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游戏胜过千言万语
小巫按
『小巫艺术养育』工作坊第一天下午的课是运动游戏专场,主题是通过运动游戏了解儿童发展。这堂游戏课把理应用三天上完的内容缩在三小时里,学员们玩儿得十分投入,到最后都跑不动了,准备好的游戏还有一多半来不及拿出来体验。因而,我开发了为期三天的『儿童成长力』工作坊,加上一天的督导班,详情请见本文后方⬇️。
当今孩子们的生活中,身体力行的游戏扮演的角色,被电子产品挤到了角落里。在课程中,更是不见游戏的踪影。有些学校为了免责,或者迫于家长的压力,连课间活动都取消了。而儿童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游戏,包括道德感、社交技巧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一场游戏胜过千言万语、胜过死记硬背!缺乏游戏的童年,是残缺的,会导致感官的退化、无法与自己的身体和内心链接、难以发展健康的身体、情感和思考。
即便给成年人讲述儿童发展,我也更倾向于用身体体验的方式,让学员们重返童年,真正经历孩子的世界,远远胜于我在课堂里放映PPT、用语言解释。话说多了,令人昏昏欲睡,而跑动起来,则令人神智清醒、印象深刻。
高品质的课程可以起到三个作用:教育、诊断和疗愈(educational,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游戏课和戏剧课能够最直接地起到这三个作用:①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接受教育;②老师观察哪个孩子的发展有失衡之处;③每一个孩子都通过课程得到不同层面的治愈。对行为问题和学习障碍尤其见效。进一步说,这种课程也适用于成年学员。
另外,游戏课亦有助于孩子们学习各种其他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阵型变化、群策群力、计划谋略、意外“叛变”、团队忠诚等等,远胜过坐在教室里听讲!
本文选取几名学员写来的感想,与大家分享。
『小巫艺术养育』课程进入了运动游戏环节。这一节课下来,虽然身体上很累,特别是像我这种平日根本没有锻炼习惯的人,跑不了多一会儿就没劲儿了。但从那天上课一开始,直到现在,此时此刻,我自己的情绪依旧很亢奋、很喜悦。是的,我真的是要用“喜悦”这个词来形容。它是那种由内而外的开心,看啥都美好,看啥都舒畅的感觉!
回想,曾经身在职场时,一天下来也很累,但那种劳累不完全是身体上的累,停下了,休息了,心里也不会感到特别的舒畅,呵呵,只是感慨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啊。
运动游戏除了能带给我们愉悦的情绪,更重要的,是它真真切切的能帮助孩子,甚至是帮助我们成人,是感知自己、构建自己、发展自己的绝佳方式。我自己就感受到,跑跳类游戏必须全神贯注、听指令、判断时机、迅速行动;结成人链去捉人、传沙包类的游戏,除了需要全神贯注,还要特别留意自己与别人的配合协调,甚至还要同时兼顾多线程的配合协调;蒙眼罩的游戏,让我们感受到了关闭视觉系统后,调动其他感官系统的非凡体验。借用小巫老师的话:“一场游戏胜过千言万语!”
