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一个大三建筑学生讨论普奖时,我们在思考啥....

郑之怡 Duni迪优尼设计学院 2023-09-18



01
当人们讨论普奖时,我只关心我的课设...


普奖我知道!诶?名字是啥来着?普利策?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本科时期会主动关注普奖,会去认真了解普奖获奖人的理念,会去解析他们的作品,反正我不会。这次被要求讨论普奖情况,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搜普利策,当然我肯定知道普奖是建筑领域的奖项,但是记不住名字嘤嘤嘤。



网上对普奖的解释中有一句话很有意思:“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的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性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


有没有觉得这几句很眼熟,像不像大一的时候第一节专业课老师给你画的大饼,给你灌的鸡汤???


目前大多数建筑院校在本科教学时期,应该还会比较偏向于所谓的“大师路线”。比如在前期教学会比较强调空间的丰富性、造型感、期待创新等,而到后期又会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期待学生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笔者今年大三,我们大三上学期设计的博物馆的要求便是回应文脉,体现地域性,而下学期的住宅区任务书也紧跟时事:


  • 超级住宅着眼于青年公寓和社会保障性住房普遍空间质量低的问题

  • 住区建设选择老年群体,关心、关注现代化进程中,在传统家庭模式逐渐解体的背景下,被落在时光中的人群,强调人文关怀。


看到这里,如果是对近几年普奖有关注的人,应该就会觉得这些关注点很眼熟了。今年的普奖获奖人不就是关注老旧小区改造和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吗?


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我就感觉到作为学生紧跟时事的重要程度了,也许认知会有不准确的地方,但是的确可以在概念设计阶段少走一些弯路。所以,让我们赶快抱紧大佬的大腿吧——



02

安妮同学和让同学智斗甲方,表现全能!

新学期的案例解析get√


2021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安妮·拉卡顿和让-菲利普·瓦萨尔
(Anne Lacaton& Jean-Philippe Vassal)

2021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安妮·拉卡顿和让-菲利普·瓦萨尔相识于本科期间,估计那个时候他俩也没想到一次简单的相识会带来几十年的合作,会为他们带来普奖桂冠,就像瓦萨尔前往非洲进行公民交换时也不会想到这一个服兵役的备用选项会对他的职业生涯带来不可磨灭的印记吧。


毕竟当时的瓦萨尔只是一个“服兵役也不能阻止我工作”的充满激情的社畜,而拉卡顿与他的频繁交往为两人建立了“一起包过夜,一起下过乡”的坚实的革命友谊。


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瓦萨尔主要进行乡村规划工作。来自西欧的设计师在热带沙漠中的初始经验源于走访村寨吸取建议。他和拉卡顿在接受采访时都曾对当地人利用匮乏的物质创造纯净空间的能力表示惊叹,他们应对极端天气情况的技巧也为两人的“温室”概念提供了新的养料。


▲尼日尔首都尼亚美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建筑学是一个吃见识的学科,在非洲,拉卡顿和瓦萨尔重塑了他们对于空间的观念,对于经济的材料也产生的兴趣,还将顺应气候纳入了设计思路当中。


这让我想起上学期做博物馆时,当时我想呈现一种处于历史交界点的感觉,想要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这一点是我在看《盗梦空间》时突然想到的,虽然最后结果只能算是差强人意,但我感受到建筑学本应是一个与社会联系紧密的学科。


▲盗梦空间


当地人还擅长创造情境感,这个概念我感觉和他们创造的纯净空间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市集的建立只需要一个空间,由人、货物组成情境,而不再需要其他过多的修饰,甚至不需要存在感很强的边界。



▲尼日尔市集


在尼日尔的经历给两位设计师带来的影响在他们的第一个作品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拉达匹住宅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双空间概念:也就是额外空间,给住宅和庭院都披上外套,扩大使用空间。

温室概念:顺应气候,为我所用,温室与双空间结合,营造客户记忆中在法国南部海滨度假的场景。

经济性:便宜最重要。这些概念也在他们的改造方案中有所体现。


 ©Philippe Ruault


 ©Philippe Ruault


 ©Philippe Ruault


再比如说米卢斯社会住宅项目。他们一改社会保障性住房空间狭小、缺少日照的传统,将大空间与温室概念结合。大空间不在于面积  有多大,但足够狭长,在地理上产生了自然分割,取代了传统的隔墙,让住宅充满流动性和可能性。


