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国家,科研人员与技术经理人的配比大概是25∶1,即每100个科研人员需配备4个技术经理人。相比之下,我国技术经理人极为紧缺,首先数量上缺口巨大:参加过技术经理人培训的有上万人,但其中很多人是出于赶热度、扩大知识面等其他目的,最终真正从事技术经理人工作的少之又少,高水平的技术经理人更是凤毛麟角。技术经理人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被极大地忽视了。
从以色列的经验中我们看到,其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85%,专业、成熟的技术经理人队伍是关键因素。以下观点摘编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硬科技2:从实验室到市场》。
科技成果宛若一件件陈列在展柜里的展品,拥有者成就感满满,但“变现”却似乎又遥不可及;需求者求知若渴,却无法获得展柜的钥匙。钥匙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呢?科技变现、公共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需要一个“摆渡人”,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理人是一个概念,而不是具体的岗位名称,一般以团队作战为主。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开始有技术经理人的雏形,最初也称“星期天工程师”,源于一些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利用星期天等休息日去企业一线车间解决一些技术难题。一名合格的技术经理人不但要有技术背景,看得懂实验室成果,对技术的先进性及商业化潜力有准确的判断,而且要对市场有充分的把握,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渠道,还要熟知法律、金融等行业知识,掌握一手政策信息。换句话说,技术经理人不仅要掌握市场语言、技术语言及政府语言,还必须能够转译科研人员的技术成果和企业真实的技术需求,并将其翻译成对方能听得懂的语言,从而快速拉近技术与市场之间的距离。在欧洲国家,科研人员与技术经理人的配比大概是25∶1,即每100个科研人员需配备4个技术经理人。相比之下,我国技术经理人极为紧缺,首先数量上缺口巨大:参加过技术经理人培训的有上万人,但其中很多人是出于赶热度、扩大知识面等其他目的,最终真正从事技术经理人工作的少之又少。在这些人中,通过国家科技部“技术经纪人”资格认证的不足从业人数的10%,高水平的技术经理人更是凤毛麟角。我国技术经理人从质量上来讲也是参差不齐。由于缺少完整健全的培养体系,相关学科的建设很多年来几乎是空白。大多数人是“半路出家”,只接受了阶段性的培训,服务范围与需求期望相差甚远。国外在技术经理人方面的实践能够给我们提供丰富的可鉴经验。被誉为“创业的国度”的以色列,高科技公司密度仅次于美国硅谷,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之一。2022年,以色列科研投入占GDP 的比重高居全球第一。更令人惊叹的是,其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85%。那么,究竟是什么成就了以色列如此高的投入产出比呢?以色列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在以色列,无论是大学,还是其他性质的研究机构,都设置有自主运营、以营利为目标的技术转移公司(TTC),这些公司具有明确的规则、系统完善的转化流程,专门负责将大学内的研究成果商业化,为科技成果在市场上找到归宿,然后大学从每项成交的技术转让中获取一定比例的收入。技术转移公司的员工主要由技术鉴定、知识产权、市场、法律、金融等各领域的专家组成,也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技术经理人团队。他们一边连着市场、一边连着企业,全方位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这一复合多元的人才结构,能够确保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使其不再只是研究所的独角戏。以色列不少技术转移公司都遵循类似的转化模式,由来自各领域的具有相当专业度的专家组成的技术经理人团队深入科技成果转化的全周期,去敏锐地发掘成果、申请技术专利、寻求合作伙伴、解决融资难题、生产及投放市场,最终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闭环,实现成果转化效益的最大化。以色列拥有十几所知名的研究型大学,除极少数以外,均设有自己的技术转移公司,比如魏茨曼科学院的Yeda、希伯来大学的Yissum、以色列理工学院的T3等都是经营了若干年的非常成功的技术转移公司。
以Yeda为例。1916年,魏茨曼研制出了丙酮生产的新工艺,并成功将其应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至此完成了以色列历史上第一项技术转移工作,也因此为以色列带来了一个蒸蒸日上的新行业。魏茨曼科学院的王牌学科以物理、计算机、数学、生物和化学等为主,该科学院在2011年被《科学》杂志选为世界排名第一的科研院所。1959年,全球第一家技术转移公司——Yeda,在魏茨曼科学院诞生,由此开创了全球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的先河。秉持“让科学家专心做科研,其他事情我们来办”的运营理念,魏茨曼科学院、Yeda及科研人员之间通过三方协议约定,将成果使用权及其他各项权益独家转移给Yeda,由其全权负责魏茨曼科学院包括成果发现、价值评估、专利保护、商业开发、咨询服务、渠道融资、收益分配等在内的所有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相应的转化收益由三方共同分享,基本遵循“四四二”的分配原则,即:转化净收益的40%归科研人员所有,另外40%为学校所有,Yeda收取20%用于公司的运营管理。Yeda专业的技术经理人团队与学校的科研人员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密切追踪全校各院系、各实验室的最新科研进展,只要发现有适应市场需求的、有较大转化价值的新技术、新成果,便会成立专门的技术筛选评估小组,对新技术的各项转化指数进行评估。评估通过的项目在征得成果持有人同意后,由Yeda负责该项成果的专利起草、申请、授权、寻找合伙企业等全流程的产业化工作。特殊的是,如果项目被Yeda评估为具有潜在转化风险,科研人员坚持转化,则在获得学院批准其自行转化的基础上,还需向Yeda缴纳转化净收益的25%。为了保障魏茨曼科学院的基础科研工作,除了政府的经费支持以外,Yeda也会利用公司内部资金直接出资支持科研工作,并且会设立奖励基金,奖励学校的前沿项目。那么,Yeda究竟采用何种技术转移模式?它既可以通过独家或非独家的方式将技术授权给合适的企业,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共同出资的方式。一般使用的授权类型为材料转移协议,即直接将技术的部分产权转让给企业,借助企业对新技术进行推广。据悉,Yeda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为成功的科技转移公司之一,也是以色列拥有最多专利数的技术转移公司,拥有魏茨曼科学院2070项专利的使用权,其中制药业的专利占比高达36%。Yeda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拥有三大最赚钱的药物专利的公司,这三项专利中的每一项每年都可获得超10亿美元的收入。由Yeda投资或持股建立的高科技企业达80多家。2016年,相关公司通过Yeda提供的科学院技术实现的产品销售额高达360亿美元。“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的经验向我们证明,专业的机构无疑是培养专业的复合型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不二选择,专业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光靠“散养”、社会化突击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建议我国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技术经理人职称制度建设,在全国层面增设技术经理人专业职称。可以分学科门类和层次不断壮大技术经理人队伍,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生专业培养方向机制,健全从业人员转移转化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善构建“专职+兼职+挂职”多层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理人队伍,选择部分人员到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转移公司挂职锻炼,以提高实战能力。同时,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人员激励制度,探索建立专业技术转移人才队伍薪酬、工资评定、职位晋升等制度体系。来源:中关村全球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公众号、《硬科技2:从实验室到市场》等。
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是由广东省政府统一部署,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市南沙区管委会联合支持共建,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牵头建设的国有创新服务平台,致力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