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校一定要锯木头么?
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
本文作者:张阳 编辑:崔瑾
说到创新教育,我们一定会想到大热的 STEM 或者 STEAM,好像学校没有个「锯木头」的课,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做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事情真的是这样的么?
在这里,我尝试着把创新学校「锯木头」的虚虚实实,拆给你看。
(注:STEM 是科学(Science) 、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s)四个学科的首字母缩略字。这个词常用在学校为了提升在科技发展的竞争力里,出现的教育政策及课程规划。近年,教育界提出的新 STEAM 框架,亦即在原本的 STEM 加入艺术(Art)的意涵,强调未来的学生应培养跨领域素养和能力。引用自 WIKIPEDIA)
相信第一次接触到以「锯木头」为代表的 STEAM 课程时,熟悉学校教育的人,都能一眼认出它来:「哎呀!这不就是以前学校的手工劳技课嘛!兜兜转转又回来了呀!」于是,在理解和学习国外创新教育时,我们不知不觉进入了一种类似于「我们跟着城里人吃肉了,城里人却都开始吃素了」的怪圈里。
我们跳出来想一想:如果对于身体健康与否这样的复杂命题,就只是用因为吃荤或者吃素来判断,「教育创新」与否这样大家都在讨论、探索的领域,就只是用有或没有「锯木头」的课程来判断,这个得出结论的方法,会不会太简单了一点呢。
如果我们只看 STEAM 中很有代表性的「锯木头」课,它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学科融合和设计思维。如果是为了满足这两个特点,教育界对于是不是需要通过 STEAM 这么复杂的方式来实现已经提出了质疑。另外,如果创新就是等于学科融合或者是设计思维,我们直接去追求学科融合和设计思维就好了,并不用创造出来一个全新的「锯木头」课程,还把自己是不是创新与否的口碑绑架在「锯木头」这个课程形式上。
我相信中国任何一所学校的老师,都完全有能力去探索学科融合(我在《海淀黄庄的疯狂背后 | 学校和培训机构到底有什么不同?》一文中提到的《成长的烦恼》就是一个例子)。就算是指向 STEAM 这五个特定学科的融合,对于学科老师完备的学校,都是完全可能的。而中国学校教育中已经有的校外实践课程,是学习设计思维最好的地方。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会不会「锯木头」课程还有其它的内涵和外延,当它在「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的时候,带来的其实是不一样的东西呢?
我们不妨把「锯木头」,放回到整个全球教育创新的背景之中去理解。
在全球创新教育的背后,其实有个强大的「超级」学科在进行支撑,那就是「学习科学」。
我自己最喜欢的全球非常厉害的学习科学研究机构有两个:一个丹麦的学习实验室,一个是英国剑桥大学。通过它们,我也是第一次知道了原来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学的事情; 它们给了我们更完整的关于「什么是学习」的解释。
比如关于学习的目标,丹麦学习实验室的《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一书,给我们提供了库伯的学习模型,就是四等分的这个圆。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原来学习是有四种不同类型的。创新教育是把原来被我们认为不重要、忽视了的部分,重新找了回来。
我们印象中的传统课堂,重视抽象思维的训练,学生虽然能学习、也能掌握相应的知识,但是主要的方式是抽象,在上图中是「通过领悟领悟掌握抽象化概念」。学生对于抽象形成思维惯性以后,很难意识到原来面对具象的世界,我们还可以通过感知去掌握。在类似于「锯木头」的课中,学生的感知被重新打开了。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对于学习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又或者,我们一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反思能力可以在内在不断升级;但是举一反三中的「反三」要如何迭代升级呢?认识和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循环,是学习的完整过程;在传统课堂中,我们很少给学生提供由抽象思维的学习重新回到实践的机会。
「锯木头」实际上要做的是:在掌握的方式上,帮学生由单纯在头脑中领悟扩展到在现实环境中感知;在转换的方式上,由内在反思扩展到了外在行动。而不仅仅是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或者设计思维。
比如关于学习者如何学习的方式方法上,建构主义就更加强调学生自己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听上去很玄乎,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不赞成「灌输」的方法,认为「强扭的瓜不甜」。参考我很喜欢的一本书,《Learner-Centered Innovation: Spark Curiosity, Ignite Passion and Unleash Genius》,这里学习被拆分成了四个步骤:
第一,确立学习目标;
第二,识别支持资源;
第三,进度自我监测;
第四,获得真实反馈。
A. Set a goal for your target learning. How will you know when you've achieved success(e.g, I can stand up on my surfboard without falling? )
B. Identify resources to support your learning process. Resources can include people, organizations, website, books, etc.
