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区域范围或进一步扩展至苏皖鲁豫等非重点区域
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收官之年。当前蓝天保卫战进入决胜期,有两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一是重点区域的颗粒污染物仍然处于高位,部分城市甚至不降反升。二是臭氧污染增长的趋势非常明显,有的城市臭氧甚至超过PM2.5成为首要污染物。
下一步,针对当前蓝天保卫战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
在工作中坚持“四个结合”
一是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相结合,坚持聚焦京津冀周边和汾渭平原重点区域39城市,同时拓展到苏皖鲁豫等非重点区域;
二是重点因子与非重点因子相结合,坚持紧盯PM2.5重点因子,同时兼顾臭氧等其他因子;
三是重点时段和非重点时段相结合,继续坚持做好秋冬季重污染联防联控和应急响应,同时推进夏季时段开展冬病夏治和臭氧的管控;
四是重点行业与特色行业相结合,不仅紧盯钢铁、火电等重点行业,同时关注造成臭氧污染的石化等特征行业。
在具体组织实施上做到“四个更加”
一是更加精准。坚持因地制宜,推动各地制定“一市一案”、“一市一策”,实施差异化的帮扶监管措施;
二是更加优化。优化调配监督帮扶的力量,实施动态的调度指挥;
三是更加高效。大力提升监督帮扶信息化水平,推动新技术的应用,更广泛的发挥好技术专家的力量;
四是更加规范。规范人员管理、现场检查和调度指挥,健全长效机制。
在工作安排上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春节以来到3月底,以热点网格和在线监控的手段远程指导为主;
第二个阶段为4-5月份,以重点区域的“冬病夏治”为主,结合臭氧的管控,启动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
第三个阶段为6-9月份,开展“夏季攻势”,在污染物指标上以臭氧为主,兼顾PM2.5治理任务,全面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第四个阶段为10月份以后,突出抓好重点区域秋冬季的攻坚任务,推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等相关攻坚任务的落地见效。
开展强化监督定点帮扶,是生态环境部党组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和机制创新。2019年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共开展24轮次,统筹全国生态环境系统2万人次,组织开展15个专项任务排查,现场检查点位92.5万个,交办各类环境问题6.5万个,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力促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任务措施的落地见效。工作实践充分表明,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十分必要,十分有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来源:生态环境部微博
京津冀2020年春节期间相对湿度为近十年最高,是诱发重污染的重要因素