 ©Philippe Ruault


 ©Philippe Ruault

▲ 纵剖面、首层平面及二层平面示意

 ©Philippe Ruault


住过比较老的学生宿舍的同学应该都会有同一个痛点(四人间走开),东西放不下。我们宿舍是七人间,空出来的那一个床铺用来堆箱子,恰好大家又是喜欢买买买的人,这就很尴尬。


宿舍中央原来放着一个大桌子,这个桌子存在的意义就是把路堵死......桌子两边的距离只够一个人侧身通过,所以大家的第一步就是把桌子拆了!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桌子没了,东西没地方放呀!


于是大家又纷纷买了床桌,但是有一说一,坐床上学习伤腰伤腿,这时候下铺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我们买了可以折叠滑动的床边桌,学习场地也有了,吃外卖的地方也有了,椅子用床和箱子代替就可以啦,完美。


问题接踵而来,下一步要解决衣服的问题。


总放箱子里,早八的时候太影响踩点的速度了,结果大家又买了长条形的简易衣柜,堆在道路两边,在门后的角落处还放了一个鞋架提供给鞋多床底下塞不下的同学,中间剩下的空间甚至都可以跳帕梅拉,最终的改造成果,居住的人都还挺满意的。(就是....貌似查卫生的同学不是很满意)


这件事其实体现了住户自行改造空间的能力,与其要把每个人的行为习惯都考虑到(通常也不可能,但是以防万一以后人工智能可以,还是严谨一些),不如提供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改造。


这就是大空间的意义吧,如果一个本就不大的房间还被各种隔墙占满,那东西除了堆门口也没有地方可以去了。(此处不点名批评某青年公寓,小孩的玩具全堆门口)


拉卡顿和瓦萨尔的老旧小区改造也很有意思。


一般的小区砸了重建,二般的改改管道加个空调和电梯,三般的……我感觉他们应该和甲方爸爸battle了很多次吧,但是人确实也很有想法,甲方爸爸钱还省了,爽!


业主也很爽,一不用搬出去,二不用多交钱,睡着觉呢,工人师傅悄悄挪走了你家的墙;吃饭的时候,温室拔地而起,自然光哗啦一下全洒进来,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招呼工人师傅一起吃饭;洗完碗,客厅直接变大了两倍;午休起来去晒个太阳吧,管道也给你全换了。


呜呜呜,工人师傅辛苦了,谢谢工人师傅。


  左右滑动查看改造前后对比

  左右滑动查看改造前后对比

  左右滑动查看改造前后对比


上学期调研的时候,我看着棚户区和旁边的老旧小区要被拆觉得好可惜,我可以从这些建筑身上读到故事,它们可能承载了从民国到建国初期再到改革开放整个阶段的人民的记忆,狭长的四合院,自己圈出来的小花园,转角处摆放着的擦得干干净净的皮鞋,抬头看到的一线天等等.....


如果可以进行改造,提高空间品质,亦成为市容市貌建设的助力而不是阻碍,那岂不美哉,老人也不用搬家了。


好了安妮同学和让同学可以下班了,老板我牢骚发完了。(big胆!)这两位同学目前给我的印象就是还比较全能,智斗甲方,研究材料结构,和本职的设计都不在话下,而且不做很虚的东西,他们的设计语言是业主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我尤其喜欢他们设计的社会保障性住房,这学期的案例解析get√。



03

有的任务书...

翻着翻着就能翻出普奖获奖人


在大三上学期老师会比较强调地域性以及呼应文脉,紧接着的大四将接触城市规划,这几个方面听着好难呀......


但自从我get√到普奖大宝藏之后,我们仍旧可以从往届获奖者中找到学习的对象。


首先我关注到的是对城市中建筑与环境关系进行回应的妹岛和世,西泽立卫和伊东丰雄。


左:201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

右:201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伊东丰雄

妹岛和西泽的透明性氛围营造:


一是从日本文化出发的空间艺术追求,简单来说就是他们觉得这样可好看,不管付出什么代价也要好看。


第二点是两人从城市角度出发,希望改善日益逼仄恶化的城市环境,让居民从建筑中出来来到户外享受自然。


我对于这个想法的理解是,他们认为宅文化盛行是因为房屋和城市的交接生硬无趣,还一个个都是超高层,铜皮铁骨,人们走在街上感觉被一堆铁皮巨人俯视,想上街才不正常。(美女无语)


