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苹果在肚子里会融化吗?如何给小朋友讲科学
共享教育,共享未来,点击关注童行计划
小朋友们常常会问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问题,比如,苹果在肚子里会融化吗?树叶落下来是因为累了吗?月亮跟着我走,是因为喜欢我吗?看起来天真、充满童趣的问题,其实背后隐藏着小朋友们“严谨”的逻辑,这可是科学启蒙的好时机呢!
今天,身体里住着一个五岁孩子的文轩老师,就来跟大家讲讲,如何在家给孩子讲科学。正如文轩老师所说,独立思考远比记忆正确知识更值得从小培养,科学启蒙的过程,正是帮助孩子学会思考的过程。
上周小爱老师的哲思课讲了《肚子里的火车站》,聊到肚子里面冰激凌山融化的问题,在场的6个孩子里面有3个都坚定地认为:如果把水果冻到冰箱里再拿出来,那么水果也会化掉,最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小爱老师接着问:如果把石头冻到冰箱里再拿出来,石头会化掉吗?
部分小朋友开始犹豫。
小荷:会,石头也会化掉。
小南:石头不会消失的,因为就算是地底下的岩浆最后也能变成石头。
小荷:所以石头会化掉,变成岩浆一样的水。
大家的思维开始变得混乱,小爱老师给出了解决办法:现在大家的意见出现了分歧,请你们回家做一个实验:把苹果切成块放进水里,冻到冰箱里,再拿出来,看看水化了之后苹果还在不在。
课程结束后真有小朋友做了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当然是苹果还在,不过呢,小朋友又开始对水的各种相态感兴趣了。
“是老师要求把苹果冻冰箱里,观察现象的......"
1
童言童语背后的隐藏逻辑
儿童的逻辑非常简单粗暴,重的东西就会往下掉,不能飞一定是因为没有翅膀,太阳月亮都绕着地球转。这些都可以理解。
可是为什么会认为水果——甚至所有东西——冻了之后再融化,就会消失呢?
先别觉得小朋友只是单纯地异想天开,试试挖掘一下他们背后的隐藏逻辑。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说明他们经常见到“化了就会消失”的东西。你猜是什么?
站在小朋友的视角,最符合这个特点的东西是雪糕。雪糕有不同颜色、形状、大小、味道,但化了都会变成水,这时候“雪糕”这种东西就不存在了。
小朋友由此得出结论:任何冰冻的东西化了都会消失不见,包括水果和石头。
就好像get新技能之后恨不得在任何地方都使用一下,小朋友也喜欢把具体的生活经验泛化,推广到所有的场景里。
随着孩子成长,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分类和归纳能力也有了提升,他们就能够意识到经验是有场景之分的,某一种经验只适用于特定的场景。
你会发现,小朋友的天真烂漫也是有理有据的,只是需要引导他们更有逻辑地推理。然而很多成人也经常犯这种错误而不自知,那么孩子自然不容易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
2
从自发思考到主动思考
知道了小朋友的隐藏逻辑,下一步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引导他们。尽可能理解小朋友的视角,知道他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
在文章开头的例子中,小朋友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常识,那就为他们增加新的体验:既然你觉得水果石头冰冻之后再融化就会消失,那我们就冻一下试试吧,现在就试~
培养科学思维和家长掌握多少科学知识的关系不大,最重要的是帮孩子建立“求证”的思维模式。有了自己的猜测后不要止步于猜测,找个方法验证你的猜测,如果没有现成的环境就自己创造一个环境——这就是“实验”。
关于如何培养实验思维,我想单独写一篇文章详细介绍,篇幅所限这里就不展开了。
如果家长不善于讲解科学原理,那就和孩子一起讨论,寻找答案。寻找的过程本身就是思维训练,比记住知识重要得多。
给大家展示几个常用的讨论模板↓
(说明:灰色代表孩子,黑色代表父母)
Tip 1. 不回答,先反问
“妈妈,火箭没有翅膀为什么会飞?”
“好问题,你怎么想的?”
“我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咱们搜一个火箭发射的视频研究一下。”
Tip 2. 有了答案后,继续追问为什么要这样想
“视频看完了,你现在觉得火箭是怎么飞的?”
“我觉得是火推着它走。”
“嗯,有道理,你觉得为什么火能推着它走呢?”
“嗯……就像窜天猴一样,一点火就飞了。”
Tip 3. 重复孩子的观点,补充他可能遗漏的环节
“对哦,就像过年时候放窜天猴一样,一点火呲溜一下就飞走了。”
“阿童木也是火推着走的。”
“对啊,阿童木,还有钢铁侠。你猜猜如果人在脚上绑两个窜天猴,人能飞吗?”
“不知道……”
Tip 4. 如果熟悉相关领域,可以定向引导
“我们找找有没有人这样做。”
(可以找网上各种神人脚底绑可乐升空、各种喷水喷气喷火的单人飞行器、各种科幻片里依靠火力推动升空的视频。)
Tip 5. 结合真实场景和案例,图片优于说教,视频优于图片,模型优于视频,实物优于模型,亲自动手操作优于实物展示。
“你觉得有意思吗?”
“有意思,真好笑。”
“ 这周末咱们去博物馆看火箭吧,听听讲解员怎么说的。”
“好!”
总的来说,独立思考远比记忆正确知识更值得从小培养。
如果经常简单粗暴地纠正小朋友,他就会习惯于直接相信大人,并失去主动探索的信心和乐趣,停止思考,盲从权威。
当孩子出现成人看来显而易见的认知错误时,不妨先询问或推测一下小朋友的隐藏逻辑是什么,再引导他叙述完整的推理过程(说错了不要紧,重在帮他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步骤),最后带他看看更大的世界扩展认知,一起提出新的观点。至此,孩子认知世界的拼图又可以增加一块了。
文章最后,让我们来围观一位科学家爸爸是如何帮助女儿建立逻辑思维的吧。
某次吃饭,桌上两岁半的女儿奶声奶气地问:“爸爸你为什么有胡子?”
物理学家爸爸面带微笑,柔声细语地给女儿解释:“绝大多数男性成年之后都会有胡子;爸爸是一个成年男性;所以爸爸有胡子。”
女儿:“……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
12
王文轩
南开物理化学硕士
童行“月球基地”项目课程设计
童行计划导师
童行计划开课啦!
童行书单伴读课,5大哲思领域,25个探索主题,100本精选绘本深度解读,关注即可免费跟随学习!到公众号页面点击 计划→童行课程 可了解全部详情。
童行万物启蒙音频课,由不到30岁当博导的浙大教授王立铭倾情讲授,带孩子跟着最会讲故事的科学家爸爸全景看世界,喜马拉雅平台正在发售!
更有线上大咖直播课、线下深度哲思课、城市探索课,敬请期待!
扫描文末二维码,可长期关注我们的更新。
理想走在现实之前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本周五下午5点,童行ASK大咖直播间将迎来郝景芳、刘慈欣两位老师,跟小朋友们一起讨论未来什么样?点击阅读原文近距离围观孩子们与两届雨果奖得主,面对面畅谈未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