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水共治 | “杂家”和“专家”,只差一场跨界

港小航 杭州港航 2019-05-19

毫不怯场的萌叔吴秀波

尝试过摇滚、唱过rap又涉足过舞曲的韩东君

一直被奉为霸气女王的宁静

……



跨界歌王第三季半决赛下半场落幕

这些选手纷纷出线


 

而今天也有一位选手出线了

他来自水上舞台


 「海事处高级工程师翟绍兵」

从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杂家”成功转型成治水“专家”





4年时间,翟绍兵已经从最初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杂家”,成功转型成为治水的“专家”,听他头头是道地讲着内河航道治水情况,分享着“堵、疏、引”的治水三字诀,谁敢相信4年前他还是治水领域的“门外汉”?




自创“堵、疏、引”三字诀

让“漏网之鱼”无所遁形


在杭州航区的“北大门”——义桥港航所,我们见到了穿行在垃圾油污回收船与停泊锚地的货船中间“问东问西”的翟绍兵。


“这里是船舶进入杭州港的咽喉要道,也是运河上最大的船舶‘停车场’,平时停靠在这里排队过闸的船舶,每天都有200多艘。”翟绍兵一边认真巡查着船舶生活垃圾和油污水上岸回收的情况,一边向我们介绍着,“大部分船民在船上生活,船舶的油污水、生活垃圾等污染物若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水污染,所以这里也是船舶生活垃圾和油污水上岸回收的重要站点。”


△船舶油污水回收


谈到解决船舶油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时,翟绍兵跟我们分享了“堵、疏、引”三字诀,这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三条治水方法。


具体来说,“堵”就是加强对船户的监管,通过出台政策、加强查处,让船户“不敢排”。比如,要求船户每三天或者每个航次后就要上交一次生活垃圾,每三个月就要处理一次船舱油污水,如果超过时间不送交上岸的,就要进行查处。


△五水共治工作群


怎么知道哪些船送交了哪些没送交呢?翟绍兵设计的“船舶污染物接收确认单”能掌握每艘船上垃圾、油污水的去向,翻翻记录就可以了,“漏网之鱼”无所遁形。


“疏”就是引入第三方从事生活垃圾和船舶油污水的治理。这项政策是杭州在全省首创的船舶污染治理政府购买服务模式,2015年正式实施。


“引”就是宣传教育,培养船员的环保意识和良好习惯,让其“不想排”。对此,翟绍兵还设计了一套奖励机制:只要船户主动上交垃圾或油污水,就能换取一份肥皂、洗洁精等生活用品的礼包。“这些洗衣粉都是无磷的,专为船户在水上生活准备,非常实用。”翟绍兵说。


△向船户发放五水共治宣传册


治水4年,让翟绍兵感到欣慰的是,船户将生活垃圾和油污水排入河里的行为现在已经非常少见,航道的水质变得越来越好了。 



从治水“门外汉”到“专家”

出谋划策治船舶污染

其实,翟绍兵一开始并不是治水“专家”。从2005年进入港航管理局后,他一直在基层从事水上交通安全的管理工作,海事、法制、基层站所等岗位都呆过。随着2014年“五水共治”工作的开展,港航将环境安全纳入到了大安全范围,与水上交通安全放到了并重的位置,翟绍兵才被调到了治水岗位。


△在余杭塘河巡航


凭着好问好学好做的实干劲儿,4年前在治水领域还是个“门外汉”的翟绍兵已经成功升级为“专家”,设计了很多成功实践的治水机制,并牵头编制了不少船舶防污染政策。


比如,参与编制了《杭州市运输船舶与港口水污染防治及联合监管机制》。


翟绍兵说,这个政策的出台意味着杭州船舶与港口污染物接收、转移、处置将串成一个闭环,保障船舶污染物回收处理到位,“今年将逐步运行四方联合监管机制。”


△陪同时任余杭塘河河长项永丹巡河


杭州航区水网密布,日均过境船舶有1000余艘,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船舶为杭州运来了众多物资,却也带来了水域污染的风险。翟绍兵参与编制的《杭州市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就为杭州布下了一张船舶防污染应急安全网。



翟绍兵说,杭州将用3年时间,初步建成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污染事件应急体系。到2020年,对杭州水域内发生的船舶污染事件达到15分钟内出警,溢油事故清除能力达到10吨,实现海巡艇、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立体监控的目标。


船舶生活污水的上岸处理将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船舶防污染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港航部门今年来大力推进100总吨以上的货运船舶安装生活污水储存舱,防止其直排入河;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各地政府建设船舶生活污水接收点,最终实现船舶生活污水全部上岸处理。



稿源:每日商报 范昱 严佳炜



点击一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

对面的船老大看过来,夏天的新安江要这样开

最火热的“现场”,这件大事要与越干越好

“你干嘛一直给我打Call”,“因为你快!”

@船老大,办证、检验 so eas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