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成瘾,这个锅应该甩给个人还是社会?
知友@李银河 20 k+ 赞同
收录于 编辑推荐
目前,选择独居生活方式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现象在中国才初露端倪,从世界范围看却早已蔚然成风。选择独居而不选择婚姻的社会潮流最早出现于北欧国家,很早就达到人口半数,还在继续增加。
几十年前,在美国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选择独居,目前已超过人口半数: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截至 2015 年 8 月,16 岁以上的美国人当中,有 50.2% 的人是单身,即 1.246 亿。2012 年台湾 15 岁以上的单身人口为 939 万人,占总人口约 42%。国家民政局数据显示,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近 2 亿,独居人口从1990 年的 6% 上升到 2013 年的 14.6%,如今有超过 5800 万人一个人生活。
单身浪潮的形成是多因的,我分析至少有以下几种:
首先,婚姻制度的内在缺陷。婚姻制度和婚姻习俗自先民时代逐渐形成,主要功能是养育子女和私有财产的继承。由于人的感情会蜕变或转移,婚姻制度成为对人的约束,所有的现代社会都出现了离婚率增高的现象。婚姻制度与人性发生的内在冲突是它的致命缺陷。为了规避对个人自由的约束以及规避离婚的财产损失和精神痛苦,许多人选择了独身。
其次,男女平等的后果之一。在几千年间,世界各国都是男权社会,女性没有独立的生活来源,必须结婚才可以存活。现在女性可以独立谋生,是否结婚不再是生活方式的单一选项。也就是说,独居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另一个可能的选项,于是许多女性真的做了这样的选择。
再次,人类预期寿命增加。在传统社会,人的预期寿命只有三四十岁,从一而终很容易做到;进入现代,人的预期寿命达到七八十岁,终身只跟一个人生活而不厌倦的难度大大增加。于是那些不是感情特好心无旁骛的人就不愿选择婚姻了。
此外,不愿养孩子的人也会觉得结婚没有绝对必要,而不愿生养孩子只想好好享受自己人生的想法,目前已经成为不少现代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设计。
在中国渐渐从一个传统社会演变成现代社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真考虑选择独居的生活方式,可以说这既是一种出于个人意愿的选择,又是社会变迁造成的。从发展趋势看,中国人可能在世界的独身浪潮中是最保守的,排序是倒数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看重家庭价值的文化之一。即便如此,传统文化价值还是会受到现代化过程的冲击,独居仍然会成为趋势。与我们同文同种的台湾单身人口超过四成就是一个预示,婚姻制度的式微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将有更多的年轻人选择独居生活方式。
知友@任树正
圣经《创世纪》中,亚当被上帝创造出来,独自一人生活在伊甸园中。耶和华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于是从亚当的肋骨中创造夏娃。「神看见了婚姻是人所需的,于是上帝为人预备好」。
至少在西方,这是婚姻的神圣性的证明,同时也意味着对单身和独居的反对。但耶和华肯定没有料到,现在他的信徒们正在背离神的旨意的道路上风尘仆仆。越来越多的人正独自生活。离婚率日渐升高,许多人甚至选择不婚。独居变成一种常态,甚至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在美国,超过 50% 的成年人单身(16 岁以上),3100 万人处于独居状态。
除了梭罗对自己在瓦尔登湖的独居生活唯美的描写外(他傲娇的说:我再也没有兴起过需要人类邻居来陪伴的念头),独居历来被视为可怜并且可怕的。
在古代,流放,是一个仅次于死刑的惩罚,对某些人来说,或许死亡更加容易接受一点呢。亚里士多德宣称:「被孤立的人……与神灵或者野兽无异」,而鲁滨逊对独居的无限恐惧,直到在沙滩上发现人的脚印才终于得到拯救。社会学同学们应该清楚,《孤独的人群》和《独自打保龄球》中对社区共同体衰落的种种消极后果的可怕描述。社区衰落的后果,可能是创造一种「独自生活并独自死去的神秘社会」(《热浪》)。
1995 年,热浪席卷芝加哥,在美国的城市和其他地区数以千计的人独自在家中死去,不为家人、朋友所知,而高度孤立的生活是造成他们死亡的重要原因。
1995 年芝加哥热浪导致数以千计的人死去
独居,常常是不婚和离婚的后果,但它自身,作为一个越加普遍的现象,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更加重大。
独居,并不一定是不婚,但二者常常是伴生的。关于离婚率上升,不婚主义的论著汗牛充栋,也不需再在此饶舌。那么,为什么独居如此常见呢?
