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樟老师》
壹木自然学院读书群常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在2021年的第一天,又推出了一个“人物大转盘”的线上游戏活动,正如活动主持人一帆老师所说: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有些人也许陪你走过一段,有些人也许只是跟你偶遇,可她或者他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件事,或许都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开辟一条不寻常的道路,我们是这样一群人,因为博物、因为阅读,让我们走在了一起,但是我们要如何才能够走得更近呢。都说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如何让我们成为一群人,而不仅仅是在同一个群里的人,我们之间需要的是交叉线,而不是平行线。
说得太好了!我想,“人物大转盘”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推出的。壹木群友来自五湖四海,都是爱好自然读书的有识之士。壹木群在坚持每月值日生制度和每周群友分享读书体会的基础上,经常推陈出新,玩一些新花样。我在其中既能学到很多知识,又能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受益匪浅。
正当我为“人物大转盘”这个创意叫好时,来自沈阳的关心老师第一个出来做分享介绍,更没想到的是我成为第一个被介绍人。在惊喜过后,既然击鼓传花,这个花棒传到我这里,我就义不容辞要将其传下去。
我马上考虑我该介绍哪位群友呢?说实话,在壹木群里,我很熟悉的人并不多,比较起来,要算群主小丸子接触多一些。我进壹木群的时间并不长,平时工作很忙,很少参加群内线下活动,是一个偶然机会加了小丸子的微信,后来又知道我们还是诸暨老乡,因参加浙江图书馆“文澜读书岛”活动而熟悉起来。小丸子知道我在写与植物有关的书,就把我拉进了壹木群。再后来,我也去参观过她的植物圣地——滴水岩,她又为我的文写过两篇书评。如果写小丸子,还是很有内容可写的。
正这样想着,小丸子在群里就宣布了,要大家都不要先急着写她。自己也转念一想,是应该这样,小时候看舞台剧,大人物总是不能出场太早的,应该在关键时刻出场,或者留着压轴。
既然不能写小丸子,我就又想到了一位群友,要说我对他很熟,还真谈不上,但接触下来,觉得还是有些内容可以介绍的,且待我慢慢说来。
这位群友,大名程肖帝,网名小樟,是浙江大学的一位老师,我叫他小樟老师(以下为叙述方便,就简称小樟)。
要说认识小樟的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还是张冠李戴,闹了乌龙的。
第一次是在2020年3月14日,这是个π的纪念日,我在当天写了篇《植物论π》的杂文,发到壹木群平台上了,后来先是看到了一条评论;谢谢周老师,数学真有趣,小樟笑得合不拢嘴。后面又跟着来一条:喜欢周老师作品包罗万象,喜欢客串的小香樟,喜欢数学的秘密:山顶一寺一壶酒(3.14159),1/89=0.0112359(斐波那契数列)。
我注意到了这个叫小樟的群友,我觉得他应该是认识我的,而当时和我见过面的壹木群友很少,我把他当作另一位群友了。
那是在2019年12月28日,我入壹木群不久,群主小丸子告诉我,说在杭州武林路那边,有个叫任芳的群友,搞了个“三秋草艺术展”,她下午要从诸暨过来看看,还会有其他群友过去,问我去不去?我那天刚好有空,就过去看了,那天认识了几位新群友,都是女的。快要离开时,来了一位男群友,简单的聊了几句后就各自离开了,匆忙间也忘了加微信。记得当时好象是送了他《跨界》书的。现在小樟说喜欢我的作品,喜欢客串的小香樟,那我想当然的把小樟当作那个他了。
回过头来,我当时就在群里@小樟:你喜欢数学,是学数学的吗?
小樟回复:我是学化学的,但我姐姐是学数学的,我从姐姐那里常接触到数学知识。
我觉得很有意思,但也仅仅到此为止,没有深入的聊下去。
后来是2020年5月底的一天,我到杭州九堡去办事,遇到了群友王红丽(旺旺雪),聊天时,王红丽说到我以拟人化手法写植物,很有特色,还有群友在学我的方法写化学元素。
我好奇地问:有这种事,他是谁啊?
