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答案,让世界更清晰了吗?
文:鱼游游
图:来自网络
Part.1
标准答案,想说爱你不容易
废话不说,请看题:
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标准答案是②:因为小猴子看见什么就喜欢什么,做事不专一。
Why?为什么不能选①因为小兔子太机灵了,跑得太快了?
选①为什么就是错的?(脑补老师台词:因为那不是这个故事的教育意义)为什么故事一定要有所谓的“教育意义”?而且是负面的批评性的“教育”?为什么不能就是一个美好的开心的故事?喜欢这个又喜欢那个不是很正常吗?看见什么就喜欢什么符合低龄儿童的特点,怎么就得被扣上做事不专一的大帽子呢?谁规定了这个“教育意义”?
老师(望天):别问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再问,只好给你扣分+罚抄写啦!
提供本案例的妈妈说:
小时候学这个课文我就觉得小猴子玩得多开心,如果一开始就掰了个玉米回去了多没意思。
此时有学霸现身,循循善诱:
读文章第一要看作者的意图,作者要表达的是小猴子怎么样,小兔子明显只是个配角。第二思考问题要找内因,而不是外因,小猴子怎么做不是小兔子的原因决定的,要从自身找原因。(小兔子:明明是两个人的电影,我却不配有姓名)
优秀!outstanding!说出了解题的本质和终极技巧!语文老师不禁老泪纵横拍案而起:同志呀!终于对上暗号了!要是孩子们都像你这样有悟性,我少操多少心,少流多少汗哪!做梦都得笑醒!
然并卵,您还是醒醒吧,没有那么多“心较比干多一窍”的娃,冥顽不灵榆木脑袋的倒是管够。为啥娃儿们难教?因为那个上梁不正么,咳咳,因为家长不开窍的也多!
这不是吗,有学员替娃辩解:
我感觉我不愿意选②,因为平时我很可能被兔子吸引然后忘了西瓜,选②就好像在批评我自己。
每个孩子都愿意做好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看成“坏”孩子,这是重要的儿童心理!哪怕已经当爹当妈,内在的小孩仍然永远要做好孩子。
往深里推一步,如果标准答案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是好孩子,会有什么影响呢?
教育是心灵的养分,饭菜可口才能让养分发挥最大作用,每天吃着难以下咽的食物,人是无法健康成长的。
学霸再次直奔本质:
给孩子解读语文试题的问题,不能总归结生活经验或者个人感觉,毕竟除非一辈子不参与这样的考试测评,否则还是要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的。
说心里话,我就恨不得这辈子不参与这样的考试测评!我最痛恨这种游戏规则!
深度研究运动游戏和儿童发展规律的妮妮老师发言:
解读好专业,不过,孩子只看眼前。在抓人游戏里能观察到,孩子会盯着一个人死抓,哪怕旁边有触手可及的其他可抓对象,也看不见似的。语文课这样的“游戏规则”,适合更大一些的孩子去理解和接受,对一年级的小豆丁,出这样的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妮妮老师啊,“大一些”的孩子也无法理解和接受这种游戏规则!往后看,有范例哦。
原案妈妈:
我认为小孩子这么解读也是可以的。如果从小就给孩子一个统一的价值观,也不怎么好,我觉得题目应该更发散一点,不是A就是B,太对立了。
是啊,如果孩子从小就习惯了任何问题都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会有什么影响呢?(老师急了:怎么就你问题最多?!一个简单的语文题,瞧你这没完没了地发问!都像你这样,老师还怎么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像我这样有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的学生,不是教育的任务之一吗?
继续有学员现身说法:
我从小阅读就有问题,最怕就是总结段落大意。我也感觉这段文字很有教育意义,对教育者来说,就是“循循善诱”。问题是,作为孩子,我不喜欢这样被教育。
“循循善诱”满足的是教育者,但对一年级孩子来说,一次只能想一件事。做题就是做题,做完作业就能去玩,还揣测文字背后的教育意义?那思想上不了那么高的高度。
语文老师一口老血喷出来:我懂了,为啥不管我怎么循循善诱,孩子们都写不出正确答案,敢情有这样一群妈在拖后腿!
原案妈妈总结:
所以中国的阅读永远是在教人要去猜测背后的意义,不直接说问题。
她发来孩子写的这段话,表示:看了娃写的,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么选。
原来孩子心里,今天没有追到小兔子又丢了西瓜,有什么要紧呢,第二天,又有玉米又有桃子!捧着桃子扛着玉米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注意孩子的动词使用,一个捧,一个扛,是不是特别生动、特别贴切?)
此处,是不是可以反向给教育者也出一题,小猴子两天的经历连起来说明了什么?前面的出题人,请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八百字!哼哼!
出题老师:我走了,你们玩!
