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痔疮和肠癌傻傻分不清!请把这张"自查表"转给所有人!

医闻焦点 2022-09-09

(以下是张也夫 医生讲述的一个患者情况)


病人姓朱,是我们社区的片警,平素身体挺好。


常言说,十人九痔,朱警官也长的有。


不久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我聊起了他的 “痔疮”。由于体型比较胖,他不爱动,还爱吃肥肉。我们社区旁边有一家有几十年历史的“赵家猪头肉”,是他的最爱。


其实这痔疮已经伴随他好几年了,时好时歹。


大约在半年前,朱警官又开始有便血出现,他想当然地一直按痔疮治疗。用了一些药物后,症状会有些缓解。(这里插一句:这很能麻痹人,因为很多人都会有痔疮,一旦便血,就会想到痔疮;实际上:直肠癌也可能与痔疮同时存在!)


但是,此后,还是稍不注意还会出现。


直到国庆后,他感觉,体重下降厉害,并且不像是“上火”的样子,伴随有腹泻、腹痛,大便还有粘液;也感觉乏力,食欲不振等。


我建议他做肠镜。


结果是直肠癌进展期,虽无脏器转移,但如果要保肛,恐怕我们当地是做不了的。


目前已经转到南京,找某某大教授去了。



在我的诊疗经验里,类似的病例有很多,大便带血,总是自以为是痔疮,于是自己买药治疗,往往还会有些效果,短时间内不出血了,腹痛等也会改善。


所以,超过90%的直肠癌患者,首次出现便血,都会想当然的当成痔疮,尤其是年轻人。


他们总以为,癌症是老了以后的事情,所有根本不当回事。


殊不知,在我国,尤其是发达城市,比如北上广深,直肠癌发病率已经跃升为第二位,很有可能取代肺癌,成为新的癌王。


然而,与欧美不同的是,欧美的结直肠癌以50岁后高发,而我国,30岁以下逐年攀升。虽然目前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就我近几年来发现的结直肠癌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50岁以下的占到几乎50%,其中30岁以下的也占到了一半,最小的直肠癌患者只有26岁。


在不久前我写的关于直肠癌的一篇文章的留言中,400多条留言,竟然有40多个年轻人,都小于40岁,最小的只有19岁。


所以,我今天想说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


千万不要把便血轻易当成痔疮!



01

五个症状告诉你,肠癌与痔疮如何分清


结直肠癌早期虽然没有明显症状,但仍会隐约释放一些信号,提醒你癌症的存在。


如果出现了如下症状,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是痔疮,需要立即重视起来!



02

结直肠癌要如何筛查?


2019年4月,由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牵头,组织我国消化、内镜、肿瘤、健康管理和内镜质控等多学科专家联合制定了《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9,上海)》。


该共识意见指出:50-75岁人群,无论是否存在报警症状,都应该进行早期筛查!另外,有症状特别是有结直肠肿瘤报警症状的个体,不作年龄限制!


而且该共识意见也列明了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符合以下任何1项或1项以上者,均列为高风险人群)

(一)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二)本人有癌症病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

(三)本人有肠道息肉病史;

(四)同时具有以下2项及2项以上者:

1.慢性便秘(近2年每年便秘在2个月以上);

2.慢性腹泻(近2年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

3.粘液血便;

4.不良生活事件史(发生在近20年内,并在事件发生后对调查对象造成较大精神创伤或痛苦);

5.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6.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



该共识意见推荐的筛查方法有:

(1)FIT,推荐筛查周期为每年1次;

(2)粪便DNA检测,建议筛查周期为每1~3年1次;

(3)结肠镜检查,推荐筛查周期为每5~10年1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



03

世界上最“冤”的癌症患者


《柳叶刀》曾发表研究称,一次肠癌筛查可以使发生肠癌的风险降低超过三分之一,并且可以挽救无数的生命。


85%以上的结直肠癌来自未经治疗的腺瘤性息肉,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过程大致如下:



可以看出,结直肠癌的癌变过程长达10-15年,只要我们能在良性阶段做好筛查,手术切除,无需放化疗,就可以完全治愈,真真正正的预防结直肠癌!


以上内容整理自:胃肠病、医世象、三甲传真、《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9,上海)》等。

往期回顾

1.《柳叶刀》:防控这12种危险因素,可能延缓或预防40%的痴呆发生!

2.幽门螺杆菌 为什么感染率这么高?

3.肿瘤患者“肠梗阻”怎么办?“6字方针”教给你

4.心梗“疼痛部位图解”,记住了!关键时刻能救命

5.结直肠癌中的“间期癌”到底是啥?

——本期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