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业研究丨新形势下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问卷调查分析及风险应对建议

2017-12-27 王军辉 唐克等 并购圈SHARE


作者丨王军辉 唐克 贾进 郑晓媛


【王军辉先生简介】现任沃克森(北京)国际资产评估公司研发总监,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中国资产评估行业首批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在《中国资产评估》、《北京注册会计师》、《中国会计报》、《中国证券报》、《财会信报》等刊物发表作品40多篇。

本文荣获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产评估法征文活动”一等奖,本文已刊发于《中国资产评估》杂志2017年第12期。

2014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的发布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此背景下,为了依法规范服务于国有经济改革、证券市场发展的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2017年7月2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投票通过、2017年4月21日财政部发布《资产评估行业财政监督管理办法》、2017年8月23日财政部发布《资产评估基本准则》、2017年9月13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25项资产评估具体准则,至此,我国资产评估行业执业法规体系搭建完成,我们正式步入依法依规执业阶段。

新的执业形势下,为了更好的适应未来行业发展需要清晰认识目前的经营风险问题,因此,我们对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资产评估机构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


一、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问卷调查分析

(一)问卷调查概况

1、调查对象、时间和途径

问卷调查对象: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专业人员,资产评估行业协会管理人员,房地产估价师、土地估价师、矿业权评估师,业务委托人、注册会计师、证券公司投行从业人员、律师等。

调查时间:2016年11月-12月

调查途径:中国会计视野论坛、资产评估机构、资产评估行业微信交流群


2、问卷调查样本特征

截至2016年12月20日,我们共收回问卷631份,其中通过微信号重复提交验证方式,剔除重复作答问卷36份,最终共得到有效问卷份数595分,有效率为94.3%。总体来看,问卷被调查对象态度积极、填制认真、谨慎负责地对问卷中相关问题提供了见解,为我们后期进行问卷整理与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从样本年龄特征看,30岁以下的人数占比为26.6%,30-40岁之间的人数占比达到35.6%,40-50岁的人数比重为31.6%,50岁以上的人数为6.2%。总体来看,40岁以下的人群代表了行业的未来、40-50岁的人群代表了行业的中坚骨干,30-50岁的人群占比为67.2%,样本年龄结构有利于有效反应资产评估机构风险因素的判断。

(2)从样本学历特征看,本科学历的人数占比达到61%,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数达到19%,博士学历人数为7人,样本学历特征基本代表了目前资产评估行业的特征。

(3)从样本行业特征看,资产评估行业参与人数为419人,占比70.40%,其他评估行业(房地产估价、土地估价、矿业权评估等)所占比重为8.6%,资产评估行业相关的样本比重为79%,较大的比重能够便于我们更加准确收集资产评估机构的风险问题。另外,样本中还包括12位评估业务委托人,投行、会计师、律师等78人,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所占比重为1.7%,高校教师及学生所占比重为2.3%,未提供所在行业信息的样本所占比重为1.8%。

(4)从样本职位看,职位为项目经理的人数占比33.40%,部门经理的人数占比为25.7%,高级管理人员占比22.1%,样本职位信息特征显示了调查样本具有丰富的资产评估执业经验,能够合理的判断风险因素。

(5)从样本工作年限看,5-10年工作经验的人数为139人、所占比重为23.4%,1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数所占比重为19.3%,10-15年工作经验的人数是102人、所占比重为17.1%,另外,2年以下工作经验的样本所占比重为24%,具有2-5年工作经验的样本人数所占比重为16.1%。总体来看,样本总数中,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数较多,这些样本具有较为丰富的执业经验,能够准确分析资产评估风险相关的问题。

(6)从样本所在机构2016年的业务收入看,小于2000万的比重为55.3%,5000万以上的占比为26.90%,样本特征显示出调查对象涵盖了大中小评估机构的评估专业人员,能够有效地反映行业的普遍风险问题。


(二)问卷调查典型风险分析

1、业务市场方面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

问卷调查中,业务市场方面可能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项目设置了5个选项,分别为:

A、资产评估传统业务市场竞争激励、低价竞标愈演愈烈;B、资产评估新兴市场开拓缓慢、缺乏创新精神和专业服务能力;C、资产评估行业人才断档导致评估机构出现用人荒;D、部分评估机构业务扩张较大,招聘大量毕业生、未经有效培训担负项目现场负责人;E、高端人才急缺,制约了评估机构创新业务开拓和执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在业务市场方面,更多的被调查者认为传统业务市场的激励竞争以致低价竞标愈演愈烈是引起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该部分样本人数占总人数的82.4%,52.9%的被调查者认为高端人才的急缺制约了新业务的开拓也是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80%多的被调查者认为传统业务市场的低价竞争是主要风险因素,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资产评估属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服务行为,传统评估业务范围的狭隘使得每一项评估项目对评估机构来说都具有重要性,同时资产评估机构提供的服务产品同质化严重。因此,导致了其与委托人进行讨价还价的能力降低,另一方面也导致了部分评估机构以丧失评估原则为代价换取评估业务,进而屈从于委托人的意志,增大了经营风险,更破坏了行业环境。这也反映出目前个别评估机构陷入了短期收益陷阱的问题,即为了增加公司短期收入,对项目风险评价不足、盲目满足委托人评估要求,妄图收入增加后再关注质量,然而实际情况是陷入这样的境地后,很可能因为利益因素非常难以协调,很难再平衡收益和风险。

