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50大战iPhone14,着急的是高通
9月8日凌晨1点,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如约而至。长达两个小时的发布会中,整整一半时间贡献给了Apple Watch 8系列,剩下的一半才是AirPods Pro 2和挤牙膏一般的推出iPhone 14。
这场主题被称作“超前瞻”的发布会比往年提前一周召开,此举被业内称作是“苹果感受到了手机寒冬的压力”,提前发布iPhone14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提升三季度的销量和2022财年的整体表现。
但A16芯片,4800万像素以及“灵动岛”等升级之下,iPhone并没有如大家此前预期的一般涨价。
同时就在两天前,华为也开了一场被誉为“正面硬刚”的发布会,提前在Mate 50上推出了“向上捅破天”的卫星通信技术,听起来很高级,但在现阶段,只能用于求救的功能,基本是没有用武之地。
这场热闹非凡的消费电子春晚,两家打的是你来我往赚足了眼球。但在这背后,却站着一个焦虑的巨头:高通。
它可能比华为更希望Mate 50大卖。
高通,正如其起名一般,它的愿景是为实现高质量通信。
这家公司的研发技术专利是通信技术的发展至今的奠基石,只要手机有接打电话和上网的需求,就绕不开高通的专利,所以可以说,高通是手机行业背后收着专利保护费的大哥。苹果和高通就曾因为授权费,官司打的不可开交。
这项技术体现在手机上,则被称为“基带芯片”,而将基带芯片和CPU、GPU等等等芯片整合在一起打包成一块芯片出售时,则被称作SoC(System-on-a-Chip,中文的的意思就是“把系统都做在一个芯片上”)。
而高通的竞争优势就源自于此:作为基带芯片绝对的老大,带动绑定高通基带的SoC芯片销售。尤其是在当下5G逐渐普及的时代,更是无处可免“高通税”。
但既然是强行绑定,自然也可以拆分出售。如今的iPhone 14就是如此,采用苹果自研的A16芯片,并且外挂高通的5G基带。
高通更为推崇的,则是这类“打包出售”,华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失去了麒麟芯片,更是不能用5G,无奈之下选用了高通8Gen1这款SoC芯片。
此外,高通的收入实际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占营收15%的QCL(技术专利许可)和占比85%的QCT(芯片)。
但当下的高通正面对着一个困局:两块业务各有各的苦。
首先,寄予厚望的中国手机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寒冬。
自麒麟芯片受限以来,高通和联发科对这块漏出的市场垂涎已久。而高通新近推出的“高通骁龙888”就被称为是一款“媚华”的芯片,谐音“发发发”无疑是在讨好中国消费者,且在小米vivo等一众中国品牌中首发。要知道原来命名的时候都是“855、865”这种方式。
可在今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9%的大环境之下,中国国内上半年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1.7%,远超全球的跌幅使得中国成为了寒意最浓的那一个。高通对中国的讨好显得极其尴尬。
其次,后面的联发科正在迎头赶上。
联发科推出的高端芯片天玑9000芯片在表现方面显著优于骁龙8Gen1,其发热严重,性能一般的现状直接影响其口碑,如包括OPPO、vivo、荣耀、小米等国内厂商均开始采用联发科天玑9000。
同时,在今年4月在美国Android智能手机SoC市场销量榜中,高通以47%的份额占据第一,而联发科以45%紧随其后,二者差距不断缩小,如今份额仅有2%的差距。
以上两项直接影响到构成营收85%的芯片业务。
安卓机之外,还有苹果,高通按售价的5%收取专利费,按Strategy Analytics测算,苹果2021年为高通贡献了超过55亿美元的芯片组收入,约占高通2021财年的16%,而这部分收入则是分别体现在QCL(技术专利许可)和QCT(芯片)两端。
而这正是高通最为担忧的,如今最大的收入来源正在一步步摆脱高通。高通CFO阿卡什·帕尔希瓦拉曾说过,预计苹果在2023年出货的iPhone机型中,使用高通5G调制解调器的比例仅为20%。
早在2019年,苹果就已从英特尔手中买了5G基带芯片的研发团队,2021年3月又放出消息称计划在德国投资10亿欧元,用于研究5G和无线技术,还将在慕尼黑建设欧洲芯片设计中心。
对于追求全自研以实现高利润的苹果来说,摆脱高通只是时间问题,市场普遍预计苹果5G基带在2023年就将实现商用。
怎么办?唯有寄希望于短期内无力摆脱高通的华为,能够争一口气。
但事实摆在这里:iPhone14初期备货总量高达9500万部,而华为Mate 50的备货量预测仅有600万台,不足一个零头的华为只能是高端手机市场里的那个“others”。
编辑:张泽一
责任编辑:张泽一
研究支持:刘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