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人共创营第八课--困境儿童保护与服务回顾
传播人共创营第八课--困境儿童保护与服务回顾
“成年人必须组织起来,不是为他们自己,而是为了他们的孩子,他们必须以儿童权利的名义发出呼吁。习惯性的失明让他们看不到这种权利,但是一旦这种权利被确认,就永远不会再受到质疑。如果社会一直是儿童不可信任的监护人,那么现在它就必须让事情得到正确处理,把儿童的继承权归还给他们。”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据第六次国内人口普查数据统计,作为全球人口大国的中国约有三亿名0至18岁未成年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22.5%。但是国家对于儿童的关注远远不如养老、退役军人。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30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也提出了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
都21世纪了,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人均GDP都将突破1万美元了,还有孩子被饿死、打死、虐待、猥亵、性侵害、拐卖、丢弃等等事件,都体现了我们国家在儿童保护的综合性、多部门联动、职责细分、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很多漏洞,他们对于儿童这一群体的关注度还不够,可是社会并不因为儿童还未长大就放过他们,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人身(心)安全危害,所以急需我们这一代人在孩子保护方面去做一些事情。
我们要认识到儿童、少年、未成年人的概念,很多人分不清未成年人多少岁,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规定,儿童是指0-18岁未成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中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按照该《公约》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则其儿童含义等同于我国法律上的未成年人。
关于儿童保护,有很多人都不明白我们在保护什么样的孩子,还说我们身边哪有什么困境儿童,困境儿童是非洲那种吃不饱饭的孩子,像免费午餐一样,给孩子一份午餐,让那些吃不饱饭的孩子吃饱饭,有足够的营养。可是在中国,困境儿童远远不是吃饱饭这个话题,应该是关乎社会治安、未来社会稳定的困境儿童命题。
所以我们说的困境儿童是指不满 18 周岁,因自身和家庭原因而陷入生存、发展和安全困境,需要政府和社会予以关心帮助的儿童。我们社会对于儿童被家暴问题普遍认识的不足,并不是没有钱、没有文化、没有学历的人才会打孩子。事实上恰恰是大家观念和认知上的误区,所以才会有“我不打你,你就不会改,我就打了你,你才能长记性,你才能够改变”,这是我们防家暴的个案当中发现最大的一个问题。
很多困境儿童的事件中,案件发生了以后,或者说在案件的进展当中,大家只关注案件本身,很少来关注这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案件可能是在缓慢进行中,还没有最终的判决,但是孩子的生活是一直在进行中的,他的生活不会随着案件的停滞而停止的,所以我们真正要去对孩子的需求进行评估,比如说他怎么样能够安心的学习?他的成绩怎么样能够提高?他怎么不受这个案件干扰等等的问题。
在有些困境儿童保护个案中,我觉得我们和当地政府还有一些关心这些孩子们的部门,形成一个保护伞、保护网,可以给孩子们更好的一个照料,我觉得这个对我们作为公益组织来说是有贡献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做了我们该做的,就是舆情管控,因为孩子的隐私保护,如果做的不够好的话,等到孩子长大了以后,再去了解到这些事情,对他的心理会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我们在这些个案当中,那我本身作为媒体人,也向当地的政府提了一个很完善的一个舆情管控和这个保护儿童隐私,媒体干预的这么一个方案。