高端人才的缺乏也被看作是资产评估机构面临风险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境外并购、PPP项目咨询、投资价值评估等业务类型的出现对资产评估机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端人才是行业新业务拓展、提升服务品质的一个重要保障。另外,高端人才的缺失意味着新业务拓展的困难,评估机构则会依然为了扩大传统业务而低价竞争。因此,两项比重较高的风险因素实际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市场监管方面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

问卷调查中,市场监管方面可能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项目设置了5个选项,分别为:

A、资本市场监管、国有资产管理监管加强,披露要求更加严格;B、行业主管行政管理部门监督、处罚措施将加强;C、行业协会对评估机构日常检查中出现的违规、处罚信息将向社会公开;D、行业协会将对评估专业人员建立信用档案,处罚信息向社会公开;E、《资产评估法》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对评估机构的监管要求。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在市场监管方面,认为资本市场监管加强和《资产评估法》实施是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主要因素比重分别占总样本的68.6%和61.7%,选择行业主管行政管理部门监督加强的样本比重是 51.1%。

在样本选项的统计中,资本市场监管加强和《资产评估法》实施是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重要因素,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评估法是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迈入了依法合规新阶段,今后执业如果不按照评估法和评估准则的要求执业,面临着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监管是资产评估机构面临的新常态特点之一,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是资产评估行业的重要市场,资产评估专业服务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两个市场监管的加强必然是资产评估机构面临的重大挑战,如果资产评估执业违反了相关监管的规定,将成为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重要原因。


3、评估机构内部治理-经营模式方面

问卷调查中,评估机构经营模式方面可能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项目设置了5个选项,分别为:

A、母子公司式集团化发展经营模式;B、内生式自设分公司经营模式;C、吸收合并式母公司、分公司经营模式;D、松散型加盟合作经营模式;E、特殊普通合伙经营模式。


资产评估机构经营模式方面,调查问卷我们设置了单项选择。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认为特殊普通合伙经营模式是资产评估经营风险主要因素的调查比重较大,占总人数的40%。其次是母子公司式集团化发展经营模式和内生式自设分公司经营模式,两种模式的样本数量所占比重分别为26.6%和21.2%,C选项和D选项中经营模式的样本比重均较小,其中D模式只占总人数的3.7%,C模式的样本比重占总人数的9.1%。

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分析认为,选择特殊普通合伙经营模式的样本比重最大,主要原因取决于该模式的主要特点,即当一个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之时,其他合伙人仅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而传统的普通合伙企业形式的特点是一人过失所有人承担无限责任。目前资产评估机构绝大部分采用的公司制组织形式,参考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经营模式实际运行情况,面对监管时,尤其是证券市场监管,由于某个合伙人的错误导致整个机构受罚的情况屡有发生,所以在我国,特殊普通合伙并不能有效规避经营风险。另外,选择C和D模式的样本数量比重较小,反映了被调察者对采用此两种模式不能有效规避风险、甚至会导致风险的担忧。A和B两种模式的样本所占比重相对较为居中,这也是目前资产评估行业的两种典型经营模式。


4、评估机构内部治理-市场开发方面

问卷调查中,评估机构市场开发方面可能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项目设置了4个选项,分别为:

A、评估专业人员个人收入中项目提成收入占比过高;B、评估业务承接人员个人收入直接按照业务合同比例提取;C、评估机构合伙人收入主要来源于市场拓展收入;D、评估机构大量吸收非评估机构人员承揽业务。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看,在资产评估机构市场开发方面,选择大量吸收非评估机构人员承揽业务的比重最高,占样本的73%;其次是C选项,占样本的比重为52%。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行相关原因分析,D选项是评估机构吸收非评估机构人员进行业务的承揽,在此情况下,一方面难以监督业务承揽人的业务承接风险判断力,另一方面,外部业务承揽人在业务承接过程中,往往以自身利益为首要考虑因素,常常忽略或忽视业务的风险。此外,由于合伙人在市场拓展中发挥着重要的选择和决策作用,如果其收入直接依赖市场拓展收入,很可能促使其盲目对市场拓展进行决策。


5、评估机构内部治理-人力资源方面

问卷调查中,评估机构人力资源方面可能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项目设置了4个选项,分别为:

A、评估机构内评估师与其他评估专业人员人数搭配不合理;B、未建立系统的员工培训体系;C、公司员工没有明确的晋升制度和执行措施;D、公司员工晋升通道受限,天花板因素导致公司优秀员工离职或转行。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在人力资源方面,选择B和D选项的样本比重最高,分别占总人数的69%和72%。A和C选项相对而言的样本比重较低,分别占到总人数52 %和50%。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行相关的原因分析。首先,D选项涉及的内容是公司员工晋升通道受限、天花板因素导致公司优秀员工离职或转行,正如前文调查结果显示,高端人才缺乏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的业务发展受阻,较多的调查对象认为这是影响评估机构经营的重要风险因素。在行业普遍人才缺乏的情况下,优秀员工更加注重自己的职业发展,如果因发展前景渺茫而离职或转行,势必将给评估机构的发展带来阻碍。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评估机构内部难以培养出优秀员工,同时由于员工相关业务经验不足,在执业过程中也会给资产评估机构带来诸多经营风险。


