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多少知识,才能过得好这一生
写在前面:
上学时学过的专业知识你还记得么?书本上的一句句理论又该如何运用到实践中?我们是否因为曾经的教育而真的变得更优秀了?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可以带给人什么?这些思考,在今天的文章里,都会分享。
周一
观点 📖
全文共3888字,阅读时间12分钟
🌿🎨🌏
1
以前上学的时候,常有一种感觉,学了很多学科加起来,仍然觉得有一部分是空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下课之后,上课讲授的所有知识,都与生活里真正挂怀的事情无关。生活里真正挂怀什么事情呢?挂怀自己的长相不好看,挂怀自己穿衣服土气被人嘲笑,挂怀自己喜欢的男生似乎注意别的女生,挂怀班里的人际关系冷淡,挂怀未来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有这些事,似乎从来不出现在任何学科课程里。
这样的困惑,让我在学习很多学科课程的时候,感觉只是脑在动,心一点都没动。
这些事情,与自我和世界有关的事情,该到哪里去学呢?
大学时,我也想过教育的作用。教育到底能否带给人一些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
我原本以为这个问题是否定的。在我惯常的经验里,学校就是学知识的,只教干货结论,考核确定答案,不带内心情感与价值。我原来也以为人的情感与价值是无法在教育中传递的,因为这些价值一旦在学校灌输,就会变得索然无味而充满僵化。
学习走脑不走心,我以为这是天经地义的。
让我发生改观的,来源于大学里的小说课和社会学课,我去旁听中文系的小说鉴赏课,又去旁听哲学系的古代社会课。在那些课上,老师会讲到安娜.卡列尼娜在自杀之前漫长的内心独白,或者讲到古代知识分子如何自我定位。那些课充满不确定性,要么是老师给我们开放性问题,要么是几个老师相互之间争论得激烈。总而言之,在那些课堂中,人生的价值和世界的规律是值得探讨的,可以被质疑的,也是可以表达观点的。
那个时候,我第一次觉得,知识课堂也有那么一点贴近人生抉择了。
2
直到后来过了很久,我读到这样一句话,内心强烈地震动了一下:“聪明的教师会研究经典的文学及艺术作品,以揭示人类一直困惑不解然而又顽强摸索的理想。”
“人类一直困惑不解然而又顽强摸索的理想”,这句话戳到我心里最深处。很长时间,我心中一直有困惑不解而又顽强摸索的理想,在茫然中寻找答案,兜兜转转总是回到原地,有不懈追求却又没有出路。这是我生活的力量来源,也是我生活脆弱的来源。
在我看来,如果做教育,如果说教育有一份核心目标,那不外乎就是让人摸索出困惑而顽强的人生理想的解决之道。
而又有什么样的课堂和什么样的教师,能揭示困惑人生的秘密呢?
这就涉及到,如何在教育中,引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人生价值是可以被教育的吗?这里会遇到多种回答:
回答一:可以的,应该有官方标准答案,告知大家价值观;
回答二:不可以,人生价值应该是一人一个样,自己说了算,无法教育;
回答三:可以的,可以冥想抽象名词的哲学含义,得出答案;
回答四:可以的,可以从知识中学习获得理性,再以理性对话的方式思考价值。
以前小的时候,我倾向于回答二,因为太讨厌灌输,因而宁可相信价值观问题是自己的问题,是不可讨论的。
然而,当我学的经典著作多了,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经典的意义就在于思考那些始终存在的问题。在经典著作中,对人生选择和人生价值的讨论,是通过逻辑推理、人物故事和富有激情的创作,来加以传达的。事实上,价值领域是可以通过理性思考和交流来辨析的。对于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自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爱,什么是理想,都不是有唯一答案,而是可以加以理性思考的。理性和情感价值并不矛盾。
现在,我相信的是回答四。我不认为人生抉择和人生价值是能靠灵修得来的智慧,这些问题,本身都需要从大量学习中摸索答案。什么是学习,不外乎就是从前人积攒下来的经典智慧中,获得对自己人生成长的启示。
对于价值问题,很多成年人依然迷惑,依然面对自我的崩塌、爱的困境、人生的难题,找不到答案。只有理性思考留下的信念,是我们面对自我、面对人生的真正心理基石。
3
为什么我们学校里的学习,很难带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理性和价值思考?