王红丽说:他是浙大的老师,叫小樟。
我点点头,心里想,我知道了。到这时,我认为的小樟还是那个“他”。
如此一直到2020年12月初,壹木群要在嘉善开年会,搞活动,报名参加的群友又拉了个临时小群,叫“1219聚会群”。我在群里聊天时,说:在这次报名的群友中,我见过三个人,一个是小丸子,另一个是王红丽,还有小樟也是见过一面的。
小樟大概注意到了我说的,就在群里告诉我,我们之间没有见过面啊。
我就提醒说,是去年年底时,去参观任芳的“三秋草艺术展”时,你不是也去了吗?
他说:我没有去过这个地方。
我这时才知道自己闹乌龙了,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我怎么能自作主张,张冠李戴,把“他”当作他呢,我很内疚,就真诚地向小樟表示道歉。
到了嘉善活动的前一天,小樟加了我的微信,相互问好后,我问他:明天活动去的吧?
小樟:去的。
我说:我开车去的,你是准备怎么走的?
小樟:坐高铁过去。
我说:票买了吗?没买可拼车。
小樟:买好了,6:59杭州东出发,7:40到嘉善南。
我心里想,我开车过去是前几天就在群里广而告之的,怎么就不联系一下呢。
我说:那早的,那时我们在杭州还没有出发呢。
我又补充说:王红丽坐我车,她八点到我家附近,我们八点准时出发。
小樟:哇,想退票啦。
我:你住哪?过来方便吗?到钱江路地铁站。
小樟:西湖区浙大西溪校区,到钱江路地铁站方便的。
过了一会儿,小樟微信发过来:我退票啦,我明天早上八点前到钱江路地铁站。谢谢老师!
第二天早上八点钟,小樟和王红丽都很准时地等在钱江路地铁站出口,那天是我第一次和小樟见面,到目前,也是仅有的这一次见面。
交谈中,感觉小樟文质彬彬,是个比较内向的人,话语不多,但知识面很广。大学期间去部队参军,为的是锻炼意志,这一点我印象很深。部队回来后继续读本科,后来考入浙江大学研究生,学的是化学,刚毕业留校工作。化学当然是他的专长,但他对植物、动物、历史、天文、地理、诗词等都很感兴趣,坚持长跑锻炼。他和王红丽就是浙江大学组织的博物学达人营的同学,这些业余的自然爱好者都是我很钦佩的。
文质彬彬,内敛,军人,达人营,长跑,参加过全马,这些词汇在我脑海中快速闪过,这似乎不搭,又似乎相连。我听闻过有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一类的人,大概小樟就属于这类人吧。
从嘉善回杭州的路上,小樟话多了起来,他说到,受到我写植物科普文章的启发,他在尝试用拟人化方法写化学科普,但感觉难度不小。他客气地尊称我为老师,说要向我多学习。
我虽然知道自己的三脚猫功夫,哪里能称得上老师,但凭着我年龄比他大很多,我还是倚老卖老地鼓励他要多动笔,并借用一句时髦话,叫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临别时,我请小樟发几篇文章过来,说给我学习学习。小樟二话没说就发了几篇推文过来。
壹木的年会取得圆满成功,为了记录盛事,同时也对东道主方腾夫妇表示感谢,在嘉善活动后的第二天,我化身成“云端花事”的某种植物,写了一篇《植物迎客》的短文,写的是“云端花事”的植物欢迎壹木群客人的故事,我将全文发到壹木群里。小樟看到后,微信上问我:可否转载这篇《植物迎客》?
