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可以说我任性,但不可以说我随便!」本硕博三跨专业者的内心独白

2017-09-01 复旦大学信息学院 大同学吧



前几年流传一个段子,说是如今流的汗和泪,全是当初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诙谐之下自有一番心酸。


遥想小编当年,对着一本几百页厚的「报考指南」,被那些模棱两可的专业名词弄得晕头转向,最后艰难之下挑了个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


像小编这样在高考后对专业一无所知的人不在少数。幸运的挑一个专业从一而终;折腾的,可能辗转两三个专业方才安定下来。


然而人们在讨论「转专业」的时候,多认为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转变,是一种和从前划清界限的决裂。可是人生又何曾决裂过?那些学过的知识,认识的人,那些做过的讲演,听过的课,都在我们的身上留下了烙印。


这些付出过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它们只是暂且蛰伏,等待日后某天合适地出现。



「转专业」也可以换个说法,叫作「跨界」。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是跨界高手:冯ˑ诺依曼原本是美国原子弹计划的主要负责人,结果却发明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博弈论;焦耳原本是成功的啤酒商,结果却发现了热和功之间的转换关系;华盛顿原本是一名助理土地勘测员,结果却成为了著名的将军和美国国父。


综合这些跨界高手的成功经验,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原有的工作对日后的跨界都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


譬如华盛顿,土地勘测员的工作使得他对野外生活和地形地貌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为他日后利用地形作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说完历史长河中的伟人们,咱们也聊聊身边的人——本期的嘉宾「徐福兴」博士。


徐福兴博士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后因机缘巧合结识了复旦化学系刚刚回国组建团队的丁传凡老师。2006 年,他来到复旦跟随丁老师从事「质谱仪」相关的研发工作,后考入复旦信息学院攻读「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及「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


如今,学有所成的他选择继续留在丁老师的团队,精进「质谱仪」的研发和推广工作。从机械到电工再到化学,徐福兴在一次次的「跨界」中华丽转身,大放异彩。



我们很难想象一台仪器可以让一个学生投入十一年的时光。事实上,徐福兴自己也从未想过。


01 年高考结束之后,因为单纯地喜欢机械,老徐选择了上海交大机械工程专业攻读学士学位。怀揣着对本专业的满腔热情,老徐度过了充实的四年时光,本科毕业之后顺利进入一家做汽车离合器的公司,也算是专业对口。既是心之所往,又有不错的待遇,老徐本以为就会这么工作下去,没想到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质谱仪」相关的研究,新世界的大门瞬间被撞开。


“这感觉就像是‘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谈起初次接触「质谱仪」,老徐这样打趣道。当时,从事「质谱仪」研究工作的丁老师刚刚从日本学成归来,需要在国内组建团队,于是老徐带着对这项技术的崇拜和好奇,放弃了原有的工作,重新返回校园。


“最开始是单纯地感兴趣,没想到一埋头就是十一年”,老徐笑道,“真的是从‘小徐’熬成了‘老徐’,哈哈。”


「质谱仪」的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大到国土安全及航空航天领域的检测,小到每日吃的蔬菜瓜果农药残留的检测,就连奥运会比赛中的兴奋剂检测也离不开它。但是功能强大的背后是往往是巨大的付出。


对于「质谱仪」而言,没有一个复杂的背景根本驾驭不了。在这样一种集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多学科交叉的项目面前,单一的知识深度会显得苍白无力,反而是那种多面能手占尽优势。而老徐正是这样的多面能手,跨界的优势也初现端倪。



都说万事开头难,研究的起步可谓是困难重重。


国内「质谱仪」的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候大家主要研究用于空气成分检测的仪器。可惜之后断层了二三十年,直到近些年一些研究所、高校才开始陆续回归相关的研究。


对于老徐而言,起步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方向,所以早期只能参考很多国外的仪器,而且仅仅是外部结构,无法了解内部详情。他们做了大量的实验去反复验证仪器的可行性。从电路板的设计、焊接,到机械组件的制图、安装,每一个过程都倾注了他们大量的心血。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我对质谱仪一定是真爱!”老徐回忆起研究之初的艰难,依旧唏嘘不已。“那个时候压力其实很大,但没想过要放弃,没时间去想,就是不停地干活儿,实验失败了就再来。”


前期研究中和日本公司的合作给老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本人做事严谨认真,要求的周报、月报、季报、年报是一个都不能少。


“沟通过程中困难很多,经常夜里两三点大家还在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当时团队里甚至出现一股奇怪的风气,大家争先恐后地去寻找问题,几天没有问题就浑身难受。”老徐回忆道。


正是在这样一种早期技术几乎真空的艰难环境中,老徐和另外五个队友奋斗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成功调试出第一台仪器。那种初尝研究成果的喜悦溢于言表,而其中的艰辛估计也只有老徐自己懂得。



如今,老徐已经拥有10项发明专利3项国际发明专利


可是回想起来,谁又还记得十一年前那个一腔热血的青年?谁又还记得无数个辗转反侧艰难抉择的夜晚?谁又还记得凌晨两点本北高速上昏黄的路灯?谁又还记得屡次挫败后内心孤独的呐喊?与旁人而言,他们惊叹的只是成果。但老徐自己心里清楚,比起成果,那些过程更加绚烂。 


“现在每次回想起来当初做决定的时候,还是会热血沸腾”,老徐感叹道。


近些年国内关于「质谱仪」的科研项目着实不少,不过大多都是基于现有仪器的应用,像老徐这样从头开始的自主研发实在寥寥。


其实不光是科研,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们喜欢做出的都是「容易」的选择,而并非「正确」的选择。就像在「中国制造」最如日中天的那个年代,「中国山寨」也同样声名远扬。


殊不知,很多事情慢反而是快,难或许是易。


进口的「质谱仪」测量自然精准,但国内很多场合都无法使用。譬如国防、航空、生化等领域,国外相关的「质谱仪」对中国都采取了禁运政策,因此核心的技术还得自己研发。


目前,老徐所研制的「质谱仪」已经可以开展实际的应用。不过由于一些必要的零件还得从国外进口,所以成本高企不下。后续的商业推广和产业化建设成了老徐接下来的方向。这条路道阻且长,但充满希望。


不会机械的电工男不配学化学,徐福兴的跨界经历不可谓不令人惊叹。而在这背后支撑他一路走来的,是激情,更是坚持不懈的长情。


口述:徐福兴

编辑:芦一


诚邀

您好,感谢您长期对大同学吧的关注和支持!为了方便各行业之间的交流,我们组建了一些行业的微信交流群,欢迎您加入,我们还会邀请在名企工作的技术大牛,优秀毕业生以及优秀校友入群和大家交流。加群方法:长按扫描二维码,加小助手为好友,填写加群信息,拉你入群。(微信限制每天好友添加数量只有300人,请耐心等待)

行业群:

半导体IC交流群

理工科学生的金融学习群


微信群规则:

1.专业高效交流,进群请修改群昵称,格式:公司或学校+职位或专业+中文或英文,请服从群主管理,多次违规将被拉黑;

2.群内杜绝与专业无关的内容,杜绝一切形式的广告,如需打广告,请提前通知小助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