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ing again-无名歌手战》:翻红艺人的综艺为什么再难出爆款?

冷眼编辑部 冷眼看电视 2022-03-19


继《Super band》和《Begin again》之后,JTBC又带来了一档全新音综《Sing again-无名歌手战》(以下简称:《Sing again》)。这档音乐综艺重点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歌手,以选秀为基础让他们能再一次站在聚光灯下歌唱。



这次,节目不仅“抹掉”了参赛歌手们的姓名,以他们的号码牌作为评判标准,还划分了六个小组,分别是“真无名”、“sugar man”、“民间高手”、“选秀最强者”、“OST”和“独当一面”。

 


首轮比赛中,参赛歌手们会在对应的组内竞演,由八位评委进行“again”投票,若选手们能得到六个以上的“again”则顺利进入下一轮,若获得四到五个“again”需待定,三个以下就淘汰。第二轮为小组对抗赛,将入选的参赛歌手组队,按各个年代的名曲进行pk,选择相同年代的两个小组成为对手。pk成功的小组可顺利晋级,失败的小组将有一人面临失败。



不过节目还给每位评委提供了一次“Super again”的额外机会,若淘汰选手能得到某位评委的“Super again”就自动进入下一轮。最终冠军能得到1亿韩元冠军奖金。



除此之外,《Sing again》的明星嘉宾阵容也十分耀眼,节目不但邀请了李昇基作MC,连评委席也是大牌云集,不单有柳熙烈、李仙姬、全仁权和金伊娜这些元老级音乐制作人,还有Super Junior圭贤、宋旻浩、宣美与李海丽这一代年轻音乐代表。



《Sing again》有微创新的赛制和多元的评委阵容,聚焦无名歌手们在音乐上的热爱与坚持,让歌唱成为他们在节目中的闪光点。不过,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综艺选择了被大众遗忘的歌手作为主角,《Sing again》这批后起之秀又将如何应对观众的审美疲劳呢?



神仙评委+创新赛制使节目看点十足

 

从目前四期内容来看,不可否认《Sing again》的用心程度和可看性十分高。首先八位评委的都有良好专业能力,无论是说唱还是音乐制作都有一定的地位。同时让前辈歌手和年轻歌手们一同坐上评委席,也能丰富音乐点评,因时代碰撞出的不同观点更真实有趣。



这也让《Sing again》的点评环节输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与观点。与此同时,节目中参赛歌手们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几乎各个都能带来一些小惊喜,而节目在前期也体现出了这些无名歌手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对音乐的热爱与坚守,这些画面也让他们的形象人设与音乐闪闪发光。



而专业音乐评委和参赛歌手的实力展现相辅相成,为节目加分不少。《Sing again》并没有为了流量请到一些非专业歌手的明星嘉宾,目前也没有再设置大众评委和音乐媒体人,整个节目的节奏十分紧凑,给人一气呵成的观感。



节目中最为新奇的便是“无名”的设定,每一位参赛歌手的号码牌取代了他们的姓名,当他们登场或被评价时只能以参赛号为准,选手之间也不能称呼对方姓名。无名的设置与《蒙面歌王》中的蒙面相似,但又比蒙面多了一丝刺激性。当评委们对选手熟知却无法喊出其姓名的反应不仅有趣,反而更容易勾起观众的好奇心。



与此同时,“无名”的设置不但可以直接表明节目初衷,引导观众们客观地关注这些参赛歌手本身,给这些无名歌手重新找到自己名字的机会,还能为选手们的身份与背景再添一层感性滤镜。



也是因为前期有“无名”做铺垫,当淘汰的歌手站在舞台上说出自己的姓名时,这种情感宣泄才能达到顶峰,不仅让观众产生了继续看的动力,还让他们对参赛歌手产生同理心。



从赛制来看,《Sing again》在第一轮比赛中将参赛歌手再次划分。参赛歌手可以自由选择小组,如“真无名”、“sugar man”、“民间高手”、“选秀最强者”、“OST”和“独当一面”。分组不但把无名歌手群体再次进行了细分,还给这些歌手划分了背景范围,即使没有姓名代入,这些标签也能帮助观众迅速捕捉到过气选手们的特点。



比如OST歌手这一组,连带来几首与热门影视剧相关的歌曲,唤醒了观众的回忆,快速建立起她们与选手之间的桥梁,同时也能自然引出这些参赛歌手一直面对歌红人不红的困境。



第二轮的小组比赛,则是将存留的参赛歌手们打乱再组,根据所选的年份进行PK。不过节目中的组队并不是随机划分,更像有目的性的将大家组合在一起。比如两位选手是前师生关系、上一轮比赛中拿了大满贯的选手等。