从课上回来的第二天晚上,我和儿子去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当晚的活动由我带领,8个4~5岁左右的孩子,最小的是我儿子3岁8个月,最大的孩子5岁半上幼儿园大班。
开场,我先和孩子们玩了几轮传沙包的游戏,借沙包的传递让孩子们轮流介绍自己,同时建立他们之间的亲密感。小巫老师在课上曾经提示:学龄前的儿童适合圈圈游戏,非竞争性非对抗性的游戏皆可,具体我们可以自己发挥创造。于是我想试试用这个没啥具体意义的传沙包游戏来开场。孩子们的反应和我预想的有些差别,有的孩子急于拿到沙包,有的孩子急于递走沙包,这大概和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气质密切相关吧。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孩子们对游戏都异常地感兴趣,兴致勃勃,没有一个孩子愿意离开圈圈。
接下来,我尝试和孩子们玩了小巫老师教的“放跑小动物”游戏,请孩子们继续围成一圈,依次跃起,给脚下的小动物放行;接下来变换越来越大的动物,让孩子们的跳跃逐次提升难度。对于这群四五岁的孩子们,我观察到,他们已经能够接受一只运动着的小动物存在于想象中,能理解依次的概念,能感受到动物体积越大他们跳跃的幅度就需要越大。但他们还不太会考虑要左右双脚先后跃起,基本上,大部分孩子都是双脚同时跳起,只有几个孩子起初双脚同时跳跃,后来见我是双脚轮流跃起,他们也学着我的样子双脚轮流跳,但没有根据小动物跑来的方向,区别左右脚的先后顺序。到后面需要越过大体积动物时,孩子们都会自然而然的手脚并用,模拟着在动物身上打个滚翻过去。
孩子们玩得很兴奋,反应也很真实,我想,这和他们这个年龄的认知水平是相符的。而我得到的感悟就是,运动游戏的的确确是孩子们需要的、喜欢的,它比其他任何活动都更吸引人!
就拿这场活动来说,大概两个多小时,除了运动游戏,还有阅读绘本、分享旅游见闻等环节。而游戏和阅读是孩子们表现得最为专注的两个环节,也是他们最愿意尝试自我控制的时刻。对于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专心参加某项活动的时间非常短。而在游戏环节,几乎所有孩子都不愿走开,他们积极参与,一遍又一遍地做,玩得满头大汗,但依旧乐此不疲,兴致高涨。有几次,在孩子们运动时会碰到身旁的画纸、图书、玩具。原本大部分孩子都很可能会被这些“诱惑”吸引走,开小差;但游戏过程中,没有孩子去翻弄那些“诱惑”,而是集中全部精力玩儿。另外,我能明显观察到,孩子们的反应速度、协调感,一次比一次进步。而对比之下,在后面分享旅游见闻时,不少孩子便会控制不住地开会儿小差、自由活动一番,甚至干脆离开房间。
在没来参加小巫老师的课之前,我一直认为,孩子的规则感、协作力、自控力、行动力等等,这些在社会环境中必不可少的、需要特意去培养的能力,是经由父母的言传身教,特别是要通过我们孜孜不倦的“言传”,方能使孩子习得的一些能力。而小巫老师的课颠覆了我这一观念,运动游戏课更是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份颠覆。
经过观察孩子们的玩耍过程,再加上自己那天在运动游戏课上的体会。我终于明白了:平日里对孩子说一百遍“我们做事要专心、要高效;和他人一起要协作,要礼让……”一大堆说教、言传,皆抵不过几个游戏!几个让孩子们开心疯玩的小游戏,就能把这些平日里我们头疼的“问题”全部搞定。
所以,孩子真不是「说教」出来的,是玩出来的,确切地说,是在玩中自我体验、自我感知出来的。他们用身体和心灵在游戏中反复体验自己、感知他人,感知这个世界。
「玩」的学问好大,我要学的还很多啊。
——学员A
今天是『小巫艺术养育』课程的游戏专场,这一上午过得酣畅淋漓,甚至在老师说下课的时候还意犹未尽。一直到现在身体都感觉既重又轻,轻重两种感受很矛盾却又很和睦地存在于我的身体里。
游戏,说起来简单,可是却蕴含着大学问。真的全身心投入之后才真正发现专注、道德、规则、勇气、负责、担当等等我们要求孩子有的那些东西,在奔跑跳跃中就融入贯穿了,而且还都是孩子们在游戏中自己体悟到的,这将是多么深刻的记忆。
如果说课程的前五节让我努力寻找自己,那么游戏这一节就开始让我真的发现自己、看见自己。游戏的过程无形地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有了更深的连接,慢慢地开始看到真正的他们。当然啦,也更多地看到了我努力的方向。
更重要的是游戏也是和孩子沟通的绝佳契机,如果觉得不了解孩子,如果觉得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如果觉得自己和孩子不能沟通,那就游戏吧!!!