C. Begin learning your target activity or skill. As you learn, monitor your progress through a minimum weekly blog posts for the next four weeks.
D. Use social media to connect with your network, share progress, and get both feedback and support from your friends and colleagues.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好的「锯木头」课程,就是在用这四个步骤帮助学生「学」,而不是老师「教」:学习目标是学习者主导设定的,老师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来识别支持资源,学习者每周更新自己的学习进展,并且通过其他学习者以及老师获得真实反馈。
我特别想说的是:「你如何知道你达到了你的学习目标?比如,我可以站在我的冲浪板上不掉下来,就证明我学会了冲浪。」不得不说的是,在应试教育中,我们很少给孩子思考这个问题的空间:直接「顺手」替学生设计好了这一切,比如说目标是学好高二历史,如何知道有没有学好呢?期末考试考考好,就证明学好了呀。也难怪孩子不会目标管理,因为压根儿就没有学过,大家也不应该总说孩子们学习很被动,目标也从来都不是孩子们自主确定、真正有热情的呀。
很多时候,我们会忍不住去想的问题是,有没有一门立竿见影的创新教育课程呢?只要开一个新课程,就可以实现创新教育,这可能是对于「创新」的最大的误解。不论我们怎么理解教育创新,它肯定不是靠简单地增加某一个课程来实现的。
也许有人要给出反例了,因为确实有些非常有特色的学校创新课程,比如美国的那所让每个孩子养马的学校,学校用养马来培养孩子的服务意识和适应能力;再比如在创新教育中,大热的戏剧课也是很多学校的特色;传统的龙舟课、现代的赛艇课等等,这样的例子明明就很好啊。
当我们把它们当成一个个的「个性」课程只去看它们外在养马、赛龙舟、表演喜剧的表现形式时,背后的「共性」,就被我们忽视了。之所以它们对于创新教育有价值,不是因为形式本身,而是因为帮助学生实现了,某种能力或者态度的「养成」和「迁移」。
当我们思考要不要在学校的课程里,增加一门「锯木头」课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权衡,它在实现「养成」和「迁移」方面,究竟有多大的能量。既然这样,在学校原有的课程内容中,我们要想要培养的能力或者态度,不是一片空白,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去思考,「养成」和「迁移」这件事情本身,是如何发生的。
庄子曾经说过一句俏皮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因为,知识无限,生命有限,如果用「加法」来做教育创新,我们的老师会「殆已」,我们的学生也会「殆已」。为什么呢?
