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这档成年版的《爸爸去哪儿》刚及格
时隔三个月,芒果TV的《一路成年》终于临近收官,十二期的旅程已经结束,下一期将会迎来代际成长真人秀的最终篇。
节目邀请梁家辉、徐锦江、吴江、信以及李汶翰的父亲,与子女一起参与一段关于属于两代人的旅程。意在通过旅途之间的相处,来展现成年亲子之间的代际差异,最终共同成长,完成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成人礼”。
原以为沿用《爸爸去哪儿》节目模式,会给这档真人秀带来火爆的效应。然而豆瓣评分却持续跌破八分,《一路成年》用实际证明,一项偷懒的节目策划就只能获得及格分而已。
早期节目先导片公布了参演嘉宾,梁家辉、徐锦江、吴江、信的加入,让观众大呼阵容让人惊喜。然而在节目正式播出后,观众就纷纷确定,这档成年版的《爸爸去哪儿》原来只是一场幻灭的游戏。
首先代际之间的戏剧冲突源源不断,成长的终点却考虑不清。和《爸爸去哪儿》一样,《一路成年》预设了一个前提:就是亲子之间相互不了解,共同成长一定是旅行的结局。但是成长的结果,却依然只是生活经验的积累。
十二期播完,几乎每一期都有相对明显的戏剧冲突,几乎每一场旅行都是一次生存考验。但是成年后的父亲与孩子之间,需要的依旧还是生活技能的训练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们真正缺少的是相互沟通与了解。
忙碌的父亲没有陪伴孩子长大,忙于工作的孩子缺少陪伴父亲的时光。还给他们一个陪伴彼此的空间才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然而,《一路成年》完全套用《爸爸去哪儿》的模式,让他们走近大自然,和当地文化融为一体,在艰苦的旅途之中积累和学习更多的“野外生存经验”。
所以一整季节目下来,观众除了记得徐锦江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外,似乎也不记得其他核心的人物关系。这一点真的让人不禁怀疑,节目的设计究竟是整蛊嘉宾,还是给亲子一场真正的旅行。
其次,这趟旅行存在太多夸张的规则和设计。按低龄游戏的胜负挑选房屋,根据任务分配得到不同资源,为了融入当地而体验不同的歌舞游戏等等,这些和村长李锐的存在一样,都理应是可有可无的设计。
不论是四川丹巴、新疆克拉玛依,还是江西宜丰,几乎每一个旅行地都还是围绕贴近自然,还原朴素生活的主题。尽管后面几期的环境有所改善,但是节目一开始刻意营造的艰苦环境奠定了整体的基调。不仅不会让亲子之间更深层次的思考代际关系,还会增加他们之间围绕生存问题的争吵。最后,迫使参演嘉宾想不断逃离。
然而单是普通的旅行,都会给亲密关系带来一定的影响,何况还是不够熟悉的亲子需要完成这样的旅行。人物关系还没有机会改善,环境却首先制造了难题。旅行可以不用铺张奢靡,但是刻意艰苦实在是不必。
原本应该平和的、温柔的、极具美感和幸福感的旅程,完全和节目的设计背离。似乎只有不断制造冲突才能给他们解决问题的动力,让他们在旅程中感受性格的成长。
节目出发点有误
为什么这档节目最后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还是制作理念存在几个错误的出发点,影响了整体内容和最终效果。
一是将青少年的成长假设的太过简单。照搬《爸爸去哪儿》的节目策划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在整体规则、人物设计、环境设置等方面才显得格外低级。
二是缺少了核心看点,却没有对必要元素做适当增加。为什么大家喜欢看《爸爸去哪儿》,主要还是有那些可爱纯真的萌娃,他们没有对世界的完整认知,这样的天真自然本身形成了一种吸引力。观众比起在意陈小春、杜江是怎么教育孩子,更想看孩子之间的互动,记住他们的萌言萌语。
《一路成年》里的几个孩子,除了李汶翰的明星效应,其他几乎与素人无差。已经成年或几近成年的男孩女孩也都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对环境的认知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已经相对成熟。他们足够懂事,却缺少了幼时的活泼可爱。
这样个性的差异会给人物关系的塑造带来一定难度,成年人的友情不再像幼儿时期畅玩几个游戏那样,可以被简单缔造的。年龄的差异、成长环境的差异,没有办法在短期时间内促成他们构建一种亲密的朋友关系。所以一整季节目下来,他们还是差异明显的独立个体。
三,代际成长需要内在驱动力,而不是生硬的外在强力。成年人的亲情和友情是需要在一定环境下自我发觉和自我实现的。节目需要还给他们一个自然成长的空间。湖南台其他几档较为成功的代际情感观察类真人秀,都是原生人物关系在特定空间、特制规则内自然发展的结果。
而这档《一路成年》在沿用了《爸爸去哪儿》的设置后,让李锐的角色身份无比尴尬。除了是发布游戏任务的“村长叔叔”,竟然还有一个疏导亲子关系的作用。儿童时期和父母闹情绪需要一个“村长”来讲道理,但十几年亲子相处所积累下的情感矛盾竟然也需要村长的一己之力来协助解决。
这样外人的干涉影响了原有关系的自然发展,也成了孩子想要主动解决问题、自我成长的阻碍。情绪的体察、行动的关怀这些都是逐渐改变的,对于成年但尚不成熟的子女,他们需要接受的就是这样成长的过程。而外在的疏导就好比在揠苗助长,催促着成年人在这场短途旅行中快速长大。
四,代际关系不是人物思考的唯一命题。在《爸爸去哪儿》的旅途中,通过环节的设计来引发父亲对教育方式的思考是节目的深层奥义,也是节目所要突出的“成长”。但是《一路成年》里父亲与子女两者的成长,涵盖了多元化的因素,让这堂人生的成长课范围太广。
比如徐锦江和徐菲父子,儿子一直将父亲照顾的很好,这趟旅程下来让父亲思考的是自己的生活方式问题。而子女在旅程结束后,更多的还是在思考自己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
第十二期节目中,李汶翰说这档节目让他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多的陪伴家人。而小丸子、吴羽卿、徐菲、双胞胎姐妹都重点提到了未来的人生规划。比如通过这档节目,他们要朝清晰的目标努力,为成为一名全能艺人、好演员、好导演做准备等等。
所以亲情虽然是成年路上必不可少的课题,但是对于现阶段的他们来说,对自我的探知、对未来的想象才是首要考量的问题。代际关系的改善甚至不能成为节目的核心,也不能成为父亲与孩子的动力之源。动力不足,节目想要呈现的成长就自然变了味。
而《一路成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制作团队把青年阶段的成长与成年之后的亲子关系,都想当然得理解成一个简易的逻辑。也没有思考年龄和阅历带给人物身份的差异。在旅程中制造冲突,再通过内外力结合的方式解决冲突,看似就能诠释出“成长”的含义。
但成长这堂课,不是都像《爸爸去哪儿》那么简单,《一路成年》的路程中,需要人物自己去体会和验证那些学校教过的道理。对于已经成年的他们来说,不再需要一个像班主任一样的村长,而是一个真正可以陪伴自己成长的家长。所以,如果把《一路成年》当做一份答卷,最多也只能获得及格分而已。
推荐阅读
中国偶像团体的命运只能靠综艺成就吗?
《变身总动员》:这样的魔法棒不要也罢
《漫游记》,一档合格的旅行宣传风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