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90年,被软禁33年的孙立人病逝,留遗言:不葬大陆,棺材不入土

欢迎关注→→ 炎黄春秋史 2022-12-20

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罕见史事

1988年,当孙立人结束长达33年的软禁,重获自由之时,已是一位年近90岁的白发老翁了。

然而,他还未好好享受自由的空气,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就在1990年因病去世,临终前,孙立人再度嘱咐众人,按俗“暂厝”——“不葬大陆,棺材也不要入土。”

孙立人跌落低谷:戎马半生缘,幽闭三十载

纵观孙立人的前半生,他如同大多数国民党高级将领一般:出身良好,受过高等教育,喝过洋墨水,有过军事院校深造经历。
1914年,孙立人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23年公费赴美留学,先后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和弗吉尼亚军校学习。

1927年,孙立人完成学业,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欧洲游学,考察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军事。
1928年回国后,经宋子文举荐,孙立人一步步扎入了国民政府内部。
在淞沪会战苏州河战场,孙立人率领全团七次击败日军强渡苏州河的行动,使得该地成为了淞沪会战中日军伤亡最重之地。
孙立人“不怕死、不会死”的胆识智谋很快吸引了蒋介石的注意。
蒋介石听说孙立人在日军机枪扫射之下,逃了出来,负伤13处,弹片残留难记其数,料想此人必定废了。
然而,这个看起来略带文气的高材生,没多久就爬了起来。
1938年,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将税警总团改称缉私总队,孙立人晋升为少将总队长。
1941年,税警总团被改编为新编第三十八师,孙立人担任首任师长。
在贵州经过短期训练后,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入缅作战。
从守卫曼德勒道仁安羌大捷,孙立人迎来了他军旅生涯最风光的一段时光。
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取得的第一次大捷,而孙立人以不满1000人的兵力,不仅击退了数倍之敌军,且成功营救除了10于己的友军。

这一战,几乎令“孙立人”这一名号响彻全球。
蒋介石脸上有光,大喜之下给孙立人颁发了云麾勋章。
此后,孙立人更是在攻占新平洋、密支那攻坚战等多场战役中创造军史奇迹。
他极擅以少胜多,无论是攻坚作战还是闪电袭击,都能应变自如。
赫赫战功之下,国际舆论界封其为“东方的隆美尔”。
然而,所有盛极一时的荣耀之下,都需提防乐极生悲的坍塌。

抗战胜利后,孙立人对新一军进行了整训和扩充,装备上了许多美国和日本的武器,此时,新一军和第五军、新六军、第十八军、第七十四军合称为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孙立人麾下的兵士更是毫不避讳地称新一军为“天下第一军”。
殊不知,军忠将,不可过,功高尚且震主。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孙立人出任“台湾防卫司令”。
1950年3月,又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
此时,蒋介石对孙立人的观感十分复杂。

一方面,孙立人自从1947年出关后,再没有什么辉煌战绩,而且他为人孤傲耿介,在军中屡屡树敌;但另一方面,孙立人和美方关系匪浅,此时起用孙立人,能够在美方那儿改善国民党残破不堪的国际形象。
就这样,孙立人在1951年又晋升为二级陆军上将。
孙立人并没有感觉到危机即将来临,他担任“陆军总司令”后,成日抱怨陆军的待遇远不如海军和空军,为此,他成日里追着蒋介石跑,念叨着要是改善陆军待遇。
蒋介石心中不喜,觉得此人不识形势,现今的陆军怎么能和海军和空军比呢?蒋介石便多次借口推拒,闭门不见。

