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所谓大语文,要怎么学习?
这两年大语文很火,“大语文培训”机构层出不穷。很多人问:为什么叫“大”语文?前些年从来没听说过“大数学”“大英语”,怎么突然变出了“大语文”?今天就来来谈谈“大语文”学习。
文章来自童行书院创始人郝景芳。郝景芳是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硕士、经济学博士,还是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得主。她创办的童行书院是一所真正面向未来的儿童教育机构,是能让孩子积极进取、快乐成长的书院。
童行书院参考了哈佛大学通识教育体系及IB国际教育体系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融合科学、人文、艺术、思维4大学习领域,帮助孩子提升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成长性思维、社会性思维。童行书院希望带领孩子们去理解世界的广博与深厚,帮助孩子发现自我、探索世界,成为人生的主动学习者。
童行书院公号的文章不制造和传播焦虑,相对理性和客观,一直致力于为广大普通家庭的家长提供更多可靠的养育经验和优质的课程。
在童行书院,你可以看到以下关于儿童成长、父母成长的更多内容:
儿童发展的身体与大脑、情绪与性格、智力与语言、同伴和社交
儿童教育理念、知识、能力、思维
父母成长的自我认知、动力目标、能力提升、精神成长
家庭关系中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长辈关系和整个关系系统
系统的通识教育课程
如果你想成为学习型父母,一定要关注它!👇👇👇
文末还为大家精选了100本绘本书单。书单中有给家长的伴读指导,也有知识拓展和思维启蒙。这100本书单全部可以免费获取,请点击名片关注公众号“童行书院”,后台回复“书单”,即可得到全部内容。
全文共5334字,阅读时间17分钟
🌿🎨🌏
01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诗歌
前两天有一次早上带女儿去上学,跟她聊她在学校学习的诗歌。晴晴小学一年级,每天早晨早读的时候都要背一两首诗,小孩子记忆力好,全班都能记下来,开学两个月已经背了一小本册子了。
这天早上在路上,晴晴背了一首清朝诗人袁枚的诗,我问她知不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她说不记得了。我于是跟她讲,学诗有六层境界——
第一层:记忆。也就是能像你这样,把诗背下来。
第二层:理解。也就是能明白这首诗讲的是什么,例如明白“二月春风似剪刀"讲的是柳叶。
第三层:应用。也就是在某些合适的场合,想到合适的诗句,表达自己。(晴晴自己插嘴:是某一天走在马路上,看到柳叶,就能想起“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吗?我说:对,你说得没错。)
第四层:分析。分析就是要想一想,诗人为什么这么写啊?诗人用了什么方法啊?诗人这句诗,背后的含义是什么呀?他的诗里提到了哪些人哪些事?诗人当时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诗人写这首诗是什么心境?
第五层:评估。也就是自己分析一下,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呀?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这首诗和其他诗比起来,哪首更好?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样的?如何看待诗里的态度和观点?
第六层:创作。也就是自己可以写诗啦。
小晴晴认认真真听完了,然后问:这是第一层到第六层,那我们是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年学习一层吗?
