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有话说 | 大华银行迎通关,积极部署大湾区业务
本文转载自《大公报》
内地与香港近日有序恢复通关,市场憧憬有利经济复苏。大华银行大中华区行政总裁叶杨诗明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大华银行已做好两手准备,除了已在粤港澳大湾区作好部署之外,也会继续加强该行的外国直接投资咨询部(FDI)平台,协助大中华区客户到东南亚市场拓展业务。
叶杨诗明表示,大华银行已为通关做好准备。
大公报记者 林良坚摄
大华银行于2011年成立外国直接投资咨询部,在亚洲设立10个外国直接投资中心,当中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缅甸、印度和日本,协助企业客户拓展跨境业务。
叶杨诗明说,由2011年至今,FDI部门已帮助大约3,500家公司到东南亚地区投资,包括设厂和开展业务等。她继续说,近年到东南亚投资的企业亦有所增加,原因包括“中国+1”(或“1+1”)的业务部署,以及疫情持续导致供应链受阻等因素。
客户投资农业及可再生能源
在上述两项因素浮现之前,她说,很多客户已开始觉得中国的劳工成本越来越高,也要思考设立其他生产线,自然会想到东南亚。另外,东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非常密切,加上区内的中产人士数量持续增加,很多华商在东南亚设立生产线,除了可以出口至海外、中国内地或者中国香港之外,也可以在当地拓展内销市场。
她表示,有意在东盟开展业务或投资的企业,主要有制造业、地产、再生能源。在东南亚地区,农业、可再生能源是当地重要产业,很多中国客户亦有兴趣投资,她说:“始终当地的劳工、土地、租金也较为相宜”。
大华银行于1935年在新加坡成立,目前在泰国、印尼、越南、马来西亚,也有全资附属子银行,全球有约500个分支机构,主要网络是在东南亚。她认为这一点相当重要。她解释说,东盟有十多个国家,其语言、法规、会计方式都有差异,而大中华区客户主要是使用中文及英文,也要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大华银行正好发挥“盲公竹”(探路引导)作用,协助客户解决不同烦恼,“少走些冤枉路”。
今年深化六大核心产业碳减排
叶杨诗明形容大华银行是区域银行,在内地与香港等地早前仍未恢复正常通关的情况下,由于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已经开晒”(已然开放),仍然可为大中华区客户提供其他市场选择。另方面,由于内地与香港已恢复通关,粤港澳大湾区是大华银行非常重视的市场,目前已设有多个分支点,未来也会发展更多产品、服务,以及优化大华银行的服务团队。
展望2023年,她说大华银行有三项要务,第一是发挥大华银行优势,将FDI平台上的客户连系起来;第二是因应新加坡政府对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视,继续深化六大核心产业(包括电力、汽车、石油及天然气,房地产、建筑、钢铁)的碳减排工作。该六大产业占大华银行业务的比重达到60%;第三是借着大数据、数字化系统之便,为客户提供更定制化服务。
2022第三季净利息收入增39%
根据大华银行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该行的大中华区业务在季内正在改善,取得经营利润约1.7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8.5亿元),相较上一季度增加2.4%。首9个月合计的经营利润亦比去年同期增加9%,至大约4.7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23.5亿元)。
叶杨诗明坦言银行业在2022上半年面对困难环境,大华银行当时也因应地缘政局、国家政策改变和货币贬值等因素做了压力测试,决定采用比较保守的策略并加大拨备。到了第三季,由于疫情开始纾缓,整个营商环境都有改善,大华银行的收入持续增加,拨备亦已经足够。随着资产质量预期持续改善,银行拨备未来也有机会出现净回拨。
大华银行在大中华区的业务主要是服务大中型企业。随着市场利率上升,她说大华银行集团的净息差(NIM)在2022年第三季按年扩阔0.4厘,带动净利息收入(NII)增加39%。她继续说,只要客户资产质量没有转差,随着NIM改善,NII也会提高,大中华地区也面对相同机会。以截至2022年9月底的贷款额计算,大中华区在大华银行集团的占比约17%。
免责声明:
以上文字/图片来源于《大公报》,仅供参考,本文原文以繁体中文书写,简体中文版本为翻译版本且仅供参考。
转发声明:
以上内容未经授权不可转载,但欢迎转发。在微信对话框中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情况。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新年贺词:同行致远 新新向荣
绿色发展大湾区,大华银行中国与九丰集团签署全面合作备忘录
扬帆出海会有时,乘风破浪伴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