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垃圾分类遇上朴门设计——来自万科西山庭院的一次碰撞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万科基金会 Author 万科公益基金会
小区绿地是离城市居民最近的自然空间。我国的居住区绿地环境普遍有待提升,养护管理上也面临诸多困境。盖娅设计采用朴门设计的理念在北京万科西山庭院进行了一次用有机肥种植乡土植物的尝试,有效地提升了绿地环境,为解决居住区绿地养护难题提供了参考。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大多数人都是最先从小区的绿地里发现了春天来了。
树枝上抽出的新芽、绿地中冒出的嫩叶、满树盛开的花朵……小区里的这些新生的植物,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引人注意,它们给疫情期间处在封闭式管理小区中的居民们带来了心灵的慰藉。
居住区的绿色空间是离城市居民最近的自然空间,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目前我国居住区的绿地环境普遍有待提升,在养护管理上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居住区绿地景观的维持需要高质量的养护管理。居住区建成后,绿地维护的责任往往落到物业公司的头上,但由于许多物业公司缺乏绿地维护的资金和专业的绿地养护人员,导致居住区的绿地景观日渐衰败;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绿地管理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杂草丛生,绿地被圈占,甚至沦为垃圾堆放场。
▲ 北京某老旧小区绿地改造前杂草丛生,蚊虫滋生
▲ 北京某老旧小区绿地改造前土壤贫瘠、严重板结
与此相对,一些高品质的商品房在建造之初过于追求景观效果,种植了大片草坪和许多外来植物,为了维持原有的景观环境,每年都需要通过补植等方式进行维护,大大增加了物业管理的成本。
▲ 需要频繁修剪的冷季草坪,增加了水资源消耗和垃圾清运负担(北京万科西山庭院)
01. 万科西山庭院概况
万科西山庭院建于2003年,位于北京市西北五环外的肖家河地区,占地面积9.88万㎡,总建筑面积14.1万㎡,绿化覆盖率达31%;设计延续北京传统“四合院”精神,每两栋住宅两两围合成一个“庭院”,644户所在的26栋住宅围合形成了13个各具特色的庭院,小区中心还有一片由草地和广场组成的公共绿色空间。
▲ 北京万科西山庭院平面图
景观空间的多样性给小区绿地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庭院”北面的植被由于长期缺乏光照,植物群落多样性有限,导致地被植物不易成活,土壤易斑秃,需要经常性补植;此外,品种单一的草坪需水量大,亦需经常修剪施肥,绿地维护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 土壤易斑秃,需要经常性补种植被
02. 探索可持续垃圾分类及就地处理模式
万科西山庭院从2004年开始探索实行垃圾分类,是万科住宅中第一个系统性尝试垃圾分类的小区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开始尝试厨余就地处理模式的小区之一;2018年,在借鉴了班加罗尔社区堆肥模式之后,万科公益基金会引入了黑水虻养殖和绿化垃圾堆肥处理技术,并正在探索一套基于自然的垃圾解决方案。目前,新方案已成功运行一年多的时间,实现厨余垃圾减量30%至40%左右,小区平均每天100公斤左右的厨余垃圾实现了大部分的就地资源化处理。2019年,居民参与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基金会开始思考如何放大垃圾就地处理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使得居民和更多外界的人更加认可“我要分”的理念。
▲ 西山庭院垃圾分类处理区
03. 尝试引入朴门永续设计
朴门永续设计起源于澳大利亚,通过发掘大自然的运作模式,依照自然界的规律去设计环境,从而打造出可持续的生活系统。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朴门设计如今已成为一股国际性的社会运动,广泛应用于生态设计领域。许多欧美国家在社区推广朴门设计理念,结合社区花园和城市农园建设,建立起可持续的城市社区堆肥网络。