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同的教育模式,从根本意义上目标就是不一样的。
我给大家看看下面的两个模型:
第一个模型,根本目标是学习成就,此时的性格教育和思维教育,都是导向学习成就。为什么让孩子学习名人金句?因为以后可能考试有用。对价值的引导,是以能帮助学习提高多少分数来衡量的。这个时候,价值引导并不是真的价值引导。因为真正的价值引导,必然是开放性的,能够思考和讨论的,留有自我探索空间的。
第二个模型,根本目标是更好的人。因此是完全反过来的,对情感价值的引导,并不是导向学知识;恰恰相反,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学会更好地处理情感价值问题,过好人生。在这个模型中,对知识本身的考察不是第一位的,而是在意知识背后的思考过程,在意知识与生活情境的交互关系,在意孩子有没有从知识背后,获得自我探索的精神。为什么让孩子学习古代贸易史,是为了让孩子了解:处理与他人的矛盾,是从古至今人类都面临的困扰,交换是一种化解矛盾的智慧,你可以想一想还有什么其他方式,你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智慧,去处理你生活中的疑难问题。
不能与内在自我成长相连的知识,都是架空的知识。
4
上面画的第二种模型,就是通识教育模型。
通识教育让孩子学习很多学科知识,让孩子见识整个世界和宇宙,让孩子接触从古至今浩如烟海的智慧经典,但并不是为了陷入知识的海洋窒息,而是为了把世界装进孩子心里,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在《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中,有一段我最喜欢的话:
然而,人的人格不能被分解成几个独立的部分或品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整全的人(the whole man)。有人曾精辟地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好”人、“好”的公民和有用的人。“好”人的意思是内在的完整、泰然自若、坚定的人,它归根到底源于某种完满的人生哲学。人性的完整不是除其他四种能力之外的第五种品质,而是与它们相一致的,并且也是它们的结果。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而人性包括直觉、情感和智力。
”这里提到的这句话,“好人的意思是内在的完整、泰然自若、坚定的人”,是整本书里最重要的一句。这里说的“好人”或者“整全的人”,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慈善的好人、受人欺负的好人,而是从“完满”“坚定”意义上的好,也就是内外一致、前后一致的人,就如同古人说的君子如玉,内在完整不残缺,遇到风吹雨打也依然保持自我。
一个内在完整而笃定的人,是一个可以接受自我而仍然纯真的人,是可以经得起挑战而不崩溃的人,是可以坚持自我个性,又与他人协调的人,是一个努力去做自己认同的事的人,是一个内心深处有基础善意的人。“好人”是可以自我定义的人。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能自我内心泰然的“好”人,在此基础上再追求卓越。
而这种标准,一个完整、泰然自若、坚定的人,也可以看作我们对孩子的基础期望。当孩子有一天能够挺过对自己的质疑,能够抵抗至暗时刻的压力和繁花似锦的诱惑,他/她才可能真正成为任何领域的杰出的人。这种“好”人的状态并不容易在短暂的课程里培养达到,但教育者可以让自己向这个方向努力,从而让孩子感觉到。
任何领域的专业学习都是有益的、必不可少的。但只通过专业学习,是无法让人过好这一生的。通识教育不等于多个专科教育的合集,它是让知识变成人生智慧的教育。
通识教育是以人格成长为目标的教育。因为人格是整全一体的,因此知识需要是全面的,它让知识进入孩子心里,最终的愿景不是孩子的飞黄腾达,而是孩子的自我照亮。
5
通识教育的理念,该如何落地?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父母和教育者要怎样去做,才能让孩子成为更加完满而笃定的人?
这些问题并不容易一次性回答完成,因此,从今天开始,我会把我在整个过程中的学习和思考,转变为一系列有关通识教育的文章,每周一发布连载,其中汇集了之前写过的部分内容,但是进行了编辑整理,也有从前没有涉及的方向,这次综合探讨。
完整的人:《学多少知识,才过得好这一生》
自由精神:《大局观: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理解世界:《为什么看待世界的认知框架很重要》
有效思考:《你是否了解知识背后的精神力量》
情感沟通:《按本来面目生活,是最高境界》
决策行动:《若不能付诸行动,我们不夸夸其谈》
文明价值:《人类群星璀璨时:为什么要学经典》
所有这些文章,会和我在过去三年写作的其他教育类文章一起集结出版,预计六月左右上市,到时候会在童行学院公众号上发布消息。
通识教育是童行学院的理想,也是童行学院内在的笃定。
在过去两个月的时间里,实际上童行学院面临了极大的生存危机。商业市场的不景气,因疫情导致的形势变化,都让童行学院一度面临资金流的压力,也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面对自我内心世界,面对至暗时刻的压力和抉择的困难。
无数公司选择了转和退。转型去做短期能挣钱的事情,或者退而求其次,裁员躲寒冬。也有无数人给童行劝导和建议,让我们现金流为王,学一学当下来钱快的套路。但童行学院最终还是选择了不转,不退。如果连我们都不能顶住压力,将承诺的教育理想坚持下去,又怎么可能教育孩子在生活的困境中坚持笃定的心?
教育者的教育,最终就是教育者的行为。我们在艰难中依然更新课程,推出二月免费学,组织免费社群,让大家在疫情中彼此温暖。我们总是相信,人心的力量,才是走得最长远的力量。
很高兴我们没有放弃,顶住压力继续前行。也很高兴能有无数爸爸妈妈和小朋友,表达他们喜欢《童行学院:时空之旅》的课程。在刚刚过去的二月,我们最大的欣慰和满足,就是每天都在群里听到来自父母的心声:什么时候才更新下一课呀?我家小朋友真太喜欢了,每天抱着屏幕等更新。
父母和孩子能喜欢,我们所有付出的努力就都是值得的了。
我们的一节课,制作起来真的很难,下面一个短片大致介绍了制作过程:
我们相信,唯有在所有这些细节上追求极致,才有可能将我们的教育理想真正落地生根。制作课程的过程,基本上整个产品团队都需要一周六天,每天14小时工作量。但我们为此,心甘情愿吃苦。因为这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我们内心有光,想要向光而行。
《童行学院:时空之旅》课程在3月6日即将结束免费学活动,届时会恢复付费购买状态。最近一周开始最后一波“疫情特惠”,以最低价格推出年卡和永久课卡,欢迎感兴趣的朋友趁最后一周的时间体验及购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童行学院:时空之旅》下载链接。
《童行学院:时空之旅》购买链接 ▼
互动话题
作为童行的读者,你对通识教育有什么了解么?你有参加过童行的通识课程么?欢迎留言写出你的感受!
拓展阅读
12
郝景芳
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得主
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硕士、经济学博士
童行学院创始人,2018年世界青年领袖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tianxiaotu@tongxingschool.com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