节目利用这种模式快速建立起选手之间的沟通桥梁,展现彼此的合作与互动,让双方能在音乐上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作为一档竞技型音综,《Sing again》并没有因神仙评委阵容忽视了参赛选手的实力,而是较好地平衡了这两者的展现,别出心裁的“无名”设定也使内容更深刻。不过抛开好的微创新与强大的评委阵容,节目依附的逻辑仍是选秀规则与翻红歌手,并没让人有眼前一亮的观感。



改善观众的审美疲劳需明确节目制作目的

 

事实上,像《Sing again》一样把元老级或过气歌手重聚一堂进行比赛,并不是多么鲜见的题材。今年的《Miss Back》和《你们懂Hiphop吗》也是把重心放在了被大众逐渐淡忘的歌手身上。不过《Miss Back》并没有遵循以往的选秀模式,而是花了大量篇幅用记录片+访谈的形式先带观众重新认识这些女团歌手们的现状生活,再引入到比赛模式。



相比之下,《你们懂Hiphop吗》更关注大叔rapper们在舞台上比赛的状态,他们如今的生活只是作为附加素材穿插在节目中。与之相似的还有《Two You Project - 寻找Sugar Man》(以下简称《Sugar Man》),以刘在石和柳熙烈为主MC寻找风靡一时,却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的歌手,用重新编曲演奏经典老歌唤醒观众的记忆。



与这些节目制作目的相似,《Sing again》也是希望通过比赛让观众再次认识这些过往歌手,第二轮以歌曲的黄金年份进行分组pk更是强调了年代感。如果说《Sing again》有什么不同点,那就是赛制上的创新和直接,不拖泥带水的节奏可以成为观众继续观看的动力。



但赛制上的变化并不能真正改善观众的审美疲劳,因这类节目的数量实在太多,普通观众对赛制的关注实在有限,赛制变动不能成为节目吸引人的手段,而需寻找另一个突破口。

 

比如《Miss back》虽然也是采用比赛形式,但在前期有纪录片做大背景,让观众了解曾经的女团歌手如今的工作,展现光鲜亮丽的舞台背后需面对的现实,这种反差感与真实感交错,才更容易让观众震撼并体会到这些歌手的怀才不遇。



再看《Sugar Man》和《你们懂Hiphop吗》都把重点放在选秀比赛上,但《Sugar Man》明显更胜一筹,虽然节目的主题仅是旧歌翻唱,但它同时也抓住了情感与怀旧两个点,自然地将过去与现在融合,即使有观众不了解韩国歌谣历史,也会莫名被感动。



而《你们懂Hiphop吗》的形式虽有趣但在后期稍发力不足。作为Hiphop的比赛来看,节目的竞技感不足,参赛选手们也没有太多亮眼的舞台表现,而作为一档主打情怀的节目来看,感动点又不够,无法让观众感同身受。



这也是《Sing again》目前也面临的小壁垒,借用经典歌曲与“无名”的设置的确能让观众把注意力放在歌手身上,唤起共鸣与感动,但之后两两分组再pk的形式却又淡化了节目想表达的情怀故事。



既然主人公是聚焦于过气歌手身上,那么如果节目以翻红为目的,就得从竞技选秀中找到他们的价值与意义,如果是偏向记录,就要让大家看到她们现在的生活状态,更深层次的探究娱乐圈的生存规则。不过无论如何,这类节目都必须找到一个共同点就是让观众对这些艺人产生同理心,这也是吸引观众继续观看的动因。



如今怀旧仍是许多音综的热门选题之一,节目希望借这一张王牌展示更多元化的音乐种类,或让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的歌手重返舞台。但并不是套用情怀就能展现出过往歌手的特质与辛酸,也不是几首经典歌曲就可以精确触达观众内心。一成不变的选秀形式只会让这类节目逐渐被同化,即便有用心的内容,终究也是昙花一现。


友情提醒一下大家,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所以,如果你还想经常看到我的文章,需要在每次阅读后,给我的文章点一下“在看”。


这样,每次更新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

文/黑豆


推荐阅读




《出逃两日又如何》:强行文艺是没有意义的



女性脱口秀的核心看点究竟是什么?



《我们离婚了》,一档完全没有保护嘉宾的节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