饶是如此,孙立人仍然不放弃,他自诩资历老,十分看不惯当时担任“总政战主任”的蒋经国,多次出言讥斥。
蒋经国表面青着一张脸,强颜欢笑,实则转头就去了蒋介石那里说道孙立人的不是。
随着越来越多人在蒋介石面前“诉苦”,论起孙立人“比茅坑里的石头还硬的臭脾气”,蒋介石对这位昔日的大将也渐渐不耐了起来。
再加之美国此时将吴国桢和孙立人视为国民党内一文一武,美国有意用两人取代蒋介石的传闻越来越盛,孙立人简直成为了蒋介石心头的肉刺,令他日日惶恐不安。
1954年6月,蒋介石免去了孙立人“陆军总司令”的职务,给了他一个“总统府参军长”的虚职。
饶是如此,蒋介石仍不心安,1955年,台湾当局就以孙立人密谋和部下郭廷亮发动“兵变”为由,对孙立人施行了严厉的看管侦讯。
外媒率先报道了孙立人被捕的消息,台湾当局却闷不吭声,直到8月3日,封锁了整整两个月之后,才悠哉游哉地对外宣布孙立人“辞职”的消息。
1955年10月,“孙立人案”判决结果公布,俨然是盖定了孙立人意图“谋反”的罪名,但是由于对美国和国际势力的忌惮,“……既经令准免去总统府参军长职务,特准自新……”
就这样,孙立人开始了为期33年的软禁生活。

软禁生活:养鸡种花卖水果,不出家门育儿女

尽管孙立人几番要求再审,但是当局对孙立人却坚决实施“不杀、不审、不问、不判、不抓、不关、不放”的“七不政策”。
以软禁代替审查论罪,以所谓的“查考”代替自由。
一开始,被圈禁在自家小院里,孙立人的心情十分暴躁,常常会对身边侍从和夫人大吼大叫。
直到他认识到,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教训,蒋介石是铁了心要废了他的军权后,孙立人才渐渐冷静下来。
尽管孙立人的行动受限,但是孙立人的儿女和夫人却可以出入家门——原是这么说的。
但是一年,两年,三年过后,孙家院子的两扇大门只留下了左前门,以便于做进出管制。
而在大门的右侧,设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警卫室,外头看去,似乎是守卫将军府的,可只有院内的人才知道,这是监视孙立人及其家人的。
警卫室里有一支分机,既可以接到“上头”,也可以随时联系孙立人家内宅。
孙立人的儿子曾回忆道:“他们(警卫员)曾经让我们也尽量减少外出。”
除此之外,在孙家后面,一栋三层的小楼幽幽矗立着,这间屋子完全居高临下地俯视孙家,从后方清楚地看到孙家整个院子,可谓是是台湾最嚣张的监视哨所。

然而,另外的监视哨所则隐匿在孙家周边,孙立人家左前门左斜对面的路口,一栋看似冷清的住宅,高高的围墙挡住了外界好奇的目光,但是却有一扇大窗户直直对着孙立人家的方向,二十四小时都会有人专门坐在那扇窗边。
而这所住宅的“妙用”,也是孙家儿女们发现的。
另外一栋也是在孙家左侧,在过去的中兴大学的宿舍那头,蒋介石的眼线搭建了一个竹棚子,表面上是开着一间小杂货铺,但是一进去,什么也不卖,连最简单的油盐也找不出。
孙夫人叹气道:“倒是几个安全局的人,整天坐在那边盯着我们家。”

要是到了周末,孙立人的儿女们会留在家中帮父母干活,孙立人被软禁的前几年都没有拿到薪水,连眷补也没有,他的儿女们不能享受一般的军公教子弟的学费减免。
在孙夫人的最后一件首饰典当完了之后,孙立人开始种荔枝、种玫瑰、养鸡,一家人靠着卖水果、卖花、卖鸡蛋获得的收入勉强度日。
随着儿女们长大、进学,家中的花销越来越大,孙立人的“养殖种植”版块越来越丰富,从养金丝雀、养鸡、种玫瑰、种兰花、养果树,到种圣诞树。
几百、上千株圣诞树种在山坡上,每天都要提着水桶一棵棵浇水,孙立人的儿女每天放学都要去林子里帮忙,孩子们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心知,这是一家人大半年的生计。

为了舒缓孙立人的郁结心情,儿女们常常以玩笑的口吻向他提起某某小店炸油条的小老头:“是打过抗战、内战的呢,挑火还是个师长。”“陈立夫在美国也养鸡。”
孙立人为了让妻子和孩子们放心,每次也装作被逗乐:“是吗?哎呦可真是……哈哈哈。”
十多年过去,国民党对孙立人的软禁暂时放松,告知他,原则上,只要不出岛,不和公众接触,他想在岛内的任何地方旅行、活动都是被准许的。
于是,孙立人动用了自己一点微薄的积蓄,在距离台中自家不远的大坑山区,经营了一处果园。