▲ 美国华盛顿的社区花园:连接了城市里的每一个厨房,每一个社区花园,每一个堆肥箱,构建起一个就地消化城市有机垃圾的生态系统(来源Pinterest)
为了更好地利用社区内的堆肥产品,万科西山庭院开始尝试引入朴门永续设计理念,2019年5月,自然之友·盖娅设计工作室应邀参与西山庭院绿色空间改善项目。计划通过开展社区种植营造活动,综合利用社区堆肥成果,改善居住区植被生长环境,创造可持续性的景观。
▲ 盖娅设计工作室践行朴门永续设计的三大伦理(来源:懒猫绘制)
通过调研分析,盖娅设计发现了导致万科西山庭院绿地养护成本高却收效不佳的主要原因:绿地植物品种过于单一、未形成乔灌草结合的立体生态群落、土壤有机质缺乏。盖娅设计建议采用补种乡土植物,提升植物多样性;利用有机垃圾进行社区堆肥,用于种植乡土植物;举办不同主题的种植工作坊,邀请居民参与营造的思路来突破现有困境。
01. 种植乡土植物,重塑乔灌草植物生境
乡土植物在不断演化过程中,与当地自然条件具有较高的统一性,其生命力在当地环境中比较顽强,且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够有效节约养护成本,还能增加社区的生物多样性,为鸟类、昆虫提供更稳定的栖息环境。
因此种植规划以保持原有风格为主,打造阴生区及阳生区景观为辅,采用补植多种多样的北京乡土植物的手法,在阴生区及阳生区配置不同品种的植物,建立起生态稳定性更高的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生境。
▲ 补种狼尾草、松果菊、细叶芒、天人菊、鼠尾草、石竹等,打造喜阳植物生境
▲ 补种鸢尾、马莲、玉簪、矾根、红花酢浆草、萱草等,打造耐荫植物生境
▲ 参与式种植活动后种植的植物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02. 采用木屑等有机覆盖物,保水保土
针对居住区内土壤裸露、植被斑秃的问题,盖娅设计建议在裸露土壤上增加树皮、木屑等有机覆盖物;这样不仅能保水保土,调节土壤温度,促进植物生长,还能有效减少扬尘污染。增加有机地表覆盖物后,万科西山庭院物业李经理表示,大大减少了浇水、施肥和除草的次数,预计每年能节水50-80吨,有效低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小区内产生的园林废弃物也可用此方式原地转化成有机覆盖物应用,减少园林垃圾处理费用。
▲ 改造前裸露的土壤
▲ 增加有机覆盖物的土壤
03. 综合利用有机垃圾堆肥,提高土壤肥力
盖娅设计提出在万科西山庭院已经形成的养殖黑水虻处理厨余垃圾基础上,增加蚯蚓塔堆肥,综合利用落叶堆肥,全面利用有机垃圾堆肥技术,提升土壤肥力。
蚯蚓塔堆肥:目的是通过蚯蚓的活动疏松土壤,防止土壤板结;蚯蚓还能将厨余、剩余食材、狗大便等转化为优质堆肥,蚯蚓的粪便有助于形成土壤的团粒结构,让土壤变得更加肥沃;蚯蚓塔是一种有效处理、利用狗大便及厨余的好方法,制作简易且不会产生异味,还能灵活地嵌入到社区绿植中。盖娅设计利用参与式营造的方式,组织居民在万科西山庭院建造蚯蚓塔,在处理宠物粪便和消纳部分厨余垃圾的同时,有效地改善了土壤。
▲ 蚯蚓塔原理及制作(来源:《共建美丽家园——社区花园实践手册》)
▲ 蚯蚓塔堆肥前(右)后(左)的土壤
▲ 居民亲手制作的蚯蚓塔
落叶堆肥:落叶堆肥是通过集中堆放枯枝、树叶、杂草等园林废弃物,利用微生物,把有机质发酵,待其化为黑土,再用于肥沃土壤。每年一到秋季,北京小区需要处理大量的园林废弃物,仅运输和人力成本就高达几万元。去年8月份,万科西山庭院利用落叶堆肥的项目,改良小区土壤1.5万平方米,实现了落叶50%就地处理。
▲ 万科西山庭院的落叶堆肥箱
04. 成效
万科西山庭院践行朴门设计的原则,综合利用各类有机垃圾堆肥,将垃圾循环利用从原本的1.0版升级到2.0版,既实现了“厨余垃圾不出社区,内部循环”的目标,又有效地改良了居住区绿地的土壤条件,为园林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 改良前(左)后(右)的土壤
▲ 改造后形成立体植物群落,水肥充足,花草生机盎然
在万科西山庭院,我们看到了垃圾分类和朴门设计碰撞后带来的诸多可能性,在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同时增强了社区的生态属性和社会价值。这样一整套有机废弃物就地处理和社区生态种植的模式为可以北京垃圾分类新规实施提供了一点参考。
文字:紫苏、陈特
图片:泰山、李英庆
编辑:紫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