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块钱丢了不心痛,为什么用五块钱买的甜筒掉了就很心痛呢?
知友@朱聿欣 (9000+ 赞同)
收录于 知乎周刊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你丢掉的不仅仅是一个甜筒,你丢掉的还有五块钱以外的非货币支出,诸如排队时耗掉的时间成本,以及一份渴望解暑的好心情。
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禀赋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时,他对该物品的评价要比未拥有前大得多。这个效应与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概念背道而驰,因为商品一旦买入,你对它的喜爱往往会超出理性,这很可能导致你舍不得卖出,一直守着它坐过山车,然后你会炒房炒成房奴,泡妞泡成老公,买股买成股东。
当你排了老长的队,付出五块钱,从不耐烦的服务员手中接过那个甜筒时,你会倾向于对其过高估值,此时甜筒在你心里的价值已经远高于五块。
别人以为你只是在路边丢失了一个甜筒,殊不知你丢失的是炎炎夏日里你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图源:pixabay.com
而且从心理层面来讲,比「从未得到」更痛苦的,莫过于「得到后再失去」。
知友@苏德中
(心理学、儿童教育 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收录于 编辑推荐
这样的问题一般都会采用行为经济学当中「禀赋效应」来进行解释,这点知友朱聿欣已经进行了高水平的解说。在行为经济学中,「禀赋效应」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验证这个理论的试验也不在少数。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 · 卡内曼在 1990 年通过咖啡杯做了一次试验,他找来一批学生,将价值 6 美元的咖啡杯随机分给其中一半,作为「卖方」,另一半则为「买方」。
结果显示,价格低于 5.25 美元,有咖啡杯的学生就不愿意卖,而高于 2.75 美元,没咖啡杯的学生就不愿意买。
这种现象其实广泛存在于生活中,并且不随年龄和经验的增加而减弱。
除了从经济学角度来描述「五块钱的冰淇淋掉了比五块钱掉了给人带来的痛苦更大」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我希望能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内在的心理成因。
在心理学上,有这样两个理论可以解释「比从未得到更痛苦的,莫过于得到后再失去」(借用知友朱聿欣的原话)的现象:
损失规避
「损失规避」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
比如在咖啡杯的试验当中,卖方把失去咖啡杯当做损失,把得到金钱看做收益;而买方则把失去金钱作为损失,把得到咖啡杯看做收益。
由于损失比等量受益产生的心理感受更加强烈,所以双方为了避免损失带来的痛苦,卖方尽量抬高卖价,买方尽量压低买家,从而产生「禀赋效应」。
心理拥有感理论
在拥有一件物品之后,人会把很多自我和物品结合在一起,让他们很难放弃之间物品,这个结合现象主要通过两个路径:
1)拥有会产生一种在物品和个人不能转移的结合,让物品有一种拥有者的「自我概念」在里面,成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也有了个人的需要特征,也就是传说中的有了感情,而失去这个物品像是一种对自我的威胁。
2)通过自我参照记忆,人们会更容易记得所有和自己有关的记忆,因此人们会更容易记得自己拥有过的东西多于没有拥有过的。也就是说在丢失了一个东西之后,关于它的记忆会不断涌现,而失去就别的更难过。
「禀赋效应」的产生机制的取向主要来自心理学和经济学,但两种学科对于其解释可能都存在一定缺陷。「禀赋效应」产生的根源,在未来仍需要去探究。
知乎实验室热门文章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知乎实验室」,回复「读书」即可获取知乎实验室图书馆精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