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園结缘,“園”让最朴素的思辨回归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节长假期间,一波又一波的艺术达人纷纷来到大华银行艺术画廊打卡。新锐艺术家袁隆在大华银行中国艺术画廊呈现的艺术展“園”,自9月开展以来,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驻足。


展览信息

展览:“園”艺术展

地点:大华银行艺术画廊|上海市浦东新区银城路116号128号1层

展期:2022.09-2022.12


展览以“園”为源点,借助水墨美学的精神内涵,思辨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讨论“可持续”的实践。


以園结缘


从本土文化意向来看,“園”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上,形成于唐,并做繁体沿用至今。“围墙”之内,“山、水、花木”共同构成了文人士大夫的现世之梦幻虚境,臆造之浓缩世界。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園”既源于真实的万千自然,又是人精心设计的太虚幻境。它既帮助人远离尘俗亲近自然,又是绝佳的社交场所。自古,“園”便是诗人词家,文士墨客,名书镌刻、楹联匾额的荟萃之地。


以園寻源


本次展览试图直面当下人类世时代不可回避的种种命题——全球变暖从未像今时这般于世人以切肤之感,各地的极端天气和高温以及伴随而来的干旱和山火,已令气候难民这个词不再陌生于众。


大华银行中国艺术画廊“園”艺术展开幕现场图


展览以“園”为载体,重新审视本土文化、社会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装置、绘画、影像、交互、表演、音乐跨界多维度的方式,在画廊空间之中,营造一座五感立体的“人类世花园”。简化字“园”的中心是“元”,有初首之意,仿佛暗示让我们回归万物之本向,心灵之源起。以“園”为源点,于古,承接文人水墨意趣,于今,呈现当代媒介的多元融合,于未来,我们立足此时此刻,回归最朴素的思辨,面向更可持续的未来。


以園会园

本次展览由四个篇章展开:山石,林,亭和落英——它们是“园”的4个重要元素,亦隐喻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阶段:敬畏与征服,回应与暂退,重塑与新生,转瞬和永恒。


山:作为展览的开篇,“山”由纤维雕塑和音乐两部分组成。金属丝网构成山水雕塑如立体的画卷一般在空间中展开,在光线的照射下,浓淡相宜的投影层叠散映在水磨纹的地面上,带来了无限的变化,呈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的意蕴和层次感,浑厚轻盈且富于变化。



林:“林”便是“树”,在漫漫的人类文明史中承载着重要的自然与人文意义。而在现场艺术家通过多媒体影像、音画互动的方式,沉浸式地呈现出美轮美奂的林中幻境。当观众走进每一片“林”的时候,会触发画面产生更为复杂多变的视觉效果,也隐喻了人的行为对自然的干预。



亭:古有云。“亭者,停也”。处于整个展览的中心区域,是唯一一个没有音乐相融合的展厅——其间唯一的声音来自装置《PAVILION亭II》本身的水流。而艺术家的同系列作品曾于去年FutureLab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教博会)展出。在此,袁隆力图营造一个让人驻足沉寂的空间,重塑理想之自然和现实自然的新生间寻找某种平衡。观者可围绕着装置“亭”或游走穿梭,或躺卧凝视,正如艺术家本人所言,“当人进入亭的时候,其存在意义才得以完整,园的意义才得以完整,在这一刻,人与自然达成了暂时性的平衡。”



在《PAVILION亭II》的四围,由三组绘画和一件纤维雕塑组成,分别是《人类世花园系列》,《对话“黑卵与生命树”》和《孪山》。其中,《孪山》一作,艺术家用光在展厅主墙绘出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抽象山水画,与主体雕塑构成了亦真亦幻的视觉盛宴。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话“黑卵与树”》中,除了一幅系艺术家亲绘之外,其他九幅均借由人工智能“一挥AI”基于相同主题深度学习和创作的,构成了人类艺术家与AI艺术家间的对话。


落英:最后的篇章名为“落英”,艺术家利用相对狭小的空间,呈现花朵的生息开合,让人冥想其中,进入心灵内化的场域,伴随花朵的光移影动,在初生与凋零间顿悟人与自然的奥义“落英”有双重含义,在《桃花源记》释义落花,在《离骚》又作初开的花。春夏秋冬,四时行焉,百物息而万物生;天地化美,花开英落,昼夜替而浩宇恒。或喜或忧,或激情或沉寂,尽在万千花语中。



整场展览的音乐由声音艺术家铁阳根据在场作品编创而成,贯穿于山、林和落英三个展厅,为游“园”带来奇妙的听觉体验。


由此,展览构建了一个公与私不断转换的“园林”意向本身,亦成为了一个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物质世界与精神宇宙的汇合之处。


转发声明:

以上内容未经授权不可转载,但欢迎转发。在微信对话框中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情况。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大华银行艺术画廊以“園”为题,呈现本年度首展

艺术季 | 空间、水墨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观展福利,领票速戳!)

大华银行艺术画廊于沪上开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华银行中国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