我笑了,说:不是的。其实你现在就可以这六层都学习,你现在也可以评价一首诗写得好不好,也可以创作自己的诗歌。只是你学得越多,你这六层就学得越好,也就能写出更好的诗。
后来,当我把这段对话说给其他人的时候,其他妈妈感叹:你这六层总结得可真好啊!我笑道:这哪里是我总结的啊,这是著名的布鲁姆学习金字塔啊。
02
学习能力金字塔与“大语文”
布鲁姆学习金字塔,是教育学家布鲁姆总结出的学习能力的层次。金字塔底部是基础能力,金字塔顶端是高级学习能力。越高层的学习能力,越需要调动学习者的主动学习。
在我们传统的学校里,基本上学习的都是“记忆”和“理解”这两层,差不多是让学生听懂老师说的、记住老师说的,最多是到“应用”这一层,在很多题目里,把学到的知识用进去。只是应用也往往基于记忆——学生不知道怎么用,靠刷题强行背下来应用方法。
这种情况下,整个多年的学习过程就变成了“机械记忆肌肉”的锻炼,就靠大量重复来学习记忆,稍微一放松就忘掉。
但在最近这几年,情况变了。因为高考改革,语文考试开始越来越灵活,需要有更深厚的素养,也需要跨学科综合、跟真实场景相连。于是学生开始无所适从了,语文考试变成了最难以捉摸的一科,甚至有“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说法。“大语文”由此应运而生,校外机构开始有了用武之地,培训班层出不穷。
但是,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大语文”就意味着要追求走量,以前的语文背10万字,现在的“大语文”要背100万字,在强调扩大阅读量的时候,把关注点只放在“量”上。
这种情况相当于布鲁姆金字塔的底部两层进一步扩大,扩大成为一个无比宽广的低矮盘子,以为靠底面积的扩大就能带来高度的提升。但这是做不到的。底面积的扩大不能带来高度提升,只有高度上的努力,才能带来高度的提升。
“大语文”之“大”,在于立体。“大语文”学习真正的精髓要义,是要从一开始就要沿布鲁姆金字塔的高度方向去学习。
哪怕在孩子小的时候,也可以让孩子分析、评估、创造文学作品,也可以让孩子感受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可以让孩子开始创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头脑不只习惯于机械背诵,也能习惯于深度思考。只有千锤百炼的思考,才能带来游刃有余的发挥。
背10000首诗不能成为诗人,只有写诗才能成为诗人。
03
孩子的高级能力可培养吗?
如果说新时代的学习是要培养孩子的高阶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孩子的高阶能力可培养吗?像语文这么“玄学”的领域,连成年人都对文章分析没什么思路,难道五六岁的孩子能有思路?
可以的,孩子的文学敏感度不弱于成人。
孩子比成年人有更敏锐的共情能力,很多孩子代入到故事里的时候,会感动或难过得伤心大哭。
孩子也比成年人有更发达的想象能力,当他们听到一个故事,会自然而然联想到更多场景。
孩子也比成年人更有好奇心,当他们不明白故事里人物的做法,会一直为什么为什么地问,直到弄明白这背后的缘由。
所有这些,都是大语文学习的起点。
我们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写作、爱上文史知识,不是靠灌输,也不是靠头悬梁锥刺股,而就是靠上面这三点:共情、想象和好奇。我们要做的是带领孩子进入文本内部,就像进入一个迷宫,然后带他们去体会情感、联想创造、刨根问底,这样,一切的学习都融入思考的过程中了。
具体怎么做呢?
有四点小的诀窍,每一个父母都可以在生活中引导孩子,让孩子不知不觉对文本的理解力提升,思考能力提升,表达和创作能力提升。
1)讨论故事:孩子最容易感受的是故事。父母可以在亲子共读之余,和孩子讨论故事里的内容,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对比、提问、改写、感受、审美、分析:你觉得这个人为什么这么做?这里的描述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喜欢这个结局吗?如果是你来写,你会写什么样的结局?这首诗跟那首诗有什么不一样?
2)用游戏做练习:可以试着和孩子玩游戏:你能不能说话比我还夸张?你来试试如何描述一样事物!你来猜猜我讲的是什么情景!
