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课堂语法教学容易出现的失误有哪些?(一) |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论集·教学卷》面世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论集”是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策划、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套丛书,丛书分为教学卷、数据资源卷、语法卷、词语与文字卷、汉语国际传播研究卷。北京语言大学的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求突破,使之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作,其研究成果反映了当前国内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所达到的水平。这套丛书对于作者们来说是汗水的结晶、经验的总结,对于新一辈的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人员来说又何尝不是一场新鲜可口、令人向往的精神盛宴呢?
今向读者推介《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论集·教学卷》。本书由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姜丽萍主编,根据当今汉语国际教育教学领域普遍关注的内容,选取了近五年来相关学术论文23篇,以期对该领域的教学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书中收录了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苏英霞的《基于案例观察的语法教学失误分析》。该论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语法教学的失误原因、解决方法,能对汉语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将其分成上下两期刊发。今刊第一期,以飨读者。
基于案例观察的语法教学失误分析*
文丨苏英霞
一
引 言
案例1
教学内容:“把”字句
【教学过程】
导入:
第一步:展示“把”字句的常用句式和例句
主语 + 把 + 名词 + 动词 + 在 + 地方
(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
第二步:练习
师:现在我们练习一下。你们看,老师在做什么?(走到门口打开门)
生:老师开门。
师:用“把”怎么说?
生:老师把门开在教室。
这是汉语课堂语法教学的一个案例。在第一步,教师展示的是“把”字句的一个典型句式,但是第二步学生说出来的“老师把门开在教室”却是个错句。
输出与输入出现了偏差,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展示的例句是表示使人或物发生位移的“把”字句,但让学生操练时选择的却不是表达同样语义的句子,讲、练出现了脱节,学生模仿教师展示的结构照葫芦画瓢造出的自然就是一个错句。
此外,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也反映出教师对表示使位移的“把”字句的语义特征说明不够到位。
具体分析
因为此类“把”字句表示的是通过动作使宾语从原先的位置转移到某处。
“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表示的意思是“老师”通过“放”这个动作使“书”从别的地方到了“桌子上”。
不能说“老师把门开在教室”是因为“老师”实施了“开”这个动作,但是“门”本身并没有改变位置,只是改变了闭合的状态,因此只能说“把门打开”。
以往有关中介语语法偏误原因分析的研究,或侧重于理论解释,如方绪军(2001)、邹洪民(2002)、顾英华(2004)、李遐(2005)等,或关注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因素,根据李菡幽(2007)的统计,从1984年起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93篇论文中,共有41篇是针对某一母语背景的学生进行的研究。而像上面这种由教师不当讲解和训练造成的偏误案例,前人研究较少涉及。笔者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近些年来还承担了教师培训工作,期间接触了大量教学案例,发现在语法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或使用层面出现问题、教学过程不畅、教学效果欠佳,有些是因教师讲解或训练方式不当造成的。
本文通过对53部教学视频①、68篇听课记录②中汉语语法教学环节的全面观察,从中提取不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概括得出语法教学中存在着四种典型失误类型:语法点导入不当、例句设计不当、语法点说明不当、语法点操练不当,并结合典型失误案例的展示与点评,指出语法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以期引起教师对相关问题的关注,为提升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提供帮助。
① 来源:北京语言大学综合课教学比赛及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教学录像(30部)、韩国启明大学孔子学院教学录像(6部)、第三届全韩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参赛视频(17部)。
② 笔者在北京语言大学、韩国启明大学孔子学院及海内外进行汉语教师培训中所做的听课记录。
二
语法点导入不当
完整的语法教学环节包括“讲”与“练”两大环节。其中“讲”一般包括语法点导入、例句展示与语法点说明三部分,根据各语法点特性,“说明”有时作为独立步骤,有时融入导入过程,在导入的同时结合相关场景进行说明或让学生领会。
语法点导入是语法点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好的导入可以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语法点导入的方法很多,一个语法点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导入,如表示“事件正在进行的表达”可采用形象法导入:教师做一个动作,问学生,“老师正在做什么呢?”;也可采用扩展法导入:通过扩展生词“正在”引出目标句,“正在—正在上课—我们正在上课”。采用何种方式,教师应根据所教授的语法点的特性及教学对象的特点仔细斟酌,原则是导入过程要简洁明了,生动自然,避免因导入方式不当而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偏差或混淆。
以下为两个较为典型的导入不当案例。
案例2
教学内容:助词“着”的用法
【导入过程】
师:(展示下雨的图片)外边天气怎么样?