早晨,孙立人起床,在家中的院子里活动,他模拟练习高尔夫挥杆和游泳的动作。
随后,便背上农具,前往大坑山果园,一年四季他都在果园里劳作。
在那里,种出了当时台湾最负盛名的横山梨、柠檬、荔枝、芭乐、木瓜等水果。
每到果子收成后,就由孙太太负责到第二市场叫卖。
靠着干农活,孙立人养大了四个儿女,长女孙中平、长子孙安平、次女孙太平都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次子孙天平毕业于辅仁大学。
在众人看来,甚至是他的儿女们也都隐隐感觉:他好像已经习惯了这种软禁生活。
孙立人依旧订阅“中央日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留心国际事务。
多年下来,他已经培养了十几盆名贵的剑兰,他的二妹孙宁人时常会以兰相会,若有至亲来访,他必定是会拉着他们去欣赏他的杰作。
直到临终前,孙立人还在回忆自己当初种植兰花的日子:“最大的好处,就是对个性的熏陶。我从养兰啊,学到了很多人生的道理,脾气也好了不少嘛。”
早年脾气急躁的孙立人甚至受到夫人的影响,开始信佛研经。
在孙立人台中的住处,有一个小佛舍,专门供奉观音大士,每天烧香膜拜,十分虔诚。
当亲友们小心翼翼地提起当年的案件,孙立人倒是笑得漫不经心:“提这个干什么啊,历史自然会有交代的。”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在他爽朗的笑容背后,有一团扫不开的阴翳。

坎坷一世:重获自由,病危暂厝

1987年,台湾解除了长达38年的戒严令,孙立人的老部下们感到转机已到,心照不宣地发起了“为孙立人翻案”的运动。
以原新一军的参谋长舒适存为首的10名老将成立了“印缅远征军联谊会”,向“监察院”施压,要求公布当年5人小组关于孙立人案的调查报告。
顿时,舆论开始向孙立人一边倒,皆以为当年的“孙立人案”疑点颇多,要求为孙立人平反。
同年10月,孙派的“立法委员”向“行政院”提出,关于孙立人悬案以及孙立人长期幽禁应予以释放的质询,公开呼吁恢复孙立人的自由。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去世,台湾岛内僵滞的政治空气开始活跃起来,孙立人公开发声:“还我清白。”孙家儿女、亲属、旧部也千方百计地为其奔走。
1988年3月,郭廷亮之子郭志忠在台湾《自立晚报》上刊出了郭廷亮在1983年写给蒋经国的“陈情书”。
遮盖了33年的真相终于大白于世,所谓的“兵变”罪名,竟是蒋介石指派毛人凤,威逼利诱郭廷亮冒充中共间谍,然后嫁祸给孙立人,指责其识人不清,用人不当,逼迫其下台。
当岛内一片哗然,孙立人真正自由的那一日,已经是一位满头白发,身体衰弱的老者了。
当年那般气盖山河的豪气,已然化作一声声咳嗽。
1988年,孙立人89岁,中国的传统习惯,男子高龄逢十庆寿往往过九不过十。
11月25日,孙立人生日那日,他在家中接受了众多亲朋故友的庆寿。
他穿着中式对襟寿袍,坐在椅子上,双手将逝去的父亲的照片捧在胸前,神情十分凝重。
众人见了他这副模样都有些不安,纷纷说些俏皮话、吉利话来惹老人家笑,孙立人这才从对父亲的怀念中抽身,张开双臂,咧开嘴,笑得很是灿烂。
两日后,岛内又在台中中正国校大礼堂为孙立人举办了盛大的祝寿典礼。