6、评估机构内部治理-内部控制方面

问卷调查中,评估机构内部控制方面可能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项目设置了5个选项,分别为:

A、评估机构总分公司或母子公司执业质量差异巨大、操作标准不统一;B、评估机构未按照规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执行;C、评估机构未建立系统培训体系;D、评估机构未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E、评估机构未建立评估业务数据库。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在内部控制方面,选择A和B选项的比重最高,分别占样本的78%和72%。其次是选择C选项的比重较高,占样本的49.1%。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行相关的原因分析。A选项涉及的是总分公司或母子公司之间执业质量差异巨大、操作标准不统一,常常会导致因为分支机构执业质量出现问题而使整个资产评估机构陷入经营困境中。B选项是如果资产评估机构未能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或不能进行有效执行,意味着资产评估机构难以实施适当的风险识别和监督职能,势必会造成重大的经营风险。


7、评估机构治理层和管理层方面

问卷调查中,评估机构治理层和管理层方面可能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项目设置了8个选项,分别为:

A、《资产评估法》实施后,股东执业年限和人数放宽;B、评估机构之间合并后,有的评估机构挂“两个牌子”执业;C、评估机构之间吸收合并后,因公司文化或其他因素导致合并双方纷争;D、《资产评估法》实施后,评估机构股东引入法人股东;E、《资产评估法》实施后,评估机构股东引入大量非评估师股东;F、评估机构管理层难以放下自身利益、吸收年轻骨干评估师入股;G、评估机构管理层思想固执,难以适应当前评估行业面临的新发展形势;H、评估机构管理层对公司无长期规划,短视、派系纷争激烈。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看,在治理层和管理层方面,选择H选项的比重较高,达到61%,其次是E选项占样本比重达到45%,B、C及F、G选项所占比重较为均衡,分别为35%、36%、32%和35%,被调查者所占比重最小的是D选项,占总人数的10%,A选项比重略高于D选项,为16%。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行相关的原因分析。H选项内容是管理层对公司无长期规划,派系之间纷争激烈,较多调查对象认为这是影响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原因是管理层战略方向对评估机构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作为高端服务行业,面临着新常态发展特点,如果管理层不进行长期规划、在战略上停滞不前,此类评估机构会在行业发展过程中被淘汰。E选项内容是评估法实施后,评估机构股东引入大量非评估师股东,调查对象倾向于选择该内容,一方面是新常态背景下,资产评估法的实施对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相关要求更加强化,并且加强了对评估机构执业的监督。如果评估机构引入大量非评估师股东,由于股东执业经验的欠缺或利益所向,可能难以意识到或顾全评估机构面临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评估机构的经营风险。


8、资产评估专业人员方面

问卷调查中,资产评估专业人员方面可能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项目设置了8个选项,分别为:

A、参与项目的评估专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导致影响价值因素考虑不全;B、对资产评估准则理解和执行不到位;C、职业道德欠缺、执业风险意识淡薄;D、个人收入中业务提成占比过高导致急功近利置风险而不顾;E、缺乏系统培训或针对性的学习;F、公司晋升渠道受限,个人发展没有长期职业规划;G、公司企业文化缺乏,没有归属感;H、评估执业过程中受委托人、公司管理层影响出具不合规评估报告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看,在资产评估专业人员方面,调查对象选择A选项比重较高,占样本比重为69%,其次是C选项,达到57%,H选项的比重为40%。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行相关的原因分析。A选项强调的是项目评估专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导致影响价值因素考虑不全,在评估过程中,评估专业人员的胜任能力最为重要,如果因为评估人员能力不足导致相关因素考虑不全面,必然会直接影响评估结果。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有以下情况,比如业务规模发展对人员的需求与人员配备不平衡、评估机构评估人员结构不合理、评估机构专业能力无法满足业务需求等,此类情况下必然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加剧。C选项强调的是评估人员职业道德欠缺、执业风险意识淡薄,在评估人员执业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职业道德,如果职业道德观念不端正,枉有更强的专业能力也是枉然,有时更强的专业能力甚至成为“造假”的工具。在资产评估执业过程中,职业道德的缺失将给评估机构带来无法估量的隐性风险。


9、执业程序-业务承接阶段

问卷调查中,评估机构执业程序-业务承接阶段可能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项目设置了8个选项,分别为:

