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8-19日,以“中国共产党·中国·世界”为主题的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世界中国学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新闻办联合承办。本届论坛包括全体大会和五个平行分论坛,主题分别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实践与全球治理” 、“中国‘十四五’规划与世界经济复苏”、“多彩的文明 共同的命运”和“共同未来与青年作为”。我院院长、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徐秀丽受邀参加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于10月19日举行的“中国实践与全球治理”平行论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的未来和共同的责任”议题并发言。
徐秀丽教授认为,“全球发展倡议”为国际发展合作提供了新范式,开启了全球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是对既往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新实践的阶段性总结和系统性提升。回顾西方国际发展6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获悉,叙事与知识、制度与建制、以及操作化与实践是推进全球发展治理的三个维度。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在上述三个维度上也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探索,但如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总体引领下进行发展领域的具体统筹尚缺乏明确的表达,“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则回应了这一需求。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共商共建共享,促进世界中国学和中国世界学的双向融通对话与合作,更好地支持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体制人们之间的互相理解,有必要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等方面来深刻理解中西不同的发展理论建构模式。徐秀丽教授会中接受了文汇报的采访,介绍了中国的国际发展合作在“授人以渔”方面的特点。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的未来和共同的责任”研讨会由上研院院长陈东晓致开幕辞并作会议总结,全球治理研究所研究员毛瑞鹏主持会议。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德国发展研究所、英国发展合作院、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中国联合国协会、商务部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的知名专家聚焦新冠疫情背景下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讨论中国实践对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CIDGA)
中国农业大学基于其过去几十年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国际发展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探索之上,于2020年组建的校级跨学科、跨学院、围绕国际发展和全球农业相关学科进行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校级新学科建设平台。面向国际前沿,秉持全球视野。
编辑:赵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