▲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


而伊东更多的是在考虑模式化问题。他又觉得模式化真好,速度好快,又觉得模式化好丑,大家长得都一样,这是要两手抓的节奏,应对方法都想好了——模式化不错?那就留着!没变化?微调啊!微调可不是乱调,我们是有追求的,要调就往和大自然相亲相爱这个网红方向去调。


▲TOD'S表参道旗舰店


伊东考虑的第二个问题也挺有意思,和我们这学期的设计题目也有一定的关系——共享家园


这个概念是源于他对灾区救援中心的观察,在那样一个人均面积很小且缺少隐私的空间中,人们可以在其中建立社交关系,并尽量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充足,伊东将此称为最低限度社区形态。


说起这个我又想到了坂茂的纸管避难所。纸管避难所结构简单,搭建便利,总体用材环保,且可以使用纸帘等进行分割,比一般避难所提升了空间品质,提高了搭建速度。



当然,几位建筑师的贡献肯定不止在这个方面,但若是与专业课结合且用于回答我个人对于某些问题的疑问,这几个小点已经够用了,学习人嘛,放过自己


地域性方面我想选择了王澍、拉斐尔•阿兰达、卡莫•皮格姆、拉蒙•比拉尔塔和多西。


▲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王澍


王澍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大三上学期半个班的人都解析了他的作品,剩下半个班解析了贝聿铭的........(当代建筑大学生的解析现状)


我曾经解析过王澍的象山校区,第一感觉是很多传统建筑中会运用到的手法在象山校区都得以呈现,而且建筑物体量都比较大,而且细节部分也刻意放大,比如门窗洞口。


对于材料的运用也很发散,例如从周围村寨收集的旧瓦片,用竹子注模使水泥墙面可以拥有竹子的纹路,看着就很中国。他走出了一条对传统进行传承与创新的路。


可是,那是否代表我们都要走这条路呢?


▲象山校区


我个人会更喜欢贝聿铭苏州博物馆的呈现形式,提取传统元素并对其进行抽象化处理,用光营造场景感和氛围感,苏博的成功与基地周边的环境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如果没有借景拙政园和将忠王府作为出口的条件,也许这栋建筑将变成另外的形式。


▲苏州博物馆


▲2017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拉斐尔•阿兰达、卡莫•皮格姆和拉蒙•比拉尔塔


拉斐尔•阿兰达、卡莫•皮格姆和拉蒙•比拉尔塔是来自西班牙的建筑师,他们扎根于小城之中“西班牙是我的根,再怎么创新都不能丢了我的根”


但稍有不同的是,通过他们的采访给我一种这三位建筑师不那么的强调对于传统元素的运用,而更多的是种感觉,只要我做出来,打眼一看就知道是西班牙的建筑。


▲里拉剧院


“新的就是好的吗?不,但旧的也不好”

“父辈必须被推翻吗?是的,如不这样,你就不可能远离自我”

“场所是使成果身份化和人格化的关键”。【1】


如果由这三位来建造苏州博物馆,他们会怎么做?


在园林中间建造一个几何化的建筑?

呈现出温润厚重的姿态?


我不知道我胡扯的,但也许这也是一个思路。而若是王澍进行苏博的设计,我感觉会是比较厚重的感觉,体量感很强,可能会取意假山,当然,这也是我脑洞发散。有时候这样的设想也挺有意思的。


▲2018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巴克里希纳·多西


多西被称为承上启下的建筑师,因为他职业生命的时间跨度真的挺大,师承柯布西耶,做过路易斯•康的助手,最终于2018年以九十一岁高龄获得普奖,从现代主义的开端到各流派的百家争鸣再到现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他的身影。这样的人生经历也是挺传奇了。


多西关注低收入者建造的住宅,且很有前瞻性的考虑到使用绿色建筑的概念,这点最开始或许只是为了替住户降低生活成本吧。建筑同时还拥有很强烈的地方特色。


普奖评委评论他:对印度文化的深入骨髓的了解与欣赏,让多西融合了预制模式和本地工艺,发展出与印度的历史文化和本地传统相和谐的建筑语言”。


▲阿冉亚廉价住房


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会因为人生际遇的不同对本土文化衍生出不同的理解,也许可能最后的结论相似,但是认知的过程肯定也会有区别。王澍善用材料,从小接触的传统文化熏陶也给他带来游刃有余运用传统元素的能力;同样是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贝聿铭,因为所处时代的不同,手法更加细腻,体量感也没有那么强烈。


但是这些元素我们运用起来会比较吃力,就像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传统建筑最本质的到底是什么?