A、被评估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不足或有误;B、项目承接人员不具备风险识别能力;C、资产评估机构承接了不具备执业能力的业务;D、未按照资产评估准则签订评估委托合同;E、评估机构委派评估专业人员不具备相应的执业能力;F、委托人缺乏诚信,故意隐瞒拟实施经济行为和评估对象等相关重大事实;G、个人收入较大比例采取项目提成制导致评估机构项目承接急功近利置风险而不顾;H、迫于人情承接较高风险项目。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看,在评估程序-业务承接阶段,选择B和F选项的比重较高,分别占样本的59%和54%,其次是C选项,占样本的50%,比重最低的是D选项,仅占样本的10%。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行相关的原因分析。调查对象选择B选项比重最高,该选项的内容是业务承接人员不具备风险识别能力,评估业务项目承接风险识别对评估机构的风险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承接了本身不具备执业能力的项目或者承接了业务风险较高的项目,之后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报告将面临将较大的执业风险、不出具报告将面临违约风险,因此,项目承接风险识别对资产评估机构而言非常重要。现实情况下,出现承接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不具备承接风险识别能力的评估机构人员负责业务承接,甚至不属于评估机构的人员以该评估机构的名义承揽业务,另一个重要的隐性原因是利益取向的不同会导致业务承接人员忽略或忽视业务风险识别。此类情况将给评估机构带来巨大的风险。F选项所占比重也较高,该项风险因素已在前文中进行了分析,如果委托人对相关的重大内容故意隐瞒,评估专业人员往往难以发现,必然将给评估机构带来风险。C选项的比重也较高,主要原因是承接的业务如果与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执业能力不胜任,很大的可能会造成评估结果的不合理、评估程序执行不到位,执业能力的匹配在承接过程中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前提。


10、执业程序-现场勘查阶段

问卷调查中,评估机构执业程序-现场勘察阶段可能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项目设置了8个选项,分别为:

A、未按照评估准则要求履行必要的现场调查程序,现场勘查工作形式化、没有工作留痕或不充分;B、未对企业管理层访谈或对取得的评估资料未进行核查、验证、分析导致未识别出重要风险因素;C、被评估单位不配合评估专业人员提交必要资料和其他程序履行;D、评估人员现场未取得重要资料并出具报告前仍未取得;E、除企业外,由于政府部门或其他公司原因导致评估程序无法适当履行;F、由于收费较低导致评估机构委派较少评估人员致使评估必要程序履行不到位;G、无论收费高低、为节约成本,评估机构委派较少评估人员导致评估必要程序缺失;H、现场评估专业人员不知应当履行何种必要评估程序以及如何履行。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看,从现场勘查阶段来看,选择A和B选项的比重较高,分别占样本的65%和52%,其次是 C、D、F及G选项的,分别占样本的36%、40%、33%和27%,选项所占比重最低的是E和H选项的18%。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行相关的原因分析。A选项现场勘查内容是未按照评估准则要求履行必要的现场调查程序,现场勘查工作形式化等,随着资产评估法的实施,只有按照评估准则进行现场勘查才能更好的降低执业风险。B选项强调的内容是未对企业管理层访谈或对取得的评估资料未进行核查等,该项内容是针对评估资料的验证,如果按照评估准则要求进行了现场勘查程序,但未对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也是违反评估准则要求的。


11、执业程序-评定估算阶段

问卷调查中,评估机构执业程序-评定估算阶段可能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项目设置了7个选项,分别为:

A、评估假设不合理;B、重要评估参数的分析、选取和测算缺乏资料依据;C、评估方法的选择不恰当;D、评估专业人员对行业信息搜集、分析不充分导致对企业未来预测趋势判断错误;E、未经独立、客观的分析和测算,直接以委托方预先设定的评估值出具评估结果;F、具体测算模型或计算公式或评估基本概念掌握不到位导致运用错误;G、评估机构没有统一的执业标准导致技术指标差异。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看,在评定估算阶段,选择B选项的比重较高,占样本的70%,其次是 E和D选项的,分别占样本的57%和50%,比重最低的是G选项,所占比重为17%,A、C和F选项所占比重分别为34%、28%和27%。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行相关的原因分析。B选项的内容是重要评估参数的分析、选取和测算缺乏资料依据,资产评估服务的执业原则是独立、客观、公正的出具专业意见,虽然资产评估执业过程中许多指标需要执业经验的主观判断,但对于重要参数的确定,评估准则明确要求要有合理的依据支持,但现实情况无论由于项目本身的特点还是执业能力不足的问题,重要参数确定没有资料支持将给评估机构带来巨大的执业风险。D选项内容是评估人员对行业信息搜集、整理、分析以对企业发展趋势作出判断的内容,由于资料受限或评估人员执业能力受限,现实情况,评估人员对未来收益预测常常未考虑行业的发展情况,E选项的内容是评估人员执业理念的问题,评估人员认为未来预测是企业提供的并未经分析而引用,丧失了执业独立性、对职业责任认识不到位,此类情况常常导致评估机构经营风险。


12、执业程序-评估报告审核阶段

问卷调查中,评估机构执业程序-评估报告审核阶段可能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项目设置了5个选项,分别为:

