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想教孩子点什么?
以下文章来源于妈妈的红豆粥 ,作者吕丽莹
五一时候,我带孩子去参观了一个光影展览。展览很有意思,主题是将生活中的光影色彩之美在一两分钟内集中呈现,让观者自己体会和理解。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应该都很容易欣赏这种靠近直觉的美。
参观的大部分都是带孩子的家长。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地听到提醒和发问:
你看那个红色的,它为什么是红色的呢?
月亮出来了,快看月亮!
他们怎么了?他们吵架了吗?
看小鸟,小鸟飞走了!
好漂亮的烟花啊!
……
这些话都不是小孩说的,而是来自陪同的大人们。那小朋友们的表现呢?跟我家红豆差不多,大部分都默不作声、目不转睛。
于是,我也常常听到的最后一句收场的话:走吧走吧,去看别的吧。
这样的话听了太多遍之后,我心里想的是,为什么一定要教给孩子点什么呢?完整地体验一下不好吗?
似乎在每一个当下的体验里,我们都会希望孩子从中学到点什么,至少多看点什么,觉得这样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才没有白费。
想起前些天在童行火星群里的讨论,有个妈妈问了一个问题:孩子喜欢反复阅读一些“没营养”的书,是否需要干预或者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呢?
我当时的回应是这样的:
首先得说,反复阅读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儿,很多孩子都喜欢“安全的故事”,也就是看了这一页知道下一页会发生什么,这样的内容会让他们很安心。
然后是反复阅读其实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无趣,孩子对于一本书的理解是不断加深的,看画面、读故事、理解情节之间的逻辑、预测故事发展进程、构建同现实的联系,这些都会在一遍遍的阅读中实现,这也是我们说的:孩子的能力是螺旋式上升的。
之后是“没营养的书”,我不太确定你说的没营养具体是指什么,不过我对于读书的态度是开卷有益,并不是说看章节书比绘本高级,看科普书比故事书靠谱,不同的书都有不同的收获。
纯图画书也需要看得懂画面之间的逻辑,推断情节的发展,发现有意义的细节,这些都是阅读能力的一部分。
如果觉得孩子老看“没营养的书”的书,可以选一些类似但不同类的书给他,轻推一把帮他扩展一点点,但不需要想办法转移注意力,很多时候孩子的学习是内隐的,也就是短时间内都看不到进步,但他只要有兴趣,就在不断地自推学习,这一份好奇心是最需要我们保护的。
接下来我们讨论了一个更有意思的话题:孩子的内隐学习到底会持续多长时间?
当然了,这个问题绝对没有统一答案,每个孩子的兴趣、节奏、理解能力都不同,但这背后隐含的心态很有意思,类似于:好吧,我知道内隐学习是学习的必经阶段了,但是,这个内隐到底要隐多久?
这让我想到了很久很久之前听到的一个概念,叫“进度条”。
这个概念强调说:知识学习也要有进度条,当你知道自己处在知识地图上的什么位置时,会更容易坚持下去。
比如,追女神为什么容易放弃呢?因为看不到进度条,不知道自己离成功还有多远,追着追着就自我放弃了。
其实这里隐含着一个假设,如果结果是不好的,那么过程就没有意义。过程的酸甜苦辣如人饮水,很难观测和衡量。但结果就明确多了,看到了结果,说明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迫切的想教孩子点什么,输入一条信息,盼望看到一个结果。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处处都在强调获得感的社会里:
买玩具,广告说的是开发大脑、锻炼精细运动能力;
买绘本,到处都在讲情商培养、社交能力、科学启蒙;
给孩子选个课补充点课外知识吧,又是天下名师,又是三个月解锁新技能;
……
且不论广告效果能不能达到,反正一眼就能看见进度条终点的大饼,我自己掏钱都能掏得特别爽快。
结果当然是重要的,有预期的结果会让我们的投入更有热情。比如带孩子看展览,如果觉得她会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我会更能忍受周末的舟车劳顿,包括来自不睡午觉的娃的精神折磨。
作为普通父母,从内心深处,我是希望孩子能学到点什么的,希望她的每日活动能有点“教育意义”,即使是瞎玩,也能玩出花样、玩出深度、玩得触类旁通、殊途同归,最好还能同时解锁多项能力。
我把她带到了这个世上,当然希望她有一个好结果。但我的期望归期望,孩子的学习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先是输入,在体验中、在活动中、在父母师长的讲授中,得到了一个一个的知识,再是内化,通过理解、练习、消化,也就是我们说的把知识变成了自己的,之后是输出,也许是实际的操作,也许是真实的实践,也许只是思考和表达。
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每个人都在独立建构着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具体的情境,在环境中与人和周围世界产生互动,学习就是这样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去学会被传授的知识。
传统的知识讲授一派,倾向于认为知识是阶梯,或者是树形图,一步一步,一点一点,攀登高处,或者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里面隐含的假设是:知识的学习是线性的、有终点、有方向的、有主干和旁支的,有最终的结果,比如登上知识大厦,或者占有知识大树。
不过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我们学到的知识真的那么有层级、那么好规划吗?