3)引导创作:孩子的作文不是从看图说话开始的,也不是从模仿课本范文开始的,孩子的作文是从童年的天马行空开始的。每个孩子头脑中都有无数奇幻故事,即使没有听众,他们也自言自语讲给自己听。父母应该做的不是压抑孩子的创作本能,再让他们另起炉灶学写文章,而是引导孩子的奇思妙想转为清晰的语言叙事,进而转为纸面上的图文表达,最终转向规范的写作。从天马行空转向规范写作,只需要学习规范;但从无话可说转向规范写作,需要的就是痛苦的搜肠刮肚了。
4)背景知识:当父母与孩子一起听了一个故事、看了一个电影,都可以顺便挖掘一下背景知识和人物故事,尤其是其中的历史背景,孩子不是通过年份理解历史,孩子是通过故事理解历史,大语文的要义,也在于理解文本和知识的相互映射。
也许上面的tips还是有点抽象,那我就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讨论——
我曾经给小朋友讲过《海的女儿》,当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故事的结尾是悲剧呢?我让小朋友们思考喜剧给人的感受和悲剧给人的感受,提出悲伤的事情可以让我们有更多思考。这个故事也确实是小朋友思考最多的一个故事。有的小朋友难过得不愿意再听童话,或者反复讨论为什么小美人鱼会死去,或者问我:为什么不能让女巫把王子变成美人鱼呢?——你看,这是一种对于“人”和“美人鱼”物种平权的思考了。
游戏——
我曾经给小朋友讲过《鲁滨逊漂流记》,我带着孩子一起拆解了《鲁滨逊漂流记》中描写环境的细节,然后给孩子出了一个小游戏:你能不能描写某一个环境中的细节,让我猜猜这是哪里?孩子们兴趣很高,描述出了非常多场景,有银行、有卧室、有海滩,其中不乏精准的细节和敏锐的观察。
在另一个故事《吃字的鲸鱼》讲完之后,为了让孩子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我设计了一个“词语大炮”的小游戏,跟小朋友们相互发射“褒义词”和“贬义词”,让小朋友感受被不同词语“击中”时的情绪,理解文学表达。小朋友很开心,有的小朋友在音频课结束之后在生活里还和妈妈经常玩。
赏析——
有关文章的书写,我在《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之后,让小朋友体会这个故事的开头为什么好,然后又给他们讲了《简爱》、《三国演义》、《雾都孤儿》三个故事的开头,问他们最想听哪一个故事,让他们体会故事开头代入感和惊奇感的作用。
知识——
最让孩子感到有兴趣的一个故事就是《八十天环游地球》,所有小朋友都会问,为什么福格先生最后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天啊?我于是借此给孩子讲述有关地球的知识。而另一个我很喜欢的故事是《高山流水》,从这个感人的知己故事中,我带孩子们一起感受了中国古典音乐的整体风格,和中国文人之间的知音情怀。
所有这些讲解方法,在生活中父母也都可以应用,跟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感受故事的乐趣,一起研究故事、分析故事、感受故事、评论故事、思考故事、创作故事、学习故事,从小小的故事中理解自然历史、世间万物、人情冷暖、文字情绪。这就是立体学习语文,锻炼孩子高阶思维能力的语文学习。
最重要的是,这是孩子喜欢的语文学习。
04
用文学卡让孩子爱创作
上面讲的是我如何给孩子讲阅读课,从阅读课中引导孩子赏析和理解故事。在50本书的阅读课中,我提炼了50个文学知识点,每一本书介绍一个文学知识。
其中既有文学体裁——例如神话、寓言、成语;也有文学修辞——例如比喻、拟人、夸张;还有写作方法——例如对话、模仿、描写事物;更重要的是,还有一般任何语文课都不教的小说创作元素——例如冲突、悬念、行动、成长、计谋、选择等等。
这些文学元素孩子能懂吗?
可以的,不要低估孩子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
先不说我的音频课后小朋友的踊跃发言,只说线下活动,我就曾经用这些文学卡,三次带领不同的小朋友进行过故事创编,效果都很好。
有一次是在一个企业家俱乐部的活动里,七八个小朋友一桌,身为成功企业家后代,他们的教育和知识基础都非常好。我当时玩了一个竞争性游戏,比拼小朋友编故事的能力,让每个小朋友想一个自己的故事开头,每抽出一张文学卡,就让大家竞争举手,谁能把这张卡上的文学工具加到自己的故事里,就获得这张卡,最后比拼谁获得的卡片最多。小朋友非常踊跃,每个人都编出了很有个性的自己的故事。
另一次是在广西一个很贫困的山村学校里,我把孩子们分组,每个组发了几张文学卡,让他们小组创作,孩子们很腼腆,但是每个组都创作出了很精彩完整的故事。
这两件事加起来让我内心很动容。故事,是不分地域、不分出身、不分背景,能将所有孩子聚合起来的宝藏。
第三次使用故事卡,是给我自己的女儿。
我在家里跟她一起玩创作的游戏。我让她想出主人公,然后每抽出一张卡片,就将这张卡片要求的文学元素加到自己的故事里。如果卡片是“夸张”,就加入夸张的修辞;如果卡片是“计谋”,就在情节里加入人物的计谋。女儿编故事,我帮她写下来。
女儿非常喜欢这个过程。她不仅复习了一些她听过但是忘掉的知识(例如“拟人是什么意思”),也让她有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创作体验。最终她口述了两页纸的故事,装订成了自己创作的第一本小书。她高兴地在书架上开辟了一个专区,以后“专门放我自己写的书”。
05
为什么要做通识教育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都已经心痒难耐了:景芳老师,您的阅读课和写作课怎样报名?