这就回到文章开头的怪圈:
当我们不了解创新背后的原理,只看到创新的形式,那么当别的学校开始「锯木头」我们就「锯木头」别的学校开始「表演戏剧」我们就开始「表演戏剧」,最后,我们无论多努力创新教育都没有办法真正被实践,而我们则被外部世界不断产生的各式各样的主意弄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我始终相信,可持续的教育创新能量,一定是由内而外的;每个学校内部,都蕴藏着无数的创新能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激活它们,并且连接、整合它们。不妨不要着急模仿外部层出不穷的新鲜形式,我们先来做个「减法」,消除连接、整合内部创新能量的障碍。
如果我们带着从「加法」到「减法」的逻辑,再来看全球教育创新,就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象。在全球的教育创新里,的确有人悄悄地在用这样的方法,摒弃「一招鲜」的焦躁心态,让创新慢慢生长。非常推荐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 Project Zero 项目,它家的网站(http://www.pz.harvard.edu/)分享了很多的免费资源。我最近特别喜欢的是 Portable Knowledge,我把它翻译成可迁移的知识。甚至在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方式上,为我们给出了全新的工具。
带着轮子的知识,看到这个图标就很有趣。它想要回答的问题就是,知识为什么会被卡在学习发生的当时当地而无法举一反三?它给出的答案是:部分原因是我们最容易认为的遗忘,但是最主要的原因不是遗忘,而是激活。而且明确,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以下三点原则,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可迁移知识:
第一,从一开始就为可迁移知识制定学习计划。清楚地表明所学的东西广泛适用,并鼓励学生以这种方式思考;
第二,将多种建立联系的经验融入学习过程。记住「你所学的东西就是你所做的东西」,那些与所学知识建立了重要联系的学生更有可能在以后继续这种联系;
第三,培养思考者和学习者的强烈身份认同。这将鼓励广泛的知识迁移,特别有助于思维能力和其他 21 世纪核心能力的迁移。
1. Framing the learning agenda for portable knowledge from the beginning. Make it clear that what's being learned applies far and wide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it that way.
2. Weaving multiple connection-making experiences into the learning process. Remember, what you learn is what you do. Students who do considerable connection making with what they are learning are much more likely to continue that connection making later.
3. Fostering strong identities as thinkers and learners. This will encourage transf er in general and help specifically with transfer of thinking skills and other 21st century skills.
到这里,你就会发现,这才是以「锯木头」为代表的 STEAM 课程,真正想要达成的:既有学科融合,又有「从做中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等等;而且不仅是 STEAM 课程可以使用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工具,几乎所有的学校课程,都可以共享这样一套完整的「迁移」工具。而唯有学校真实地用这样的思想来面对、设计所有课程,才会有真正的可持续的创新能量,被激活,被连接。
所以,创新的关键不在于是不是增加了一门「锯木头」的课程,而在于思维和行动的整体变化,否则即便是增加更多「锯木头」课程也是徒劳的。
Portable Knowledge 的工具,在我第一次接触它的时候,就让我产生了强烈的想要使用它的欲望。从探月最开始的 2049 课程开始,我就使用了这套可迁移工具来进行教学。我们也把它推荐给了几乎所有来探月学院,和我们交流如何设计课程的各地的同行们。我们坚信,好工具,自己就会说话。
2018 年的最后一天,听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提到了「小趋势」。所谓「小趋势」,是「影响趋势的趋势,带来改变的改变」;「它不是大趋势的小时候,它本身也未必能长成一个大趋势,它的威力是能启动连锁反应。」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有人问我教育创新的趋势,我可能真的不知道;但是,我心里那个可以「影响趋势的趋势,带来改变的改变」的东西,却是无比清晰的。
现在,我也已经把它告诉了你。
记得在暑假的一次探月开放日活动中,我们邀请探月内外的孩子和家长一起来共创我们的学习设计原则,孩子们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有孩子说出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课程设计是给家长看的,课堂设计才是给学生看的。」当家长们还在关注学校「教什么」的时候,学生们已经在关注学校「怎么教」了。」
我们相信,教育创新就发生在学校课堂内外的点点滴滴之中,回归学习本质,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就是最好的教育创新。真正的创新,从来不刻意去反对什么,「它只是把被忽略的东西呈现出来而已。」
现在,你还会在意学校锯不锯木头么?
「完」
探月开放日
探月学院的第一个学期已经结束,2019年的招生也正式开始。探月将在1月19日面向有意向在2019年申请入学探月的家庭举办一场开放日「学习者项目展暨2019新生招生说明会」。扫描海报中的二维码报名来到探月,期待和你共同见证「探月迈出的一小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