Part.2
“标准答案”是令人生病的教育
小巫老师此刻来了个一锤定音:
按照标准答案总结段落大意,就是让孩子把吃进去的东西再吐出来,还要吐得跟老师的期待一模一样,这是令人生病的教育。
这样的题目,小巫老师的儿子Sam小时候也遇到不少。十来岁时,语文课有一道题,讲的是小鹰和小鸡的对照,大致意思是:
小鹰和小鸡同时出生,两个是好朋友。小鹰每天苦练飞翔本领,克服各种困难,风雨无阻;小鸡则只在自己家门口找吃的、遛弯儿、还时不时跑到妈妈翅膀下撒娇。不久后,它俩翅膀都硬了,可以飞了,小鹰一口气冲上蓝天,在云端翱翔,视野开阔,巴拉巴拉巴拉...小鸡则顶多飞上家门口的小土墩儿。
语文课本提问: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身经百战的大家!标准答案是不是呼之欲出?)
结果,在供给答题的三行横道上,Sam只写了一句话:鸟都是有不同志向的。
如果他在公立学校,这道题肯定与标准答案差之千里,估计会得零分,语文老师还会找家长谈话。(语文老师:本人已死,有事烧纸!勿cue!)
但是无论从常识角度看,还是从语文教学角度看,Sam都没写错啊!小鸡再怎么练,也飞不了小鹰那么高,这是物种特色决定的。
否则,按照出题者的思路,还可以让小兔子跟小猴子赛爬树呢!小兔子肯定输啊!然后这个故事就有了教育意义?
Sam童鞋13岁那年,语文老师出题:“爸爸妈妈肯定对你有很多期待,说说他们最大的期待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做,来满足他们的期待?”
Sam在“说说他们最大的期待”那里填空:我爸爸妈妈最大的期待是让我去美国上华德福学校。
在“你打算怎样做,来满足他们的期待”那里填空:我不去。
就这种,经常能把语文老师气出病的孩子,还是别去公立学校的好。
几年之后,Sam童鞋又在通关SAT,单考的作文部分满分,但阅读部分却连700都没上(满分800),连他的老师们都很纳闷儿。
后来,有一个机会,一位中国留学生对他面授机宜:
Sam,你考阅读的时候,必须完全放下你所有的聪明才智,扔掉任何批判性思维,就把自己当成傻瓜,去揣摩出题者的意图,看他们想让你如何回应……
Sam童鞋遵照这个指示,又考了一次,居然考出740的高分。
这真的很荒唐啊:一个原创得满分的人,或者一个画出惊世之作的画家吧,在“赏析”其他作品的时候,却得不了高分,因为答案不合“标准”。唯一的方法竟然是——放弃自己的头脑。
无怪乎大多数美国高校,尤其是最精华的文理学院,已经不再要求标准化考试分数了!
再说一下小巫老师的女儿Miranda,她11岁时写的中文造句作业:
灭亡:我要(养)狗的希望灭亡了。
不但…而且:我不但帮妈妈做饭,而且也帮她烤muffins。
消灭:我很快就把muffins给消灭了。
在乎:妈妈很在乎我。
研究:妈妈老是研究做饭。
得意:我帮妈妈干活,她很得意。
道理:妈妈从来不跟我讲大道理。
修补:我在修补我的自行车。
很难有哪句能在公立老师那里通过,如果是试卷,估计能得20分?而且,在她18岁即将上大学之际,为了高中毕业晚会,生生放弃了AP中文考试学分!(《从陪女儿备考AP中文说起》)。
唔,生一个能把语文老师气出病的孩子,可能不是妈的问题,生俩都是,看来这锅老母亲是甩不脱了。
Part.3
观点、体验、感受,
怎么可能有标准答案呢?
上周推送的公微《从陪女儿备考AP中文说起》,讲了小巫老师的女儿Miranda在面对国内应试的标准答案时,不知所措。如果有人认为这大概可以归因为文化差异,留言区扎堆表示“我也不会做”or“我也做错了”的评论则推翻了这样的预设:
养育观 = 价值观。亲子关系本身就是价值观的体现,这种对话怎么可能有标准答案呢?
标准答案,到底是谁的标准?
要求答题人必须遵从出题人的观点,这是教育吗?
一个仅有标准答案的世界,和一个不求标准答案的世界,你更愿意让孩子生活在哪个世界?
被标准答案包围长大的我们,在语数英物化地考场之外,人生的考场上遇到的题目,多少是有标准答案可供参照的?多少是得自己摸爬滚打、上下求索的?
不说价值观,自然科学总该有标准答案吧?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恰恰都源自对前一任标准答案的推翻和超越!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超越了牛顿力学……每一次重大科学创新,一定也是世界观的创新。
再来看一道一年级孩子的作业题吧:13个小朋友玩老鹰抓小鸡,已经抓住了5只小鸡,问还有几只没抓住?(答案是8)
可是小朋友们说,母鸡不应该算呀!
再细想一下,老鹰是不是也不应该算?
刨除老鹰和母鸡,抓了5只还剩6只小鸡!