我的态度十分坚定:我不开阅读课和写作课,我只开通识课。
为什么不讲“大语文”,而一定要强调“通识课”?
说实话,如果我开“大语文”班,把我上面讲到的阅读引导和写作启蒙做成儿童课,一定火爆,我相信自己在新概念和雨果奖获得的成绩,足够支持我开一个“大语文”班。但我坚持拒绝。
原因在于,我认为“大语文”只是“通识课”的一个结果。如果一个孩子通识课学得好,她的大语文肯定没有问题,而且大数学、大科学、大经济、大哲学都没有问题。通识教育是奠定孩子总体的知识基础,启迪孩子通用的思维方法。这些知识基础和思维方法对语文学习有益,更对其他所有学科学习有益。
我并不希望替孩子决定某一方向,我希望孩子能够接触广泛的知识领域,最终由自己选出自己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对于有志于从事文学创作的孩子,多学科知识是对文学的滋养。而对于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孩子,良好的文字表达是对科研工作的滋养。
因此,我只坚定从事通识教育,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全面发展科学、人文、艺术知识和思维,让孩子看尽世界的方方面面和人类文明史,让孩子学习大师思路,在复杂的情境中自己学会思考和抉择。
所有这一切,不是“大语文”,超越“大语文”。
我一直相信,当一个孩子,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思考、纯净的心灵、浩瀚的想象,这个孩子进入任何一个领域都会是顶尖好手。如果ta喜欢语文,ta会是最杰出的诗人和小说家。如果ta喜欢科学,ta可以引领全人类科技发展的方向。如果ta是前沿时尚潮流艺术设计师,那ta能把所有的知识学习,变成最美的视觉探索和风格创造。
我希望孩子首先成为ta自己,然后进入每一个领域,成为顶尖人才。
也许有一天,我会亲自辅导某个文学创作班级,但那一定是在所有的通识课学习的基础之上,我只辅导那些接受过通识教育滋养的孩子。因为我相信,文学不是纯技巧,而是丰厚心灵的流露。文学就是对这个世界和人心的理解与表达。
通识教育,比“大语文”更大。
如果你关心3-12岁孩子的通识教育,如果你希望孩子思维宽广、思考深入(think big, think deep),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创新人才,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那我强烈推荐你关注童行书院!
童行书院从2017年开始,历时三年打造了一款“童行书单”栏目,是从市场上浩如烟海的童书中选取了100本优质童书单,和童行的读者一起深入阅读。在这100本书里,有自我探索,有人文艺术,有自然科学、有历史发展……是童行带给孩子们的通识教育启蒙入门。书单中,不仅有给家长的伴读指导,也有知识拓展和思维启蒙。我们希望,通过阅读能够让孩子从自我出发,打开视野,进入全景世界,带他们游历世界,最终将由他们去解决未来的难题。
这100本书单全部可以免费获取,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公众号“童行书院”,后台回复“书单”,即可得到全部内容。
我们希望,无论相识于成长的哪一个阶段,童行,都会能给你最温暖、最睿智的陪伴。
点击名片即可关注公众号“童行书院”。
12
郝景芳
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得主
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硕士、经济学博士
童行学院创始人,2018年世界青年领袖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