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对话杨澜六神磊磊河森堡:从名人的人生中,我们能够学到什么?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本文看点:
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面对未知的将来,他们将可能遇到哪些有趣的职业,又将会怎样选择自己的职业人生呢?
为了帮助青少年了解职业百态,2022年童行书院将会做一系列“了解职业人生”的直播,邀请包括科学家、创业者、影视人、媒体人、艺术家、IT工程师、投资人、教育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贸易人、博物学家等各领域的大咖,来到直播间,对谈人生成长、职业发展,介绍各行各业工作现状、畅想未来。这一系列直播是“童行书院少年成长计划”的一部分。
我们为什么要做“少年成长计划”呢?
十几岁的少年对于未来是迷茫的,也很难在平时生活中接触到这么多各行各业的有意思的人。他们不知道各行各业都是干什么的,怎么进入到这一行,也不清楚自己将来要选择什么专业。
“了解职业人生”请到的嘉宾,每个人都有着有趣的灵魂,也有着丰富的职场经验。童行书院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直播对谈,让孩子们了解到嘉宾是如何成长、如何找到自我人生方向的;了解到这个职业的发展和前景;如果对这个职业感兴趣,自己需要做怎样的准备等等。
希望“童行书院少年成长计划”能给少年打开眼界,拓展职业认知;也希望能给成年人带来启发,促进终身学习。
周四
视野 🌏
全文共5040字,阅读时间13分钟
🌿🎨🌏
河森堡:
持续沉淀,将人生经历融入故事里
嘉宾简介:
河森堡,1988年出生,201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国家博物馆讲解员。以自创的故事化讲解模式,让枯燥的知识变得引人入胜。2016年6月起,在知乎上发表科普类文章,成为月入“10万+”的知识型网红,代表作《进击的智人》。
读书时期的河森堡,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他会选择国家博物馆,成为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播者。从小热爱文学的他,梦想着考上影视文学系。然而造化弄人,他被调剂去了计算机系。在他的眼里,编程、机械语言枯燥乏味,他的热情在于给人讲故事,讲述起承转合、跌宕起伏的生命故事。出于兴趣,毕业时他选择了一份与专业完全无关的工作——到国家博物馆讲述历史。
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了怀疑:在展厅里给人讲历史,讲述已经离现在很遥远的商朝的祭祀礼仪、三公九卿等等,似乎和生活没有关系。他怀疑自己每天只是在耍嘴皮子,在练习一个无用的技能。这样下去,会不会被时代淘汰?
一位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老师说: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任何时代都不会挨饿。为什么呢?因为故事是人类的刚需,故事可以跨越国界、跨越文化。河森堡决定,将讲故事这门手艺好好的做下去,发扬光大。
在国家博物馆的6年时光里,他与3305件文物亲密接触,和50位专业学者探讨学习,不断沉淀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体会到,任何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技巧上的事情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向观众展示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曾经读过的书、上过的学、经历过的事件、听过的音乐会、看过的电影等等,都会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成为灵魂的一部分。当你讲述的时候,这些东西会从身体里弥漫出来,成为真正个人化不可复制的特质,想藏都藏不住。
讲述的多了,他也愈发意识到,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会影响到讲述的专业性。当今世界越来越复杂,如果一个人局限在他的生活里面,如何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怎么去理解一个更大的世界?河森堡的体会是:学的越快,就会越学越快。因为新的知识往往不是凭空记住的,而是新知跟旧的知识产生了联系。
所以,孩子在小的时候,如果能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底盘,此后的学习就不再是一个个纷繁复杂的碎片,而是往底盘上添砖加瓦,不断扩大,这个时候学知识就会变得很快。