A、缺乏明确、可操作的公司执业质量控制标准,审核主要依靠审核人员的执业经验;B、评估报告违规后,责任主体、处罚措施不明确;C、评估报告三级复核流于形式,工作底稿中对各级审核意见及答复未留痕;D、缺乏评估报告问题反馈、纠错机制,审核问题经常重复出现;E、公司管理层重业务、轻质量导致审核走过场。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看,在评估报告审核阶段,选择C选项的比重较高,占样本的66%,其次是A选项,占样本的64%,比重最低的是B选项,所占比重为27%,D和E选项的分别占比为47%和52%。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行相关的原因分析。A和C选项的比重较高,A选项是目前评估机构质控审核的基本模式,对项目报告质量的评价主要依赖于审核人员的经验,由此可能导致的风险问题是由于审核人员经验欠缺而对项目风险把控不力的情况,比如审核人员之前对轻资产企业收益法评估没有丰富的经验,可能导致该类项目风险评价不适当、进而导致评估机构产生经营风险。C选项是目前很多评估机构存在的问题,三级审核流于形式、底稿中只保留了三级审核表,工作底稿未体现各级审核意见及修改意见并修改前后的评估报告版本,这是审核形式的风险,更紧要的是三级审核仅流于形式、未进行实质性审核,风险问题无从识别,这将使评估机构质控体系失去应有的效果。


13、执业程序-评估报告出具阶段

问卷调查中,评估机构执业程序-评估报告出具阶段可能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项目设置了4个选项,分别为:

A、出具评估报告时工作底稿未完善;B、未关注离开现场至出具报告之间重大事项对评估结果的影响;C、评估报告使用人未按照评估报告载明用途使用;D、评估报告经三级审核后,项目负责人擅自修改报告内容并出具正式评估报告。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看,在评估报告出具阶段,选择B选项的比重最高,占总人数的75%,其次是 D和A选项,分别占样本的61%和54%,占比最低的是C选项,所占比重为32%。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行相关的原因分析。B选项的内容是评估人员未关注离开现场至评估报告出具日之间被评估单位发生重大事项而影响评估结果的情况,比如现场工作时正在实施的在建项目或研发项目,如果离开现场后出现停工或无明显进展的情况,再比如现场工作时被评估单位已签订的重大合同,如果离开现场后出现客户毁约导致合同终止的情况,都会给评估结果带来重大影响。如果评估人员未谨慎关注此类事项,将可能导致风险加剧。D选项是评估机构出具报告流程出现问题,也就是内部三级复核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可能出于突然发生的情况或者主观修改评估报告,擅自修改经内部审定的评估报告而导致出具报告和审核定稿报告不符的情况,这属于质量控制体系出现严重问题的情形,此种情形将给评估机构带来系统性风险。


14、执业程序-工作底稿归档和档案保存阶段

问卷调查中,评估机构执业程序-工作底稿归档和档案保存阶段可能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项目设置了4个选项,分别为:

A、评估机构未制定并执行工作底稿管理制度;B、工作底稿未及时归档导致资料缺失;C、工作底稿管理不善导致丢失;D、工作底稿未按照法律要求年限保存导致赔偿责任。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看,在工作底稿归档和档案保存阶段,选择B选项的比重最高,达到了79%,其次是 C和A选项,分别占样本的63%和59%,占比最低的是D选项,所占比重为30%。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行相关的原因分析。B选项的内容是工作底稿未及时归档导致资料缺失,及时归档可以查漏补缺、未及时归档导致资料丢失,更严重的是如果评估机构形成延迟归档或者没有明确归档时间的约束,可能使评估人员对底稿的重视程度下降,严重影响评估项目的质量。


15、资产评估行业监管管理方面

问卷调查中,资产评估行业监管方面可能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项目设置了3个选项,分别为:

A、对个别评估机构低价竞标、评估报告质量低下等影响行业发展的事项,监管和管理不严;B、对危害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破坏行业公信力的行为,处罚不到位;C、未形成完善的行业人才引入、培养、测评、考核机制,行业发展面临人才困境。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看,在资产评估行业监管方面,选择A选项的比重最高,占样本的87%,其次是 B选项的72%,比重最低的是C选项,所占比重为64%。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行相关的原因分析。A选项内容是个别评估机构由于不顾报告质量、盲目低价竞标等破坏行业发展环境的因素,此类行为的发生直接导致此类评估机构风险无法控制,更严重的是行业发展环境的正常秩序被打乱、引发羊群效应,进而导致低价竞标的大范围发生,此类行为需要监管机构进行查处,否则将使整个行业置于高风险的境地。


16、执业标准和技术支持方面

问卷调查中,执业标准和技术支持方面可能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经营风险的项目设置了3个选项,分别为:

A、评估准则侧重原则性规定,缺少评估具体事项操作建议;B、评估执业过程中缺乏数据支持,未建立行业数据库;C、评估执业中问题交流渠道有限,缺乏有效、及时的沟通渠道。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看,在执业标准和技术支持方面,选择B选项的比重最高,占样本的84%,C和A选项的比重相当,分别占样本的68%和66%。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行相关的原因分析。B选项内容是由于未建立资产评估行业数据库可能导致评估机构评估依据数据来源缺乏或不统一,进而影响评估执业质量,在目前行业发展新常态下,资产评估行业要取得更专业化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数据库的支持,可以更加巩固和加强行业的社会专业形象和影响力。