04

确认过眼神,是在我梦中出现过的课设


202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伊凡娜·法瑞尔(Yvonne Farrell)和雪莉·麦克纳马拉(Shelley McNamara)



伊冯•法雷尔和谢莉•麦克纳马拉的建筑我没有办法从我的角度做出一个很明确的分类,因为这就是每个学期老师都在强调的东西呀!


老师让呼应文脉,融合环境,考虑流线考虑光影,做丰富的灰空间,可惜我没有做到嘤嘤嘤。


法雷尔和麦克纳马拉都来自山脉绵延、悬崖密布的爱尔兰,也许正是因为与从小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让她们对环境和细节的变化很敏感,当然也是人家自己感受力强,领悟力高。灰空间是做的很出彩的一部分,大概率是跟她们曾经在天地间奔跑有关系?


总而言之,圈粉了圈粉了,确认过眼神,是在我梦中出现过的专业课作业了。


▲博科尼大学经济学院

© Frederico Brunetti


▲利马工程技术大学教学楼

© Iwan baan


▲图卢兹大学经济学院

© Dennis Gilbert


05

浅谈一下,我眼中的普奖


从普奖近几年的趋势可以得知,建筑最终还要回归实用,去解决真真切切的问题,也许是提出一个新的理念,也许是脚踏实地十年如一日的为人民谋福祉。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搬砖人,我只能从目前我所接触到的方面来解读我眼中的普奖,也只能提取到我认知范围内可以接收到的讯息,所以这并不是一篇专业的文章。


老师一直强调要多看案例,多接触国际上一些新的想法,多思考面对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作为建筑学学生有什么可以做的,或者是从中可以学到什么。


普奖正是学习的一个好途径,每一个建筑师多多少少都会对社会热点问题做出带有个人风格的回应,而那些让我们在设计课上抓耳挠腮想出来的概念也许是他们已经提出过的设想,普奖的存在,让普通学生也拥有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普利兹克奖官网

日常的欢愉:与安妮·拉卡通和让·菲利普·瓦萨尔的对话| EL访谈

【1】引自 AC 建筑创作:《如何评价 2017 年普利兹克奖颁发给了西班牙建筑事务所 RCR》 



本文作者:郑之怡

大家好,我是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郑之怡,今年大三,这篇文章只是想讨论一下对于学生,特别是和我一样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来说,普奖的必要性。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一开始会对这个奖项抱有敬畏感,后来发现,他们关注的某些问题和我的生活是很相近的,从自己身边找例子去理解大师的理念会更有趣且更简单,并且,因为处于学习阶段,所以不可避免的会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和甚至有偏差,所以这篇文章只能说希望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大佬轻喷。


编辑部有话说:

之怡同学在Duni选题会时就特别敢于发表自己看法,当她提出:“要不要和近几年获奖者的对比?共同注重什么方面,因为背景经历的不同所以处理方式上的差异?”“普奖对我们会有什么启发呢 我看去年的两位获奖者在简历里面都强调了童年经历对自己的影响,我在想这个是不是可以对应到文化历史民族情感上”


编辑部觉得这是非常值得发散的点子,并鼓励她完成了这篇文章。诚然这是一篇稍显稚嫩的文章,但却也真实的可爱。这是一篇真实的大三建筑学生对普奖的基本解读,它反映了普奖对于当代建筑大学生的指导意义。(比如:解析现状....hhh)。关于普奖,选题会上涌现了许多有趣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了大家对于普奖的思考。我们期待Duni社群会涌现更多有趣的灵魂,创造有趣的作品。



编辑:W

审稿:W

校对:小E


*本文为Dunier郑之怡同学原创,编排由Duni迪优尼设计学院编辑部完成,版权归郑之怡和Duni迪优尼设计学院共同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禁止以任何形式的私自转载。


Duni社群持续招募和征稿中,欢迎所有同学们的加入!

招募和投稿联系优优:



 


新浪微博关注@Duni设计独角兽

b站关注@Duni设计学院

获得更多设计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