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智库|倪凯颜——用“云智慧”培育面向未来的人才
如今,她所在的江苏省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有近千名孩子带着平板电脑上课,用“智慧”的学习方式悦纳未知的世界。
时光倒退回2013年,倪凯颜出任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校长。彼时的安镇实验小学在前任校长朱晓文的带领下,已经成为全国最先采用平板电脑进行课堂教学的学校之一。倪凯颜在她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起了以平板电脑为学习工具的智慧课堂模式,不断提升教育的内涵。
在她看来,当下每个孩子都是“数字原住民”,他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网信息化的时代,数字化生存是从小就开始经历的生存方式。在这个背景下,教育不能再单一采用传统的模式教学,否则这些孩子将无法面向未来。
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安镇实验小学,除了一年级,每个年级都有2—3个班孩子的上课方式与众不同,他们自带着一台智能终端进教室,用智能终端搜集整理信息,积极分享交流,进行当堂检测,即时得到反馈……这种“智慧”的上课方式已经渗透在了每一门学科的课堂当中。
以语文课为例,阅读和写作是两大核心任务。传统的阅读仅仅关注到有限的文本,但“智慧型”的阅读却突破了知识的疆界。在学习《三亚落日》这篇课文后,老师布置了几个拓展延伸性的探究话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三亚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孩子们利用自己的设备上网查阅资料,最终找到了答案。原来它得名于这个地区的一条呈“丫”字型的三丫河,后来才更名为“三亚”。孩子们还通过百度实景地图找到了这条河,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很显然,这种直观而立体的学习方式相比平面化的阅读而言能让孩子更快地形成知识的链接。
在倪凯颜看来,这个过程同样是在培养孩子们的一种知识管理能力,他们需要在这个海量信息中对有用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并且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如果他们不具备这个能力,就无法从知识的洪流中提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
“一旦孩子具备了知识管理能力,他们也就打下了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将来能进一步发展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倪凯颜强调。
而在语言表达方面,学生不再只用传统的写作方式,转而利用智能终端在现场拍摄写作素材,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视角,然后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完成一篇作文。
而每个孩子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校园网的个人空间内,供同伴、老师和家长欣赏,他们甚至开放权限让更多网络上的观众看见,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更加努力提升自己,从而形成了正向循环。
利用电子设备,孩子们的思维过程可以被展示出来,以便让教师及时了解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比如,数学课上,一个练习是让孩子们用量角器画出30度的角,有些偷懒的孩子直接利用三角板的一个30度的尖角来作图,实际上并未正确掌握作图的技能。但在智慧课堂上,教师要求每个孩子将自己解题的过程用视频记录下来,所有的思维过程一目了然。
此外,智慧课堂加速了孩子对技能掌握的进度。在陶艺课上,学生利用APP下载了一款模拟制陶的软件,用手指在屏幕上感受按压的轻重对形状的影响,而在进行了这样先期的模拟之后,待这些孩子真正开始练习做陶艺,很快就能完成一件成品。
从本质上而言,智慧课堂变革了老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模式,变为了任务导向型的自主、探究、协作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延展学习的边界
倪凯颜认为,智慧课堂延展了学习的边界。
首先,智慧课堂延展了学习的时空,学生学习的场域从课堂走向了校园、社区和家庭,实现了真正随时随地的学习。
其次,智慧课堂延展了学习的体验。倘若在一节课上,孩子们没有完全理解所学的知识,他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继续琢磨。有些孩子在实验课上实验未能成功,他们就利用在课堂上拍下的视频,回家后继续研究和捣鼓,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直到将实验做成功为止。
从这个意义上说,智慧课堂激发了学生研究问题的内驱力。“如果孩子执着于探究问题,他将来怎么会不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倪凯颜说。
另一方面,智慧课堂同样延展了学习的评价。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学业评价主要依赖于试卷和分数,但智慧课堂下,对学生的评价变得更为多元。在安镇实验小学,智慧课堂试点班的孩子期末评价和普通班的孩子一样,有一张常规的考卷,但这一评价只占总体评价的30%,而剩下的70%则全部来源于研究课题。
学校会给孩子一周时间去研究一个主题,然后完成一篇调查报告。这些孩子需要自己查阅资料,制作ppt,然后进行口头汇报,将整个过程录制成一段微视频之后才算完成作业。
在倪凯颜看来,这是对孩子综合能力的检验。“他们需要动用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搜集能力以及利用各种技术与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所有的改变都作用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内在的心理品质,在这种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每个孩子的表达力、创新力、合作交往能力乃至于抗挫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锻炼和提升。
智慧云校的诞生
早在2003年,安镇实验小学就已经开始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彼时,学校是一校两部的格局,在教育管理方面沟通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老师们在处理日常事务、开会、参加研讨等活动时需要两头跑,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成本。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时任校长朱晓文想到用一根光缆把两部连起来,通过学校网站来方便快捷地沟通管理,实现了学校一体化管理更加高效。而通过网站,学校全体教师和管理者都得以进行无纸化办公。