二、资产评估机构风险管理建议

(一)资产评估机构利益分配方面

1、目前新形势发展环境下,资产评估行业业务规模实现快速增长,2015年度全国资产评估行业实现业务收入102.5亿元,近五年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接近15%。根据北京资产评估协会2017年6月13日公布的北京地区50强评估机构2016年度业务收入情况,2016年度实现收入25.63亿元,较2015年度增长了4.19亿元,增长率达到19.53%。

资产评估机构风险调查问卷中,对目前行业存在问题中可能导致行业系统性风险发生的事项调查中,87%的调查对象认为是“对个别评估机构低价竞标、评估报告质量低下等影响行业发展的事项,监管和管理不严”,资产评估行业总体规模不断持续增长,资产评估机构经营却处于低价竞标的“恶劣”环境下,资产评估机构是一类经济组织,根本的目的是以盈利为基础,在此情况下,资产评估机构目前较普遍的经营策略是效益为先、风险为后,在此情况下衍生出资产评估机构合伙人的利益绝大部分取决于其承揽的业务额或承做的业务额、业务承接人员直接按照承揽业务金额提取报酬、评估业务项目经理报酬大部分由其年度中出具报告的收款额的比重确定、甚至于报告审核人员按照年度审核报告份数计算考评工资。

如果资产评估机构组织内所有类别部门人员的薪资均是利益导向,在短期内将会对公司的业务规模增长方面起到“强劲激励作用”,但会在评估业务的每个阶段“孕育”较大的风险,而且这种风险常常不可化解。如果资产评估机构利益分配采取“与业务直接挂钩的强经济利益刺激方法”,可以建立完善的评估质控体系但将无法有效执行。此种“快速、便捷”激励方法的实施不仅仅会影响评估机构的经营导向,也会深深影响在此类评估机构执业的评估人员,甚至其价值观将被改变,职业道德不再存在于其执业理念中、执业技能甚至成为“快速出具报告”的工具,这类评估机构的存在更将对行业发展环境造成深深地伤害。


2、对策建议。我们认为资产评估机构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以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为前提,资产评估机构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建立利益和风险相平衡的考核办法。合理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应考虑保持资产评估机构各类从业人员的本身职能的实现,不能以利益的名义打破了其职位特性。

以比较典型的合伙人、项目经理、报告审核人为例说明具体的利益分配建议:

(1)合伙人的利益分配,不宜建立直接与其承揽、承做业务直接挂钩的方式,这种方式下必然导致部门利益割裂公司利益、更可能造成“党派之争”,更严重的是公司重大决策效率会被影响,合伙人作为公司的股东,其决策的做出应首先符合公司利益,这是其执业行为的出发点,因此利益分配机制应保护合伙人此项职能的实现,资产评估机构风险管理调查问卷中关于评估机构治理对策的调查,41%的调查对象认为“资产评估机构应该基于长远发展,设立合伙人‘一个利润池’的利益分配制度、‘一体化’的风险处罚制度”。

(2)项目经理的利益分配,首先需要明确评估机构对项目经理的职位要求,按照评估规范的要求承做评估业务并出具评估报告是其基本职责,如果利益分配方法导致项目经理的执业行为偏离了其基本职责就应该修正或调整利益分配方法。项目经理的薪资结构不可能存在统一的合理标准,不同地区、不同业务结构、不同业务规模的资产评估机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但如果以完成项目提成取得的收入占年度薪资的比重高于60%或者更高,显然会对项目经理的执业职责产生影响,因此,资产评估机构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项目经理薪资结构以使其保持执业职责。

(3)报告审核人的利益分配,报告审核人是资产评估机构工作结果检验人员,其基本职责就是核验、确保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符合评估规范、评估机构业务规定的要求,如果报告审核人的薪资和公司业务收入相关要素直接挂钩必然导致其工作导向偏离工作职责,报告审核人的薪资设置为固定薪酬为主、审核奖励为辅的模式更有利于其工作效果的达成,这里的审核奖励的考核指标不是审核报告的数量,而是审核出的不符合评估执业准则、评估机构操作规范的报告意见数量。


(二)风险管理负责人权责

1、目前资产评估机构对于风险管理并没有设置独立的职能岗位,相应可比职能设置的岗位为首席评估师,按照管理办法第18条的规定,“资产评估机构应当指定一名取得资产评估师资格的本机构合伙人或者股东专门负责执业质量控制。”首席评估师负责制下的评估机构质量控制体系为保障资产评估机构执业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实际情况仍存在诸多的问题。