——学员B
今天课程主题是游戏。才发现根本已经对跑跑跳跳力不从心了好吗!下午去温针治疗老胳膊老腿儿,这会儿躺床上搂着睡着的闺女,大腿架在她屁股上,倒是才消解了点疲劳。
收获还是很多的。第一次发现,在游戏里可以加入任何元素,歌谣啦,谋略啦,还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每一个人的特点。协调能力啦,平衡能力啦,反应能力啦。有人带着眼罩行走根本毫无障碍非常自得,有人扮起抓老鼠的猫来根本跑起来不要命,还有摔了一跤毅然决然要减肥的……一帮成年人都玩到开心得不得了,我都能想象孩子们呼啸着满场飞蹿的场景啦!在游戏里体验如何专注,体验互相协作,表现忠诚,比听家长和老师碎碎念一千次都管用吧!
不过游戏中的节制在于,每个发展阶段的孩子是极不同的,并不是元素越多就越好。什么时候适合观察自己的身体、什么时候引入输赢、什么时候体验谎言、什么时候开始团队协作,都需要和孩子的成长节点相契合。所以现在,除了身体上的疲累疼痛,想起给自己布置了好多方面需要去了解的功课,整个人都要不好了!可是心还是甜的!又进步了一点点呀!而且跑跑跳跳抓抓人耍耍贱好开心呀!同学们都好搞笑呀!
——学员C
我做了10年的儿童情商训练师,带的是3到15岁的孩子。每次课程差不多都是以游戏开始的。但是游戏在课程中的作用是娱乐,团建,或者是有目的的导入课程(课程都是帮助孩子明白某个道理),我想这是市面上很多游戏课程的方向。而通过跟随小巫老师和张益民老师的学习,会发现运动游戏能够链接我们的身体、能够明白数学的真相、能够发展我们的感官……带领的人本着什么样的目的带领,比带领什么更为重要,小巫老师的“儿童成长力”理念让我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黄埔六期学员,妮妮
第一次发现,在运动游戏里可以加入任何元素:歌谣啦、故事啦、谋略啦,还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每一个人的特点。协调能力啦、平衡能力啦、反应能力啦!有人带着眼罩行走毫无障碍怡然自得,有人扮起抓老鼠的猫跑起来不要命,还有摔了一跤毅然决然要减肥滴~一帮成年人都玩到嗨翻,我都能想象孩子们呼啸着满场飞蹿的场景!在游戏里体验如何专注,体验互相协作,表现忠诚,比听家长和老师碎碎念一千次都管用吧~~另外,每个发展阶段的孩子极为不同,并不是元素越多越好。什么时候开始适合观察自己的身体?什么时候引入输赢?什么时候体验谎言?这都需要和孩子的成长节点相契合。总之,跑跑跳跳抓抓人耍耍贱好开心呀!同学们都好搞笑呀!