出席这一典礼的又来自台湾各地、美国、澳洲、东南亚、香港和大陆的友人。
大礼堂内水泄不通,据后人的登记统计,大约有数万人到场。
舒适存致祝寿辞,他称孙立人的福气超过了郭子仪和乾隆皇帝。
正是应了“天道好还,常与善人”这一天理。
孙立人明白这次庆典时潘德辉在忙活,当晚,潘德辉来访孙家,问孙立人:“仲公,你今天快乐吗?”
孙立人则不假思索道:“数十年来,就数今天最高兴。今天我太高兴了。”
孙立人重获自由,儿女成才,似乎一切都有了着落,但放下心来的孙立人却肉眼可见地衰老了下去。
这让儿女们感到不可思议,仿佛在受委屈的那些日子里,孙立人都是憋着一口气,把家庭照顾得很好,自己也能吃能睡,生活作息良好,似乎全天下没有他受不了的打击。
然而,享清福的孙立人却变得如孩童般脆弱,他稍不留神就会摔倒,有一次甚至将头摔得破口,吓得夫人连忙将他送到医院去缝针。
1990年8月,美国《时报周刊》的记者杜念中访问了美国前国务卿鲁斯克,他告诉杜念中,自己曾在1955年6月收到一个密报,即孙立人有政变意图。
杜念中当即就以《一场流产的兵变》为题,大肆报道了孙立人的确曾尝试兵变。
等到舆论巨浪已然要掀到孙立人身上时,他的家人和部属们只好将这一传闻告诉了他。
尽管后续鲁斯克的澄清信函后续分送给到了台湾各大媒体,但是这已经深深地打击了孙立人。
1990年10月11日,因为吞咽困难,孙立人突然昏迷,他被当时的几位老部下送到了荣民总医院。
11月4日,孙立人因为肺炎合并败血症,发生肺水肿,转入了加护病房。
经过检查,发现孙立人并发肾功能及心脏功能衰竭,即使医疗小组全力抢救,但仍不见好转,孙立人至此只能依靠呼吸器辅助呼吸。
儿女们都回到了孙立人的身边,一天午饭过后,太阳洒满了整间病房,孙立人变得异常清醒,他缓缓地强调了自己之前早就交代过的话:“不葬大陆,棺材也不入土。”

这让儿女们很是惊异,他们认为孙立人之前那是气话,毕竟他曾经拜托潘德辉帮忙回乡祭祖,甚至说出过:“为人子不能亲拜祖墓,算不得人子。”这让他们一度认为父亲是渴望落叶归根的。
看着孙立人严肃的神情,儿女们只得诺诺应下。
孙立人此时却显得很开心,上床睡了,很快发起了高烧。
11月7日,孙立人突然醒来,抓住了检查病房的医生的手连声喊道:“我是冤枉的,我是冤枉的……”随后便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陷入了沉沉睡眠。
11月19日,孙立人完全丧失神志。夫人和儿女们商量过后,一致希望孙立人能够在家中平静去世。当日11点,孙立人到家,医生和护士将孙立人抬到了中庭床上;经过家人同意后,拔除了一切医疗器械,11点一刻,孙立人离开了人世。
12月8日,台中殡仪馆举行公祭。
现如今,在台湾台中市北屯区大坑东山墓园里,孙立人灵柩高于地面,后人依旧遵循孙立人暂厝停柩的嘱托。

【点击阅读精彩文章推荐:】

性是人类最深刻的欲望。
①,撞见领导与女下属“私情”,仕途无望的他做出了惊人举动…
②,落马官员九个私生子只有三个是亲生,是谁敢嫖“公安厅长”的女人?
③,男子做了8年接盘侠,质问孩子是谁的?妻子:当时人挺多的.....
④,女生都是怎么解决生理需求的?我采访了20个有经验的女生。
⑤,15岁少年带豹参军被老兵欺负,怒打8名老兵!震惊整军!
⑥,中国最恐怖的贪官是谁?令人震惊!
⑦,国安局首次公布间谍策反真实画面,比电影更细致震撼!
⑧,一个混吃等死的小公务员,却被女领导看上,抓住机遇,逆天改命,尽酬青云之志
⑨,从一个小小的技术员兼车间主任到封疆一省的省委书记是怎样做到的?
⑩,特种兵王,搅天动地,登顶为王!枪林弹雨依然是我们不朽的英雄梦……
11,他不仅精通医术、博学多才,还武功高强!身为杀手之王的他回归都市...
12,替姐姐嫁人,不曾想被设计嫁给了死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