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不仅仅要爱孩子,更要学会如何去爱孩子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知子花家庭教育
有一个女孩,标准学霸,大学马上毕业却患上抑郁症。
父母带着她来求助,这个女孩冷冷地说:“我只想死,我恨死你们了。”
女孩的父母俩惊呆了:辛辛苦苦把她养大,从未舍得让她吃苦,父母眼里的骄傲,竟然恨他们。
经过细聊,女孩对我说:“我该怎么办?我唯一的技能就是考试,现在要毕业了,离开学校了,我再也不需要考试了,我这个唯一的技能也没用了。”
这种对未来生活的恐惧,压抑,让她根本无法面对生活的压力,所以她说:“我特别恨我父母,为什么他们一直逼我学习,什么也不让我干,我住校的时候,连自己的衣服也不会洗,看着同学们都比我强,我特别怨恨他们。”
我很能理解女孩的心理:毕业了依然没有生存能力,选择了“抑郁”的模式来逃避进入社会,并通过恨父母的方式来逃避自身的责任。
人们为什么会恨自己最亲近的人?
这就是人类的思维。当一个人挫败、憎恨的时候必然要选择一个对象,必然就会追查是谁导致了自己无能,唯一能够追查到的无疑就是父母或其他负责养育的人。
父母是不是完全无辜的?当然也不是。
因为养育、教育是要让孩子学会生存,而不是增加孩子的挫败感;是让孩子愿意长大,而不是抗拒长大。
但是现在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是父母承担责任,子女好好学习就够了。这种人为地把孩子与现实隔离,导致孩子更乐于长久地生活在彼得·潘的世界中——任性、懒散、不负责任、拒绝长大、拒绝承担责任……
那么父母知道这样的方式对孩子不好吗?随便问那个家长,这个常识他们基本上都是知道的。
但为什么又执着于用不好的方式来教孩子呢?
第一种是出于补偿心理:所有自己的父母当年没能够满足自己的一切,全部要让孩子满足,他们以为这是爱,但这其实是对自己幻觉的执着——既然我的父母没有做到,我就要把这种遗憾弥补在孩子身上,我要证明给我的父母看,你们是错的——这样的思维背后是对期待无法满足的挫败感和深深的怨恨。
但问题是,孩子们终有一天会长大,终有一天他们会发现其实父母无法满足自己所有的愿望,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比他们的父母要优秀、比他们的父母能够给予自己孩子的东西更多,这就会让他们陷入羡慕嫉妒恨当中。
中国有一句话叫“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但是看看现在的中国,有多少孩子嫌母丑、嫌家贫?多少孩子在憎恨父母?
这些其实不只是孩子的问题,也是父母的问题——当一个人想要伪装成高度满足的父母,竭尽所能满足孩子物质上与人攀比的需求时,他就注定要承担这样的结果。
这种过度的付出让他误以为自己有资格把自己的野心、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变得符合他的期待。
但其实控制型的父母本身也很矛盾:我们要求孩子要听话,但是当他形成依赖型人格的时候,又怨恨他没有主见;我们要求孩子有主见,但是当他不听话的时候,又怨恨他太倔强。
所以我们经常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了,却看不到自己对孩子的爱附加了太多的要求,而且是无法达到、无法满足的要求,于是我们会憎恨、会愤怒、会情绪化,然后我们还要说“我已经很爱我的孩子了,为什么他还怨恨我?”
因为孩子不是提线木偶,也不是机器人,对于侵入式关心,任何人都会感到被冒犯,想要逃离。这势必导致双方的愤怒。
不当的爱带来的恨该怎么消弭呢?
01
首先,至少我们要承认事实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父母来说,尽管我们会说“为了孩子,我连命都能豁出去”。
但承认吧,其实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爱孩子,我们只是在爱自己的幻觉。
而且在这种幻觉中,一个人不知道如何去爱,也会侵犯孩子成长的空间。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要先学会看到自己是人类,父母也是人类,看到父母的局限也看到自己的局限,不要假装自己是完美的父母,也不要受那些假装自己是完美的专家所提的完美建议的干扰。
02
其次,允许自己不完美
知道自己不完美,就容易允许生活不完美,允许孩子不完美,允许父母不完美,然后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不会强迫任何人变得完美,给自己和所有人成长的空间。才能用更放松的姿态对待孩子们成长中的试误、挫折、哭泣等原本令人难耐的时刻。
因为真正的爱,一定是宽容的和放松的。
没有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也没有孩子是不爱自己的父母的,动物尚且舐犊情深,更何况是人。
我们做父母的,不仅仅是爱孩子,更要学会如何去爱孩子,不要让你最深的爱,最后变成了孩子最仇的恨。
来源|知子花家庭教育
编辑|思维智汇
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任何感悟和案例都可以向我们投稿,
若经录用,我们会给予适当的报酬与奖励。
我们期待思维的碰撞。
投稿邮箱:siweizhihui@yeah.net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