——黄埔一期学员,安之若嗯
初见小巫:在深圳的第一场儿童成长力工作坊中,我第一次见小巫老师。那是开课的第一天早上,在篮球场,我看到小巫老师穿着修身的风衣外套,瘦小的身材,精神矍铄,正在与她熟悉的学员交谈着。此时,我激动的走上前去和她打了个招呼。原本我猜想,我与这位资深的教育专家、学者对视的时候,她那双火眼精金一定让我身上的弱点无处可逃,原形毕露。结果,想多了,她的一个微笑换来了我一身轻松。接下来的游戏运动中,我看到这位身体协调,四肢灵活,语言轻柔的小巫带领着我们这群“运动员”奔跑在篮球场上。在她的课堂里,我第一次主动在现场的人群中分享自己学习的感受,第一次感受到节奏感与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性。第一次梳理童年中的奔跑游戏带给我一生的意义。第一次感受到打开心扉一切皆有可能。第一次感受到儿童如果能在家长的引导下如此快乐的游戏,那将会是一生最美的财富。与这样一位智慧的老师在一起,她的一个目光,一句鼓励,足以深深的滋养我,给我成长的力量。修行这一世,师父不在多,找到那个适合你的最重要。
老早就想写了,今天看到秀秀同学说要写,我也补一篇。没见到小巫老师我以为她在神坛之上生活,见到老师本人,我才知道什么叫接地气。老师很忙的工作坊还可以继续学习,陪伴孩子成长。看到她儿子的那一刻,我知道只有与孩子一同成长的妈妈,懂教育的妈妈才能培养出那么健康,阳光,由内而外散发出迷人魅力的孩子。
——学员亚克西
学员易凯旋
儿童成长力实践篇:我家两女儿,大的7岁,小的3岁。周一到周五的早晨,一般场景就是,小的想要多黏我一会,我就多抱抱小的。大的觉得没有妹妹的待遇,有时是赖床,有时是边穿衣服边玩,有时干脆不刷牙洗脸就捧着书看。对于一定要在规定时间点到公司上班的我来说,此刻就心急如焚。接下来就是帮了小的洗漱,拉来大的洗漱。可这样也不是办法啊,大的都能自理了。每天这么帮她,不是办法。隔两日,我也不愿意了,由帮助就变成催促,像一个定时闹钟,隔几分钟看到她不动,我就喊几句,等到我出门的时候,我催得她一肚子怨气了。日子这样在周一到周五的早上上演,我挺沮丧的。
儿童成长力工作坊回来,我一直想把这样的游戏融入进生活,让它时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一天早上,我和孩子都起得很早,六点就醒了,然后我跟她们说楼下小院里空气特好,我带她们去看蝌蚪,去骑滑板车。两孩子很高兴的和我下去了,我们看了蝌蚪,玩了滑板,因为早没有其他孩子一起玩,所以我就充当了那个游戏组织者,我把Tina的大象抓人玩了一遍,自己创的一个偷鸡蛋的游戏玩一遍,都是抓人,整个奔跑的过程中只听到我们三娘女的笑声叫声划破这温润芬芳宁静的院落。(第二天我们改进了游戏方式,)我们玩了半小时就回家了,但是这半小时在我们回家的路上电梯里,我看到孩子们一直裂口的小嘴,我知道她们和我一样满足。进屋后,大的没有要催,自己花了几分钟就洗漱出来了,然后吃早餐,那天她们在7点前就吃完了饭,平常是7点半才吃完。
这样的好早晨持续了几日,因为下雨,我们蜗居在家里的早晨就取消了。但我想调整一下家里也是有可以玩的游戏。另一个时间就是零碎的间隙,我们出门吃晚饭(走路),回家路上,三岁小女儿在路上拖了一只鞋,单脚跳,但是她跳不好,那只没穿鞋的脚总是踩地上,我觉得地上有点水又不干净,提醒她把鞋穿上,她更来劲了,大女儿也加入她的行列,两人都拖了一只鞋单腿跳,还总是摔倒,我愤怒的话快到嘴边,突然蹦出一句,谁穿好了鞋,我抓她。然后两孩子最快速度穿好鞋,跑开了。我模仿她们单腿跳去抓,抓到谁,谁继续抓人。(基本我和姐姐抓,妹妹在其间也跑得很高兴)完了十几分钟,我们又高兴的回家了,满足。
晨夕
黄埔八期学员
小巫老师的运动游戏课,
让我们从幼儿园开始,
一次次的经历,
一次次的体验,一点点的长大。
我是一个充满好奇的小朋友,
乐呵呵的跟大家牵手、奔跑、拍手、大笑。
「猫抓老鼠」不断升级,
我内心的忐忑悄悄蔓延。
当我不得不奔跑以躲避追捕的那一霎那,
熟悉的恐惧向我袭来!