生:不好。/ 下雨了。/ 正在下雨。
师:我们可以说——(板书例句)外边下着雨。
生:“外边下着雨”跟“外边正在下雨”一样吗?
师:不一样。(进行两句的比较,但没说清楚)
点评:采用图片导入语法点的优点是非常直观,该案例的导入方式是可取的,但选取的场景直接导致学生将“着”与“正在”相混淆。
具体分析
“正在”用来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而“着”侧重描述静止和延续的状态。
在教学中,为了区分“着”与“正在”,对比其实是很好的方法,但最好用区别性更强的语境引出。
如教师做“开门”的动作,问学生“老师正在做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正在开门”,然后让门保持开启的状态,引出例句——“门开着”。由于“正在开门”与“门开着”一动一静的区别非常明显,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正在”与“着”的不同。
而用一幅下雨的图片来区分“正在下雨”和“下着雨”显然难度较大。
如果教师之前并未打算做这两个句子的对比,甚至自己对二者的差异也不是很明确,这样的导入方式极易使教师因为一时无法准确回答学生的问题而陷入被动。
因此在设计导入方式时需要考虑例句出现的语境是否典型,某个场面与情景是否可用学生学过的其他句子表述。如果可以,需要注意二者的区别性特征,避免因导入方式不当而引起误解或混淆。
案例3
教学内容:比较句
【导入过程】
师:大家猜猜,老师的鞋多少钱?
生:120 块 /200 块 /250 块……
师:不对,是 150 块。再猜猜,老师的衣服多少钱?
生:200 块 /300 块……
师:也不对,是 100 块。衣服贵还是鞋贵?
生:鞋贵。
师:用“比”怎么说呢?
(导出“鞋比衣服贵”)
点评:通过鞋与衣服的价钱对比引出“比较句”,导入方式比较自然,语境也比较典型。但导入过程不够简洁,前后几个回合让学生猜衣服的价钱,花费了较多时间。
具体分析
语法点导入过程应该尽量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信息。
就该案例来说,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鞋和衣服的价钱,或用图片展示二者的价钱,然后问学生:“衣服贵还是鞋贵?”由此导出例句——“鞋比衣服贵”。
三
例句设计不当
语法教学中的例句有两大作用,一是通过例句帮助学生了解语法点的意义和用法,二是为学生遣词造句提供范例。好的例句应具有明确性(内容与语境明确)、典型性(典型场合的典型用例)、可懂性(通俗易懂)、生成性(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生成新句)和层次性(结构由简单到复杂,有层次地展示与排列)等。还有一点要注意,例句务求突出主要信息,其他信息尽量简单,以免主次混杂。例句中除了作为语法点的新词和新句式以外,不宜再有学生尚未学过的词或句式,避免难点转移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以下是较为典型的例句设计不当案例。
案例4
教学内容:既然……就……
例句:既然认识了,我们就是朋友了。
生:(举手)老师,认识就是朋友吗?