在国家博物馆的工作是一个很幸福的职业,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很多闲暇时光,但也面临一个现实问题:收入并不那么高。面对这个问题,河森堡有着自己的思考。比如,一份外卖值20元,我们也可以选择花2000块钱吃顿饭。花2000块钱吃的这顿饭会比吃20块钱的饭要满足100倍吗?显然没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金钱能给人带来的满足感是迅速递减的。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什么?来自于对未来的预期。比如,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在这个领域里,你的状态是往上的,明天的你会比今天更好,后天的你会比明天更好。这种向上预期,会深深的影响你的情绪,给你带来幸福感。所以就是《基督山伯爵》中最后一句话:“人生的奥秘都在这两个词中:希望与等待”。
找到自己的爱好,在这个领域里深耕,这就是幸福。
杨澜:
勇于尝试,做自己想成为的人
嘉宾简介:
杨澜,1968年生于北京,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媒体人、传媒企业家、慈善家。1990年至1994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2000年创建第一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卫星频道—阳光卫视。2001年制作并主持国内首个高端访谈电视栏目《杨澜访谈录》。2005年创办《天下女人》,2021年发起打造了全新女性励志纪实访谈《你好!大女生》。
对于很多人来说,“杨澜”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已经成为了成功女性的代表。然而,她的每一次职业切换,都曾面临别人的不解和质疑。透过这些经历,让我们看到更为真实的职业人生。
1990年,大学还未毕业,杨澜被选拔成为央视主持人。很快便脱颖而出,成为业内顶尖人物。从业过程中,她发现主持人只是完成节目包装的最后一环,参与整个节目的策划、撰稿、编辑,这才是个完整的创作。于是她开始学习做编导,想要全方位的表达自己。
然而,外界传来的并不是鼓励,而是对她能力的质疑和“真有野心”的冷嘲热讽。是继续做主持人,还是转型做制片人?她选择了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国外学习国际关系学。读书期间的沉淀,夯实了她向上的台阶。回国之后,她做了制片人,开始做《阳光访谈录》。
在她的人生哲学里,这一生就是要不断尝试。90年代,在民营企业还很稀少的时候,她选择了创业。相对之前的职场经历,杨澜对于创业的过程有个这样的比喻:这个过程就像原本只是想喝一杯牛奶,却养了一头牛。在养牛的过程中如果不控制这头牛要吃什么草,什么时间挤奶,如何灌装,怎么运输,就不可能做出一杯自己想象的那种牛奶,这是一个充满艰辛、挑战和乐趣的过程。
她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修正,问自己“我是不是需要什么事情都要会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一次一次自我提问中,她认清了自己是一个做创意的人,只要是和创作相关的事,总是让她乐此不疲,加班熬夜都没有问题。想清楚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创业者这个角色也做的越发得心应手。
创业过程中,她经历了无数的至暗时刻。杨澜说,外界的评价就像投射在窗户上的影子,有的时候只能忍耐。一个人不会在任何时候都得到公平对待,也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真正的了解你。被别人误解、不理解是常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再走出去。
杨澜离开体制开始创业时,有一个很深的体会,那就是在温室里会抱怨说我这颗树长不高,是因为上面有个棚。出了温室后才知道,什么病虫害、雨雪冰霜、烈日酷暑,都要去承受,如果没有做好迎接风雨的准备,那么请待在温室里;如果决定迎接挑战,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学习和成长的话,那就要走向外面,因为外面的世界还是比棚要更大一些。
于是又有了杨澜的人工智能节目,原来,中学时代的杨澜就很喜欢科学,虽然后来选了文科,但这颗好奇的种子一直在生根。为了这档节目,她大概看了50多本人工智能的书,虽然有些书根本看不懂,但还是以一个文科生的角度解读到了科学发展史上高尚的灵魂和温暖的故事。这个期间她前后采访了200多位人工智能专家,从圈外人的视角让整个世界更多的人去理解这些技术发展,了解人工智能对普通人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杨澜说,要进入一个行业或一个领域,必须要有一颗谦卑的心去做功课。如果要做一个人物专访,她要看10-20万字的书。这些年做了上千个采访,看了一两千本书。
当问到她对于青少年的择业有什么建议时?她说:多尝试!人在踏出去反弹回来的时候,会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儿。她鼓励孩子们多去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六神磊磊:
欣赏文学之美,过有趣有料的人生