当然也不是的。
最近看到了两个比喻特别有趣。
一个来自创新型的学前教育实践瑞吉欧的开拓者路易斯·马拉古奇,他说,知识是一团互相缠绕的意大利面。考虑到他是个地道的意大利人,会更能体会这个比喻的妙处。
知识不是规划好的网络,而是从一点出发(基于当下的情境去建构),中间有停顿、有纡回、有纠缠、朝着各个方向发展,知识有着各种各样的组织方式,任何两根面都会产生联系,而这个联系是完全个体化的,最后的那盘意大利面,每个人都不一样。
还有一个比喻来自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和伽塔利,他们说,知识是根状茎。看到这个比喻,我马上想到的是昨天给红豆讲的地下生物们,类似土豆这种。这个比喻没有意大利面生动,但也很形象。
与意大利面异曲同工的是,这些根系是自然发散的,虽然有共同的起点(一棵植物),但没有固定的终点,它们向各个方向发散,彼此之间相互交错,同地上不同,它没有根、主干、枝叶的区分,不需要按部就班地按照一定逻辑去组织,是一种多重构造。
我们都特别希望孩子能多学点知识,这样细小的点构成了他们认识世界的基础,但真正的知识到底是什么?应该是对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的理解和解释。
一个确定的知识,如果不理解,对学习者来说就是阅后即焚了。学习并不是传播和复制,也不是达成一个结果进军下一个,它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充分地理解和感知,充分地内化和吸收,建构起一套自己的理解世界,解释世界,进而可能改变世界的方法论和价值观。
所以相对于讲授和教学,更该做的是倾听和对话。教育者倾听思想、倾听过程,通过对话来支持和帮助孩子。瑞吉欧中对此有一个很形象的表达,叫做“与孩子玩球”。
倾听和对话的过程就像与孩子玩球:你抛过来,我再丢回去,抛来丢去的过程就是互相适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球技自然得到了提升。
陈忻老师有一句话让我感受很深,她说,教育者(老师和父母)的角色到底是什么呢?不是leader,不是你不懂我来教你,我来引领你,而是facilitator,是我来帮助你,但你掌握主动权。
童行教研团队在研发给孩子的课程时,也一直秉承这个思路,我们希望孩子在一开始,就接触由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精心挑选的有sense的知识,但从来不预设:我说了什么,你就要会什么。
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输入到输出需要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角色是facilitator(帮助者),我们精心组织最适合孩子的讲述方式,提供能引发孩子兴趣的知识卡片和背景知识,设计能引发孩子思考的问题和任务。
我们的愿景是,帮助孩子一步一步的搭建属于他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们希望能通过童行的课程设计,将倾听与引导引入其中,在知识与孩子之间搭建桥梁。但教育的本质是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也希望父母们在这个过程中做一个facilitator,跟随孩子的兴趣,帮助他的成长,最终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12
吕丽莹
北外语言学硕士,多年幼儿教育从业者
儿童语言及认知发展专家
童行计划导师、三岁红豆的妈妈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共享教育共享未来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