点评:连词“既然”用于前一小句,“提出已成为现实的或已肯定的前提,后一小句根据这个前提推出结论,常用‘就、也、还’呼应”(吕叔湘,1999:293)。据笔者现场观察,学生不是不懂“既然……就……”的意思,而是对例句前后小句语义上的关联感到不解,“认识了”与“是朋友了”之间的联系在他看来是不合情理的。实际上,学生的质疑不无道理。
具体分析
在社会交往中,“认识”的确是“成为朋友”的前提,但未必会“成为朋友”。换句话说,我们不能从“认识”做出“成为朋友”的推论。
由于前后句之间的联系并不切合“既然”的语义要求,因此显得不合常理。
但是这句话在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中确实存在,其使用前提是说话人有拉近与听话人之间关系的意图,同时有中国人“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就是好朋友”的文化背景支撑。
尽管我们鼓励在语言教学中渗入文化因素,但作为例句,首要的还是易懂,如果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例句内容,要花大量时间阐述复杂的文化因素,容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有喧宾夺主之嫌。
鉴于此,我们认为,“既然认识了,我们就是朋友了”不如“既然认识了,以后就常联系吧”作为例句更合适。
案例5
教学内容:情态补语
例 1:老师打太极拳打得很好。
例 2:老师走得很快。
例 3:这幅画画得不太好看。
点评:以上三个例句中,例1和例3中的动词带宾语,例2中的动词不带宾语。我们知道,动词带情态补语时如果同时带宾语,需要重复动词或将宾语前置,句子结构比不带宾语的句子要复杂一些,这是学生的一个学习难点。
具体分析
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教这个语法点时,建议分两步走,先教不带宾语的句子,让学生了解句子的基本意义和结构,然后重点说明动词带宾语时宾语的位置,例句展示也要配合教学步骤显示出层次性。
就上面的案例而言,我们认为,改变一下例句顺序,先出例2,然后出例1,最后出例3更合理。
案例6
教学内容:除非……否则……
例句:除非坐地铁去,否则可能赶不上飞机了。
生:老师,“赶不上”是什么意思?
师:“赶不上”就是时间不够,不能做什么事的意思。 “赶”是很快地做事,“……得上”“……不上”是可能补语。
点评:例句语境很清楚,学生之所以提出问题是因为“赶不上”没学过。当学生提问时,教师不得不先解释这个短语。这位教师解释得还算清楚,有的教师遇到类似情况,可能会越解释学生越糊涂,导致教学重点转移,甚至越走越远。
具体分析
为了避免出现此类情况,教师在设计例句时需要注意突出重点,除了目标词语以外,其他词语和句子结构应该是学生已知的,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在案例观察中,我们还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有的教师备课不足,会出现在课上举例时临场造句的情况,有些例句欠自然,甚至有语病。实际上,作为范例的例句是需要仔细斟酌的,不但需要内容与语境明确,还要具备典型性、可懂性、生成性等多个要素,即使是教师,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造出如此“合格”的句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务必认真备课,所有例句要心中有数,避免临场造句,以保证教学效果。
* 原文发表于《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4 年第 2 期。
图书信息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论集·教学卷》
姜丽萍 主编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本书以当今汉语国际教育教学领域普遍关注的先进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测试、教师成长等为主要内容,选取近五年来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的23篇学术论文,结集成册出版。论集主要读者对象为需要了解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研究动态的专家学者,希望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开阔视野、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以及想要了解该领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代表性成果的研究生。希冀该论集对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教学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
姜丽萍,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领域为汉语教学理论、教学法、教材和教师发展研究。出版专著、合著10余部;主编《HSK标准教程》等系列教材六套90余册;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等10余项。担任《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等编委。
本文作者
苏英霞,女,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担任东京外国语大学客员准教授、韩国启明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2012年获北京语言大学第一届教学名师称号。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词汇、语法教学与教材编写。发表多篇论文;著有《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技能篇》(合著)、《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技能教学》(合著);编写孔子学院/中国国家汉办规划教材《YCT标准教程》(主编)、《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合编)、《中国を話る》(合编)、《快樂學漢語說漢語》(合编)、《중국어 독해 中文阅读理解》(合编)等教材;编写工具书《汉语教与学词典》(合编)。
目 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往期回顾
一部记录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历程的新著——《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记事(1892—2013)》面世
李宇明丨历史,不只是简单的过去 ——序费锦昌主编《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记事 (1892—2013)》
学生阅读百宝箱 教师教学好帮手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给您答疑解惑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导读完整版丨从三个角度切入,带你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
精彩试读(一)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基础解读”小探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购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