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需要不一样的主动 | 教育冷知识与成长新视野

李嘉文 童行学院 2019-11-30


把少有人发现的家庭教育冷知识掰开揉碎,讲给你听,

为你和孩子的共同成长送上一副广角镜。



作为父亲和终身学习者,我认同李笑来老师对知识的定义: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经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决策:


  • 送孩子去读哪家小学,是一个决策;

  • 今天中午吃什么,是一个决策;

  • 买不买孩子想要的东西,又是一个决策;

  • 跟孩子聊天讲故事具体讲什么,也是一个决策;

  • 孩子不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要怎样引导他们,还是一个决策;

    ……


今天跟你分享的主动思维,可以帮助你跟孩子相处时,做出收益更大的决策,希望你喜欢。



贺涵的小心机,教育的大智慧


去年有一部挺火的连续剧,是靳东和马伊琍主演的《我的前半生》。


那时候,刚好陪太太刷了其中一集,就在这一集里,贺涵跟子君儿子互动的情节,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跟你简单交代一下剧情:


子君跟丈夫离婚后,带着儿子搬到公安大院暂住。从 200 平的豪宅搬到 90 平的小房子,儿子对新环境各种不适应,各种吐槽。


就在子君喋喋不休地给儿子讲道理,企图说服他住下来的时候。子君的好朋友贺涵打破了僵局:我们一起来砌机器人吧,然后跟机器人在这个房间里并肩作战,一起打怪兽,可好?


对广大观众来说,这也许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情节。但作为父亲,在我眼中,这个细节非常值得反复推敲,你且听我细细道来。


如果说,子君的说教是应对孩子的闹心而做出的本能反应,属于被动为之的话。那么,贺涵的做法,就是有意识地超越小孩的情绪问题本身,通过机器人这个“外援”,扭转僵局,把场面的主导权悄悄地从小孩手上拿了过来,是主动为之。


说起主动,我们脑海中可能会浮现起这些片言只语:


  • 她做事情很主动啊

  • 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而且非常主动地改正了

  • 服务员主动走过来,问我需要什么

    ……


总结起来,就是“主动去做某件事情”。



相比之下,贺涵展示的主动,体现了更有价值的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他把说教的情境,重新框定为邀请孩子打怪的情境,从对抗变成合作,从居高临下变成并肩作战,曲线救国,成功说服孩子住下来。


贺涵的妙笔之举,与行动科学源头著作《改变》的核心思想遥相呼应:↓


重新框定是指将人们赖以理解或经验某种情境的概念与情绪的假设或观点,改变成另一组同样也能‘符合事实’(甚至更好)的设定,经过这一转换,该情境对人们的意义已全然改变。


《改变》把这种重新框定情境从而改变意义的策略,叫第二序改变。与之相对,子君的被动说教属于第一序改变


我们不妨把第一序改变想象成聚光灯,在视野所及范围内看到的只是本能反应,这种有欠思考的本能反应往往是低效,无助于改变局面。


第二序改变更像是广角的探照灯,让我们看到本能反应之外更广阔的可能性,找到破局之道。


第二序改变浑身散发出一种主动跳出盒子思考的气质,我更愿意管它叫“主动思维”。这种思考方式恰恰是我们在孩子教育中的盲区。


在我们的概念里,主动通常跟积极、进取、努力这些词绑定在一起。我们会鼓励孩子主动去学习新知识,体验新事物,开拓眼界。但极少想到,还需要培养孩子掌握这种更有智慧的主动思维。



解剖主动思维


你可能第一次听到这种思维方式,如果你希望更深入理解它,不妨再听我讲一个故事。


资深媒体人吴伯凡老师分享过小说里的一个故事:


改革开放初期,老干部乔光朴主动请命,接管经营不善的重型电机厂。厂里有些人跟他曾经有过一点摩擦,知道他要空降以后,想尽办法赶走他,至少给他一个下马威。


乔厂长第一天上班,经过工厂门口的通告栏,看见上面贴了几幅讽刺意味的漫画。画中主角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正当旁边围观的工人都等着看他发飙的时候,竟然看见他兴致勃勃地欣赏这组漫画,边看边点头微笑,对旁边的人说:


“谁说我们厂没有人才,这个漫画画得多好啊。这画的是我,惟妙惟肖,哪天我就专门请他给我画一组漫画。这个太好了,现在我们厂既要抓产品质量,还要抓产品设计,要加强设计科的工作。


你们赶紧打听,这样的人才我们千万要重视,你们设计科一定要把这个漫画的作者找到,让他明天就到设计科去上班。”


话音刚落,现场气氛马上从尴尬紧张的冰点,变成兴奋沸腾的热络。


在这个故事里,摆在新厂长面前的是一个明显不过的默认选项:情绪脱缰,任由这组漫画点燃自己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把火,盛怒之下勒令彻查追究始作俑者。


这个选项太有诱惑力了,理智的余额稍有不足,就会把当事人的心智俘虏。幸好,乔厂长掌握了主动思维,因此他主动出击,逆转情境,掌控局面。


讽刺厂长的漫画加上围观的工人,本来搭建的是一个让新厂长当众出丑难堪的情境。但机智的乔厂长把它重新框定为“新厂长通过漫画挖掘潜在设计人才”的情境,轻松化解了尴尬,越过了陷阱,顺势彰显出自己的大度和慧眼,赢得工人们的点赞。



  • 为什么他能够跳出默认选项,重新框定眼前的情境和意义?他到底是怎样做到的呢?