如果要给这个问题一个最简短的结论的话,下面这句话或许大而无当,但无疑最为恰当:独居是现代性生活的形式和后果。宗族、村落、单位、家庭在现代社会都不同程度的式微、解体。现代生活让个体从传统的庇护形式中脱离出来,生存变成了一场单打独斗,独居不过是这种生活状态的写照而已。
现代性带来了个体主义。个体主义兴起的一个后果,就是独个体选择从集体、家庭的物理空间中抽离出来,「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个体主义兴起相伴生的是「共同体」和家庭的式微。共同体、家庭在以往并没有为个体自由选择留下多少空间。
个体主义本质上注重个人自由,因此在个体价值观、利益与集体、家庭有冲突时;或者他拒绝社会对自己的预先安排,决心实现地位、职业的向上流动时;或当他意识到自己要为宗族、集体、家庭作出巨大牺牲时,独居就成为一种选择:后者更加舒适、轻松,更容易实现自我价值。
这是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冷酷预言。资本主义的理性化趋势必将席卷生活。个体主义的原则更加激进:个人最主要的义务在于对自身负责,而非对他的伴侣或者孩子。现代生活的经验告诉人们,追寻成功和快乐并不依赖于个体与他人相连。个体主义对我们的传统道德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但历史上从未有一个时代对个体如此推崇,贝克说“在人类历史上,个人第一次成了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单位“。
女权主义的兴起,是导致单身、独居的另一个深刻社会变革。她们对自己权益的珍视和奋力争取直接导致了晚婚和离婚率的上升。如果女性能够挣得足够的大洋来养活自己,在职场上大展身手,她就有能力选择不结婚,去囿于厨房,相夫教子。上世纪七十年代柏林的女权主义者说了:「一个女人不需要男人,就像一条鱼不需要自行车」。
A woman without a man is like a fish without a bicycle
在亲密关系中,当个体意识到亲密关系带来的收益并不足以让他放弃个体自由,付出相当地经济利益、情感时,他/她也就不再选择涉入亲密关系,或者尽可能的将单身状态延长。当前中国社会男女比例感人,亲密关系维持的成本太高,而年轻人们正争分夺秒为未来奋斗着。
「单着单着,就剩下了」也许并没那么可怕,「单着单着,就上瘾了」,才是中国广大大龄单身青年父母们的心头大患。所以你看,「我还没玩儿够呢」,不光是你对女神告白时收到的一纸判决书,在内心无限悲痛的空档,你也要擦干眼泪,批判一下作为现代性后果的个体主义对青年社会生活方式上的深刻影响。
图源:《还珠格格》
当然,独居对很多个体来说,也许是一种被动的选择。现代性生存方式是一种「流动」的生存方式。这种流动包括了物理空间、社会阶层、关系网络。流动给社会带来了活力,但它同时意味着不稳定,没有安全感。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波涛汹涌,大量人口快速流动。
而年轻人是城市化的主力。因此,年轻人更经常性的处于与家庭的分离状态之中。漫长的教育周期,还要工作稳定,选择一个落脚扎根的城市,攒够了钱买房(哎呀太难了,还是等父母攒够了钱买房)。独居是漫长流动过程中的临时状态,这种状态可能很快结束,也可能时日漫长,成为生存常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独居是一种被动选择,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这种状态。
独居对于留守老人,失独父母更是无奈的生存现实
诚然,对于年轻人来说,独居并不那么可怕。一个社会学家也不会想着搞个大新闻,把独居批判一番。事实上,独居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无需从道德上予以训诫,或者因此无比焦虑。单身者的社交质量往往更好,没有了别人的监视,个体不再压抑,也更容易发展自己的兴趣,自由寻找其他有共同价值观的个体。而独居的普遍化,也将重塑思考亲密关系和婚姻的理解。
最后,现代社会中,独居何以可能?现代社会,人们利用自己丰裕的财富,将自己与他人分离开来,不但因为他们想,更因为他们能。
首先,现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读书旅游上知乎,养猫养狗养小猪。个体比以往更加注重自由隐私,但同时他又可以流连在丰富地公共生活中:关心时事热点,关注美国大选,还关心转基因危险不危险。
读书旅游上知乎,养猫养狗养小猪
其次,现代社会提供了一整套的支持系统。独居者并没有太多后果之忧。货币可以购买各种服务,修水管换灯泡,市场经济明码标价,没有男朋友也不是大问题。社会保险健全,也不至于老无所依;社会规则明确,就算受了欺负也可以诉诸法律,不用打电话去叫一车面包人。
最后,独居并不就意味着孤单和自我隔离。互联网、手机为跨越空间的交往提供技术基础,排解个体孤独。交往形式发生了变化,交往内容和质量也可以保证。互联网、手机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流,避免了与社会的脱节。它们事实上也提高了人们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美国大选,难得的让中国人民实现了全民参政议政。