在有些困境儿童保护个案中,我们还做了我们该做的,就是舆情管控,因为孩子的隐私保护,如果做的不够好的话,等到孩子长大了以后,再去了解到这些事情,对他的心理会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我们在这些个案当中,那我本身作为媒体人,也向当地的政府提了一个很完善的一个舆情管控和这个保护儿童隐私,媒体干预的这么一个方案。
我们在困境儿童救助工作当中,我们做的是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在做什么?以及我们身边哪一些是困境儿童?其实在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地区都有很多的困境儿童。
我们在介入困境儿童保护的时候应该从孩子的需求,从孩子利益最大化,从孩子视角去看,结合社会工作、心理咨询、律师等各方资源,为孩子服务。我们有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像个医疗机构,我像一个医院,我在处理这些事件当中,我就是一个这样的诊所,我是不动的,我会一直在这边。可能我们阶段性的事很紧急的为这个案进行救助,但是这个紧急的救助结束以后,我们就要结案,结案以后持续的服务,我们不可能长线的一直这样待着。
但是这个案、这个家庭,以后发生什么事情,他还可以来找我们,还可以找到我们,这种粘合力和他的这种信任感又是不一样的,因为当时我们熟悉这个个案,而且我们关注过他们,他们对我们机构的信心,对社工的这个接纳它还是存在的。所以说,我们这个模式,我觉得其实未来在很多地方也是希望能够推广,就是儿童保护公益组织,你要在那边一直在那边,让大家觉得你不会走。
也许我们没有办法把他从水深火热当中就出来,但是我们可以陪伴着他,我们在我们的阳光处陪伴,不断的把他从黑暗的地带往阳光的地带,就是这种长久的陪伴,就像给他们的生活当中不断地照射进去一缕阳光。然后通过一年、两年、三年、四年.....我们这种持久的陪伴,或者说是阳光的输出,其实是对他们是有潜移默化以及滋养的效果。
在这个儿童保护工作当中挑战非常大,关键还是社会对于儿童保护的社工的价值感不太认可,或者说没有那么大的尊重,包括我们在做这种艰难的个案当中的社会支持还不够,所以我们还要呼吁、倡导国家法律及制度的完善。
目前国家层面的儿童保护从困境儿童到普通儿童,由点到面,由个别到普遍,努力做到儿童全覆盖。但由于新时期新问题需要研讨新方法,国家未保法到未保体系仍在完善和建构,未保工作任重道远。由单一的事后救助到事前排查、事中干预、事后救助的全方位介入,思路已经有了,模式尚在探索。
部门职责明确,政府主导、社会协助、个人参与,但部门协作的机制尚不完善;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全面参与,但法律法规细则尚不健全;普通儿童保护还有待具体展开,比如预防儿童性侵、交通安全教育等。
我们做一线的社会工作是多么需要被关注,我们遇到这些瓶颈,怎么样能够找到解决方案,如果能够通过大家共同的了解,去推动儿童保护工作,能够往纵深去发展,也是我们做这样的一个终极目标的推进。
不论是对儿童还是家长,陪伴,都是极好的良药。用爱心点燃他们内心希望的火苗,就有可能扶助一个绝望的家庭迈入崭新的循环。也许这些孩子是不幸的,而且仅靠他们各自家庭的力量很难摆脱这种不幸。然而,积水成河,聚沙成塔,只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关爱他们,许多孩子的命运将会出现生机。解救一个孩子,不仅仅将改变这个孩子的命运,同时也将营造一个家庭的和谐;而解救千千万万个孩子,则必将营造整个社会的和谐。
其实每一个儿童包括我们自己的孩子都生活在一个大环境中。正如新城集团董事长发生的这个事件,被害儿童不是困境儿童,但是他们是被害人。所以如果我们的社会环境不够对儿童友好,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是受害者,每一个家长也可能是受害者。
因此,希望大家以后对待所有事件,不管是我们服务的孩子或者是我们自己的孩子,都要想到儿童视角,她或他需要什么,而不是我们需要什么?
我们的课程时间还是固定的每周六晚上,上课方式还是线上、线上、线上,我们不见不散哦!
本营的主旨是“每周三个一”,意思就是每周一次嘉宾主讲,每周布置一道作业,每周进行一次群内作业互评。培训一段时间后,会有一些具体的任务派送,完成者会有奖励哦(500-50000)。
最后,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团队,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成为新共益月捐者,支持中国有可能未来最优秀的公益服务团队。
历史推荐
●一个支持公益人的资助计划
●青少年(儿童)保护公益
●我理解未来十年公益事业的一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