  • 主动思维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黄金思维圈可以帮我们揭开谜底。


黄金思维圈是联合国顾问兼美国资深广告人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由外及里分为三个层面:


what:我们在做的事情(行为、结果)

how:怎样把事情做好(方法、手段)

why: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目的、原因)


黄金思维圈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从 why开始思考,把宏观层面的目标想清楚,再围绕清晰的目标制定做事方法(how),具体分解出任务(what)。


来,现学现卖,我们用黄金思维圈的框架来分析乔厂长的主动思维:


Why | 

我作为一名身负重任的新厂长,来到这里的目的是帮助这家工厂扭亏为盈。


How |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首先要让大家都信任我、认同我,进而团结大家,重振士气,找出经营问题,改善生产效能。这是我作为一名厂长,在做决策、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的主要原则。


如果我第一天上班就被激怒,动用厂长的权力追究始作俑者,这样做能够让大家信任我、认同我吗?能团结大家、重振士气吗?


显然不能。相反,我应该跳出被漫画激怒的坑。从大局计,像一个有战略眼光的厂长一样去思考。


我应该这样想,假如换做一位有战略眼光、而且跟这组漫画的内容无关的厂长看到漫画的时候,他会想什么、做什么呢?


What | 

他应该会很赞赏这组漫画的创意,并且抱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心态,把创作者找出来,把他安排在更能够发挥所长、创造价值的岗位上。这样做可以很好地激励大家,也为自己树立了善于挖掘人才的领导形象。



把主动思维请进教育之门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嘀咕:刚才的故事讲的是厂长化危为机,能给我讲一个教育相关的案例吗?别急,案例已经为你准备好了。


这是知乎上的故事,答主分享自己十岁时的一段影响深远的经历。


当年的他想买一套牛津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上、下编) ,这套书六百元左右,在当时算得上一件入门级的奢侈品。


要是其他家长听到儿子这般诉求,要么咬咬牙给买了,要么嫌贵不肯答应。很难摆脱聚光灯下的窄视野,抛开简单粗暴的本能反应。


但是答主的父母处理得十分“主动思维”:他们没有直接答应或拒绝这个要求,父母要求他用刚安装的PPT 97版做一场小演讲,用15分钟讲清楚三点:


  1. 买什么

  2. 为什么要买

  3. 买了有什么好处


能说服父母的话,就买。


男孩为了心爱的百科全书,燃烧自学成才的小宇宙,从零开始学PPT设计,设计 15 分钟的演讲内容,成功说服父母,拿下了心头好。


十多年后,少年已经成为培训师,他回忆起这件往事时,感慨 98 年是自己的“培训事业元年”。


见贤思齐,我们来剖析这对父母的思路:


Why | 

为人父母,我们应该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给孩子创造成长空间,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How | 

给他买这套书,固然能让他学到更多知识,但培养不了他的能力。这次也算得上是大宗商品采购,不妨就考考他,创造一个机会让他试试说服我们俩为什么要买这套书。这样不就能够锻炼他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了吗?


What| 

结合刚安装的PPT,请孩子用PPT的方式来做一场小演讲。


如此一来,他们把普通的消费情境重新框定为锻炼孩子能力的学习情境。想象一下,如果戴上主动思维这副广角镜,在生活中多多挖掘这种锻炼能力的机会,是不是能给孩子更好的成长土壤?


比如,跟孩子一起逛超市的时候,请他帮忙整理要买什么东西,统计花了多少钱,借此锻炼他的统筹能力、计算能力,就是一种可以马上做起来的尝试。



怎样培养孩子的主动思维


那么,孩子的主动思维,我们又该怎样培养呢?


关键就是,把孩子喜欢的东西当火种,点燃他们内驱力。


举一个我家女儿的例子。


最近我想教她认字,但我希望她发自内心地喜欢认字,主动认字。于是,我找来了一个好帮手,她最喜欢的迪士尼公主们。


我跟她说:Hey,最近咱们搞一个生日派对会怎样?你想邀请哪几位迪士尼的公主?


她一听就来劲,一口气翻了几位公主的牌子:乐佩、仙度瑞拉、贝儿……嘴巴都快跟不上脑袋了。


我连忙说:别急,宝贝。你说一个名字,爸爸就在本子里写一个,写完就是我们的邀请名单啦。


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她的眼睛虔诚追随我手中的笔。


我呢,边写边读,写完逐字指读,全部写完指给女儿自己读,以确认名单为由,又带着她念了一遍。变换着花样,一个字一个字种在她心里。她兴趣浓浓,我心花怒放。


剧情发展到这里,该合上小本了。


且慢!灵光疾驰而至,抢过剧情手中的方向盘。


“我想到一个主意,我们可以用这个小本本开一家幼儿园!刚刚写了公主名字的那一页就叫公主班。你看,还有很多班是空着的。要不你来当园长,我来当副园长。我们继续开新班,好吗?”


平时角色扮演也玩过不少,但园长还是第一次当。兴奋不在话下,她连忙说,在公主班隔壁开一个小鱼班,把她认识的鱼都“编”到这个班里。新开一个班,就在她心里多种十几个字。


从此以后,每当她看到好玩的东西,有趣的动画片,就跟我说:爸爸,咱们开一个新班吧。


如此一来,一个干巴巴的认字过程,在小本本里摇身一变,成了陪伴她一起成长的游戏。


一路走来,我经常会随手捡起火种,在她心里点燃兴奋,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给一件事、一个情境赋予自己喜欢的新意义。


希望火种带来的光,照亮她前方更宽广的路。



12

李嘉文

中山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

多年教育从业经历,从婴幼儿到青少年均有深入了解

终身学习践行者,童行计划导师

以女儿为灵感的奶爸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共享教育共享未来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推展阅读


应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家奶爸有办法!

如何让孩子爱上科普书?

苹果在肚子里会融化吗?如何给小朋友讲科学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四个关键点,你注意到了吗?


想要学习更多实用的教养知识,点击这里就好啦~~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