资产评估机构风险管理调查问卷对评估报告审核阶段可能影响评估机构风险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66%的调查对象认为“评估报告三级复核流于形式,工作底稿中对各级审核意见及答复未留痕”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资产评估机构面临的监管处罚风险、诉讼法律风险等的表现形式都起因于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不符合资产评估法律法规、评估准则的执业要求,而对此进行最后审核的人员是报告审核人员和首席评估师,为什么会存在大家认为的审核流于形式的情形呢?或者说大部分人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还是会发生呢?我们认为在两个方面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方面,目前资产评估机构采用的报告质量保障措施是实施了质量控制体系,审核的目标是资产评估报告符合评估规范要求,审核的对象是资产评估报告,审核的方式是三级审核,最终审核人是首席评估师和报告专职审核人员。此质量控制方式下产生了四个问题:第一,审核目标导向使审核范围受限、风险覆盖不完全,业务承接阶段、现场勘查阶段、现场访谈问题分析等产生的风险大多不在审核的范围,比如可能在业务承接阶段的风险没有被发现而最终报告审核阶段意图解决,往往是不可能的,最终只能采取“模糊处理的方式进行掩盖”;第二,首席评估师或报告专职审核人员由于和项目经理或业务合伙人掌握的项目信息不对称,同时由于审核人和被审核人关注目标不同常常导致报告三级审核只是进行形式性复核,实质性审核“天然”不具备条件;第三,报告审核人员或首席评估师由于个人经验所限,最终审核时可能不具备审核能力而误导或不能有效提示项目风险;第四,负责资产评估机构质量控制责任的首席评估师在履行评估机构质控职能的同时比较普遍的还承揽、承做评估业务,有的甚至总经理兼任首席评估师,既是运动员还是裁判员的身份限制了首席评估师作为评估机构质量控制职能的有效实施。

第二方面,首席评估师是资产评估机构负责质量控制的负责人,对于资产评估机构管理层而言,在评估机构质量控制方面,应该赋予首席评估师第一权责人的地位,对于执业过程中的重要分歧性认识应赋予其“一票否决权”,同时为了更好的保障首席评估师基本岗位职责的履行,首席评估师不能参与项目承接、承做,以避免其面对利益和风险冲突时,失去其判断的原则性。而实际情况,首席评估师在资产评估机构往往地位尴尬,在质量控制发生分歧时没有第一话语权,而且常常首席评估师有业务承接、承做等经济行为,此类现象常常导致首席评估师的界定“名存实亡”。


2、对于资产评估机构此方面的风险应对,我们建议相应的明确两个内容,第一,在资产评估新常态背景下,资产评估机构面临的风险因素已经不只是由于评估人员执业能力引起的风险,风险来源于外部、内部多个方面,因此建议扩展资产评估机构质量控制的界定,将以产品结果导向为核心的质量控制体系调整为以生产过程监督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第二,重新界定首席评估师在资产评估机构的职业地位,赋予其与其责任相匹配的权力,同时限制其从事业务承揽、承做。


(三)风险管理中推进信息化建设

1、资产评估机构执业风险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的原因所导致,业务承接中承揽人对项目风险判断失误或估计不足、现场工作中项目评估人员职业判断失误或专业能力不足、评定估算中评估人员评估依据欠缺或计算错误、报告审核中审核人员能力欠缺或信息不对称……资产评估机构风险管理调查问卷对业务承接中可能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59%的调查对象认为是“资产评估机构承接了不具备执业能力的业务”,也就是业务承接人员未考虑或不知晓评估机构执业能力与业务的技术难度或风险的不匹配性,对现场勘查中可能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65%的调查对象认为是“未按照评估准则要求履行必要的现场调查程序,现场勘查工作形式化、没有工作留痕或不充分”,也就是评估人员不知晓评估法规要求或故意违反相关要求而导致风险发生……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其解决形式都是通过点对点的沟通实现,而在点对点沟通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不及时、无留痕、不系统的缺点。

比如,资产评估机构业务承揽合伙人在与委托人沟通承接业务过程中由于主观或客观不具备相应能力接洽了一项高风险业务,未向评估机构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的情况下承接了该项目。项目组进入现场工作,面对高估值要求通常的处理难以达到要求,于是要求企业提供未来收益预测的指标并盖章,项目评估人员以此为基础出具了评估报告。报告审核人员审核报告的过程中,关注到项目组评估人员未来收益预测缺乏依据,基本按照企业提供的预测数据确认,因此要求项目组补充预测支持资料。项目组与企业沟通提供预测支持依据,并提示企业需要签订相关的业务合同作为预测支持,企业联系了相关企业签订了对收入起支持作用的合同或框架协议,并提供给了项目评估人员。报告审核人员查看了补充的相关依据资料,通过了报告审核,资产评估机构正式出具了评估报告。此案例是比较典型的忽视了业务承接过程中的风险导致的评估处理过程。此案例虽然最后补充了相关的合同文件,但其潜在风险并没有根本解决,因为风险点发生在业务承接过程中,评估机构试图通过报告审核解决此类风险基本是不可实现的。