我随口回答:可以的。
过了没有多少时间,发现小樟发了新的公众号推文,题目是《冬至:世间烟火,温暖你我》,内容庞杂,洋洋洒洒数千字,公众号里将我这篇文章全文作了转载,并作了推介。动作之快速,思路之敏捷,我看了后不禁感叹,后生可畏,顿觉自己廉颇老矣。
第三天,我仔细看了小樟写的《元素漫谈》、《氦哥哥去远行(氢氦锂谈)》等文,从字里行间可看出,小樟的科学素养很高,化学知识扎实,文采飞扬,写得很不错。但也感觉到,用拟人化方法写化学元素,确定很不好写。因为我自己在写植物时就感觉到,用文学作品形式写植物故事,如果写得太专业,就不好玩,读者面会很窄;而专业性写得太浅,就如蜻蜓点水,浮在表面,也不行。这个尺度很难把握,比起植物,化学元素更难写,因为化学元素的专业性更强,受众面更少,更不可触摸。我把想法如实告诉了小樟。
我说:小樟老师,你发过来的几篇写化学元素的科普文,我看了,总体上说,写得不错的,用这种方法写是很有特色的……但因为这个内容太专业,大多数人看起来会比较困难,你也认识到了,所以文章里面用了很多注释,但作为文学作品,文中注释用多了,读起来就会不通顺,效果也就打了折扣。所以就是要看你的文章主题定位是什么,要往文学作品上靠,就要写得更通俗易懂,就是要将注释的内容写进故事里去,作为是正文的一部分。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成熟的一点想法,仅供参考。
小樟很谦逊地表示:谢谢老师抽空一读。开心接受指点。
后来到12月25日,我看到了小樟朋友圈里发了《当家具遇见化工》的文章,点进去看了,是属于化学科普的文章,没什么特别的。但12月29日发的朋友圈,题目是《当28遇见黄岚》,这个黄岚大名鼎鼎,我早有耳闻,只是还未谋面。另外还听说这位才女一月五日那晚就要在壹木群里作《诗心游踪》分享。本来我就有期待,见小樟标题又是28,又是黄岚,立刻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连忙点进去,看了一遍后倒是大吃一惊。
小樟老师开头这样写道:当化学遇见天文——象山行。三鸣老师启蒙:换个角度写作科普。内容尚不严谨,谢谢黄姐提醒指点。小樟属小菜鸡,一篇小文诸君见笑!
然后旁征博引,从粒子之微讲到宇宙之大,从毛泽东曾伏虎讲到小樟小菜鸡。接着引伸到是昴日星官派遣小樟去宁波象山跨界参加群友、诗人黄岚的分享会,是这次分享会最远的书友,长途跋涉,一路艰辛及所见所闻。
后面小樟写道,小樟姓名笔画28画,与毛主席姓名笔画相同,毛主席自称二十八画生,小樟也自称28。最后,小樟还晒出了黄岚在象山写下的19首诗词。
看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28是这个来由。小樟果然是黄岚的铁粉,我也不管小樟你是不是真的是昴日星官派遣去的,光凭你路远迢迢的赶去象山参加群友分享会,已够我佩服的了。并且我还知道了题目中的28就是小樟自己,我在点完赞后,就在他的朋友圈下面留言:28是个完全数,在数字上有特别意义。
小樟马上回复:哇,get新知识:完全数Perfect number,是所有的真因子的和,如28=1+2+4+7+14, 6=1+2+3,496=1+2+4+8+16+31+62+124+248。
我又说:完全数被认为是幸运数,研究完全数有很多学问,专门有数学家在毕生研究这个。
小樟回复:谢谢三鸣老师,28是我的幸运数。
我接着留言:曾经有一个群里,听我说到6和28是两个最小的幸运数,结果一个群友将网名改成6,另一个群友将网名改成28。实在好笑。
小樟回复:小樟认为,28=4*7,7是牛顿数,象征真理,4是四月,象征美好,28是真和美的组合。
小樟后面再次强调:谢谢三鸣老师,28是我的幸运数。
我被小樟逗乐了,从这里,我觉察到了一个知识青年的率真、乐观、豁达的美德,联想到壹木群友普遍具有的心系自然,草木清欢特质,心里豁然开朗,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浮躁的社会很需要大力倡导的一种品格吗。
所以,我今天在壹木群里分享介绍小樟老师,并不在于我们之间有多么熟悉,而是在于我们之间都有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在于我们都有志于用拟人化手法宣传科普知识。我觉得,我们之间既有平行线,又有交叉线。基于此,我想我们会成为忘年交好朋友的。
分享的最后,晒一下小樟刚发来的自我介绍:
*写日记坚持近9年,在读书群分享《竺可桢日记》并浅谈日记;
*跑步12年多:3次一万米比赛、1次半马、1次全马;
*参加过6次飘渺毅行兼环西湖群山自发的捡垃圾实践活动(2018-2019);
*参加第三届浙江大学植物达人训练营(2019.5,任班长,评为优秀学员5/33);
*参加2次天目山银杏考察(2019.8&2020.8);
*参加首届垒土行动,并荣获优秀学员(垃圾分类全国网络项目式学习课程);
*19.5.25加壹木读书群,19.12.25见三鸣老师分享《天候·秋》,20.12.18加为微友。
我的分享介绍就到这里,下一棒就交给小樟了。谢谢小樟老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