嘉宾简介:
六神磊磊,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曾任新华社重庆分社资深时政记者,八年记者生涯后专职自媒体相关工作。多次被评选为年度最具影响力自媒体等。代表作有《你我皆凡人》、《六神磊磊读唐诗》《给孩子的唐诗课》等。
写作的人分为两类,一类人是很早就明确了以写作为道路,还有一类人是误打误撞走进了写作的道路,而六神磊磊则是第二类人。
六神磊磊从小就喜欢阅读。母亲理解和支持他的爱好,给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好书。在古诗词里,他读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善、美”。这些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成为了他童年时期乐此不疲的玩具。
初中时期的男孩子,大多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六神磊磊也不例外,他试着提笔写过一些短篇武侠故事。那时的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调皮男孩,相貌平平、成绩平平,直到高三时才意识到要好好学习,复读一年才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毕业后因为大学期间一些写作经历和兴趣,他进入新华社当记者。但直到此时,他也从未想过会以写作谋生,并且是以武侠解读成为了拥有百万粉丝的博主。起初,他只是想开一个自媒体上的小专栏,和喜欢金庸的朋友一起讨论故事的细节和人物,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就好。没想到会在自媒体上走红。在做了八年记者后,自媒体成为了主业。
关于职业,六神磊磊觉得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有时可能只是连自己都不知道。比如说特别会点菜,这也是一种特别的能力。很多人之所以写作,是因为心里有很多话说不出来,就习惯了通过写日记或者小说的方式来表达,于是养成了写作的乐趣。写作的人往往是非常内敛的。如果一个人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干起来很舒服,不太费力的一件事,那就找到了自己的优势。
关于写作,六神磊磊认为,每个人都会有表达的冲动。有一些话特别想讲出来给别人听,给别人倾诉,这就是写作的基础,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基础。所谓文章的结构就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将想表达的内核呈现出来。写作并不需要将华丽的词藻堆积在一起,而是把观点和内核有逻辑的讲出来。
其次就是文字表达的准确性。你心里想一个意思,落笔的时候就发生可能百分之三四十的偏差,等到读者再去解读的时候,又会产生偏差,所以如何能够准确的传递给读者,是需要去训练的。
最后是多去体验人生,多体验生活。如果决心想写作,那么生活中遇到的好事坏事都是好事,因为都会成为写作的素材。
他认为文学的意义在于它能构建一个世界,让人能看见过去许多年里面重复发生过的千百种人生形态的故事,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过来的。在文学里面看到过一个比较宽广的世界和人生的话,就会有一个更长久的观点和看法,内心会更有力量,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大惊小怪。
从这三位大咖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年龄、职业和成长路径,背后却隐藏着相似的成功密码,那就是:内心热爱,自我反思,知识底盘和深耕。因为内心热爱,河森堡选择了国博讲解员,杨澜选择了制片人,六神磊磊一直坚持写作;因为自我反思,河森堡打破了讲解员的尴尬,杨澜创业开创了一个个“第一个”,六神磊磊走出了记者的写作夹缝;而“知识底盘”和“深耕”则是他们在转向新赛道后依然能够大步流星的底气。
这些成功的密码和童行书院的使命和愿景是非常一致的,童行书院的使命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心中热爱,能够自我实现。通过科学进阶的通识课程让孩子找到学习的内驱力,获得自我反思和调节能力,掌握可迁移,跨学科的通用思维能力,提升孩子的科学、人文、艺术专业知识和素养。
同时童行学院的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也提供给家长心理学和教育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课程,希望父母能够理解自己,理解孩子,理解科学的教育方法,在不焦虑中把孩子培养成面向未来的人才。
欢迎大家加入童行书院,一起同行。
互动话题
有什么名人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tianxiaotu@tongxingschool.com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