这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也太绕了吧
我也想出道选择题:这是语文题还是数学题还是脑筋急转弯?这是出题人抖机灵,还是阅读理解没过关?离开基本的常识和逻辑,用不容分说的标准答案让孩子们怀疑自己、纠结万分,这是不是对宝贵生命的消耗和浪费?
此时又一位补刀大师打开了脑洞:我在想,全国那么多民族为什么就汉族不是能歌善舞的呢?跟我们的农耕高度发展有关系吗,老窝在一个地方,活动太少了?汉族人民生来比较无趣?还是说,被标准答案给折腾木了?
Part.4
让吐槽来得更猛烈些吧!
前方高能,来自全国各地的密集吐槽出现——
出题水平太低,除了难为孩子,培养不了知识水平也培养不了学习能力,背离了教学的目的!出得好的题目,就算没做对(和标准答案不一样),和答案对比也能产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感觉,能真正提高和学到东西,而不是看到标准答案,越看越纠结,想方设法也说服不了自己。
现在学校都把家长当半个专职辅导老师用了,各种布置、打印、检查、整理作业,各种签字。老师还会把卷子答案发群里“供各位家长参考”。
我们昨天开家长会,叫假期收心会,然后通知家长:开学第一周先进行考试——收心考试。才一年级……
我儿子说作业就是他的敌人,写完了一个就是干掉了一个。
以前我儿子对知识是特别渴望的,即使现在,他也跟我说上课比下课有意思多了。就是这样一个求知若渴的娃,上了不到一年学,就不愿意主动写作业了!他还是更愿意自主学习,而不愿意去完成被布置的任务。我想,孩子的感受会不会像探险,他希望去走一条未知的道路,充满挑战性,而不是老师给规划好路线。他按部就班走一遍。
一年级的娃太难了!
一年级的家长太难了才对!
现在的学习,功利性太强,经常有方便面的感觉,没办法的。
真的吗?没办法吗?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让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No,串场了,赶紧切歌!)
标准答案是什么?给孩子带来什么?给我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什么?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判断和认识了,如何与这标准答案的世界共舞,却没有标准答案,需要用智慧、用时间、用自己的脚去走出一条路来。在小巫养育学堂,这条路上,有《迈入生命真相的大门》,有《欲谈养育,先毁三观》,有《陪伴青春期》,有《童话的智慧》……神奇世界的一扇又一扇门等你来打开!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有什么疑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让我们一起,向天再借五百年,为了梦中美好的明天!
(咳咳,再次串场了,不切歌了,直接退场,评论区见!)
p.s.本文素材多来自小巫养育学堂VIP群讨论,鸣谢贡献了自家案例和思想火花的学员!
欢迎加入第三届
小巫养育学堂
加入第三届小巫养育学堂,¥899成为超级会员即可享受全场六折!六门公益免费试听课+十四门核心课程+陆续推出的全新精品课程等你来!
扫码开通超级会员
2021新年送给自己一份最好的礼物
第三届小巫养育学堂学制为期两年,2020年9月开学,2022年6月毕业,如果你有些犹豫,第一个学年已近尾声,现在才加入,会不会跟不上学习进度?请无须担心!本届学堂采取自助餐plus模式,学什么、学多少、几时学,都由学员自主选择。课程一经订阅,可无限回听回看;同时给到每位学员强大的后盾支持,除了实时群聊讨论,还有以下馈赠:
01
授课老师亲领核心板块答疑专场:免费!
02
小巫额外四次综合答疑专场:免费!
03
每月一次资深老学员带领消化讨论会:免费!
04
心理学专家带领《看电影聊成长》专栏:免费!
更有VIP群内小巫老师随时空降参与互动,仅须¥899元,大咖陪伴一年!
加入第三届小巫养育学堂,
成长和收获从此刻开始!
未尽事宜请联系学堂班主任鱼老师
— END —
还有近五百篇精彩文章,请进入公微查看~
微信平台博主简介
关注小巫养育学堂
关注小巫微信公众号
小巫,美籍儿童教育专家,人智学者,两个孩子的妈妈;毕业于北京大学,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母乳会哺乳辅导,清华大学特聘讲师;华德福学校联合发起人兼特约顾问,国际人智医学学士后培训(IPMT)项目发展顾问兼教师团队成员,美国绿茵华德福学校低年级体育课顾问;开创艺术养育父母培训课程,创办小巫养育学堂网络课堂,创立家庭联结力亲子关系模式;著有《让孩子做主》《接纳孩子》《小巫教你讲故事》等十余本畅销书,累计销售百余万册;开发家庭联结力、儿童成长力、放飞想象力等系列课程,线上线下学员逾百万人次;当选新浪教育首届中国榜样家长。
喜欢就点赞,再点个在看
好文多转发,一路有同伴
亲爱的新老朋友们,您的慷慨赞赏将悉数交到原创作者手中!
因公众号改版,按信息流推送文章,劳请手动点“赞”+“在看”,以便持续收到本公号更新,感谢您的支持!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