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本月最有趣的对谈节目
腾讯新闻出品的随访式对谈节目《酌见》于1月27日上线,俞敏洪作为发起人将探访9位企业家,揭秘他们的企业经营模式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目前节目刚刚播出第一期,俞敏洪与万通集团董事长进行对谈。“一壶真知佐酒,二两故事下菜”,俞敏洪和冯仑在这个沟通的空间中不仅是企业家,更是他们本人,对谈内容十分好看。
对谈内容十分具有风格化
《酌见》的制作形式并不复杂,整期节目大概可以分为探访部分和对话部分。从第一期来看探访冯仑公司的部分和其他内容关联性不强,充其量就是展示了企业家的日常。比如俞敏洪到访时,冯仑安排了各界名流前来见面。节目中也表示,企业家的聚会通常就是由饭局组成。
但对万通集团的探访没有深入到内部,观众无法从节目中真实的感受到冯仑的工作状态,也看不到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转。同时节目中也并没有对冯仑所在的万通集团做过多的介绍,只提到冯仑曾经属于一个著名的商业团体“万通六公子”。
这既是第一期节目的优势也是劣势——办公场景的弱化让冯仑更像一个对商业模式有独到思考的纯粹的知识分子,但也正因为冯仑企业家的身份被弱化,他谈论商业行为时,由于观众对冯仑的经营模式和经营范围没有全面的了解,他在商业层面的情怀不一定能被观众理解。
然而瑕不掩瑜,俞敏洪与冯仑的对话是十分犀利也具有价值的。二人首先都是经商30年的成功商人,从年龄、阅历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多共同语言,同时二人又都是知识分子,多年以来都保持着学习和思考的习惯,这直接保证了对话的高质。
见证了社会的高速发展、年过半百的俞敏洪目前对变老有着深深的困惑和迷茫,于是他问冯仑会不会觉得自己老了。
聪明如冯仑没有片面的谈论变老这一话题,而是从他们正在经历的商业模式的转变来切入,比如新技术带来的产业革新、买卖关系成了“信息转成数据、数据转成用户、客户转成现金”的模式。
之后俞敏洪继续了他的犀利,精准地对冯仑的争议点进行提问。比如冯仑曾经发射过一颗私人卫星,俞敏洪问他是不是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
面对这种尖锐的提问,冯仑也给出了真诚又独到的解答:他想要完成内容和技术的结合,想要成为一个巨大的媒体。
从二人的对话中观众可以十分明确的感受到俞敏洪和冯仑作为知识分子和商人的锐利和精明。同时互相理解的两个人在对谈中展现出了十足的松弛,生意场和他们的使命感、梦想结合在一起,十分具象。
剪辑和节目调性并不匹配
虽然《酌见》向观众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对话,但制作上其实并不算是十全十美,剪辑方面和镜头把控方面其实是有和谈话内容不匹配之处的。
首先节目中出现了大量俞敏洪和冯仑的大特写镜头。如果说俞敏洪和冯仑的谈话内容是充满情绪的,二人的面部表情细节能够展现更多的内容,那么大特写镜头的运用是有意义的。
比如姜思达的节目《透明人》中,经常会把姜思达的细微表情以大特写的方式呈现出来,以展现姜思达某个瞬间的情绪。
但俞敏洪和冯仑的对话一直十分平和,二人脸上也基本上是没有表情的。这时候切大特写只会让观众觉得突兀。
冯仑说自己三十年来都是闹钟叫醒的,彼时他会觉得,伟大的事业在等着。这时他脸上是有笑容的,算是情绪起伏比较大的一次,这时候用大特写镜头是相对合理的,但又因为是手持机位拍摄的缘故,镜头晃动甚至虚焦,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感。
此外节目的剪辑其实并没有让俞敏洪和冯仑的对话形成一个明确的走向。节目中两次出现的酌问时刻更是把节目切割成了几部分。
比如酌问时刻第一次出现就在正片5分钟左右的位置,这时候是俞敏洪问冯仑会不会觉得自己老了。
但这个时候其实观众对冯仑本人的了解还没有建立起来,冯仑的回答是没有任何前史的铺垫的。而酌问时刻之后,是俞敏洪到冯仑老家探访的片段,这反而是更适合片头的内容——观众跟随着俞敏洪的探访进入冯仑的生活,也更了解冯仑的生平。
目前来看,虽然酌问时刻带有一种总结性,将节目主题归纳为2个来自俞敏洪对冯仑最大的困惑,但冯仑形象的整体性被切割开来,显得有些松散。
虽然如此,《酌见》仍然是一档十分深刻的节目,两个资深企业家天马行空的聊天时,有不同观点的碰撞,又有相似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果说在这场节目前,这些知名企业家的成功对普通人来说只是冰冷的利益数字,那么现在他们通过几十分钟的节目展现了他们厚重的一生。
唯一可惜的是,俞敏洪说冯仑是个讲黄段子的高手,但节目里没能很好地展现,只能其他演讲台上一睹冯仑风采了。
友情提醒一下大家,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所以,如果你还想经常看到我的文章,需要在每次阅读后,给我的文章点一下“在看”。
这样,每次更新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
文/胖球
推荐阅读
《怦然再心动》:女明星与素人之间的恋爱应该如何展现?
不是所有小众群体都适合出现在综艺里
《乘风破浪的姐姐2》回归,30+的女性故事还能怎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