知友@暗涌
独居是个人与社会的合谋。除了大家提到的原因以外,我想补充三点。
1. 现代社会减轻了对独居者的社会压力。
我在当今社会,仍存在对离婚或者大龄单身女性的歧视吗? - 暗涌的回答中提到,按照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原始社会中,独立的个体总是不能很好地抵抗外界的不良因素,因而需要同类的帮助才能更有利于生存;而且为了维持种族的繁衍,拥有稳定的性伴侣是很有必要的,这意味着可以传宗接代,并给后代稳定和良好的照顾。因此群体倾向于鼓励男女生活在一起,而压制独居、单身的个体。而当我们步入现代社会,后代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即使一部分适龄青年尚未生育,对于群体的传承也影响甚微,自然就减轻了对独居个体的压力。
同样地,男女之间经济与社会地位的变化,使得两性关系也随之改变。搭伙过日子的时代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寻找一个真正适合的人在一起。
「我可以养活我自己,干嘛委屈自己嫁一个不够喜欢的人?」
「男朋友会抛弃你,工作不会抛弃你啊,既然这样我干嘛非要急着找个人过日子?」
经济基础的改变带来观念的改变,也为女性选择独居提供了条件。
但尽管如此,对独居者的偏见和歧视依旧存在。
2. 丰富的精神生活为独居提供了条件。
年轻人选择独居啊,当然要靠经济条件;但是也要考虑到精神的层面。
无聊是最折磨人的,为了摆脱无聊,人甚至会电击自己。而在精神生活尚不发达的时代,想象你回到家,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平板,没有 WiFi,更没有人,你该如何度过漫长黑夜?只好找三五好友,唠嗑、下棋、打扑克。此时你还会更愿意独居吗?这些作为娱乐手段的社交活动是人们不愿意选择独居的原因之一。而现代社会文娱活动百花齐放,即使独居也能过得多姿多彩,独居生活也就成为了一个可选项。
这么说来,对单机游戏的偏好,可能是年轻人独居习惯的一种体现咯?并非如此,人是社会性动物,即使选择了独居,也并不意味着人放弃了社交的需求。
这里就要祭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爱与归属感的需求体现了人的社交需求,即使是最孤僻的人,内心也有与他人沟通的愿望,因此我认为独居与偏爱单机游戏没有因果关联,相反,独居者需要用包括游戏在内的替代方式满足社交需求。比如当大家得知贪吃蛇大作战是单机时,不也毅然决然选择卸载吗?
为什么在知道《贪吃蛇大作战》是单机游戏后,很多人会选择删游戏?
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也为独居者提供了社交的替代选项,不过它对我们的影响就深远得多。
3. 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独居的动力。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处于最高的位置,而在今天,自我实现的需求日益增大,多少年轻人放弃家乡安逸的生活奔波于拥挤的一线城市,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方面,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我们的其他需要逐渐得到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自然处于中心位置;
另一方面,虽然我们「成家立业」的传统文化仍然很浓厚,但依旧无法阻挡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典型的集体主义开始受到个人主义的影响,越来越注重让每个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对梦想不灭的追求,正是年轻人心中的那一团火,即使为此背井离乡离群索居也在所不辞。
选择独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的成因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我们的讨论也只不过是盲人摸象。独居的背后包含了多少个体的内心波动,又体现了社会的哪些进步?这个问题,就交给时间去回答吧。
知乎实验室热门文章
免费| 女生应该看的 7 本健康、性爱、成长书籍,男生也不要错过
*文末彩蛋*
不会说情话怎么办?长按扫码关注「知乎实验室」,回复「情书」即可定制你的专属情书,给他,给她,给自己,都是惊喜!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有趣的「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