分,而是写完几篇英文的小说后回头看才发现的。大概因为英文不够好的关系,我目前直接用英文写的几篇小说都是非人视角的,和中文作品里着重去写人很不一样;但也正因为如此,我得以做一些中文写作中不会做的写作实验,语言中的异质性也和异类的叙述视角相匹配。两种语言的写作风格我都还在探索中。


我来挪威的时间还不长,疫情关系也没怎么见人,但通过网络认识了在这里生活的德国全职作家,也有同事是从事其他艺术工作的,靠奖项和学校基金来维系生活。就我观察,在挪威哪怕找一份其他领域的工作,还是可以有很多时间写作的,因为上班时间短,也不加班,一年还有起码25天带薪假期。现在是冬天,我时常看到很多人背着雪橇雪板在任意时间段出门去滑雪,所以不会需要特别“挤”时间(当然生活对他们来说也很重要)。对我而言,最理想的状况可能就是有一份不那么忙的工作(甚至是兼职)保证基本收入,其他时间用于写作吧。


A:还有哪些不太为人所知的90后跨界写作者你比较推荐?除了写作你还喜欢做什么?


推荐两位同样是复旦MFA毕业的写作者吧,都是正好卡在90前后(我也是),也不能算不太为人所知,只是值得更多人关注。一位是余静如,本职是文学刊物编辑,出版有小说集《安娜表哥》,去年刚刚凭另一篇作品《鹳草洲葬礼》获得了《钟山》之星·年度青年佳作奖,在现实主义这条脉络里是写得相当好的。另一位是张祖乐,之前在出版社当编辑,如今全职写作,出版有长篇小说《急诊室女神》,曾获豆瓣阅读征文比赛的首奖,有作品卖出了影视改编权,如今在豆瓣阅读连载长篇《轧戏》,擅长写都市青年男女的职业和感情生活。


出国之前是格斗(为了健身而不是比赛的目的),我在上海的玖空馆学了三年,最开始主要练马伽术,考到了P3,后来又加上了拳击和菲律宾短棍,除了空手道课之外其他课都上。但因为出国了又碰上疫情,现在根本没法训练,只能视频跟着上瑜伽课(特别想念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做梦梦见上课的频率和做梦梦见家人的频率差不多。)


如今新的爱好是烹饪,宅在家里每天沉迷做饭,从亚超抱回了各种调料,除了我每顿必吃的绿叶菜之外还没做过重复的菜式,很有可能最终会成为一个烹饪博士(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