点对点的质量控制模式有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此案例中,第一,风险点的识别、估测、控制依靠个人经验,易发生由于个人专业能力缺失导致风险无法识别的情况,比如案例中的业务承揽人因为不具备专业能力无法识别项目风险,第二,风险点的提出取决于业务项目执行人的个人意愿,缺乏监督,比如案例中业务承揽人由于利益因素影响常常藏匿风险,将此类问题留给项目评估人员解决,第三,点对点的质量控制如果能够起到预期效果,必须满足在评估项目执行过程中在风险点发生时就能及时识别风险,而能够及时识别风险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处于风险点的项目执行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操守,而这需要业务合伙人、项目评估人员、报告审核人员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丰富的执业经验,否则风险没有及时识别并控制而期望在之后的程序中完全解决是很难实现的。就如案例中由于业务承接人未识别风险,意图通过补充预测资料达到符合评估规范的要求,进而规避执业风险是不能实现的。

此案例中有三个方面的风险是难以规避的:第一,业务承揽人代表评估机构承接业务并签订业务约定书后,与委托人构成了民事权利责任关系,之后无论因何种原因如果未出具正式报告,将可能面临诉讼风险;第二,业务承揽人如果出于维护与长期客户的关系而未考虑风险并代表评估机构承接了高风险业务,由于前期对项目风险因素认识不充分,可能导致项目评估人员与委托人沟通困难、甚至影响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第三,本案例中,项目评估人员进入现场、履行尽职调查后发现难以达到客户的要求,并“善意地提示”客户补充签订相关的合同或框架协议,评估机构可能面临出具虚假评估报告的风险。


2、依靠个人执业经验进行“点对点式”质量控制的风险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资产评估行业新常态时期的发展环境要求,资产评估机构需要探索建立“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而要进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升级离不开资产评估机构信息化建设。

资产评估机构风险管理相关的信息化建设目的是实现评估业务项目执行全过程的信息搜集、汇报、反馈、审批、答复、修改等功能的实现,信息化建设实现的途径是评估机构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就像人体的血液、要连通身体的各个部位,依托于资产评估机构风险管理体系,信息化是实现资产评估机构风险管理目标的重要工具。


(四)资产评估机构业务操作规范化建设

1、目前资产评估行业仍普遍处于“作坊式”生产阶段,虽然资产评估行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评估准则体系,但无论是业务操作、质控审核还是业务承接的风险判断普遍的极度依靠于资产评估专业人员的执业经验和职业技能,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资产评估机构风险管理调查问卷中关于内部控制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评估机构经营风险加剧的问题,78%的调查对象认为是“评估机构总分公司或母子公司执业质量差异巨大、操作标准不统一”,资产评估机构没有建立统一的操作标准,评估专业人员执业中只能依靠个人经验对执业问题进行判断和处理。评估专业人员由于个人经验所限出现的问题直接会导致资产评估机构风险,比如质控审核人员由于个人经验限制无法识别项目操作风险、业务操作人员由于个人经验所限无法把握项目核心驱动要素、业务承接人员由于缺乏业务承接风险点控制制度无法识别项目风险等。对于资产评估机构发展也产生了若干负面影响,具备较强职业胜任能力的资产评估专业人员通常需要经过5年到10年的培养,在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资产评估机构的合理发展存在限制条件,那就是是否拥有具备与风险承受水平相平衡的合适数量的评估专业人员。如果资产评估机构外部业务处于快速扩张期,同时考虑评估机构对评估报告质量的要求,其业务规模发展一定受限于评估机构拥有的有经验评估专业人员的数量,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资产评估机构意图突破此限制有两个途径可以操作,第一个就是外部招聘符合要求的评估专业人员或者内部培养,在行业业务大规模快速发展时期,这个途径基本是很难满足需求的,此情景下外部招聘由于有经验评估专业人员成为稀缺资源而导致外部招聘难度极大且人力资本成本大幅上升、甚至能力和成本严重不匹配,内部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无法满足需求,第二个途径就是资产评估机构调低评估报告质量的要求,这个导向导致的结果对于评估机构而言基本是不可逆的。面对这个严峻的问题,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人力资源本身,“头痛医头”在此时并没有把握住问题的根源,解决此问题的出路在规范化资产评估机构业务操作标准。

资产评估机构建立统一的业务操作标准无论对评估机构长期发展还是评估专业人员执业能力培养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于评估机构而言,业务操作标准的建立将有利于全流程防控业务风险、有利于评估机构规避规模化外延式发展的执业风险、有利于降低评估机构发展受到人才制衡的限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评估专业人员人才梯队、有利于建立清晰地职业胜任能力体系和考核晋升制度、有利于评估机构品牌建设等;对于评估专业人员来说,在建立了统一业务操作标准的评估机构执业,有利于大幅度缩短评估专业人员成长周期、有利于系统构建资产评估执业体系、有利于明确评估专业人员个人成长路径、有利于不断提升评估专业人员执业能力等。

2、资产评估机构“作坊式”发展模式已经遇到了瓶颈,尤其是大型评估机构,转变经营模式必须建立资产评估机构发展的“基础设施”,评估机构需要重视业务操作标准化建设。

近期精彩分享:

行业研究丨以资产评估法实施为契机  推动资产评估行业转型发展

培训原文丨证监会发行部:首发审核中关注的财务问题

IPO必读丨新一届发审委审核情况深度分析

证监局内部工作会议深度剖析第17届发审委IPO审核逻辑:业绩隐形红线依然存在、创业板业绩低于3000万通过率为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