那一刻,我回到了小学时。
是的,我竟然清楚的记起,
我最怕的那种感觉!
我拼命的跑,赶紧找到最近的安全地,
贴上去!我安全了!
站在那里,我的心依然狂跳。
从过河到蝴蝶狐狸,
我在来回奔跑被追逐中继续体验。
一直到某一轮在兴奋紧张中听错指令,
该转身逃走时直接冲上前去
——结果当然是被抓个正着。
可是,
为什么被抓住的我这么开心的哈哈大笑!
原来是这样!
那些害怕那些恐惧一下子都不见了!
原来是这样!
我开始随性的各种尝试,各种搞怪。
不听口令“勇往直前”,
恣意的抓人得意的被抓,
“挑逗”追捕中的猎人,
……
各种“小聪明”不断的涌入脑海,
越来越投入,
越来越好玩,越来越享受……
最后的抢球传球游戏,
我在满场奔跑自由弹跳中,
越来越舒展,
越来越轻盈,越来越喜欢这一切,
包括我自己,
意犹未尽恋恋不舍。
曾经在成长的路上
一层层的撕掉自己的标签:
“身体弱、没运动细胞、不会玩儿、体能差”…
我撕掉了标签,
却无法消除内心的烙印。
运动着的身体,
新的不断涌出的能量,
静静的在这个下午里,
完成了一次成长!
延伸阅读:
所有的教育都是体育
你和真正的自己中间,隔了一道成长力
户外一小时,胜读一日书
运动塑造生命,游戏开启智慧
跟着小巫学养育
线下课程
点击图片进入相关课程
点击图片进入相关课程
如果您有意在中国其他地区开展
小巫老师的工作坊
请咨询静仪文化
朱静 13661686964(微信同)
添加微信好友时请注明“小巫工作坊”
线上课程
加入小巫养育学堂,掌握育儿魔法秘籍
小巫养育学堂报名处
小巫养育学堂班主任
识别左边二维码,和小巫养育学堂报名处成为微信好友,咨询报名流程和缴费事宜;识别右边二维码,和小巫养育学堂班主任成为微信好友,咨询课程安排事宜。
戳下方标题查看本学年招生信息
进入学堂and/or试听课程
小巫养育学堂平台入口
小巫公益讲座免费试听
扫描左侧二维码,进入学堂授课平台;
扫描右侧二维码,进入「免费试听课程」专栏,听取小巫老师几场公益讲座的录音(非学堂课程)。
听小巫老师的课上瘾,她把课程艺术化了,像听故事一样,特生动,有情感,有温度;又像听小品一样,捧腹大笑间就领悟了育儿的真谛!太喜欢了!以后想天天听,每天听一下,保持警醒和觉知。
—— 学员
— END —
还有三百多篇精彩文章,请进入公微查看~
微信平台博主
简介
关注小巫养育学堂
关注小巫微信公众号
小巫,美籍儿童教育专家,人智学者,两个孩子的妈妈;毕业于北京大学,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母乳会哺乳辅导,清华大学特聘讲师;华德福学校联合发起人兼特约顾问;国际人智医学学士后培训(IPMT)项目发展顾问;开创『艺术养育』父母培训课程,创办『小巫养育学堂』网络课堂,创立『家庭联结力』亲子互动模式;著有《让孩子做主》《接纳孩子》《小巫教你讲故事》等十余本畅销书,累计销售上百万册;开发家庭联结力、儿童成长力、放飞想象力、教师领导力、十二感官力等系列课程,线上线下学员近百万人次;当选新浪教育首届“中国榜样家长”。
喜欢请点赞
爱看就打赏
原创是付出
稿费来捧场
因腾讯设置缘故,本微信公众号仅可关联两个个人微信号收取原创赞赏费用,因此本公号所有原创都关联到“小巫艺术养育”或“小巫养育学堂”微信号上,欢迎大家慷慨赞赏,所有费用皆会悉数交到原创作者手里!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