网站一经使用,教师们很快从一些琐碎的事务中解脱了出来。信息化所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学校不断地对校园网进行完善。2013年,伴随着智慧城市口号的提出,安镇实验小学开始在校园网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智慧云校”,构建了一个覆盖全校的云平台,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的信息都存储在云平台上。
而如今,这一云平台已经从pc端拓展到了手机端,学校大大小小的事务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沟通和处理。例如,在校长的个人界面上,所有需要她经办的文件的办理进度都一目了然,如此一来,即便她出差在外地,依然可以深度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校务管理。
所有与教师相关的告知都通过云平台发送到每个教职工的用户端,相关人员能第一时间根据公告内容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减少了大量会议,更提高了效率;校内设施设备与物品的使用与维修,教师通过手机“物品申领”“报修管理”,后勤人员就能马上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教职工考勤、外出或请假,只需要手机打卡或填报信息,方便调代课管理等;而家长则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学校的发展状态,孩子的课表、在校表现、成绩以及班级圈的内容等等,增进了家校互联,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通过这一云平台,我们得以实现更科学化、精细化和人性化的管理。”倪凯颜介绍道。
顶住压力,坚持做对的教育
一所学校终究是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在校内的云平台日渐成熟之后,云端技术被推广到了课堂教学中。2013年,安镇实验小学将校内的微格教室打造成了“智慧云教室”,在教室内投放了50多台智能终端,学生可以进入教室用pad上课,也可以在老师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将pad带到教室外的校园里进行相关的与学习有关的记录。
但因为设备是公用的,学生无法将Pad带到校外。一旦结束这堂课,他就失去了对Pad的使用权。这就导致有很多学生无法将未完成作业和项目继续下去,而若想将Pad里的作业拷贝回家,文件格式的转换又成了一大问题。
考虑到这些局限性,学校开始尝试走“BYOD”路线,即让学生自带移动终端进学校上课。当时安镇实验小学有近2500名学生,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学校决定从二年级开始做试点,将BYOD的优势和风险告诉家长,让家长采取自愿购买的方式。最终,有近百位家长做了购买的决定。
然而,一次原本充满意义的教育改革却遭受了突如其来的打击。在试点程序逐渐推进过程中,网络上就开始出现不明真相者散布的“学校强制全校学生家长购买智能终端”等谣言,后来,一些大的媒体介入其中,却并未澄清事实,一时间,安镇实验小学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直到新华社江苏分社出面澄清了事实,风波方告止息。
在经历了这一场风波之后,2013年,刚接任校长的倪凯颜并未选择回避,而是坚持将这一模式推广下去。“越是有质疑的事情,我们越要做出来给大家看到真相。”她当时的态度很坚决。
倪凯颜坚持这样做的最根本原因是她坚信:工具的变革必将带来教育的变革。“我们必须用‘今天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他们才可以面向未来,否则他们的未来永远只能活在过去。”倪凯颜强调。
现在不改变,孩子如何面向未来?
伴随着课堂模式的转变,教师一味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然不合时宜。为了让教师团队尽快适应变化,倪凯颜引领学校老师做了大量培训,她首先要扭转的是教师的理念,一方面,她请来了外界专家,另一方面,她经常给教师做个人分享。
她呼吁老师们站在未来看当下,“面向未来的教育不是未来才做的事,而是现在就必须要做的事,因为未来就是现在。”而针对学校的一些老教师,她则从他们自身的立场出发,言辞恳切:“你们都有孙子孙女,如果你们不改变,那他们的未来就只能活在现在,你们愿意看到吗?”
理念通了之后,她开始身体力行地教方法,领着教师们利用各种app进行教学。她曾用一个寒假学习使用苹果笔记本、iPad,研究如何制作iBooks,如何指导学生使用相关APP,开设了学校历史上第一节智慧学习课;第一个使用科大讯飞软件记录孩子的口头发言,当堂转换成文字,进一步研读讨论;带着学生用iPad在校园里寻找春天,回教室搜索信息,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写作并分享;第一个带领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拍各类校园德育微视频……看到了直观可感可操作的效果,老师们自然纷纷效仿。
在智慧课堂上,老师的引导和提问显得尤为重要。在安镇实验小学的科学课上,孩子们需要观测星空。由于上课总是在白天,孩子们不可能看到满天繁星。于是,他们在iPad上下载一个叫star walk的APP,只要对准天空的某个方位就能在屏幕上显示出对应的星座。
某天晚上,一位科学老师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看似“刁钻”的问题,“孩子们,请找一下,太阳在哪里?”学生起先的反应是不可思议,在老师一句“智慧的孩子一定能找到”的鼓励下,大家纷纷将iPad朝向四面八方寻找起来。当有孩子将iPad对准了脚下,屏幕上赫然出现了太阳时,孩子们惊呼起来。
“在这个老师智慧的引导下,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了地球的自转以及地球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空间概念就建构了起来。”倪凯颜说。
倪凯颜认为,教育是让孩子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在发展变化,每个孩子便需要去思考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未来教育的一项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思考力和创新力,这是更为高级的核心素养。“显而易见,智慧课堂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
如今,她也在学校内引入了由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研发的“学思维”活动课程,以提升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世界在飞速发展,倪凯颜不愿意看到教育被甩于时代的大潮之后,她引领着安镇实验小学这艘世纪航船,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任何感悟和案例都可以向我们投稿,
若经录用,我们会给予适当的报酬与奖励。
我们期待思维的碰撞。
投稿邮箱:siweizhihui@yeah.net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